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头等大事”是指
A.工业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 C.郑和下西洋 D.殖民扩张
2.如表是明朝前期部分进口货物交易情况统计表。对表中数据解释合理的是( )
货物名称 苏木 胡椒 乌木 檀香
计量单位 斤 斤 斤 斤
规定价格 500文 3贯 500文 500文
与琉球贸易价格 10贯 30贯 — —
与暹罗贸易价格 5贯 25贯 40贯 10贯
与满剌加贸易价格 20贯 40贯 10贯
注:1贯=1000文;“—”表示数据缺失。
A.明朝货物通货膨胀 B.中国稀有资源短缺
C.商品走私现象严重 D.朝贡贸易厚往薄来
3.阿拉伯帝国王族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的“后倭玛亚王朝”(756-1031年),一度文化发达、学术昌明,引得欧洲各国学者前来求学,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炬,刺激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大量学者和文献流散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这说明( )
A.文艺复兴运动是伊斯兰文化传播的结果 B.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学者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的主要推动者 D.文化交流以多种途径或方式进行并发挥重要影响
4.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最能说明世界贸易组织
A.顺应了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B.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
C.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
D.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5.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航海图;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这些航线的开辟( )
A.实现了西欧人的寻金梦 B.建立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直接联系
C.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 D.导致欧洲贸易中心移到大西洋沿岸
6.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在《博物志》中记载:“在所有品种的铁中,赛里斯(中国汉朝)的铁器是最好的,这些铁器往往和赛里斯的纺织品、皮革一起送到我们身边。”由此可知( )
A.汉朝与罗马有直接往来 B.罗马帝国冶铁技术落后
C.罗马是丝绸之路的终点 D.汉朝铁器受到罗马欢迎
7.据考古发现,在乌兰巴托附近的诺彦乌拉匈奴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汉朝锦绣织物,用彩丝绣出流云、鸟兽、神仙骑鹿的图案;还出土有安息、大夏、小亚细亚的毛织品,上面的图案有植物纹、鸟兽纹及人物纹。另外,在出土的丝绸上还绣有形同黑海北岸斯基泰文化的人物形象。这反映出( )
A.中国与欧洲开始广泛的直接贸易 B.汉朝政府的经济政策趋向务实
C.统治集团积极开拓海陆丝绸之路 D.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8.莫高窟的一幅壁画上描绘的日神、月神图像既有印度和中亚(粟特人)艺术的要素,又受到希腊、波斯艺术的影响。这说明( )
A.异域艺术成为石窟艺术的主流 B.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C.莫高窟是多元文明交流的见证 D.中西审美趋于一致
9.清朝末年,西方外交圈广泛流传着一个故事:英国阿美士德使团曾赠送嘉庆皇帝一面凸透镜,但清廷上下都不认识此物,认为英国人企图通过这个凸透镜窥视朝廷隐秘,决定将其打碎埋掉。实际上,英国使团赠送的礼物并无凸透镜,清朝宫廷中也藏有各种天文观察仪器。这个故事的流传反映出( )
A.清朝君臣的愚昧 B.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偏见
C.中西文化的冲突 D.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野心
10.下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该画展现了民众使用中国瓷器饮茶的场面。这一画作体现出( )
A.茶叶已成为法国民众生活必需品 B.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形成
C.商品流动推动了文化交流国际化 D.欧亚地区民众饮食结构趋于一致
11.从公元751年造纸术西传开始到1799年长网造纸机发明,在这1048年的时光里,亚洲、欧洲、北美洲各国所使用的造纸方法,就其基本工艺原理来说,一直沿用了中国的造纸术。材料旨在说明
A.造纸术在传播中影响世界 B.西方造纸技术已超中国
C.纸张对文化交流的贡献大 D.中国造纸术向外传播快
12.1948年,在东非基尔瓦(东非沿海最南端,也是最发达的城市)海滩上发现了一些碎片(见图2)。透过这些碎片及其来源可知( )
A.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异常兴盛 B.阿拉伯是亚非欧贸易的中转站
C.基尔瓦可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 D.非洲或印度洋周边的民生状况
13.历年来在越南中部、泰国南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分别出土了多面汉朝铜镜,据学者考证它们是汉朝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 )
A.汉代铸镜技术对外传播 B.汉朝经济文化的域外影响
C.物质交流促进审美趋同 D.丝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14.如图是中国古代时期一条重要商路。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欧亚间直接交流的重要通道 B.促进了中国与南亚地区的联系
C.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分支 D.成为游牧民族迁移的重要路线
15.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日本的茶道是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在我国广东等地人们也有喝早茶的习惯。下列对有关茶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茶文化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
②丝绸之路开通后,茶叶成为中西方交流中长盛不衰的商品之一
③从15世纪开始,西欧形成广泛饮茶的风气
④日本人喝茶的习俗最早由中国传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明代,中外科技交流是由民间推动的,是自下而上并得到朝廷鼓励的。而清初,与西方传教士的科技交往仅限于朝廷,拥有技艺的西方传教士成为天朝大国太平盛世的装饰品,甚至认为西学源于中学。这一现象表明( )
A.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的态度 B.皇权不断加强的总体趋势
C.政府对科技发展的决定作用 D.明清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17.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代顿市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被“神创论”的支持者告上了法庭,原因是斯科普斯在课堂上讲授了进化论,神创轮的支持者把进化论歪曲简化成“人是猴子变来的”,因此,那场审判又被称为“猴子审批”。“猴子审批”主要表明
A.美国法律健全、无所不包
B.神创论与进化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C.“神创论”是对进化论的歪曲
D.进化论不能进入中学课堂
18.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地图,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丝绸之路线路图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元朝交通路线图
A.海上交通的繁盛 B.中外交流的发展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丝织技术的进步
19.2000年,西安发现一座6世纪前后来自中亚粟特人的墓葬。墓中出土的图像绘有中原的排箫、西域的箜篌、琵琶等乐器,以及中亚风格胡腾舞形象。这一发现可以用来印证( )
A.隋唐时期政府外交活动频繁 B.少数民族汉化趋势愈发明显
C.丝绸之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D.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20.《后汉书》载,和帝永元九年,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渡,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大秦)王常欲通使于中国,而安息欲以中国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阖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檄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甘英奉张骞之命出使大秦 B.汉朝和罗马均有直接联系的意愿
C.汉朝和罗马因安敦遣使开始有了交流 D.安息阻断了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的通道
21.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以来,大批华人移居南洋,同时也带去了汉字文化。虽然由官方派出的“遣唐使”时断时续,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与中国之间的人口迁移从未间断。这可用于解释( )
A.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政治目的 B.古代东亚、东南亚文化的相关性
C.海外华侨群体形成的历史渊源 D.倭寇影响海外贸易发展的缘由
22.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其基本职能包括:为成员方提供开展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和论坛;解决成员方之间的贸易争端,避免贸易战;强调成员方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促进贸易管理体制的一体化。由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A.开启了经济全球化时代 B.意在保持成员国经济同步繁荣
C.实现了国际贸易平等化 D.旨在追求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着;而西域的物产和音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音乐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学术发展;而南亚的佛教,也影响了中华文化。汉唐时期对域外文化的吸收消化,促进了盛世的出现;唐宋时期中华文化的远播,又影响着东南亚诸国的发展进程。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历史作用。反过来,历史上有许多一度相当发达的文明,由于与其他地区的隔绝,最终衰落甚至灭亡。
——摘编自吴平《中国概况》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亚洲各国通过自身努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亚洲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发展创造了奇迹,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把握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脉搏,找准地区国家的利益契合点,适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与东盟“2+7合作框架”等一系列重要倡议。
——摘编自杜月明《中国道路开启全球治理新模式》
材料三 面对今日世界共同的难题,中华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难题的重要启示。中华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实现和谐生态的必然途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是建立健康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以民为本,仁者爱人”是公共治理的重要基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确保我们生活的世界既和平稳定又丰富多彩的根本保证。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至宋中外(域外)文化交往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经济文化影响力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启示。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茶”字发音的传播史
茶起源于中国,汉唐时期即开始对外传播。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传入亚、非、欧等地。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发音系统;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tea发音系统。明清时期,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英、荷语言中本无茶叶一词,于是直接借用厦门发音,将“茶”读作tea。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茶”字发音的传播进行阐释。
三、论述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很早的时候,人群就组成不同的社会,理解每一个社会的历史发展都是重要的,……当代全球化的经历也清楚地表明,只考虑某一个单一的社会是不可能理解今天的世界的,理解当代世界需要考虑世界各民族彼此交流的多种方式。在考虑不同民族组织自身社会的独特方式的同时,世界历史还格外关注各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多种方式,这种交流深刻地影响了每个社会的发展,也把世界联成一体。…在世界历史上,全球化不是一个全新的现象,当代的全球化的确比早期的跨文化互动更为剧烈,但是只有在人类长期的跨文化互动的历史中,才有可能理解今天的全球化的世界。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全球化的认识,对此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均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B
2.D
3.D
4.B
5.C
6.D
7.D
8.C
9.B
10.C
11.A
12.D
13.B
14.B
15.B
16.A
17.B
18.B
19.C
20.B
21.B
22.D
23.(1)特点:具有双向性;双方交流内容不同(中国输出的多是制度文化和技术等、外来传入多是物种、艺术和宗教等);交往渠道多(官方和民间);交往范围广。意义: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向外传播,中华文化圈逐渐形成;加强了不同地区、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
(2)变化:经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现代价值。
(3)启示:积极借鉴吸收优秀外来文化;保持本民族文化特性;坚持与时俱进;政府要高度重视;实行对
外开放政策等。(任答3点即可)
24.茶起源于中国,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发音系统;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tea发音系统。随着贸易发展,传播到周边地区及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
不同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达,茶叶从北方以及广东地区,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形成了新的海上茶叶贸易商路。葡萄牙主要从澳门进口茶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本土及其海外殖民地,在这些地区形成了cha的发音;荷兰、英国多从厦门进口茶叶,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于是由厦门方言形成的tea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到这些地区。
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随着中国茶贸易的发展和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茶”字不同发音传播到不同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以“茶”为载体随之传播,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25.示例一:
见解:人类的全球文明交流具有多种方式。
战争、贸易、人口迁移均是推动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亚历山大东征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近代殖民扩张过程中,殖民国家往往向被殖民地区输出价值观,被殖民者在保护自身文化的基础上,会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人类早期的文明中心即通过商贸实现连接,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近代以来商贸范围扩大商品承载了世界各地的观念、道德、艺术、习俗等,所以国际贸易推动文化传播,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亚欧民族大迁徙,使各区域的文化在交往过程中实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近代华工出国保留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美洲、大洋洲的经济发展。在多种途径的文明交流过程中,文化发展呈现新的多样性,世界成为一个更紧密联系的整体。
示例二:
见解: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各民族历史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基础。
世界文明是历史上不同地区的先民们共同创造的,各地区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和历史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伦理道德,天人合一,“和为贵”;而古代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则为了获得生存空间,不断对外殖民、扩张;古印度因多次遭受外族入侵和内部纷争,其佛教文化中形成了“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在近代全球化潮流中,西方殖民扩张冲击了各地区传统文化,加剧了民族间的冲突与矛盾,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历史的教训表明,在全球化深入开展的当今世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