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齐桓晋文之事 学习任务单(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2 齐桓晋文之事 学习任务单(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1 09:2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齐桓晋文之事》
学习目标
1. 整体把握文意,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了解孟子和齐宣王论辩的四个回合。 2. 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课前学习任务
1.理清文章思路。
2.分析孟子论辩风格。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孟子和齐宣王论辩的四个回合。 【学习任务二】
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推荐的学习资源
赏析孟子论辩艺术 现在面对宣王的问题,该如何回答呢?桓文之事,孟子并非真的不知(在《论语》和《孟子》两书的其他篇章中都有所评价),而是不愿讲,不屑讲;可是如果直接这样回答,那么谈话就无法再进行下去,而孟子要想说服宣王行王道的意图更是无法实现。于是孟子-方面保持他的“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的豪迈气概,另一方面又巧妙地采用“求同”的战术,设法把对方引人自己所要劝说的范围之内。他用“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的话,就轻轻把宣王的问题推掉,接着又用“无以,则王乎”--语,把问题拉到自己铺设的轨道上来:避实就虚,真有一种高屋建瓴之势。 尽管宣王对王道并不热心,可是他有“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也就是说,希图能够统一天下,而行王道可以不战而统一天下,这“统天下”,正是孟子所要“求”的“同”;宣王也想听听,于是又有“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再问。孟子及时抓住这个机会,用极其明确、斩钉截铁的语言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一“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并以此作为全篇立论的总纲,真乃“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 孟子是很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地进行说理的。孟子深知宣王虽然颇有兴趣地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可是实际上宣王非但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连保民的念头过去也根本没有动过。因此,如果在这时就直接向宣王宣传“保民”的做法是根本没有基础的。 在论辩上就不能求速胜(欲速则不达),而应采用因势利导、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欲擒故纵、步步紧逼、穷追不舍的方法,以求全胜。请看文中四大论辩回合的表现 首先,帮助宣王树立起"保民而王”的信心。谁都知道,善于发掘对方的长处,也就容易讨得对方的欢心。在这一回合中,孟子抓住“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抓住宣王说过“吾不忍其觳觫”这句话,大做其文章,先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而此心正是能“保民而王”的基础。但孟子并不满足于自己来下结论,于是又借“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这-误解,并特意强调"以小易大”,让宣王陷入窘境。这时“王笑日”的"笑”乃是一-种无可奈何、自我解嘲的笑。 接着孟子代为辩解,帮他摆脱困境,肯定“是乃仁术”并且说不光你宣王是这样,君子也都是这样。这就使得宣王十分高兴,把孟子看成是“深知我心”的人。经过这样--擒--纵,孟子不仅向宣王宣传了有了“不忍之心”就可以“保民而王”的道理,而且博得了宣王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 孟子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迂回战术,避免一上来就正面强攻,直接点穿。他故作不知,反复设问,旁敲侧击,先逼出宣王自己说“将以求吾所大欲”,“王笑而不言”可见其图霸之心藏之深不愿晓于他人,孟子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逼宣王自己说“吾不为是也”,在这基础上,才以排山倒海、不容申辩的气势,连用“辟土地,朝秦楚"等四个排比短语,揭示了宣王"大欲”的实质:“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抚四夷”,让齐王无可辩驳。 破 之下孟子如何论辩?——比喻。 紧跟着,用“缘木求鱼"作喻,点出图霸根本不可能实现,让宣王死了这条心。但宣王还是不死心,认为孟子言过其实。孟子干脆乘胜追击,强调指出“缘木求鱼”只是徒劳无功,而以武力图霸,将招惹灾祸。为使宣王心服,再用“邹与楚战”作喻(此问同“国足与德国队战,孰胜?”这一问题一样,答案不言而喻),点明胜负、强弱之理。至此,宣王也不得不承认孟子所说是完全正确的。 破了以后就得立:最后孟子又用一连串排比句从正面为宣王描绘了--幅“发政施仁”以后的美好图景,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打中了宣王好大喜功之心,宣王不得不为之心折,说了-番诚恳请教的话,表示愿意试行“王道”。 通过第三回合的论辩,孟子才完全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