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赏析答题模板
一、羁旅思乡诗
思路 (标志: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孤雁、浮云、沙鸥、西楼、高楼、危楼等)
常用技法: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
3、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4、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着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情感:
1、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3、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 无门的孤独寂寞与幽怨愦慨之情。
二、送别怀人诗
常用技法:
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4、想象。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情感:
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借送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三、边塞征战诗
标志:标题中有“行、军、征、塞、戍”
常用技法:
修辞:夸张、对比、互文、用典。
人物形象: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3、意境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
情感:
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4、征人思乡、亲人盼归的两地情愁。
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6、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7、揭露战争残酷性,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四、山水田园诗
常用技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写景表现手法:
1、白描和工笔;
2、观察角度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
3、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
4、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
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常用抒情方法:
1、借景抒情,融情入景;2、乐景写哀情(反衬)
情感:
1、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2、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3、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4、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5、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6、厌弃官场,坚决回归自然田园的决心。
五、亲情诗
常用方法:
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情感。对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2、衬托。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思念亲人的悲伤与幽怨。
3、先扬后抑
情感:
1、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2、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苑诗中。
3、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4、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悯之情。
5、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Eg:通过对亲人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因景而产生的感伤和衷怨的情绪,突出了“思念亲人”的主题。
六、咏史怀古诗
常用技法:
1、借景抒情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情感:
1、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2、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3、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4、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6、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Eg:借昭君的身世遭遇和怨恨来寄托诗人虽济世之治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重用、一展抱负的怨恨。
七、咏物言志诗
常用技法:
1、从具体描写的手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2、从修辞的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
3、从抒情方式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情感:
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 的哀愁。
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Eg:词人借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芳香如故的梅花来表达自己虽遭受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
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 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答题步骤;
①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
孤寂冷清;凄苦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慷慨悲壮;
②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驾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词八忠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②此诗描绘出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
怎样的表现手法 怎样的艺术手法 怎样的技巧(手法) 怎样抒发感情的
2.答题步骤:
① 明确告诉其手法。② 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③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答题示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答:①主要用了反衬手法。②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③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三)分析语言型:
1.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
2.答题步骤:
①从以下六个词中选一个或几个。
雄浑豪放;委婉含蓄;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平淡质朴;朴素自然;朴实简练;运用 口语;叠词互用。
②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③运用这种语言表现作者因…而产生的一感情。
3.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①此诗特点是清新自然,运用口语。②“黄莺儿“是儿话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 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儿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③这样非常自然的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四)炼字型:
1.提问方式: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 给出一字,是否同意。
2.答题步骤:
① 解释此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 翻译此句(忠于原文,语言优美)。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答:①同意。“看”在诗中是指回望。②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然我们 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五)诗眼型:
1.提问方式:关键;不能删掉的词。
2.答题步骤:
① 解释词义。
②点名中心。
③是全诗的关键。(位于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不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一“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①"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②这种相思之情是从听到“折柳“引起的。承上启下。③是全诗的关键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 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 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 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 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
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
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 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 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