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2. 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发展的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 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和平与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的潮流。
教学难点: 面对全球问题中国采取的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二十大报告,抛出问题,进入本课,做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2022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设问: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合作共赢是潮流,但还有哪些逆潮流的行为呢,人类该如何抉择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观国际局势 概时代主题 出示图片,提问学生: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世界总体和平。二战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2)世界总体繁荣发展。由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表现: 时代表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制约。 具体表现: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在全球发挥了独特而有效的作用;亚非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在世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核武器的毁灭性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基本特征:和平与发展。 2.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1985 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邓小平文选》 结合教材思考“和平与发展”的内涵分别指什么?二者是什么关系? 概念: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面世界挑战 析全球问题 教师提问:结合时事政治,回答当今世界面临着哪些挑战和难题。 学生: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欧洲能源危机、网络安全等 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关注时政,特别是热门时政,培养学生的全球视角。 师:归纳总结,面对世界的挑战,分析全球的问题: 发展方面: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和平与安全方面: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结论: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挑战,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择国际合作 建人类议题 问1:面对全球性问题,世界该如何选择?有哪些途径? 图片展示,认识主要国际组织的图片理解面对全球问题的手段。 建立主要国际组织: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三大经济组织(维持战后经济有序发展) (2)建立新型国际治理组织和相应的治理机制。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发挥积极作用。地区层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及新开发银行 问2: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提出了怎样的方案?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2017年10月18日) 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 —2022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设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3: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材料:中国传统文化对全球化本质内容究竟有哪些蕴含,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观念和原则: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第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作万邦”。第三,实行“开户牖”、互学习、兼收并蓄,“携手共进”。第四,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 —摘编自李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 原因: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目的: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问4: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政府率先身体力行的实践有。 问:“一带一路”能够推行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是什么 生:中国根据古代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以及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 实践证明: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小结:总结本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