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论述性语言
教学重难点
1.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论述性语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在接触到的与鲁迅先生相关的作品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做事认真、实事求是、乐观宽容、关爱青年,对美好事物充满爱与赞颂的鲁迅先生,但是鲁迅先生还有作为斗士的一面,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他横眉冷对,言辞犀利辛辣,文字如匕首如投枪直刺敌人心脏,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作为斗士的鲁迅先生,看他是如何批驳国民党反动派的错误言论
2.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27-1935年期间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对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代表作有《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有多种版本《鲁迅全集》行世
3.文体解读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通过揭露、驳斥片面、错误、反动的的观点来确立自己的观点 驳论的一般模式:树靶子——批靶子——做结论。
快速浏览,把握观点
1.看题目,作者在争论哪件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预设:中国人有没有失掉自信力。
2.关于这件事他们有几种观点?
文章第1段,第2段: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6段: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预设:两种。中国人已经失掉自信力了和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3.结合课下注释,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预设:中国人已经失掉自信力了——当时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
4.他们当时为何要因“中国人有没有失掉自信力”进行争论?
背景链接:
资料一: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攻沈阳9月19日占领沈阳,1932年1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仅三个月,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和3000万同胞陷于日寇铁蹄的蹂躏下。
资料二:
①“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的御用报纸。)
②“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③1934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头子段棋瑞等,又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保佑”。
④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预设:“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有些人结合种种现实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对待这情况,如何重拾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力呢?
预设:驳倒这种歪曲理论。
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驳论的一般模式:树靶子——批靶子——做结论。
整体感知,理驳之思路
1.请根据课文梳理双方观点。(1-3段)
正方:中国人已经失掉自信力了。论据1:九一八事变。我国地大物博沧陷;论据2:“九一八”事件不靠自己,等国联判决;论据3:举行“时轮金刚法会”佛菩萨保佑
反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失掉了“他信力”。反驳1:这是信“地;反驳2:信“国联”;反驳3:这是求神拜佛,自欺力!
(6-8段)
反方结论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1: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中国的脊梁
论据2:有确信不自欺的人,有前仆后继战斗的人
小结:鲁迅不仅直接反驳了对方的论据,还直接否定了对方的观点,这种议论文叫做驳论文。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驳斥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方式,通常先驳论后立论。
2.请总结本文驳论之思路。
驳论文:树—破—立—结
树靶子(第1、2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驳敌论(第3—5段):失掉“他信力”,发展“自欺力”。
立己论(第6—8段):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结论(第9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是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精读课文,品驳之辛辣
鲁迅的杂文面对敌人语言尖锐犀利,带有讽刺意味,面对进步力量语言热情洋溢,请找出富有这些特色的句子赏析,从论证方法、修辞、语词、标点等方面,任选角度品味批注本文的语言特色。
1.面对敌人语言尖锐犀利,犹如匕首,富有战斗性,带有讽刺意味。
(1)“只希望着国联”
预设:“只”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派让人鄙视的丑陋形象。
(2)“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预设:“总”写出了反动派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丑态。
(3)“一味求神拜佛”
预设:写出了国民党官员沉迷其中,顽固不化的样子。
(4)仿拟“自信力”仿造出“他信力”“自欺力”
预设:把国民党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让人鄙视,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5)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知识链接:反语,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方法。
预设:“状元宰相”的特定称谓写尽作者的厌恶与讽刺。
2.面对进步力量语言真挚,热情赞美中国脊梁的英勇献身,追求真理。
(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预设:用排比、举例,气势磅礴,赞美之情难以自控,如滔滔江水喷涌而出。
(2)“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预设:用比喻高度评价那些在历史上起进步形象的人们,洋溢着热情的赞美。
(3)他们有确信,不自欺;
预设:短句铿锵有力,有力地表达对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赞美。
(4)“那简直是诬蔑。"
预设: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体现了“中国的脊梁”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
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如匕首投枪,直扎敌人的心脏,带着读者在迷雾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深入探讨了鲁迅先生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章以雄辩的逻辑和犀利的笔触,对中国社会的自信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鲁迅先生采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通过质疑“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实则坚定表达了对中国人自信力未失的坚信。他巧妙地运用对比和举例,展现了古代先贤和“中国的脊梁”们的伟大精神,以及他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这些手法和内容共同构成了文章强大的说服力,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人自信力的坚韧与强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中国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有了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的年代,我们会永远铭记鲁迅先生的呐喊:“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未来已来,愿同学们铭记这一课,永葆国人自信,开创更伟大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