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赏行人辞令之美,感志士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游说之辞,赏析“行人辞令之美”,体会思辨的魅力; 2. 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形象,体会人物与国家同命运、共患难的使命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分析烛之武的劝退秦师的语言艺术。 2. 分析烛之武形象。 教学难点: 1. 体会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2. 体会烛之武与国家同命运、共患难的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孙子兵法》中谈到打仗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需要过人的才智和高超的语言艺术。春秋时期郑国被秦晋围困,战争一触即发。郑国使者烛之武临危受命,只身前往秦营,不动一刀一枪就说退了秦军,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艺术。 二、学习目标: 1.(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够通过分析烛之武游说之辞,赏析“行人辞令之美”,体会思辨的魅力; 2.(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分析烛之武形象,感受烛之武与国家同命运、共患难的使命感。 三、学习任务与活动 师: 行人辞令: 行人指的是先秦时期一种官职的名称,也是使者的通称,行人辞令指的是使者在出使各诸侯国时所使用的外交辞令, 我们回顾一下秦晋围郑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外交,空前频繁,在这种远交近攻,攻战不息的时代里,使者往来更加讲究外交辞令,而《左传》当中记录了大量的行人辞令,那郑国使者烛之武究竟运用了怎样的语言,就使得强秦背弃了秦晋联盟,一夜之间变攻郑为戍郑了呢? 师生: 【学习活动一】赏析烛之武的劝退艺术 师:清代学者林云铭对烛之武退秦师的一段话,有这样的评述,“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我们解释一下悚动是恐惧害怕的意思,彀中指的是,箭能够射到的范围,在这里呢,比喻牢笼和圈套,那么整句话的意思是,烛之武去说秦的语言,每一句都非常的恐惧,但是又有挽回局势的力量,他游说的言辞,每一句当中层层波折就像短兵相接,环环相扣,句句紧凑,使秦伯不得不落入到圈套当中去了。 下面我们根据第三段来填写这个表格。 生:补充表格。 师:“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使用副词“既”、句末语气助词“矣”,来透露出郑国必定灭亡的无奈心态,表明郑国不敢“以卵击石”,我此行也不是为求得秦的高抬贵手,使郑得以保存,以便让秦伯放下警惕之心。这句开场白非常重要,烛之武没有义愤填膺指责秦伯围郑,也没有摇尾乞怜,请求秦伯放过郑国,而是暂时放下秦郑之间的敌对关系,沉稳冷静的谈这件事,不得不说这个开场很妙。因此,他用到的方法是主动示弱,以退为进。 生:补充表格。 师:这里烛之武用敬称“君、敢以、执事”来表达对秦伯的尊重、希望与请托之情,拉近了与秦伯的情感距离;用假设关系的词“若”吊起了秦伯的“胃口”,以便让秦伯有兴趣听他说下去。用到的方法是博取好感,引起兴趣。 生:补充表格。 师:第三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首先他从郑国与秦国地理位置关系入手来分析,我们根据这幅图可以看到秦与郑并不实际相接,而是中间隔了晋和别的诸侯国。即使灭亡郑国,秦国也会存在管理困难的问题,阐述了“亡郑”是厚人薄己,利晋害秦的道理。 然后话锋一转,烛之武假设了“舍郑”“存郑”对秦国的益处,在一弊一利面前,秦君的选择天平自然会有所倾斜,以此引导秦伯放弃与晋国一起攻打郑国的想法。用的方法是转换角度,说明利害。 生:补充表格。 师:接着看下面这几句,他转入从晋与秦的关系来挑拨离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首先客观地追溯历史,从晋背信弃义的“已然”角度——劝说秦伯要“以史为鉴”。 接着“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展望未来,从晋贪得无厌的“将然”角度——劝说秦伯要“防患未然”。 最后一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③从阙秦利晋的“企图”角度——,他采用层层剥笋的策略,揭示出晋国的野心,提醒秦伯要“幡然醒悟”,不要“惹火烧身”。用到方法是离间秦晋,瓦解联盟。 师:烛之武通过三步游说1.示弱博好感2.分析利弊3.挑拨秦晋关系就使郑国转危为安。所以有人说这叫“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 小活动:揣摩秦穆公的心理 师:刚刚我们从烛之武的逻辑角度分析了劝退艺术,现在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你是秦穆公,此时听了烛之武的话,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你推测在秦伯悦之前他有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时间2分钟。 生:推测秦伯的心理活动。 现在老师分享一个学生的作品。(图片) 生:思考评价以上学生的作品 师:读书沙龙会上,老师组织学生分享评价交流所写作品,你拿到了这三位同学的作品,请你做出评价。 生:评价以上三幅作品 师:《古文观止》中有这样一段话“前段写亡郑乃以陪邻,后段写亡郑即以亡秦,中间引晋背秦一证。 思之毛骨悚然,宜乎秦伯之不但去郑,而且戍郑也” 【学习活动二】分析烛之武形象 师:话止于此,烛之武最突出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是什么呢?请你说出来。是辩士。他以三寸之舌,劝退秦师,可见他是一个拥有卓越口才的辩士。从他的夜缒而出,只身前往秦营可见他的勇士形象,那他的成功劝退秦师除了辩才和胆识外还有哪些因素?请你思考一下,我想在这里是不是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去考量: 客观上具备了地利和人和。 文章的第一段交代秦晋两军分开驻军的形势,为烛之武见秦君创造了有利的地理条件,这是地利, 而人和则是举荐他的佚之狐、诚恳道歉的郑伯。 主观上:烛从之武的一辞与一许能见他的志士形象。 烛之武一生才华未展,居于低位,年老发白时,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郑伯诚恳致歉之下担起千斤重担,成败在此一举,荣辱在此一举,郑国无数百姓的命运在此一举。成,名垂青史;败,遗臭万年。然而他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力挽狂澜。他是在践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儒家思想,他的行为启示我们“你是怎样的人,你的民族就是怎样的民族。”无论你有多少才华与谋略,如果你没有没有将个人安危和民族的安危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你也不会成功,更不可能青史留美名。所以我们应该与民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就是在危难关头、存亡之际有无数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舍小我成大我,力挽狂澜,点亮民族前进的火炬。古有烛之武、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岳飞等爱国志士照亮历史的天空,近代更是有李大钊陈独秀等仁人志士救国图强,疫情当下更是有钟南山、张伯礼等人不计个人得失,默默付出,守护着万家灯火。 师:看一段视频,思考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观看视频,思考。 小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幸有仁人志士舍身为国,方有今太平盛世、烟火人间。愿先辈千古丹心,永垂不朽。大江东去,红船远航,前辈青云之志、爱国之心激励我们更加奋发有为。 作业:请根据你对文章中主要人物的理解,任选其一,写一段对他的评价。好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