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3 14:5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隶属于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重在将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阐述。从课标来看,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一战、二战造成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交汇、传播。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地对文化进行了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时间跨度上从一战到现在,整整一个世纪;涉及两次世界大战、多次民族解放运动、文化的碰撞与交锋,涉猎多个大洲多个国家。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子目重点讲述一战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东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第二子目重点讲述二战进一步确立了民族自决的原则,推动了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的兴起和发展,促使了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第三子目重点讲述了二战后出现的以印度、韩国、新加坡、埃及为代表的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内在的历史逻辑,体现了世界文化碰撞交流的趋势和规律。 2.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选考历史的学生,经过第11、12课的学习,学生对“战争与文化交锋”的内涵与具体表现有了初步认识,结合古代战争对地域文化演变的影响、近代战争推动西方文化的扩张,更容易认识现代战争对不同文化碰撞与交流作用的加强。经过高一历史思维和能力的训练,能够达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2水平的层次。但本课内容是将“现代战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置于“文化交流与传播”框架之下,需要学生认识到战争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强制方式,对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不仅知识点多、时间跨度大、涉及的范围广,还需要依据史料在特定时空框架下综合分析、解释历史的能力,对学生素养水平的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和把握上会有一定困难。
内容主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其引发的十月革命,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看穿欧洲文明的傲慢与脆弱,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政治理论上进一步确立民族自决原则,鼓舞被殖民压迫的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20世纪的现代战争促进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交锋,为新兴民族国家走向文化复兴提供了契机。
教学目标
了解一战爆发及十月革命胜利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的影响,明白战争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强制方式,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二战不同时期的文件中,归纳出从政治理论上进一步确立民族自决原则,鼓舞被殖民压迫的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提升论从史出的实证能力。分析印度相关图片和李光耀文献资料,锻炼对历史的理解及迁移能力,理性认识战争与文化的关系,形成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辩证思维。结合习近平的讲话,感悟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新发展。 说明:从课标来看:“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地对文化进行了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是本课的主要目标之一。从教材内容看第三子目选取亚洲和非洲的几个新兴民族国家,它们在经过独立战争和现代化洗礼后,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教学难点: 两次世界大战影响文化碰撞、交流与发展的表现。 说明: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揭示世界大战对文化碰撞与交流的作用。需要综合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多种素养,难度较大。
教学过程
导入:以五千多年人类文明史中战争的概况,引出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呈现战争导致经济衰退、社会动荡,进而造成文化断裂。但是战争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引出课题。 一、民族觉醒—— 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环节1:出示一战前后的欧洲形势图,对比两幅地图,可见一战后的欧洲出现了一些新的国家,引出一战改变了世界格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地图,分析“一战”对欧洲殖民帝国和亚非拉地区分别产生的影响? 设计意图:了解一战爆发及十月革命胜利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的影响,明白战争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强制方式,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示范史料信息的提取和归纳,为环节3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铺垫,树立论从史出的实证意识。 环节2:出示文献资料,思考:罗家伦所说的“动”指的是什么?结合毛泽东的论断和列宁语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西方文化与本土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文献资料,设置历史情境,多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文化的影响,理解战争促进了西方文化与本土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二、民族独立—— 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环节3:出示《大西洋宪章》、《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联合国宪章》文献资料,设问: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表格呈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全球。 设计意图:尝试分析三则材料,认识到都体现出这样一个原则——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这也在政治理论上进一步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理解在此理论指导下,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全球,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领悟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交锋。尝试提取和归纳不同类型的史料信息,训练实证思维。 三、民族自强——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复兴 环节4:出示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文献资料,设问:用史实说明亚洲新独立的国家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设计意图:尝试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理解亚洲新独立的国家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尝试着理解名家史论。 环节5:出示印度相关图片和《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文献资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走上了一条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的文化道路。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和文献资料,以印度和新加坡为例,认识到战争过后,人们常常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形成新文化。人类文化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交融与发展。锻炼对历史的理解及迁移能力,理性认识战争与文化的关系,形成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辩证思维。 环节6:以结构式板书呈现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结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感悟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点明主旨,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