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2024辽宁模拟]南朝宋、齐时期,寒人充当中书舍人,专掌军国机要,夺取了至关重要的中书省大权。同时,地方上也任用寒人为典签,监督军政。这反映了( )
A.寒人成为治国核心 B.考试选官制正式确立
C.中央机构权力失衡 D.社会流动性有所增强
2.[情境创新/2024天津月考]北魏时的洛阳城规划了极富“国际”色彩的区域“四馆”“四里”,对四方来奔的各族人士,一概加以安抚。其中,南人置于金陵馆,赐宅“归正里”。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民族交融 B.淡化南北矛盾
C.推进汉化政策 D.彰显中原正统
3.[角度创新/2024山东联考]在代晋建(南朝)宋的过程中,刘裕通过霸府(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建立的控制皇帝和朝廷的府署机构)网罗人才,实现禅代,推动了晋宋之间的政治结构转变。如表为刘裕的霸府僚属出身占比表。这反映出晋宋易代( )
非士族 次等士族(含北人,吴地士族) 高级士族
人数 1 39 27
比例 1.49% 58.21% 40.30%
A.南方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不断膨胀
C.政治资源得到整合 D.门阀士族走向消亡
4.[2023南京六校联合调研]张岂之在其主编的《中国历史》中曾这样表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苻坚以盛世圣君、奉天承运的帝王自居,将“混一六合”视为自己分内之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认为,“密迩江扬(长江流域),不早当晚,会是朕物”;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凡大江南北水道均在叙述之内。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统一是大势所趋
B.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C.政权分裂割据加剧
D.南北矛盾趋于缓和
5.[2024山西部分学校质检]据文献记载,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导致“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饥寒流陨,相继沟壑”。这可用于说明( )
A.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体现
B.阶级矛盾激化带来的恶果
C.南北朝对峙局面形成过程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6.[2024广东联考]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此所谓病,乃指文化病。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其意在说明( )
A.南朝门阀士族制度是历史倒退
B.北魏改革促进“以夷变夏”
C.北朝政治改革为隋唐全盛奠基
D.南朝玄学不利于文化发展
7.(2023·湖北校联考)嘉峪关魏晋墓中有大量反映农耕业和畜牧业题材的壁画。如图是6号墓《犁地》壁画,一人一牛一犁,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对此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
A.得益于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动
B.再现了西域民众生活安定的时代风貌
C.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见证了精耕细作下自耕农经济的盛行
8.(2024·深圳)十六国时期,北方汉族士人不再将所谓正朔相承的家族或秦始皇所刻传国玉玺所有者看作自己应侍奉的正统,他们认为定鼎嵩洛、移风易俗、兴复儒教的王朝才是正统。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民族交融得到官方的推动
B.人口迁徙改变士人的信仰
C.北方各族的文化交融加深
D.国家统一的趋势日渐增强
9.(2024·乌鲁木齐)中国古代的通行货币是铜钱,但在6—7世纪,拜占庭金币和萨珊波斯银币长期在高昌流通。唐朝直接管辖高昌后,很长时间内仍然没有禁止用金银币。由此可知,隋唐时期( )
A.金银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
B.异域先进文化传播到中国
C.东西方之间商贸往来兴盛
D.白银货币化推动商贸发展
10.(2023·威海)下表为唐朝诗人关于和亲的诗句,这反映出( )
诗句 诗人 出处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王维 《送刘司直赴安西》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高适 《塞上》
广化三边静,通烟四海安 武平一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
A.和亲政策得到朝野一致赞同
B.和亲政策促进民族平等交往
C.唐朝实施和亲促进经济发展
D.唐朝借助和亲处理民族关系
11.(2024·淄博)五代时期,“流官移镇”盛行。各节度使不仅积极发展屯田,而且“多遣亲吏往诸道回图贩易,所过皆免其算”,并将所得财富据为己有。藩镇的财富流向由唐代“取之于镇,用之于镇”变成了“取之于镇,用之于使”。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改土归流成效初显 B.地方割据势力削弱
C.藩镇经济有所恢复 D.基层治理日益衰败
12.(2024·沈阳)唐初,辽宁全境几乎为高丽所占。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唐高宗遣李勤、薛仁贵统大军渡鸭绿江,攻克平壤,平高丽,十二月置安东都护府,由薛仁贵镇守,又收复辽宁全部州县,将其隶属安东都护府。这可以用来说明唐前期( )
A.中央重视对边疆的管理
B.边疆地区保持长期稳定
C.边患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D.地方割据势力遭到削弱
二、非选择题
13.[2024湖北部分名校联考,14分][中国古代农业与水利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秦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统计。
省份 秦 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安徽 — 1 3 — 4
湖北 — — — 1 —
江西 — 1 — 1 1
浙江 — 4 2 3 2
江苏 — 1 3 2 8
——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唐宋农业的发展十分突出。学者估算唐朝的耕地面积最多是约合今亩5亿至6.5亿。政府重视水利,设有工部水部司、都水监等机构掌其事,既注意维护、利用旧有水利事业,又因地制宜新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农具方面,唐朝出现了轻巧灵便、宜于深耕和精耕的曲辕犁,以及用于灌溉高地的筒车。唐时北方开始实行麦粟复种制,两年三熟。南方则出现稻麦复种。唐朝粮食的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合今每亩51.5千克),高者二石。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二至三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直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释出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现象的原因。(6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2024辽宁模拟]南朝宋、齐时期,寒人充当中书舍人,专掌军国机要,夺取了至关重要的中书省大权。同时,地方上也任用寒人为典签,监督军政。这反映了( )
A.寒人成为治国核心 B.考试选官制正式确立
C.中央机构权力失衡 D.社会流动性有所增强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南朝宋、齐时期,寒人的地位得到提升,冲击了门阀政治,社会流动性有所增强,D项正确。世家大族影响力依然很大,故寒人成为治国核心不符合魏晋时期的特征,排除A项;此时的选官制度仍为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官员的任职变化,排除C项。
2.[情境创新/2024天津月考]北魏时的洛阳城规划了极富“国际”色彩的区域“四馆”“四里”,对四方来奔的各族人士,一概加以安抚。其中,南人置于金陵馆,赐宅“归正里”。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民族交融 B.淡化南北矛盾
C.推进汉化政策 D.彰显中原正统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北魏规划洛阳城,对四方来奔的各族人士加以安抚,给南方人赐宅“归正里”,从中可以看出北魏政权进入中原之后,通过各种措施来彰显其政权是中原正统,D项正确;推动民族交融是客观影响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中的这些措施是为了彰显中原正统,对四方来奔的各族都一视同仁,而不单指南北问题,所以主要目的不是淡化南北矛盾,排除B项;推进汉化政策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C项。
3.[角度创新/2024山东联考]在代晋建(南朝)宋的过程中,刘裕通过霸府(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建立的控制皇帝和朝廷的府署机构)网罗人才,实现禅代,推动了晋宋之间的政治结构转变。如表为刘裕的霸府僚属出身占比表。这反映出晋宋易代( )
非士族 次等士族(含北人,吴地士族) 高级士族
人数 1 39 27
比例 1.49% 58.21% 40.30%
A.南方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不断膨胀
C.政治资源得到整合 D.门阀士族走向消亡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刘裕霸府的构成体现了次等士族在东晋末年的崛起以及对门阀政治的冲击,这表明在代晋建宋的过程中,刘裕整合了非士族、次等士族这些社会政治资源为己所用,C项正确;次等士族作用增强,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擅权,排除A项;豪强势力主要指高级士族,从材料看不出其不断膨胀,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当时士族在政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门阀士族走向消亡由材料得不出来,排除D项。
4.[2023南京六校联合调研]张岂之在其主编的《中国历史》中曾这样表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苻坚以盛世圣君、奉天承运的帝王自居,将“混一六合”视为自己分内之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认为,“密迩江扬(长江流域),不早当晚,会是朕物”;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凡大江南北水道均在叙述之内。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统一是大势所趋
B.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C.政权分裂割据加剧
D.南北矛盾趋于缓和
解析 由前秦苻坚将“混一六合”视为自己分内之事,北魏孝文帝认为“密迩江扬(长江流域),不早当晚,会是朕物”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帝王都以实现国家统一为己任;由“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凡大江南北水道均在叙述之内”可知,这一时期的学者们也有实现国家统一的思想。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统一是大势所趋,A项正确。儒学成为主流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B项错误。C、D两项由材料无法得出,均排除。
5.[2024山西部分学校质检]据文献记载,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导致“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饥寒流陨,相继沟壑”。这可用于说明( )
A.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体现
B.阶级矛盾激化带来的恶果
C.南北朝对峙局面形成过程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解析 据材料“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并结合所学可知,“八王之乱”导致北方长期陷入战乱,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选D项。
6.[2024广东联考]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此所谓病,乃指文化病。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其意在说明( )
A.南朝门阀士族制度是历史倒退
B.北魏改革促进“以夷变夏”
C.北朝政治改革为隋唐全盛奠基
D.南朝玄学不利于文化发展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钱穆认为,与南朝相比,北朝文化病浅,新生的希望在北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政治改革为隋唐统一和全盛奠定基础,故选C项;南朝门阀士族制度是历史倒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北朝的改革对后世的影响,并未涉及“以夷变夏”,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南朝玄学,排除D项。
7.(2023·湖北校联考)嘉峪关魏晋墓中有大量反映农耕业和畜牧业题材的壁画。如图是6号墓《犁地》壁画,一人一牛一犁,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对此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
A.得益于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动
B.再现了西域民众生活安定的时代风貌
C.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见证了精耕细作下自耕农经济的盛行
[解析] 壁画中一牛曲轭挽拉双辕犁,一人扶犁,缰绳系于犁把,人一手提犁,一手扬鞭驱牛,这反映了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传播到嘉峪关所处的河西地区,C项正确;牛耕技术源于北方,嘉峪关也在北方地区,这与北方民族间交融有关,而不是南北民族交融,排除A项;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排除B项;材料信息可反映出魏晋时期该地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但无法得出自耕农经济盛行的结论,排除D项。
8.(2024·深圳)十六国时期,北方汉族士人不再将所谓正朔相承的家族或秦始皇所刻传国玉玺所有者看作自己应侍奉的正统,他们认为定鼎嵩洛、移风易俗、兴复儒教的王朝才是正统。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民族交融得到官方的推动
B.人口迁徙改变士人的信仰
C.北方各族的文化交融加深
D.国家统一的趋势日渐增强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北方的汉族士人更看重文化认同,一定程度上接纳并融入了少数民族“仁君”的统治,这从侧面印证了当时北方各族文化交融的加深,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官方是否推动民族交融,排除A项;北方士人仍秉持儒学的基本价值观,排除B项;国家统一的趋势日渐增强与十六国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社会特征不符,排除D项。
9.(2024·乌鲁木齐)中国古代的通行货币是铜钱,但在6—7世纪,拜占庭金币和萨珊波斯银币长期在高昌流通。唐朝直接管辖高昌后,很长时间内仍然没有禁止用金银币。由此可知,隋唐时期( )
A.金银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
B.异域先进文化传播到中国
C.东西方之间商贸往来兴盛
D.白银货币化推动商贸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但在6—7世纪,拜占庭金币和萨珊波斯银币长期在高昌流通。唐朝直接管辖高昌后,很长时间内仍然没有禁止用金银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高昌地区流通着拜占庭和萨珊波斯的货币,反映出这一时期东西方贸易往来兴盛,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高昌长时间用金银币,但不能得出金银币成为隋唐时期的主要货币,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高昌地区流通着拜占庭和萨珊波斯的货币,不涉及异域先进文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隋唐时期白银货币化,且白银货币化是在明朝之后,排除D项。
10.(2023·威海)下表为唐朝诗人关于和亲的诗句,这反映出( )
诗句 诗人 出处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王维 《送刘司直赴安西》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高适 《塞上》
广化三边静,通烟四海安 武平一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
A.和亲政策得到朝野一致赞同
B.和亲政策促进民族平等交往
C.唐朝实施和亲促进经济发展
D.唐朝借助和亲处理民族关系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和亲”“安西”“塞上”“西蕃”并结合所学可知,“安西”在西域地区,“塞上”主要是指北方长城内外,“西蕃”指吐蕃,由此可见,唐朝借助和亲处理民族关系,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信息均无法体现,排除三项。
11.(2024·淄博)五代时期,“流官移镇”盛行。各节度使不仅积极发展屯田,而且“多遣亲吏往诸道回图贩易,所过皆免其算”,并将所得财富据为己有。藩镇的财富流向由唐代“取之于镇,用之于镇”变成了“取之于镇,用之于使”。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改土归流成效初显 B.地方割据势力削弱
C.藩镇经济有所恢复 D.基层治理日益衰败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五代时的节度使精于聚敛之道,并将聚敛所得据为己有,这就使得藩镇财富的流向由“取之于镇,用之于镇”变成“取之于镇,用之于使”,流官不会在某地形成固定的势力范围,而是精于敛财,这一变化反映出地方割据势力削弱,B项正确;清朝雍正时期推行大规模改土归流,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藩镇财富被节度使据为己有,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中的变化反映出地方割据势力削弱,未体现基层治理日益衰败,排除D项。
12.(2024·沈阳)唐初,辽宁全境几乎为高丽所占。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唐高宗遣李勤、薛仁贵统大军渡鸭绿江,攻克平壤,平高丽,十二月置安东都护府,由薛仁贵镇守,又收复辽宁全部州县,将其隶属安东都护府。这可以用来说明唐前期( )
A.中央重视对边疆的管理
B.边疆地区保持长期稳定
C.边患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D.地方割据势力遭到削弱
[解析] 根据材料“置安东都护府,由薛仁贵镇守,又收复辽宁全部州县,将其隶属安东都护府”可知,唐朝从高丽手中收复辽宁后,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这说明唐中央政府重视对辽宁的管理,A项正确;边疆地区保持长期稳定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当时东北地区边患问题的解决,不能由此推断其他地区的边患情况如何,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地方割据势力,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4湖北部分名校联考,14分][中国古代农业与水利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秦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统计。
省份 秦 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安徽 — 1 3 — 4
湖北 — — — 1 —
江西 — 1 — 1 1
浙江 — 4 2 3 2
江苏 — 1 3 2 8
——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唐宋农业的发展十分突出。学者估算唐朝的耕地面积最多是约合今亩5亿至6.5亿。政府重视水利,设有工部水部司、都水监等机构掌其事,既注意维护、利用旧有水利事业,又因地制宜新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农具方面,唐朝出现了轻巧灵便、宜于深耕和精耕的曲辕犁,以及用于灌溉高地的筒车。唐时北方开始实行麦粟复种制,两年三熟。南方则出现稻麦复种。唐朝粮食的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合今每亩51.5千克),高者二石。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二至三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直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释出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现象的原因。(6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秦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水利建设明显增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根据表格中的“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可知,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重心南移、统治者的重视、农业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趋势:水利建设明显增多;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发展速度逐渐加快。(3分)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统治者的重视;农业的发展。(5分,答出3点即可)
(2)原因:专制制度强化、人口增长和大规模流动、新航路开辟后外来高产作物引进,都会影响农业工具和农业技术创新;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大量种植挤压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空间;“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赋税制度改革,土地税加重,限制农业发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