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登岳阳楼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学习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2.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能掌握炼字的答题方法。 3. 把握诗歌主旨,理解诗人心系天下的胸怀。 4.分析概括诗歌之美,并且背诵全诗。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抒情情感。探讨杜甫如何通过描写岳阳楼、洞庭湖等景物,表达出他对国家命运、自身遭遇和人生沧桑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探讨诗人在诗中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国家命运和社会动荡的深刻关切。 探讨本文的艺术特色,能掌握炼字的答题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我的语文课堂。今天我们要一起赏析一首美丽的古诗。这首美丽的古诗是“诗中圣哲”杜甫所写的。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杜甫的《登岳阳楼》中去寻找美吧! 知人论世及创作背景 1. 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 杜甫(公元712一公元770),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命途多舛;他的笔触,指向现实,写尽忧国忧民之情。他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生平: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读书游历时期、困守长安时期,陷贼为官时期,漂泊西南时期。 杜甫聪颖早慧,7岁能诗,9岁善书,14岁出入翰墨场,称誉时辈。20岁起,结束读书生活,开始壮游:吴越、齐赵、梁宋等地。与李白、高适先后相遇。李杜之交,世传佳话。这时期杜甫年少时过了几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乐观自信,诗呈现浓郁浪漫色彩。留下的诗篇以《望岳》为代表。 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政治理想,长安求仕。理想落空生活困顿,忍辱含悲,向达官贵人奔走献赋,乞求援引,穷愁潦倒。长安苦等10年,得小官,看守兵甲器仗,掌管门禁钥匙。回奉先探家,写《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一时期的杜甫接近人民,看到民生痛苦,社会黑暗,诗风走向现实主义。写了很多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兵车行》《丽人行》等产生,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成熟。 天宝十四载,安史乱发。杜甫开始颠沛流离生活,和难民流亡。肃宗即位。杜甫认为国家有希望,将家小寄寓羌村,只身奔灵武。途中为叛军虏回长安。官位卑微,未被囚禁,困居长安9个多月。后逃出长安,到肃宗行在凤翔,任左拾遗。认为肃宗是中兴之主,欲尽忠报国。《述怀》:“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时”“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不久抗颜直谏触怒皇帝,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后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远离朝廷。期间作品有《美村》三首、“三更三别”等。 杜甫到达成都。在友朋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遂乘舟东下,欲出川归乡。开始了长期的漂泊生活,老病孤舟,后死在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期间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蜀相》《登岳阳楼》《秋兴》八首等。 2.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杜甫时年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色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北归无望,吐蕃入侵,不禁涕泗横流,写下了这首“元气浑灏,目无今古”的诗篇。 三、品读诗歌,寻找音韵之美。 苏东坡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特别是古诗词的学习,更需要我们在反复诵读中去涵咏和品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聆听一下名家的朗诵吧!请同学们在聆听时注意正字音、划节奏、并思考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四、鉴赏诗句,寻找画卷之美,分析诗句,寻找情怀之美。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昔闻”是渴望已久;“今上”是如愿以偿甚喜,表达了杜甫终于实现登楼宿愿的愉快之情。作者运用了今昔对照的手法,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势。 2.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诗人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怀。 3.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在“无”与“有”的对比之间写出了个人身世之苦,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唯剩一条孤舟。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通过孤舟来自叙如此落寞,孤寂、凄凉的境地。诗的境界由开阔转为狭窄。 4.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凭栏眺望北方,,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诗的意境再从狭窄转到宽阔,由个人的悲苦转而想到国家的衰颓。这也体现了诗人心怀社稷的宽广胸襟。 四.探究交流 1. 概括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2. 谈谈诗作是如何将“情”与“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首联两句,即揭示登楼的题旨,写自己夙愿终偿的欣喜之情。颔联两句,极度夸张地写出登楼所见。拆吴楚而浮乾坤,形容楼前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是情因景生,景以情衬,浑然一体,组成有机的抒情感怀意境。中间这两联,颔联侧重景,颈联侧重情,而又连为一体,以景物的阔大和孤身漂泊的痛苦互相映衬,艺术效果极为佳妙。末联仍是登楼时所感,然已由身家及于时事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全诗抒写的感情是孤苦沉郁的,但描绘的景物却是壮阔无比的。从壮阔无比的景物中可以窥见杜甫胸襟之宽,决不因身世的漂泊就意志消沉。 3.鼓励学生从个人角度出发,思考杜甫的眼泪为谁而流?(小组讨论) 杜甫从巍巍大唐走来,从小就树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偏逢安史之乱,一生漂泊坎坷,在动荡和烽火中,看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状,于是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公元758年,春天,身处沦陷区的他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写下了《春望》,赏花也溅伤心之泪,闻鸟亦感惊心不已,这泪是为山河破碎而流。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泪是为故国经久难复而流;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这泪是为百姓一贫如洗、哀哀无助而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泪是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而流。公元763年,夏天,初闻官军胜利,他以为“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演、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八年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终于结束,他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涕泪满衣裳,更是欣喜欲狂,有了放歌纵酒飞身回洛阳的狂想。这是他生平第一快诗。 然而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危机四伏的大唐让他并未如愿,公元766年的这个秋天,杜甫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下了《秋兴八首》。.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时年五十七岁的他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最终写下《岳阳楼记》。 总结:涕泪之中 有对亲朋的眷念,有对百姓的同情,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 的自悼。 不管自己遭遇了多少不幸、命运对自己有多么不公,他始终心系天下,从来没有想过要从生灵涂炭的现实中逃出来独善其身,一直到他临死的最后一刻还是这样! 与李白相比,杜甫代表着另一个大唐:温暖、深沉、友爱,像是夜晚里的路灯,照亮前行的路程,也温暖着世代于寒冬之中的人们。 六、课堂小结 1.回顾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讨论要点,提醒学生诗歌创作需要深入思考、表达情感和关注社会,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世界的敏感和关心。 深入思考: 杜甫的《登岳阳楼》诗歌深入探讨了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和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在创作诗歌时,深入思考生活中的议题、矛盾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通过诗歌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关注社会: 杜甫的诗歌紧密关注社会现实,记录了他所处时代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关注社会问题,激发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七.课后作业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下面五句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