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学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田鼠→蛇→鹰 B.阳光→草→鼠→猫头鹰
C.猫头鹰→食虫鸟→昆虫→草 D.草→兔→鹰
2.下列结构图中,没有细胞结构的一项是( )
3.为了了解近年来西昌市初中学生近视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调査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b”
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
D.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5.下面所列科学家与其成就或经典实验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爱德华兹和斯特普托——试管婴儿 B.林奈——双名法
C.施莱登和施旺——鹅颈瓶实验 D.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6.“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了淀粉,这主要说明( )
A.淀粉遇碘变蓝 B.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C.叶绿体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D.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7.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有机物分解,储存能量 B.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C.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D.有机物合成,释放能量
8.下列营养物质需要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的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维生素 D.麦芽糖
9.人体吸气和呼气时,在肌肉的作用下胸腔、肺、肺内气体压力等都会发生变化,下列不是吸气时发生的是( )
A.肺内气体压力减小 B.肺扩张
C.胸腔容积扩大 D.肋骨间的肌肉舒张
10.某同学患了阑尾炎,在医院做血常规检査时,最突出的生理指标是( )
A.红细胞数量明显偏低 B.白细胞数量明显偏高
C.血小板数量明显偏低 D.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偏高
11.早餐的油条用到的面粉和大豆油,分别来自( )
A.小麦的子叶,大豆的子叶
B.小麦的胚乳,大豆的子叶
C.小麦的子叶,大豆的胚乳
D.小麦的胚乳,大豆的胚乳
12.甘薯根长得肥大,其中所含得大量淀粉是由( )
A.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B.甘薯根自己合成的
C.茎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D.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1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一山不容二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4.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①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
C.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15.“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
A.卵巢 B.胎盘 C.子宫 D.输卵管
16.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B.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
D.被子植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
17.玉米是通辽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品种繁多,有郑单958、京科968、登海605等多个品种,这体现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数量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8.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艾滋病病毒 B.流感患者
C.乙肝病毒携带者 D.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19.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
C.蝌蚪是由雌蛙将受精卵产在水中发育而来
D.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
20.下列实例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泡菜
B.脱去病毒的植株
C.通过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牛
D.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
21. 下列与遗传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与环境没有关系
B.基因位于DNA上,一个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
C.体细胞中有决定人性别的染色体
D.若夫妻双方都是有耳垂的,他们不可能生出一个无耳垂的子女
22. 下列各项变异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一只体毛为白色的母猫生了一只花斑色的小猫
B.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C.高茎水稻的后代出现了矮茎
D.一对毛色正常的孟加拉虎生下一只白色的幼虎
23. 人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同时将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击毙并焚烧。以上过程体现了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些措施( )
A.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4. 下列认识或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及时用手将其拉离电源
B.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C.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购买,可以随意服用
D.如果有人发生心跳骤停,则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25. 下列属于中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 )
A.考试临近和朋友一起喝酒抽烟缓解压力
B.为了美观留很长指甲并经常去染指甲
C.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D.每天早上为了多睡觉不去食堂吃早饭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是 、 、 。
(2).昆虫是 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昆虫的 。
(3).脊椎动物体内都有由 组成的脊柱,如 。(任举一脊椎动物)
(4).作出假设需要根据已有的 来进行。
(5).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和 。
(6).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般都是从 开始的,发育过程有变态和不变态之分,但本质上都是细胞有序地 和 的结果。
(7).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 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
27.下面式子表示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请回答:(6分)
(1)植物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一般情况下,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更 (强或弱)。
(2)式子中的有机物(储存玢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制造的,此作用在植物细胞内的 进行的。
(3)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灾时排水,主要目的是保证植物 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冰箱内贮藏水果,主要目的是 (增强或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28.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B、C表示3种不同类型的系统箭头表示物质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8分)
(1)A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在这里人体每天摄取的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 后,才能进入C系统。(2分)
(2)血液流经B系统后变成含氧丰富的 血,然后到达心脏的
(腔)。(4分)
(3)C系统是循环系统血液在由 组成的密闭管道系统里循环流动,实现物质的运输。(2分)
29.(12分)近年来暴走成为通辽市中、青年人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下面图甲中A-E是保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些重要器官,图乙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暴走运动需要氧气,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 物质相结合,被运输到各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的 中被利用。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清洁作用,起清洁作用的有 。
(2)暴走运动需要能量。C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食物中的淀粉消化的终产物是 ,被C吸收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为 ,并释放能量,为运动提供动力。
(3)暴走时,某人不小心脚趾受伤,医生给他开了青霉素,口服药物后,药物被C吸收后运输到脚趾受伤的部位所经过的途径是:青霉素→小肠绒毛毛细血管→肠静脉→……→各级动脉→受伤的脚趾毛细血管→脚趾受伤的部位。请你用文字和图甲中的数字及箭头把省略部分补充完整: 。
(4)运动能使关节更加牢固和灵活,关节的灵活性与图乙中的[ ] ([]内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和(⑤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
(5)暴走时会出现皮肤发红,汗流浃背的现象,这说明B具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图中所示器官中,除B外,具有排泄功能的还有 (填字母)。
(6)暴走时,队列整齐,步调一致,是由于听领队的响声面做到的,那么听觉产生的部位是 。
30.(9分) 如图是人体对某种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力的过程示意,请分析回答:
(1)人体通过甲、乙两种途径产生的免疫都属于 免疫;其中的死病毒和活病毒在免疫反应中起到了 的作用,均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 。
(2)通常,图中 途径所示的免疫是人们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的。例如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 ,可以预防结核病。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称为 。
(3)除题中所示的免疫方式外,人体还有哪种免疫方式 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3分)。
答案
1-5DAABC 6-10BCDDB 11-15BDDDB 16-20CCABB 21-25CBBDC
26、(1).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节肢动物;外骨骼。
(3) 脊椎骨;鱼类
(4). 知识和生活经验
(5). DNA;蛋白质
(6). 受精卵;分裂;分化
(7) 病原体;肺结核
27、(1)线粒体;强。
(2)光合;叶绿体;
(3)根;降低。
28、(1)小肠;氨基酸;
(2)动脉;左心房;
(3)心脏和血管。
29、(1)血红蛋白;线粒体;黏液、纤毛、鼻毛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
(3)下腔静脉→3→4→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1→2→主动脉
(4)②关节软骨
(5)A、D
(6)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30、(1)特异性;抗原;抗体;
(2)乙;计划免疫;卡介苗;
(3)非特异性免疫、如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