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 作业设计(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压强 作业设计(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6-13 11:2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压强》作业设计
教材名称 八年级下册 单元内容 压强 课本页码 第28 页至第47 页
一、单元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举生活中例子说明。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托里拆利实验)。 3、知道马德堡半球实验及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用此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列子。 二、单元重点、难点: 压强是贯穿这一单元的主干,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对初中学生学习难度比较大,原因是: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液体压强的知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学习本单元知识又需要综合运用力、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答问题需要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由于固体、液体、气体它们的性质不同,因而对不同物态的压强量度和测量方法等都各不相同,液体的压强是教学的难点。 三、单元知识结构: 四、课时划分: 本章共分4节,建议6课时。第一节压强2课时第二节液体的压强2课时第三节大气压强1课时第四节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课时
二、作业设计理由
1、科学性与针对性。指向物理本质的理解及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体现物理课标中提出的核心素养。设计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作业,注重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考虑作业内容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 2、目标与作业一致性。作业设计与学习目标匹配,把“评价”嵌入作业布置之中,充分发挥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其中还要考虑到处在目标和作业之间的学习过程,目标到作业可以一一匹配,但是经过学生的学习之后,有一些就可以不作为作业了,尤其是一些查漏补缺类的作业。 3、层次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不要让所有学生做同样的作业,作业的内容要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避免“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情况发生。另外注重趣味性,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让学生愿做、乐做。 4、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量,要符合各年级书面作业的时间要求,适当布置实践类作业,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育。也就是学了知识之后,学生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由做题到做事,由做事到人的品格的发展。 5、适度性与多样性。提前了解学情,设计作业的量要适当,难度要适中,不同学生要分层分类设计。作业形式多样,体现拓展性、开放性、实践性。
设计理念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主题明确,分级进阶呈现,各有侧重。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动机,落实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贴近学生生活,以具体的事实、鲜活的案例、生活经验等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践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学情分析: 本章节是在学生学习力学知识以后展开的,学生头脑中对于力学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现象和实验来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学会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作业实施反思
1. 物理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物理知识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物理作业也应该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本单元作业设计从生活中寻找物理情境,根据具体知识点来寻找相对应的生活内容,从而让学生有效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学生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就需要作业的层次性。在本单元作业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将课后作业有针对性的分为两个部分巩固性作 业和矫正性作业。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地进行物理问题的分析探究。 3.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单元作业设计了实践性作 业环节,让学生在课后能通过自主探究实验作业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 中,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 4. 作业评价是向学生反馈作业完成质量的主要途径,在作业后我们设计了 表格化作业评价,将学生答题的情况预设三个层次:优秀、良好和合格。这样设计是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有利于教师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也方便学生从中了解分析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情况。
第一节 压强
第一课时 预习作业 1.压力是指 垂直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压力的方向 垂直接触面并指向被压面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 形变 2.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重力的大小 3.物理学中,物体所受 压力大小 与 受力面积之比 叫做压强。它是表示 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5.压强用字母 P 表示,单位是 帕斯卡 ,符号为 Pa ,压强的计算式为 P=F/S 6. 1Pa表示 1N的力作用在1m2的面上产生的压强 课中作业 1.一个重力为G的铁块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则铁块对木板的压力 ( B ) A .一定大于G B.一定小于G C.一定等于G D.可能等于G 2.用30N的水平力将重10N的长方形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此时木块对墙壁的压力为( D ) A.10N B.40N C.20N D.30N 3.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B.压强等于物体表面上受到的压力 C.受力面积相同,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一台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3×105Pa,它表示地面每平方米面积受到的( B ) A.压力是3×105 Pa B.压力是3×105N C.压强是3×105Pa D.重力是3×105N 课后作业 把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大约是( A) A.1.5N B.15N C.150N D.1500N 2.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的重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压力总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 D.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3.一质量为500Kg的铁块放于水平面上,铁块底面积为0.5m2,则该铁块对水平面的压强为多少?(g取10N/kg) 4.一辆总重60吨的货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小时20分,求车行驶的路程为多少米?车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g取10N/kg) 第二课时 课前作业 1.我们的书包背带做的宽大厚实的原因是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的大小 3.增大压强的措施有增大压力 、 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措施有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4.钉子和针尖做成尖尖的是为了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挖掘机不使用轮子而用履带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课中作业 1.“沙漠之舟”骆驼能在松散的沙漠中顺利行走而不陷下去,这是因为( D ) A.骆驼脚掌面积小压强小 B.骆驼跑得快 C.骆驼的耐力大有素 D.骆驼脚掌面积大压强小 2.自行车的设计中有很多地方利用了物理知识。如车座设计得宽大是为了(减小) 压强 ;车把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3.生活和生产中的很多物品都运用了物理学的知识,比如菜刀和斧头的的刀刃做的锋利,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 (压强),装载机的轮子做的又宽又大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来(减小)压强。 4.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B ) A. 压路机上质量很大的滚子 B. 冬奥会上滑雪板长而宽 C. 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形D. 盲道砖的条纹凸起 5.如图是我国传统杂技表演中的胸口碎大石,表演者为什么没有受伤,请用学的物理知识给予合理的解释 6.一底面积为10cm2的圆柱形铁块的质量为50kg,你能求出它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各为多少吗? 课后作业 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史上首个实现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着陆器的支架选用密度值(较小)(均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钛合金材料,以(减小)它着陆时对月球表面的压力;同时在它每个支脚底部都安装了一个较大的底盘,可以(增大) 受力面积;从而 (减小)它对月球表面的压强,防止着陆器深陷松软的月球表面。(选填“增大”或“减小”) 自然界中的猛禽和走兽往往都长着利爪尖牙,比如猫、狗的牙齿、鹰的爪子、啄木鸟尖尖的喙等可以通过 减小受力面积 的方法增大压强,从而更好的捕食猎物。 3.以下生活例子中属于减少压强的是(C) A.图钉尖做得很尖锐 B.菜刀的刀刃磨得很锋利 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D.缝衣针针头很尖 4.一容积为15L,底面积为0.3m2的水桶装满水时,若不计桶重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压强为多少?(g取10N/kg) 5.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它开启了全球冰雪运动新篇章,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夺得冠军。请完成以下问题:
(1)她滑雪时脚穿宽大的滑雪板,这是为了在松软的雪面上滑行时;滑雪板的底面做得很光滑,可起到的什么作用?
(2)若谷爱凌和滑雪板的总质量为54kg,她静止站立在水平雪面上,两只滑雪板与雪地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则她对雪地的压力为多少?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少?(g取10N/kg)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3月12日植树节活动中,小刚用铁铲挖土,并将挖好的土抛到旁边,请同学们解释: (1)铁铲的头部为什么做得比较锋利? (2)铁铲中的土是如何被抛出去的?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第二节 液体压强
第一课时 课前作业 1.液体对容器 底面 和 侧面 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 各个方向 都有压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 。 3.液体的压强随 液体深度 增加而增大。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 密度 有关系。 5.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块平板玻璃,将水倒在上面,水将向四面八方流淌,说明液体具有 流动性。若是将水倒在杯中,就能阻止水流淌,水面会上升至一定高度。请依据这一事实猜想:液体对盛它的容器侧有 压强 ,产生的原因是水受 重力 而且具有 流动性 课中作业 1.下列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 A.由于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上层液体对下层液体有压强 B.由于液体有流动性,所以液体不仅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C.液体内部压强是液体重力产生的,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液体不可能有向上的压强 D.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操作过程如下。 (1)实验中液体压强是用 U 形管两侧液面 高度差 来表示的,这种方法叫 转换法。 (2)通过比较 B、D 两个图,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3)通过比较 D、E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 液体密度 的关系。 (4)通过比较 A、B、C三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课后作业 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小孔是 (D) A.A孔 B.B孔 C.C孔 D.D孔 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 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 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质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 (A)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4.如图甲所示,有一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低部位,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观察到三张橡皮膜越往下凸起越大,如图乙所示。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C) A.为什么在不同位置橡皮膜的凸起程度不同 B.橡皮膜所受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C.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压强与橡皮膜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第二课时 课前作业 1.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 = ρgh 注意:的单位用kg/m ,h的单位用 m ,压强力的单位是 Pa ,液体的压强只跟 液体的 密度、深度”有关,深度是指 从液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 2.连通器是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 的容器;连通器的特点是 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高度 3.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时,一般先用 p = ρgh 计算压强,再用F=PS 计算压力;计算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与压强时,一般先用 F压=G总 计算压力,再用 P=F/S 计算压强。 课中作业 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2年蛟龙号潜水器顺利完成7km级的潜水试验,则7km 深处海水的压强 7.21X107Pa。设想你在 7 km 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手伸到外面的水里,若手背的面积为 0.6X10-2m2,则海水对手背的压力为4.326X105N。(ρ海1.03 g/cm3,g=10 N/kg) 2.如图是一个平底茶壶,它的壶嘴和壶身壶身构成了一个 (连通器) ,而壶嘴做得一样高的原因是当茶壶里面的液体不流动时,壶嘴的液面和壶身的液面(保持相平),而壶嘴做得太低的话壶身里的水就(不能)(填“能或“不能”)装满。 3.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作出标记,如图所示,这样做利用了出 连通器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在同一水平高度 4.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先后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和,则   ,若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和,则   选填“”、“”或“” 课后作业 位于陕西泾阳的郑国渠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如图是郑国渠跨路面两侧的截面示意图,两侧水渠和中间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个 (连通器)。当水不流动时,水对 A 点的压强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 B 点的压强。 第1题 2.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时,一般先用 p = ρgh 计算压强,再用F=PS 计算压力;计算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与压强时,一般先用 F压=G总 计算压力,再用 P=F/S 计算压强。 3.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内装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液体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位置有A、B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 C ) A.m甲>m乙,pA>pB B.m甲=m乙,pA>pB C.m甲=m乙,pA第三节 大气压
课前作业 1.1654 年格里克在德国马德堡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很大 2.大气压强产生原因:由于 受重力作用,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 压强。由于气体具有 流动性,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 压强 3.1643 年 6月 20日,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进行了,托里拆利 实验。这个实验测出了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为 760 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 1.013 X105Pa。 4.通常大气压强 随高度 的变化而改变。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5.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0C,抽水机是利用 大气压 来抽水的。 课中作业 下列情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D ) 第1题 第2题 如图甲所示是自制的气压计,乙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当把它们同时从山脚拿到山顶时,甲图管内的水柱液面将 (升高) ;乙图管内的水银柱液面将 (降低 )(前两空均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乙图装置换用更粗的玻璃管,(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填“会”或“不会”)。 以下四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B ) 第3题 第4题 4.如图所示的汽车凹痕修复器,用气泵抽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就会紧贴在汽车凹痕处,再用力向外拉,使凹痕平复,吸盘能紧贴在车上是因为 ( A ) A.大气压的作用 B.电荷间互相作用 C.电磁间相互作用 D.人对吸盘的拉力
课后作业 1.历史上有力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 B ) A.帕斯卡裂桶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托里拆利实验 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 2.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D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用重物压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 3.下列工具、物品或设施中,使用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D ) A.天平 C.船闸 B.温度计 D.塑料吸盘 下列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C ) 现在的救护车为负压救护车,车内空间为负压舱.它能有效防止病毒再传播。负压装置的主要部分是一个抽气机,将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后的被污染空气 (从车内抽出) (填“从车内抽出”或“抽入至车内”),使车内气压 (低于)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车外大气压,在 (大气压 )作用下,清洁的空气由车外流向车内。 如下左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图甲:该装置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图乙:该装置不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C.图丙: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变大 D.图丁: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下降 7.如图,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 (增大)(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便于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前,医生将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部,这样做是为了利用 (大气压强) 把药液压入注射器内。 8.如图是在某地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的情景,已知所用水银的密度为13.6X103kg/m3,则该地大气压的值为8.84 X104Pa(g 取10 N/kg)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前作业 1.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 压强小 ,在流速小的地方 压强大 2.飞机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 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 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 速度较小 它对机翼的压强 较大 。因此,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 压强 差,从而产生 压力 差,向 上 的升力就这样产生了。 3.鸟的翅膀与飞机机翼相似,上凸下平,当鸟飞翔时,翅膀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流速小,压强大,这样可以形成压强差,正是这个压强差产生一个向上的 升力,使鸟能在空中翱翔。 课中作业 下列物体在升空过程中,应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 ) A.飞机 B.飞艇 C.热气球 D.氢气球 2.小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C.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车轮不受摩擦力作用 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3.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 A.抽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抽走油烟的 B.洗菜盆排水管中的 U 形“反水弯”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防臭 C.把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墙壁上是应用了大气压 D.把菜刀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4.屋顶风帽是利用自然风使风帽旋转实现室内换气的装置,如图所示。它不用电,无噪声,节能环保,只需速度为0.2m/s 的微风即可让其轻盈运转。风帽转动时其内部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室内的污浊气体在 (大气压) 作用下被排出。水平方向的风从不同方位吹来,风帽的转动方向(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 5.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容器与粗细不均匀的水平管相连,管口装有阀门,A、B、C 为底部连通的敞口竖直管。容器中装有足量的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三根竖直管中的水柱最低的是(B) (填“A”“B”或“C”)管。 第4题 第5题 课后作业 1.关于压强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 A.铁轨上铺枕木是为了增大压强 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液体压强 C.吸盘靠大气压强紧紧贴在墙面上 D.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如图所示,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得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B )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4.赛车的尾部安装有尾翼,如图所示。尾翼的主要作用是在赛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力。则尾翼横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下图中的( C ) A. B. C. D. 5.如图(甲)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查阅资料,了解一下这种洞穴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6.乘地铁、高铁要站在1m安全线外,海上航行的舰队不能并行等,请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这样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