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单元分析
新课标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要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从课标的这段描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认识: ■中古时期世界的发展呈现多元面貌 ■中古世界的多元发展与不同国家的历史环境休戚相关 ■中古世界各国的多元性是不断变化的 ■中古欧亚地区的多元发展与其他地区的发展有所区别 可见,“多元性”是课标对本单元内容的基本定位。 单元导言:“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在亚洲,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日本大化改新后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在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比较稳定的统治。” 透过教材的单元导言、单元关键要目与单元核心要义,在课标对本单元内容作了提纲挈领的历史定位的基础上,教材内容则从制度演变、国家形态、文明贡献等不同视角,具体地呈现了中古世界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在西欧,主要展示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历史源流、主要特征和演变转型; 在东欧,主要展示了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不同发展概况; 在西亚,突出了阿拉伯帝国在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类文化交流的贡献; 在南亚,呈现了中古印度传承与交融中国家形态的演变; 在东亚,展现了朝鲜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基础上的发展演进概况; 在非洲,展现了与域外文明交往程度对不同国家兴衰的历史影响; 在美洲,则演绎了相对隔绝,独立发展的国家样貌。 这些看似杂乱的描述,不仅运用具体生动的史实呈现了中古世界区域文明的多元多样的面貌,更让通过对不同区域文明国家的不同领域的展示,昭示出中古时期区域文明多元发展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关键词,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理解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 关键词一:多元共辉 从历史发展的大空间来看,中古时期的世界,形成了大体上以洲为单位的区域文明。当然,这种区域文明,不仅以地域为单位,还以文化为纽带,甚至,在大洲内,也有不同的区域文明。如欧洲区域文明,以基督教文化为纽带的欧洲文化圈。如亚洲区域文明,以儒家文化为纽带的东亚文化圈;以伊斯兰文化为纽带的阿拉伯和奥斯曼世界;以佛教文化、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多元文化为纽带南亚次大陆文化圈。在非洲大陆上,班图人发明了非洲的农业,并引进了部分外来农作物。东非的城市国家与阿拉伯商人的贸易活跃。西非控制了黄金资源和商路,先后兴起了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强国。美洲的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独特的印第安文明。 关键词二:多元交互 中古时期,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文明中间已经出现了相对于古代更多维的贸易和文化上的交互、交往和交流,由此催生出人类走出地域羁绊,走向整体发展的不竭驱动力。如拜占庭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金桥”。奥斯曼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在非洲,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人非洲。 基于上述的理解,确定如下单元内容主旨: 在继承轴心时代上古文明的基础上,中古时期整个世界形成了大体上以洲为单位的、多姿多彩、多元交互的区域文明。在欧洲,形成了以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相杂糅的独特的封建文化;在亚洲,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西亚伊斯兰文明圈、南亚多教共生文明圈和东亚儒家文明圈;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内陆和美洲山地,在相对隔绝的闭环状态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在区域文明间或战争、或商贸、或官方往来等方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从多元相关走向多元一体。 本课是“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中唯一冠以“古代”之称的文明地区,标题已经充分暗示:因为生存发展条件或跨区域交流条件相对较差,导致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和美洲地区文明产生和发展程度比同期欧亚大陆文明相对滞后。但是,这些地区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也凭借各自区位发展因素创造出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文明形态。这种“同时代下的不同时代性”以及“不同区位下的不同文明形态”,精准地诠释了本单元主题“多元共辉”的特征。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与中古时期的亚欧文明仍存在着一定的经济、文化联系,这种联系对当地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为深远;而美洲文明则是在与中古亚欧文明完全隔离的条件下形成的,体现出与欧亚大陆文明迥然不同的文明个性。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与美洲文明发展轨迹的差异,既体现了交流互鉴对于文明发展存续的重要影响,也揭示了新航路开辟前世界从总体上仍是“分散并立”、“区域交互”,深刻诠释了本单元主题“多元交互”的程度和限度。
内容主旨
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使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与美洲成为中古欧亚文明“已知世界”外的神秘地带;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与中古时期的亚欧文明仍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互动,对当地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而美洲则与中古亚欧文明完全隔离、独立发展出了独具一格的印第安文明。古代美洲和非洲文明的发展折射了新航路开辟以前世界文明“多元”、“分散”的格局。
教学目标
综合分析文献与实物史料,了解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多元面貌;对比中古时期欧亚文明联系与隔绝对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与美洲发展历程的影响,理解交流互鉴对于文明发展存续的重要作用;研究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典型成就,尊重文明多样性,感悟文明的多元性及异质文明之间交融共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基本概况及其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和认识古代非洲文明和美洲文明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四则材料(见课件3、课件4),留下关于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初印象——没有进入文明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欧洲人对古代非洲和美洲的负面评价,引起学生对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发展状况的浓厚兴趣。 环节一 历史面相:古代非洲和美洲是否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过渡:那么,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真的是文明空白、文化荒漠吗?我们这堂课就一起走进古代非洲和美洲,看看他们的历史面相究竟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学生课前知识梳理表格中的“农业成就”“国家治理”栏目、教材地图、考古发现、文献史料(课件5、课件6、课件7、课件8、课件9),学生思考:古代非洲和美洲进入文明社会了吗?从文明产生的关键前提——农业、工具、文明产生的重要表征——国家等维度,论证古代非洲和美洲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设计意图:首先借助学生课前的知识梳理表格,既为学生深入思考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认知起点,也通过表格内容的简明直观,学生更能够快速了解形成文明的基本要素,从浅层学习着手,从而为接踵而至的借助各种材料对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发展概况进行深度学习提供支撑。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掌握对不同类型史料进行整理辨析,对所探究的问题做出恰当的合理的解释。 环节二 历史面相:当时的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发展程度如何呢?与世隔绝、默默无闻吗? 过渡:对各类史料的多元互证和解析,可以确定古代非洲和美洲已经进入文明社会。但是,他们的文明发展程度如何呢?是偏安一隅、默默无闻的吗? 教师出示出示学生课前知识梳理表格中的“经济活动”“文化成就”栏目、绘画作品、考古发现、学者文献等(课件10、课件11、课件12、课件13、课件14),学生思考:洲和美洲文明真的与世隔绝、默默无闻吗?从沙漠商队、伊斯兰文化和中国瓷器出土体现古代非洲与域外文明有过密切交流;廷巴克图、阿克苏姆在世界享有盛誉;他们独立“发明”的农作物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设计意图:基于知识梳理表格,搭建浅层认识的第一个台阶,在此基础上,借助丰富的原始史料和非原始史料,学生能够通过对不同类型史料的辨析,围绕探究问题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从而促进深度学习。 环节三 历史面相:应该建构怎样的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形象? 过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会赞同黑格尔、哥伦布等人对古代非洲和美洲进行如此的形象刻画吗?很显然,答案是不言自明的。那么,我们应该建构一个怎样的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形象呢? 教师总结:摒弃偏见 正视历史 古代非洲和美洲—— ●造就了文明起源的多源性和文明发展的独特性 ●呈现了文明发展的多元交互多元共辉历史样貌 ●凸显出古代非洲与域外文明往来的交互性特征 ●共同构了成多样的中古世界和多元的世界文明 ●都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设计意图:在两个环节的师生互动后,通过教师对本课内容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全面辩证认识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概况和历史地位。 布置课后作业,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