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二 8.3.1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二 8.3.1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6-14 12:1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二 8.3.1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一、单选题
1.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我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排放和吸收的总量保持平衡。下列有关“碳中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碳排放
B.努力开发太阳能、氢能等多种形式能源,降低化石燃料需求量,控制CO2排放量
C.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碳中和能有效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2.“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尽可能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
A.
B.
C.
D.
3.五育并举,劳动先行。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使用牙膏除去茶杯中的茶渍 牙膏可溶解碳酸钙
B 垃圾分类 “可回收物”中废纸、塑料、玻璃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 污水处理 利用明矾可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沉降
D 用砂纸磨刀 制作砂纸的金刚砂硬度很大
A.A B.B C.C D.D
4.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水能属于一次能源,水煤气、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步物理方法,可变成清洁能源
C.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以石油、天然气为辅
D.催化加氢制甲醇,可以资源化转化二氧化碳,有助于碳中和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冬季燃煤中掺石灰可降低SO2排放
6.关于垃圾的分类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废旧电池不可填埋焚烧,要单独处理
B.填埋垃圾不需要处理,只要深埋即可
C.包装纸、塑料、玻璃、织物等垃圾是可回收物
D.剩饭菜和瓜果壳等生物性垃圾适于生化处理或堆肥
7.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和谐共生”为主题的首届未来颗粒前沿论坛在江苏省会议中心举办。下列行为不利于“绿色发展”的是(  )
A.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
B.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C.不使用含磷洗涤剂,防止水体污染
D.露天焚烧废弃塑料垃圾,防止白色污染
8.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国际组织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购物时提倡少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B.排放到空气中的、均会形成酸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治二氧化硫污染
9.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CO、SO2、NO、NO2都是对大气产生污染的气体,它们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C.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x、SO2和碳氢化合物有关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O2,从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
10.化学与环境、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节燃放爆竹对环境无污染
B.“酸雨”是由大气中的碳、氮、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造成
C.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
D.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
11.表中解决相对应的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不科学的是(  )
  环境问题 措施
A 臭氧层空洞 限制氟氯烃类物质的生产和消耗
B 酸雨 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C 白色污染 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开发可降解塑料制品
D 水体富营养化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及施用氮肥
A.A B.B C.C D.D
1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与大量排放硫、氮氧化物有关
B.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青铜器、铁器的保存
C.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乙烯加聚后得到超高分子量的产物可用于防弹衣材料
13.汽车尾气在光照下分解时,即开始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它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NO2=NO+O,2NO+O2=2NO2,O2+O=O3。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NO2是催化剂
B.在此过程中,NO是中间产物
C.此过程的总方程式为2O3=3O2
D.光化学烟雾能引起人的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14.习近平同志在上海考查时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回收厨余垃圾,提取食用油
B.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废弃物产生
C.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
D.焚烧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15.化学与生活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硅胶可用作食品药品的干燥剂
B.可燃冰作为新能源可以实现碳中和
C.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氨水可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二、综合题
16.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
(1)排放含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的化合物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A.磷 B.硫 C.铁 D.碳
(2)下列做让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油轮原油泄漏
C.风力发电 D.大量施用农药
(3)向含汞离子(Hg2+)的比水中加入Na2S以除去Hg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7.空气质量、水体环境、能源可持续是民生关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环境监测中污染物的是 。
A.SO2 B.NO2 C.CO2 D.可吸入颗粒
(2)目前我国仍然是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而煤炭燃烧易产生   (填“二氧化碳”或者“二氧化硫”)气体而导致酸雨。
(3)在水体污染治理中,处理含Cu +、Hg2+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常用    (填“沉淀法”或者“过滤法”)。
(4)沿海地区常常用淡化海水来补充淡水资源的不足。下列方法常用于海水淡化的是 (双选,错选漏选不得分)。
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过滤法 D.分液法
18.某铝土矿和黄铁矿的共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S2和SiO2),由此矿石制备Fe3O4和Al2O3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2”焙烧过程产生的废气为    。
(2)已知“步骤4”隔绝空气焙烧,则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该过程产生的废气和废气1成分相同)。
(3)“固体2”的成分是   ,步骤5的分离方法是   。
(4)写出步骤5的离子方程式   。
(5)若原矿石质量为bkg,经过该过程获得的Fe3O4的质童为akg,则原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6)该流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根据元素守恒可知,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A符合题意;
B.努力开发太阳能、氢能等多种形式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燃烧,可以降低CO2排放量,故B不符合题意;
C.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碳中和能有效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绿色环保的要求:必须从根源上杜绝污染。而 “碳中和”则是从根源上减少CO2的排放量。
2.【答案】C
【解析】【解答】A.该反应中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生成物有三种,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C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成尽可能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利用,即将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则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据此结合选项所给反应进行分析。
3.【答案】D
【解析】【解答】A.牙膏的主要成分有磨擦剂、洁净剂、湿润剂、胶粘剂和芳香剂,磨擦剂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起去污、磨光的作用,故不是牙膏可溶解碳酸钙,A不合题意;
B.废纸、塑料属于有机物,B不合题意;
C.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杂质,可使废水中的细小颗粒絮凝聚沉,但是不能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沉降,C不合题意
D.金刚砂SiC硬度很大,SiC常用于制作砂纸的磨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牙膏不能与碳酸钙反应;
B.废纸、塑料均为有机物;
C.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吸附悬浮杂质,不能使金属离子沉降。
4.【答案】B
【解析】【解答】A.一次能源是指以天然形式存在,没有经过加工和转换的能源资源,则天然气、水能属于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是指以人类活动的特定需求为目的,经由加工转换装置所生产的能源产品,则水煤气、电能属于二次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
B.煤的气化和液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以石油、天然气为辅,以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为补充,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可以资源化转化二氧化碳,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一次能源是指以天然形式存在,没有经过加工和转换的能源资源,则天然气、水能属于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是指以人类活动的特定需求为目的,经由加工转换装置所生产的能源产品;
C.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
D.有助于碳中和,应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5.【答案】C
【解析】【解答】A、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则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故A不符合题意;
B、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大量用于高铁建设,故B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除异味,但不能起杀菌作用,故C符合题意;
D、燃煤中掺石灰,氧化钙能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合金具有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抗蚀性等特点,可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除异味,不具备杀菌的特点;
D、利用氧化钙与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钙,再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达到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污染;
6.【答案】B
【解析】【解答】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若直接填埋,会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所以要先单独处理,然后填埋,A不符合题意;
B.填埋垃圾需要分门别类的无害化处理后,再深埋,B符合题意;
C.包装纸、塑料、玻璃、织物等垃圾都是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是可回收利用的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剩饭菜和瓜果壳等生物性垃圾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经过生化处理或堆肥处理后就可以作为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肥料使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废旧电池填埋后对环境的污染更严重;
B.填埋法处理垃圾时垃圾也需要处理;
C.根据可回收物的范围进行判断;
D.生活垃圾可生化处理或堆肥。
7.【答案】D
【解析】【解答】A.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既降低了空气中CO2的含量,同时也实现了物质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绿色发展”,A不符合题意;
B.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B不符合题意;
C.含磷洗涤剂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使用含磷洗涤剂,就防止发生水华或赤潮现,从而避免了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C不符合题意;
D.露天焚烧废弃塑料垃圾会导致空气中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增多,并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利于“绿色发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依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分析,露天焚烧废弃塑料垃圾会导致空气中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增多,并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利于“绿色发展”。
8.【答案】B
【解析】【解答】A.提倡购物时少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排放到空气中的NO2、SO2均会形成酸雨,CO2不会形成酸雨,故B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中含有铅、镉、汞等重金属,为防止污染土壤,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治二氧化硫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塑料难降解,大量使用易造成白色污染;
B.酸雨与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
C.电池中含有重金属,不能随意填埋;
D.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
9.【答案】A
【解析】【解答】A. 在由N2与H2合成NH3的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符合题意;
B. CO、SO2、NO、NO2都是对大气产生污染的气体,其中CO、SO2、NO2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而NO会与O2反应产生NO2气体,因此NO不能稳定存在,B不符合题意;
C.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x和碳氢化合物有关,与SO2无关,C不符合题意;
D. pH<5.6的雨水被称为酸雨,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的SO2会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而与CO2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反应前后N化合价从0价降到-3价,H从0价升高到+1,A正确
B.由方程式知,NO不能稳定存在
C.光化学烟雾:在日光照射下,二氧化氮能使O2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O3,O3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后,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即化学烟雾。所以光化学烟雾和二氧化硫无关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的SO2会使雨水的pH<5.6,pH<5.6的雨水被称为酸雨。CO2不会产生酸雨,另外氮氧化物也会产生酸雨
10.【答案】C
【解析】【解答】A. 燃放烟花爆竹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
B.“酸雨”是由大气中的氮、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造成的,B项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C项符合题意;
D.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有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含硫化合物属于环境污染物;
B.二氧化碳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
C.结合分散系的组成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进行判断;
D.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有关。
11.【答案】D
【解析】【解答】A. 限制氟氯烃类物质的生产量和消耗量可减缓臭氧空洞的产生,所采取的措施科学,A项不符合题意;
B. 酸雨是由于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生成硝酸、硫酸,改变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所采取的措施科学,B项不符合题意;
C. 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开发可降解塑料制品,会减少白色污染,所采取的措施科学,C项不符合题意;
D.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但庄稼生长需氮肥,不能禁止施用氮肥,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氟利昂能破坏臭氧层
B.正常雨水含碳酸,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N、S的氧化物可导致酸雨发生
C.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D.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不应禁止,应该合理使用
12.【答案】A
【解析】【解答】A.含N、P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和近海,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与硫的排放无关,故A符合题意;
B.青铜器、铁器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在干燥的环境中,青铜器、铁器只能发生缓慢的化学腐蚀,在地下,将青铜器、铁器完全浸入水中,能够隔绝氧气,阻止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发生,因此考古学上认为“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故B不符合题意;
C.碳纤维是碳单质,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
D.乙烯加聚后得到超高分子量的产物聚乙烯纤维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等,聚乙烯纤维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含N、P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和近海,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湖泊中形成水华,近海形成赤潮
B:在干燥的环境中,青铜器、铁器只能发生缓慢的化学腐蚀,在地下,将青铜器、铁器完全浸入水中,能够隔绝氧气,阻止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C:碳纤维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聚乙烯纤维材料 可用于防弹衣材料
13.【答案】C
【解析】【解答】NO2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发生变化,只是加快了O2变成O3的反应速率,因此NO2是O2变成O3的催化剂。将三个方程式相加得到的总方程式为3O2=2O3。
【分析】
AB:根据催化剂和中间产物的定义;
C:将三个方程式相加,然后配平,结果应该是3O2=2O3;
D:光化学烟雾能危害呼吸功能。
14.【答案】B
【解析】【解答】A.厨余垃圾提取的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不能用于食用,A做法不符合题意;
B.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废弃物产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B做法符合题意;
C.电子垃圾中含有重金属,填埋能引起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C做法不符合题意;
D.焚烧废旧塑料,会产生污染性气体,造成大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D做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有毒不易制备使用油,可以制备生物柴油
B.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C.电池含有重金属元素,不易埋藏处理应该集中处理
D.焚烧污染环境
15.【答案】B
【解析】【解答】A.硅胶无毒且吸水性较好,可以做食品药品的干燥剂,故A不符合题意;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不能实现碳中和,故B符合题意;
C.陶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制成的,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故C不符合题意;
D.氨水显碱性,能吸收二氧化硫,可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硅胶无毒且吸水性较好;
B.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C.陶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制成的硅酸盐;
D.氨水显碱性,能吸收酸性气体。
16.【答案】(1)A
(2)C
(3)Hg2++S2-=HgS↓
【解析】【解答】(1) 生活污水中的含有的氮、磷元素,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A;(2)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B.油轮原油泄漏会造成水污染;
C.风力发电不会造成水污染;
D.大量施用农药不会造成水污染。综上所述,
故答案为:C;(3)硫离子和汞离子是硫化汞沉淀,答案为Hg2++S2-=HgS↓。
【分析】(1)N、P等元素的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生活污水,油轮泄露漏,大量施用农药等都会造成水体污染,风力发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汞离子能够和硫离子形成沉淀。
17.【答案】(1)C
(2)二氧化硫
(3)沉淀法
(4)A;B
【解析】【解答】(1)CO2是空气的成分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3)Cu +、Hg2+等重金属离子溶解在水里,不能直接过滤,适合用沉淀法除去;
(4)海水淡化常使用蒸馏法、离子交换膜法和电渗析法等方法。
【分析】(1)大气中的环境监测项目包括:TSP、SO2、NOx、硫酸盐化速率、可吸入颗粒等;
(2)煤炭中含有硫元素,燃烧会产生SO2;
(3)在水体污染治理中,处理含Cu2+、Hg2+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使这些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
(4)蒸馏法:蒸馏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且成本低、可行性高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靠加热提取出海水里的纯净水。
离子交换膜法:主要是利用反渗透机器的高压处理,使海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的技术,这种技术目前是除蒸馏外能耗最低的,但对海水的预处理要求高。
电渗析法: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阴、阳离子发生离子迁移,分别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而达到除盐或浓缩的目的
18.【答案】(1)二氧化硫
(2)FeS2+ 16Fe2O3 11Fe3O4+2SO2↑
(3)硅酸;过滤
(4)AlO2-+4H+=Al3++2H2O、SiO32-+2H+=H2SiO3↓
(5)
(6)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多次焙烧或灼烧,能耗高
【解析】【解答】铝土矿和黄铁矿的混合物焙烧是黄铁矿反应生成Fe2O3和SO2,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氧化铝和SiO2溶解得到“溶液1”为NaAlO2和Na2SiO3,“固体1”为Fe2O3,“溶液1”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固体2”为硅酸,可以用来制备纯硅,“溶液2”为硫酸铝,加入足量的氨水反应生成Al(OH)3,灼烧得到Al2O3,(1)根据共生矿中含有成分,“步骤2”发生的反应是4FeS2+11O2 2Fe2O3+8SO2,即产生的废气为SO2;(2)根据上述分析,固体1为Fe2O3,因此“步骤4”反应过程中废气与废气1成分相同,即该过程中产生SO2,即该反应方程式是FeS2+16Fe2O3 11Fe3O4+2SO2↑;(3)根据“固体2”的成分是硅酸;步骤5得到固体和溶液,即该操作步骤是过滤;(4)根据上述分析,“溶液1”的成分是NaAlO2和Na2SiO3,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则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4H+=Al3++2H2O、SiO32-+2H+=H2SiO3↓;(5)“步骤4”发生的反应是FeS2+16Fe2O3 11Fe3O4+2SO2↑,则原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100%;(6)流程中产生SO2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多次焙烧或灼烧,耗能高, 因此该流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是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多次焙烧或灼烧,耗能高。
【分析】铝土矿和黄铁矿的混合物焙烧是黄铁矿反应生成Fe2O3和SO2,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氧化铝和SiO2溶解得到“溶液1”为NaAlO2和Na2SiO3,“固体1”为Fe2O3,“溶液1”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固体2”为硅酸,可以用来制备纯硅,“溶液2”为硫酸铝,加入足量的氨水反应生成Al(OH)3,灼烧得到Al2O3,据此分析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