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过零丁洋 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过零丁洋 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3 12:07:4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4张PPT)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舍生取义
过零丁洋
文天祥
1、朗诵、背诵古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理解、赏析诗歌精炼概括的语言。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气节和赤诚的
爱国情感。
1277年,文天祥等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是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坚持抵抗。1278年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原将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他坚持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回想我早年遇到朝廷选拔,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历尽辛苦,战争已经进行了四周年,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指战争,干和戈是两种兵器。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中进士第一名。
指遇到朝廷选拔。
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作者在21岁时依靠精通儒家经典而出仕做官。
在国家危急的时局中,起兵抗元.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大事
内容:诗人回顾自己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受到朝廷选拔,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诗人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亡。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国土破碎,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两句有何联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支离破碎的南宋王朝比作“飘絮”,将自己的坎坷身世比作“浮萍”,形象地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驾”对“雨打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宋端宗景炎二年,文天祥在江西兵败,经惶恐滩退往广东。
孤苦无依的样子。
昔年在惶恐滩头的兵败让我至今说起依然感到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自己的孤苦无依。
本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字面重复而词义不重复,地名巧妙地转化为心情。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家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浮的孤独处境。上下两句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尽显悲怆沉郁之感。
颈联一句好在哪里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这里指史册。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不死呢 只要能留下这颗忠心永垂史册就行了。
从尾联中,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直抒胸意,抒发了作者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情感:凡人终有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载史册,诗句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基调收束全篇,充满了满腔的爱国情怀,千古流传。
全诗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怀,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送到大都(今北京),文天祥誓不投降, 1282年三月,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文天祥死时年仅47岁。
你能列举出如文天祥一样具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吗?
《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结合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链接中考】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后面的试题。
①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简要赏析。
答: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河破碎比作风飘絮,身世浮沉比作雨打萍,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有机结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亡国孤臣的凄苦无依。
1、诗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诗中表现作者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的语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吾将上下而求索
3、看诗句猜诗人:
死去元知万事空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怒发冲冠
杜甫
屈原
陆游
岳飞
4、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拟人    C.对比    D.夸张
A
5.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D
③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戚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起来,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境有机结合,感人至深。
④下面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B.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四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四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D.“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是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⑥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