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3 12:02: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男儿到死心如铁
——《南乡子 ·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他,是诗人中最会打仗的。
他,是将军中最会写诗的。
“醉里挑灯看剑”是他的兵营梦想,
他23岁时就曾带领50人杀入数万敌营,生擒叛徒,如入无人之地。
铅山信江江畔,他仗剑持卷的高大雕塑屹立于此,北望中原。800余年过去,曾经的铁血传奇和千古风流早已化为不朽词魂。
他是谁呢?
词中之龙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初步感知作者情感,了解诗词内容
2、通过对诗词三问三答的研读
把握抒情脉络,探究内涵
3、通过对借古讽今手法的分析,感悟、学习辛弃 疾的爱国情、英雄气
读懂诗歌的“四抓三问”
“四抓”:抓题目;抓作者(知人论世)
抓诗句(关键词);抓注释
“三问”: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用了什么手法
学法指导
北宋靖康二年,金朝攻破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至此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辛弃疾身处南宋偏安的时代。当朝主和,只思自保,收复国土渺无希望。辛一生积极从事抗金事业,但无法施展抱负。京口,今江苏镇江,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宋开禧元年,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感慨系之,写下这首词。
学习任务一
吟咏诗韵 感“龙”之气象
自学提示:
1.把握断句,读出情感与节奏
2.从哪些词句中,能感受到诗人的胸襟气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学习任务二
把握文脉 悟“龙”之内涵
自学提示:
1.词中有三问三答,词人如何自问自答?
2.词人发出“何处望神州”的感慨,有何言外之意?
3.“悠悠”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
有怀
一问神州?
二问兴亡
三问英雄?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问神州
问兴亡
问英雄
三问三答
一问: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大地,沦落敌手!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惊天地,泣鬼神。

诗词赏析
二问: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历史兴亡,总不回头!

诗词赏析
由现实的责问转入对历史的追思,“悠悠”,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词人心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正如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透露作者无奈、伤感、抑郁的情感。
三问: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英雄孙权,笑傲千秋!

诗词赏析
用典意在说明只有像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才能与孙权一决高低,暗示只有孙权才是天下第一英雄。词人赞赏孙权,就是要在此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学习任务三
探究手法 传“龙”之精神
自学提示:
学习词中借古讽今的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学习词人的爱国情、英雄气。
借古讽今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借曹操之口,表达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的愿望。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
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刚健自强 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 昂首向前
今日的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辛弃疾?
假如你的朋友来到铅山,你怎样为他介绍辛弃疾?
小结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1205年秋,辛弃疾又被罢官,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令他速到临安赴任。辛弃疾已重病卧床不起,只得请辞。1207年10月3日,辛弃疾终因忧愤而卒,临终前大呼:“杀贼!杀贼!”
男儿气概有两种,一种是以盛唐为标志,背景是明丽的塞外长空;一种是以辛弃疾、陆游为标志,背景是阴郁的悲愤战云。前一种意气风发,后一种凝重苍凉。
他们没有机会、没有身份,饥渴地向往着远方的沙场,动情地想象着疾驰的战马,焦渴地关注着自己的兵法,反复地擦拭自己的眼泪。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时代的悲剧 英雄的悲愤
千年历史千年诗,一寸山河一寸心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拓展阅读
背景资料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
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2岁,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但是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书愤
书了什么?
如何抒
“愤”?
因何而“愤”?
这首诗题目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哪些事而“愤” ?(找诗中字眼回答)
所愤之一:世事艰;
所愤之二:空自许;
所愤之三:鬓先斑;
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书”何事?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中原沦丧,壮志空有之气愤
愤?
北伐难成,壮志难成之忧愤
年华空老,壮志难酬的悲愤
领军无人,壮志不已的激愤
课后作业:
1.赏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推荐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