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初中毕业 九年级第四次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C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石墨作电极 B.生石灰作干燥剂
C.干冰作制冷剂 D.铜丝作导线
2.衣物去污湿巾可直接擦除衣物上的油渍,其原理与洗涤剂去油污相似,都是使油污发生了( )
A.乳化 B.反应 C.溶解 D.蒸发
3.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操作符合实验室规范的是( )
4.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NO3 B. Ca(NO3 )2 C. (NH4)3PO2 D. K2SO4
5.近年来,我国在钠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研发、材料制备、电池生产和应用等方面跻身世界前列。磷酸铁钠(NaFeP04)是某一款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已知NaFePO4.中磷元素为+5价,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0 B. +2 C.+3 D. +7
6.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钢铁生锈的是( )
A.在钢铁表面刷漆 B.保持钢铁表面干燥
C.在钢铁表面涂油 D.在钢铁表面喷洒食盐水
7.消防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消防安全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用水浇灭野外篝火,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先断电再灭火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8.游泳池中水的pH偏低会刺激人体皮肤眼睛等,可利用下列哪种物质对池水进行调节( )
A. NaCl B. NagCO3 C. HCl D.CO2
9.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也相同
B.氮气可以作保护气,说明氮气不能与其他任何物质反应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和H,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定含有碳、氢元素
D.置换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定是置换反应
10.下列腾学科实践活动沙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给大棚蔬菜加气体肥料CO2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SO2含量 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C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 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D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NH3)的结构模型 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元素 。
(2)两个碳原子 。
(3)三个氧分子 。
12.观察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部分),填写下列空格。
(1)图甲中,共包含 种元素。
(2)图甲中,属于离子的是 (填字母序号)。
(3)图乙中X的值为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13.水和空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酥脆的饼干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2)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 。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为了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常用的物质是 。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俗语、诗词中隐含丰富的化学知识或者能够用于说明化学问题。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釜底抽薪”体现燃烧需要 。
(2)“桃花流水鱖鱼肥”,鱖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其主要富含的营养素为 。
(3)“满阶芳草绿,片杏花香”说明粒子具有 的性质。
(4)“百炼成钢”,高炉内用赤铁矿炼铁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5.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桥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破技术的发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t1 ℃时,将l5g 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3)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食盐和纯碱,因此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请你用溶解度的相关知识解释其中的科学依据 。
16.材料学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1)在棉花、生铁、塑料几种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2)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
I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高
(3)铝和铝合金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铝制品表面不能经常用钢丝球擦洗的原因是: 。
(4)汉文帝霸陵入选“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出土的文物中,金银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7.某学习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基础实验:实验室利用装置A和B制取02和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明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小松利用B装置制取CO2 ,并将产生的CO2依次通人C、D装置中,可观察到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 ,D中观察到气球 (填“上浮”或“下沉”)。
(2)跨学科实践: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小辰自制了装置E的家庭简易制氧机。
①利用可以抽拉的金属丝,可以实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与分离.这样设计的优点是 。
②若想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E中有一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将 (填“a"或“b")端导管伸入水面下。
18.学习完酸碱中和反应后,某化学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1)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依据 的实验现象,证明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2)实验结束后得到无色溶液,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SO4;猜想二: 。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研究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方案1:向盛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滴加少量待测溶液 猜想二成立
方案2: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猜想二成立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二正确。
[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方案2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五、计算题(共6分)
19.向盛有25g大理石的绕杯中加入160g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76. 2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25g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B 2.A 3.A 4.C 5.B 6.D 7.A 8.B 9.C 10.C
二、填空题(共10分)
11. (1)H (2)2C (3)3O2
12. (1)3 (2)B (3)15 32.06
13. (1)水蒸气(2)煮沸 (3)活性炭
三简答题(共12分)
14. (1)可燃物(2)蛋白质 (3)不断运动 (4)Fe2 O3 +3CO2Fe+3CO2
15. (1)36 (2 )60.9
(3)因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食盐(NaCl)的溶
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冬天气温较低,析出的是Na2CO3晶体,而夏天气温高,当蒸发溶剂时,析出的主要是食盐(NaCl)
16. (1)塑料 (2)B (3)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用钢丝球擦洗会把保护膜擦去(4)铁、铜、金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2分)
17. (1)①2KCIO32KCl+3O2↑ ②红 上浮
(2)①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a
18. (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作出猜想]Na2SO4、H2SO4
[进行实验]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交流]BaCl2 +Na2SO4=BaSO4+ 2NaCl
五、计算题(共6分)
19. (1)8.8
(2)解:设25g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 2HC1= CaCl2+ H2O+CO2↑
100 44
x 8.8g
=x=20g
答:25g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20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