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目标
【内容主旨】 二战结束后,美、苏因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等因素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地缘政治等方面处于长期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随着冷战的发生、发展,两极格局形成,孕育了多极化的力量和发展趋势。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教学目标】 通过文献、地图的阅读与分析从政治人物、国家政策、地缘政治等角度了解冷战及基本特征。通过漫画、地图的解读、典型史事的解析从原因与结果、变化与延续的视角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感悟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诉求。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冷战的发生、发展与国际格局变化的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冷战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以雅尔塔体系新旧联系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旧启新。 环节一:冷战的发生、发展 1.盟友变对手 出示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角度分析美、苏由盟友变为对手的原因。 设计意图:基于时空维度,多视角度了解冷战出现的原因。 过渡:二战后不久,美、苏逐步从合作走向对抗。 2.对峙与竞争 出示材料二、《二战后德国版图变化示意图》、《“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等材料,了解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第一次柏林危机等典型史事,从经济、军事、地缘政治等角度理解冷战的含义,理解随着冷战的发生、发展,两极格局形成。 设计意图:从原因与结果的视角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形成两极格局。 过渡: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美、苏两大集团摩擦不断,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3.冲突与摩擦 讲述第二次柏林危机、解析漫画《古巴导弹危机》、出示材料三,师生共同小结冷战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史事理解冷战基本特征。 过渡:随着美、苏之间全面对峙与竞争,国际格局也在不断发生演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环节二:国际格局的演变 1.两级格局形成 出示《“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分析两极的含义,理解两极是不对称、不完全的两极。 设计意图:从时空角度理解两极格局的含义。 过渡:两极格局孕育了多极化的力量。 2.多极化力量崛起 美、苏在冷战中对峙升级,与此同时,多极化力量进一步发展,出示材料四,找出哪些国家崛起了?了解多级化力量发展的进程,理解这些新变化的出现冲击着两极格局。 设计意图:从变化与延续的视角理解随着冷战的发展,多极化力量进一步发展,冲击两极格局。 过渡:国际关系的变化,多极化力量的发展,对美、苏对峙形成的两极格局产生了有力的冲击,孕育了多极化趋势。 环节三: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出示冷战发展折线图,概述20世纪70—90年代美、苏关系的发展,了解苏联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结合图片概述多极化力量的成长,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设计意图:从变化与延续的视角理解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小结】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苏之间的关系?出示材料五,提问学生结合材料谈谈对“冷战与国际格局演变”的认识。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概述二战后德国版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资料附录】 材料一: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罗斯福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发表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 (1944年10月21日) 材料二: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一的生活方式的抉择。“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美】哈里 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李石译,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120-121页 材料三: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苏)赫鲁晓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材料四: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编者摘译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五: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中外历史纲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