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3 15:4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梳理—归纳—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梳理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表格认知、史料解析、情景创设等多种手段,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认识文化传承载体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在传承中的作用,并以此增强自己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通过图文材料创设情境,课堂探究碰撞思维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历史解释能力和信息提取与归纳概括能力。
教材分析
选择性必修三围绕文化的多元性(第一、二单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第三、四、五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六单元)展开。本课为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教材《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第14课,本课所涉及的基本史实极为丰富,每个要点都只能选择个别的事例简单叙述。第14课讲述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紧扣学校教育的发展、印刷书的诞生、图书馆的成长和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介绍文化传承主要涉及哪些载体。
教学目标
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知识梳理,了解不同类型的文化传承载体的发展演变过程。(必备知识、时空观念) 通过文字史料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学校教育、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受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影响,从而建立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通过独学、合作探究下的分析与归纳,使学生可以用基本史实史料文献论证学校教育的作用、印刷书发展对文化传播与延续的意义、博物馆和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对文化传承载体发展演变的学习,认识文化传承载体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树立保护和创建文化传承载体的历史使命感。(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演变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校教育、印刷书、图书馆和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提问,同学们,你认识这个宏大的建筑群吗? 2.讲述国家版本馆,从当代新时代文化传承的载体引出本课主题——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 3.出示本课主要学习目标: (1)学校教育、印刷书、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发展演变历程。 (2)学校教育、印刷书、图书馆和博物馆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回答问题。 2.了解国家版本馆和本课的学习目标。 利用新鲜事物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学校教育、印刷书、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发展演变历程 1.基础落实:出示要求及表格,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梳理学校教育、印刷书、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发展演变历程。 出示教师所做的表格梳理,让学生以此为根据进行修正,并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述、强调。 教师强调:从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文化载体都经历了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 学校教育方面:中国古代有官学和私学,太学、国子监、郡国学是官学的主要形式,宋代书院制度推动了私学的进一步发展;近代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开始建设具有本土化、现代化的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体系日渐完善,逐渐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道路,更多的人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护。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奠定了教育分科教学的基础;近代也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出现了现代化的大学。 书籍方面,埃及的纸草书卷和中国的简册、缣帛等是早期的人类书籍,这些书籍材料价格昂贵、使用不方便,只能有少数的有身份地位的人才能接触到,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印刷书籍的出现,廉价易得,更加有利于书籍的传播和流传。 (3)亚述的巴尼拔图书馆是世界最早的图书馆,主要用于图书的收藏,只有少数的人才能接触图书馆的藏书,到了近代才有了服务大众的职能;中国的图书馆也有类似的发展历程,从中国古代的官藏、私藏发展到近现代开始向公众开放。 (4)博物馆起源于欧洲,到18世纪开始出现具有国际特征的大规模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在近代的开创也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现代的中国建设了各门各类的博物馆,极具中国特色。 学校教育、印刷书、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作为文化传承载体,具有起源早、中西方相互影响和历史的延续性的特征。 过渡:那么它们对于文化的传承具体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通过以下的材料分析,我们进行进一步的认识。 阅读教材,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各个文化载体的发展历程并完成表格填写。 2.结合老师的表格和讲授,对比自己的梳理,进一步了解文化传承四大载体的发展演变历程。 1.通过表格理清各个文化载体的发展线索,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初步了解载体的中外演变过程。 2.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梳理以及教师对重点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落实基本知识,联系必备能力,并培养了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二、学校教育、印刷书、图书馆和博物馆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学习任务:阅读材料,分析各种载体在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1.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并对学生的作答做点评: 学习任务1-1:古代学校教育在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材料一: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书院的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包括四书五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钻研为主,强调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教师主要进行引导点拨、提示启发……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书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争辩。 ——摘编自李华《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方中世纪大学之异同》 回答:(1)古代官学:培养儒学人才,为封建统治服务。 (2)古代私学:传承古籍,培养研究人才,塑造品格。 解析: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官学是为政府培养人才,巩固统治,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学教育除了进行原有儒学文化的传承,也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创新。 学习任务1-2:近代大学教育在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材料:柏林大学……强调注重实用性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德国的大学对德国的崛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巴赫、贝多芬、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歌德、海涅;高斯、哥德巴赫;普朗克、爱因斯坦、伦琴等等,所有这些伟大的名字都是与德国的大学联系在一起的。二战期间,德国大学教育体制中的精华被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德国科学泰斗们传播到了美国及世界各地。 ——《德意志大学与德意志现代化》 回答:培养实用性人才,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推广。 解析:近代大学兴起于西方,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变化,培养了实用性人才,反过来也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学习任务1-3:现代学校教育在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光明日报》(2018年12月13日06版) 回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各阶段学制受教育的群体就学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力得到极大的保障。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普及。 要求:请同学们归纳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回答:文化传承和创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品格塑造 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并对学生的作答做点评: 材料:培根说“知识即权力”……掌握知识传播渠道的人才真正拥有权力……然而在古登堡印刷术出现后,大众能够自行解读《圣经》,教士的权力受到挑战。在西方,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促进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鼓励民族主义和建立新兴的民族国家。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它不仅帮助中国文字的连续性和普遍性,更成为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回答:有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有利于西欧社会的转型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对保持中国文化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解析:文明的传承受科技的影响和制约,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展,推动了印刷书籍的发展,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过渡:看下面三则材料,在图书馆古今中外的历程中分析其职能的变化。 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图书馆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并对学生的作答做点评: 学习任务3:图书馆在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材料一:我,亚述巴尼拔,受到纳布智能神的启发,觉得有博览群书的必要,我可以从它学到射、御以及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还可以养成一种高贵的气质。 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公共图书馆 在英国逐步兴起……免费为公众服务,且主要集中在工业城镇,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许多伟人、学者在这里阅览群书,旁征博引,为自己的著述奠定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楠《欧洲图书馆史研究综述》材料三: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出版古籍善本千余种 回答:(1)古代图书馆主要作用是收藏文献典籍,只有少数人可以接触,统治者。 (2)近代图书馆面向大量的工人和学者开放阅览、传播知识。 (3)整理古籍、出版发行。 解析:图书馆近代职能的变化根源是生产力发展社会的转型,新的社会阶层对文化的需求。 过渡:说到博物馆,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从古至今有很多收藏名人字画,文物珍宝的地方,但如果这些地方仅仅是用来炫耀财富,或交换贸易,那都不能称之为博物馆,只有具备了展览、研究、教育的重要作用,才可以称之为博物馆。我们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切入点来了解博物馆对文化传承传播的作用。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博物馆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并对学生的作答做点评: 学习任务4:博物馆在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出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网页的导航栏及各种功能页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博物馆不仅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教师:归纳总结:各类文化传承载体的作用并思考:思考:影响学校教育和图书馆的作用在不同时代出现变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并予以说明。 (答案参考)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相对低下,留存的古籍经典和受教育的机会,只能供给少数社会上层人士,以用于维护统治。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时代的到来,大量的科技型实用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的作用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公共图书馆的对外开放阅览也适应了新兴社会阶层对知识的渴求。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极大的进步,知识早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各国更加重视知识的普及,因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开放的图书馆,都在推广知识和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说明影响学校教育和图书馆的作用,在不同时代出现变化的根本因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教师说明:历史唯物史观提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反过来上层建筑也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正是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使得各类载体在不同时代发挥了属于这一时代的文化传承作用。而文化在古今中外的传承发展,也反过来推动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转型。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需要,使各种类型的载体在不同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会因为这种需要而产生新的载体。 阅读、思考、归纳、整合答案,认识四种文化传承载体所发挥的作用。 学生归纳并思考回答,要做到史论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文字材料的和解读图表材料能力,可以从公共媒体中获取信息。 在学校教育和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变化,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职能上,增强学生对中华文脉发展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认识提升 在开篇我们所提到的中国国家版本馆,里面不仅有百万余件的实物版本,更有存量巨大的数字版本。这是具有当代特征的文化载体。盛世修文!正是因为今天中国的国力强大,社会平稳安定,我们才有能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载体。 习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到,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青年学生除了要利用好现有的各种载体,继续传承人类文明,更应该努力学习,在未来创造出新的文化传承的载体,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提升认识,感悟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 升华主题,立德树人,让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意义,唤起学生文化传承的自觉,落实家国情怀素养。
当堂小结 梳理知识体系,理解文化传承载体的作用。 梳理本课脉络,构建体系。
综合提升 课后作业 今天的作业就是,自主选择一种载体,感受你家乡的文化是如何进行传承的?并形成一份活动报告。 延伸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历史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