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学习目标
探究曾皙的志趣和孔子核心思想之间的联系。
赏析作品的写作特色,更为全面的把握《论语》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各位同学,大家好!
如果让你向一位外国朋友介绍《论语》,你会怎样介绍?
它的作者?主要内容?影响地位? 或者是对你影响最深的其中一句名言?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初中语文以及两年半的高中语文学习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利用课下的时间,做好已学知识的梳理与巩固。
在我们的高一历史学习,讲到“希腊文化”这一章时,大家是否记得曾接触过三大哲人之一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不断追问、不断反问的“对话术”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实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对话也是极具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
今天这堂课我们的学习重点有两个
是探究曾皙的志趣和孔子核心思想之间的联系
是赏析作品的写作特色,更为全面的把握《论语》的艺术特点
好,首先请同学们初读一遍课文。整体把握一下这场师生谈话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情境。同时把一些比较陌生的字音标注一下。
“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又极具特色的一章。这篇文章描绘了一幅师生畅谈理想和志趣的动人场景。它记录了孔子师生谈话的过程,所以我们称《论语》为“语录体”著作。在这场师生恳谈会上,一开始孔子首先发问,老师希望大家都能抛开自我的拘束,畅谈各自的人生理想。于是在左右陪坐的几个学生都用情境描述的方法一一做了回答。这些理想的描述,无不体现了各自的生命追求和人生境界。最后由于有一个学生想听听老师对他们“想法”的想法,孔子就对大家的回答做了自己的评点。
本文以“言志”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问志、述志、评志
第一部分,是老师孔子的提问。是文章的第一节
从文章第二节开始一直到“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是第二部分,是同学们的各自回答。最后剩下的就是第三部分,是曾皙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听到了孔子的评价。
请大家在自己的书本上寻找对应的相关段落。结构应该是十分清晰的。在屏幕PPT上出现的,标识出红色的文字和蓝色画线部分是较为重要的字词和特殊句式,同学们可以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把握一下。
好。这个故事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快速地给同学们梳理了一下。下面根据今天我们这堂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重点问题,思考一下:既然这个课堂是围绕着 “言志”展开的,那么,谁的“志向”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这个答案不难找。在“侍坐”的故事中,很明显老师孔子当场就表扬了一位学生——这个学生就是曾皙,曾点,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就是曾参的父亲。而曾参,就是我们所说的曾子。我们在高二将学到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要求大家背诵的。
在各位学生的回答中,曾点的回答当场得到了孔子的认同。文中的原话是:“吾与点也”。同学们,这里的“与”字的意思很重要,大家看一下课文下的注释,与,解释为“赞成”。本文中还有一处“与”,就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唯求则非邦也与?”这里的“与”通“欤”,作语气词。大家注意联系起来一起记忆。
好,孔子说,我赞成曾皙的想法。
同学们思考一下,四位弟子各言其志,为何夫子唯独“与点”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曾皙的志向是什么?曾皙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暮春三月,已换上了春天的衣服,约上几个青年人、几个小朋友,去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你看,我们好像眼前出现了一个画面:这些杏坛弟子在晚春的阳光下洗浴完毕,在春风里晾散着头发,一路歌咏一路归途。
你喜欢这幅景象吗?我不知道。但孔子是真喜欢。否则他不会当场就说出“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喜欢,在作品中没有直接的表达,是吧!即便下课后曾皙有追问,也在问“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老师,您为什么没有赞成他们啊?没有问为什么当场就表扬“我”。孔子没有直接说,但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孔子喜欢的这副画面里有什么去寻找孔子喜欢的理由。好,那么画面里有什么呢?
老师提供一份多项菜单供大家选择,大家看看是都有还是都没有。
A.春日结伴郊游时的闲适快乐
B.祭祀祈雨活动时的礼乐场景
C.国泰民安天下大同盛世气象
D.超然世外后的一种自在逍遥
“春日结伴郊游时的闲适快乐”有没有?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正是出游的好天气。“冠者、童子”可见人与人之间不分长幼、关系和乐,充分表现了内心和畅,万物和美的场景,这何尝不是一幅美妙的“春日郊游图”。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舞雩祭礼,虔诚地祈求上天的庇佑,敬畏天地,天人合一,真正体现出了礼乐治国的理念,这何尝不是一幅绝妙的“虔诚祭祀图”。②③
再来,有暮春时节少长贤集的衣食自足的歌舞欢愉,有礼乐基础来支撑的祭祀的活动,这充分表现出了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文明气象,难道没有一种盛世气象吗?
是不是这些丰富的情感在画面中都有。
当然,也有同学会提出异议,D的选项“超然世外后的一种自在逍遥”孔子也会赞成吗?一个不知疲惫奔走各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真的这种出世之心吗?
南朝皇侃《义疏》:“吾与点也,言我志与点同也。所以与同者,当时道消世乱,驰竞者众,故诸弟子皆以仕进为心,唯点独识时变,故与之也。”
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一下,当时春秋之末,天下大乱。周王朝衰微,诸侯并起,纷争不断,战火四起,社会动荡,礼崩乐坏。不用说曾皙所说的春风沂水的生活,就连子路所述说的社会安定都尚未实现。孔子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而曾晳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没有战乱,没有饥荒,社会安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的情景,这就是孔子“礼治”思想推行下的“大同”世界的理想。所以,请大家不要忽略了,在孔子说出“吾与点也”的强烈立场的同时,还有深深的一叹,“喟然而叹”。要知道当时的社会实际,最期待可行的也不过是“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而实际情况却是饥馑之年“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因此孔子对曾皙的这一认同,不正是感慨自己一生际遇,但又不舍理想,因而从内心深处所发出的感慨与共鸣吗?
因此,各位同学,不要看这才短短的26个字,情蕴却如此丰富。难怪有人说,《论语》在文字上的最大特点就是8个字:
言近旨远,词约义丰
当然,对于曾皙的这幅图画中还有些什么,老师更期待的是同学们的补充质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那么,“大同”世界的盛世场景,真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最高的治国理想吗?
孔子在这一场课堂教学中没有直接说出,但在孔子的另一次现场教学中,出现过。被我们找到了。
在《论语·公冶长》篇,孔子道出过自己的志向: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种理想志愿和人生境界强烈地传达出了一种“诗书礼乐”之下的“君子之风”和“圣人之风”。与他对曾皙的赞成达成了一致。
所以,我们从我们对这幅画面的分析,以及孔子对这幅画面的赞同中,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对曾皙之的“志”赞成,其实是有衡量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成仁爱之人,构礼乐之邦”。“人和”是“政通”的根本与归旨,“礼”“乐”的推行是为了实现“仁”“和”。曾皙的志向着眼于人民的幸福而非国家的强弱,即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他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怡然自得,自己与民同乐的画面,这也正是孔子心中的理想国。奔走各国颠沛沉浮而不忘初心心有梦者,孔子之一生也。
朱熹对这段话有个很精辟的评价,说曾点“未必能为圣人之事,而能知夫子之志”。
那么,难道其他三个学生的“志向”就有问题吗?为什么他们没有能够得到孔子当场“点赞”的待遇呢?
首先我们看看他们都说了什么?我想下面表格中的这些信息,同学们不难从文章中找到。
学生 回答的内容 核心的要义 追求的理想
子路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不挨打 强兵
冉有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不挨饿 富民
公西华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知礼节 文明
曾皙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懂生活 和谐幸福
子路说,等到三年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义”子路这话说的有大气概,也有大气魄。但他的核心要义是要强兵,是吧?而冉有呢?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这是我可以做到的,他指向的富民。公西华,也不错啊,他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他强调的是一个国家的“礼仪”“文明”。
当然,在言语表达中,还展示了个人不同姿态和性格,但大家发现没有,从子路的我一个人就能做什么——到冉有的“以俟君子”,让更高智慧的人帮着我做——再到公西华的“愿为小相”,我去帮别人做,讲的都是为政的具体行为,都没有体现出“为国以礼”的初心使命和最终的目标。只有曾皙的描绘的场景表达出了经由强兵、富民和文明走向的理想世界。所以,在这场畅谈理想的对话中,要寻找到孔子的隐含在评价态度背后的观点,我们不仅要去看子路、冉有、公西华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去探寻一下,他们没有说出的是什么。
好,各位同学,下面我们来解决的第二个重点问题,大家回想一下,刚才我们一路学习下来,我们是如何探究到儒家文化的最高理想的呢?甚至,我们会有感觉,在寻找文本内涵的过程中,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已然跃然纸上,宛在目前了。它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是通过人物,当然,语录体,我们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
比如,学生各自所述的“志”。冉有的“以俟君子”,在谦虚谨慎有分寸知进退的措词中表达出了他对“礼乐”治国的向往;公西华的“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 不仅谦虚谨慎有分寸知进退,还善于辞令,还有一种恭敬感,对国家祭祀司礼的恭敬。
再来看孔子老师,大家再看看孔子是怎么提出问题的,孔子是问弟子想做什么?做到什么地步?能把国家治理到怎样的境地?并且要弟子们畅所欲言,不要因为孔子在场而有所顾忌。这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蔼然仁者、平易谦和的典范人格不正是儒家文化的要义吗?
徐英《论语会笺》:盖诱之尽言,以观其志,而圣人和气谦德于此亦可见矣。
还有,请大家继续抓住人物语言,在教学过程的引导中,老师并没有否认其他三个学生的志向,反复说“亦各言其志也”,体现出其“仁者心”。这种“仁者心”与 孔子所认同并付诸实践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想是高度一致的。
第二,请同学们关于一下,人物的情态。特别精彩。
比如,子路的“率尔”,子路为人耿直,有勇力性情粗犷,年长者的鲁莽和率真。《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子路的这一神态,明显会与其他的学生形成比较,或互相映衬,突出人物个性。
文中对孔子的神态描写更为准备逼真。对子路—(哂之)“其言不让。这里的“哂”宜作微笑解,孔子并无苛责其志向之意,又素知子路心直口快,好勇过谋的性格,与自己所提倡的“让”格格不入,所以只是笑他说话的态度罢了。
对冉有—(叹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冉有(求)长于政事,但认为实现礼治,要等待君子协助才能办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孔子鼓励冉求管好一个国家,表扬其谦逊态度,但也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读出孔子暗示冉有不该畏缩不前,故而有感“叹”之意。
对公西华—(惜之)“非诸侯而何 公西华(赤)很重礼治,年纪最小,态度更见谦恭,夫子认为公西华通晓礼乐,可以大用,鼓励公西华增强信心,勇担重任:“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正是对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才能让我们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透过个性把握儒家文化的核心要义。
还有,大家不妨关注一下情节。比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这一情节,是否一下子将一个有些与众不同,有些超脱持重高雅,而立者的从容和洒脱的曾点推到了你眼前。再有,“三子者出,曾皙后”,机敏好学能抓核心问题。再有,如果没有这个情节,我们如何能进一步的窥见夫子之“志”?所以这场对话的结构看似简单,实则严谨。
同学们,通过这一则“侍坐”,我们是否可以更全面的认识《论语》的艺术特色。
1.描写方式多样(或前后对比,或互相映衬,突出人物个性)
2.表现手法多样(有铺陈、描绘、议论,层层深入展开)
3.结构看似简单,实则严谨
4.观点明确,内涵表达含蓄
5.语言表达言近旨远,词约义丰
好,最后,我们做一个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试着思考一下三个小问题。
1.这是一场怎样的谈话?
以“理想”为主题的师生恳谈会,体现了各自的生命追求和人生境界。
2.这是一种怎样的理想?
一方面以“政通”为基础,旨在“构礼乐之邦”;另一方面以“人和”为归旨,旨在“成仁爱之人”。
3.这是一种怎样的表达?
描写方式和表现手法多样,名曰记录语言、实则字字见人,言近旨远、词约义丰。
好,同学们,今天的作业有三项
1.现在坐在屏幕前的你,你会如何回答孔子提出的问题?你推断孔子又会怎样评价你的回答。
2.结合学过的孔子诸多作品,通过互联网向外国友人介绍下孔子和弟子的对话艺术。
3.针对2020的“新冠肺炎”疫情,结合实际,以社会各阶层任一角色的身份写一篇题为“吾之志”的文章。(可作为双休日作业)
好,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