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分析人物形象和说理艺术。 2.了解《左传》中“预叙”的叙事特点。 3.把握《左传》传递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把握史传文人物形象分析方法,理解《左传》独特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深度理解,揣摩《左传》传递的文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没有未来,谁去写历史?写历史都是为了现在与未来。”透过文字,寻找史书中传递的文化信念,滋养今日的精神血脉,这也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的价值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走近那段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 二、围绕关键句,细读文章 (一)内容梳理,问题导入 1.预习反馈:围绕题干中的“退”字,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1~2自然段,退的背景。第3自然段,退的过程。第4自然段,退的结果。 2.寻找关键句:千百年来,因为这一“退师”的壮举,主人公“烛之武”成为“国士无双”的杰出代表。然而,在烛之武之外,文章中还有另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甚至说,整篇文章的故事发展都是依照他的一句话而展开的: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3.课堂主问题:有人说,佚之狐这十四个字,起到了“一言而可以兴邦”的作用,顺利地让郑国转危为安。你是否认可? (二)细读文章,知人论世 1.呈现背景:国危矣 国危矣:矣,表感叹,已然如此,已经这样了,语重心长中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当时的郑国处于怎样的形势? 基于文本,分析总结: 出师原因:“郑国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战争似乎避无可避。 国力:两大强国,兵临城下,实力何其悬殊。 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在郑国的两侧呈包围之势。 2.提出建议: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在此危急之际,佚之狐为何推荐烛之武?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结合具体内容思考,烛之武是怎样的人? (1)烛之武之忠心孤勇; ①第二段的君臣对话,交待了烛之武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如此被冷落的烛之武,却因为郑伯自我检讨的一句话,消散了满腔的郁闷之气。根本原因是什么?“国危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国家有难,义不容辞,甘愿放弃私怨。烛之武的“忠诚大义”由此可见。 ②第三段动作描写“夜缒而出”。缒是何意?用绳子拴着人从城墙上往下送。这短短的四个字,郑国的处境危急再次可见,烛之武孤身赴险,大义之外,更有慨然大勇。 (2)烛之武之多智善言 精读第三自然段,按照文意进行分层: ①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先主动示弱,打消秦君的戒备。“既”显示郑国自知无力与秦晋对抗,使秦伯放松警惕。“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从秦伯立场出发,缓和矛盾,以退为进,尽现谦卑。 ②晓之以理: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从地理位置上分析秦国管理郑国的不易,得益的必然是晋国。“邻之厚,君之薄”让秦伯有所动摇。 ③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指出存郑对于秦国的好处,并且切合西部强国秦国向东扩张疆土的心思。 ④以史为据:“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列举晋惠公出尔反尔之事,戳穿秦晋两国关系的实质。暗示晋文公也不可靠。轻而易举地消解了秦晋之盟的情感基础。 ⑤明晓弊端:晋国既然把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必然要扩张西边的疆界,侵犯秦国利益。此为杀手锏,一击而中。 总结烛之武的说理艺术: 3.选择对象:见秦君 为何佚之狐选择的是秦君?而不是晋君?结合上下文内容寻找依据。 出师原因:这场战争主要是晋国和郑国之间的矛盾。 地理位置:晋国距离郑国较近,晋借势秦军,目的在于吞并郑国,扩张领土,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而秦军距离较远,灭郑对秦意义不大。 国力:秦国实力强大,如果秦退兵,晋国的力量大大削弱。 秦伯:重利轻义(文本: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补充:僖公三十二年:晋文公和郑文公去世,秦穆公意图趁此打败郑、晋两国,谋求霸业 )。 4.料准结果:师必退 若使烛之武出使,师必退,此处的“师”指的是?参考文章内容和课外资料,寻找原因。 城濮之战:周襄王二十年,晋、楚两国在城濮地区为争夺中原霸权而战。晋文公兑现流亡楚国时许诺的"退避三舍",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楚军大败后晋文公按照礼节向周天子献俘。从此成就中原霸主的地位。 《左传》: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与秦伯相比,晋文公退师的理由:不仁、不知、不武,晋文公反驳了子凡进攻秦郑的建议,认为“不符合礼”,轻举妄动只会陷自己于以怨报德的尴尬境地。而从史实中,晋文公成就霸主地位也正是因为他守诺“退避三舍”,并且按礼献给周天子战俘。晋文公深知“礼”对于成就霸权的重要性。故而,在发动对郑战役时,理由也是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这样一种对礼的推崇是晋文公选择退师的主要原因。 (三)深读文章,分析思想内涵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短短十四字,串联起整个故事,暗藏着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透过这十四个字,你看到一个怎样的佚之狐?他的高瞻远瞩、足智多谋背后有着怎样的思想深度? 1.对“礼”、“利”交织的时代背景的充分把握; 孔子:晋文公谲而不正。 秦君重利,晋君重礼,但为何孔子却说“他谲而不正”,结合晋军出兵和退兵的原因,从文中找一找依据。 如果知礼,便不会发动对郑的流血战争。所谓“郑国无礼”,只是影响晋国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天下大义。而退兵也正是因为自身国力无法与秦、郑两国相比,继续战争,最终只会影响晋国的利益。晋文公退师的根本原因依然是“利”! 此时,周天子还是天下共主,郑、晋同是姬姓诸侯国,晋文公却为本国的霸业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晋文公表面推崇“礼”,实质上不过是将“礼”作为“不义之战”的伪饰。 故而,佚之狐在做出“师必退”这一预判的背后,正是他对社会背景和诸侯心态的准确把握。春秋末年,虽然礼崩乐坏,但“礼”仍对诸侯有着潜在的约束。佚之狐的预判正是把握住了诸侯们对“礼”的微妙态度和对“利”的极度渴望,所以他一眼点破秦晋之间的“脆弱结盟”,看透秦晋“退兵”的必然性。 2.对“春秋义人”的高度推崇 十四个字中,佚之狐展现出了绝佳的洞察力和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而为他所高度肯定的烛之武,代表的又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智勇双全的烛之武一生不受重用,却怨而不怒,国家所向,性命所系,孤勇而出,阻止了一场不义之战的发生。 正所谓,春秋无义战,但有“义人”,本文也正是借“佚之狐”之口,呼唤如烛之武一般的“春秋义人”的出现,呼唤儒家理想人格的复归。 (四)整体感知,把握叙事特点 佚之狐的十四个字,可谓“一言预全篇”、“一语见众生”。这种“提前预判一切”的叙述方式也是《左传》记史的独特之处,是《左传》叙事中最有特色、最有魅力的部分。 预叙: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 作为一部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史书,“预叙”的好处是什么? 突破了按照时间直线叙事的单调,增强了史书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同时,串联起整体的故事情节,呈现出故事发生和发展的必然性,暗示着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走向,从而更好地传递出作者所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点。 三、小结 “没有未来,谁去写历史?写历史都是为了现在与未来。”透过十四字的预叙,我们看到了战争的一触即发、佚之狐的大胆举荐,烛之武的力挽狂澜,看到了秦国的重利轻义、晋国的表里不一,看到春秋末年“礼”、“利”共存的社会现实,更看到了《左传》对“礼义”的推崇,对具有使命感的士人去影响和改变社会和历史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