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7.2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6-13 18:5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七章 万有引力定律与宇宙航行 第二节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 2.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及意义 3.了解引力常量G的测定在科学史上的重大意义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 2.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及意义 教学难点: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开普勒定律行星运动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_,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 开普勒第二定律: 对于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________跟________的比值都相等,即 【问题探究】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问题】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阳运动? (需要回顾的知识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方法:定性分析 问题2.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跟哪些因素有关? 方法:定量分析 【猜想】以开普勒与牛顿为代表的两种观点 开普勒时代的观点 牛顿时代的观点 【推理】以“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为例(天上力) 整体思路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苹果落地(地球对苹果吸引)→任意两个物体(引出万有引力) 模型建构 演绎推理 【验证】以“月-地”检验为例(地上力) 【结论】理论分析与实验观测结果很是吻合说明“天上力”与“地上力”遵守相同规律 【推广】宇宙中任意两个物体 二、万有引力定律 【内 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__________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___________________成反比,作用力在 【表达式】F=_____________ 其中G叫_________ 【适用条件】 (1)两个质量___________球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中r是两个球体______间的距离。 (2)两物体间的距离________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计算,其中r是两个物体_____ 间的距离。 【意 义】 【成 就】 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 【数 值】G=6.67×10 -11 N m 2 /kg 2 【G值含义】 【G值意义】 【课堂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老师给出知识框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思维导图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作业布置】 1、基础作业:课本第54页1、2、3题 2、附加作业:查阅资料并思考“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人类生活还有哪些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