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综合测试(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综合测试(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3 21:2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中原人口大量迁往江南 D.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往中原
2.观察下图,这一变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B.资产阶级革命在美洲蔓延
C.理性主义在美洲传播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扩展
3.下为《16—17世纪初美洲(墨西哥)地区印第安人人口变化表》(据齐世荣等《15世界九强兴衰史》改编)。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美洲地区 墨西哥(一地)
1500年 7000万 1519年 2500万
1600年 800万 1569年 270万
/ / 1619年 75万
①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大规模屠杀
②欧洲移民带来的各种疾病的影响
③非洲黑人贩入对印第安人的排挤
④美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冲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如图主要用来研究( )
A.印欧人名称的由来 B.拉丁语的广泛传播
C.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D.欧美语系文字区别
5.凯尔特人是日耳曼民族在迁徙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在凯尔特的神话崇拜当中,供奉着许多女性神灵,最凶猛的战神Morrigan也是女性,女性上战场这种罕见的事在古凯尔特人的战场上倒是时有发生。这说明(  )
A.凯尔特的女性有征伐和尚武精神
B.同时期凯尔特部落女性的地位都要高出其他部落女性
C.凯尔特女性的主要任务是上战场打仗
D.凯尔特女性的武艺超群
6.自公元前2千纪开始,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优势开始大规模迁徙,对整个亚欧大陆的区域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印欧人迁徙对下图所示序号的区域文化影响,其相关史实叙述无误的是( )
A.①处居民在人类历史上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B.②处居民建立的国家最终瓦解于“海上民族”
C.③处诗歌比赛获胜的作品会悬挂在神庙壁上
D.④处雅利安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哈拉帕文化
7.古风时期,希腊殖民地出现在几乎整个地中海地区,西到伊比利亚半岛南部,东到小亚细亚,北达黑海沿岸,南抵北非。这场殖民活动历时近两个世纪,其规模和范围都是罕见的。这场殖民活动是( )
A.希腊民主政治的反叛 B.早期国家扩张的表现
C.自然资源丰富的外溢 D.人口迁移的必然结果
8.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16~19世纪人口迁徙情况表(部分)”。表格中①②③处填写最恰当( )
迁入地 迁出地 时间 主要背景
美洲 欧洲 16世纪  
非洲 16世纪 ①
亚洲 19世纪中叶 ②
大洋洲 欧洲 18世纪中后期 ③
亚洲 19世纪中叶  
A.殖民扩张 苦力贸易 开采金矿
B.黑奴贸易 苦力贸易 流放罪犯
C.殖民扩张 苦力贸易 流放罪犯
D.黑奴贸易 殖民扩张 开采金矿
9.1611年,西班牙殖民者要求居住在菲律宾的非基督教华人,每人每年必须缴付8比索的贡税。1615年,西班牙殖民者共征收贡税53832比索,1635年共征收116916比索。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20年间居住在菲律宾的华人人数已增加了一倍多,仅1635年就有14614名华人缴纳贡税,这些还没有包括贫穷的免税者和偷漏税者。这一状况( )
A.源于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 B.折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C.导致明政府厉行海禁政策 D.解决了中国的人地矛盾
10.从晋代“永嘉之乱”到十六国时期,各游牧民族南下,大量汉族居民从黄河流域迁到长江以南。为此,南方统治者在长江流域设置了大量的“寄居”郡县,称为“侨治州郡”。“侨治州郡”的设置旨在( )
A.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B.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C.加强南北民族融合 D.恢复南方社会秩序
11.据《环球时报》报道:从2月24日俄罗斯启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就不断有乌克兰人涌向周边国家。虽然目前难民人数已经超过215万,但这显然不是最终的尽头。下列关于20世纪以来难民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二战前,世界难民问题主要产生于中东和非洲、东南亚等地区
B.二战时,中国外交官何凤山曾帮助许多犹太难民免受纳粹迫害
C.国际社会在难民救助上的不懈努力改变了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D.联合国难民署因某些国家阻挠在难民救助工作上几乎毫无作为
12.有学者认为,在世界上古时期,游牧世界向农耕世界发动了两次大的冲击,其结果是游牧世界入袭一次,其范围便缩小一些,农耕世界随之扩大,最终使得亚欧大陆上的游牧世界大大缩小。这反映出( )
A.战争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交锋 B.游牧民族促进了区域文化转型
C.农耕文明具有更强大的向心力 D.人口迁徙冲击了多元文明格局
13.3—6世纪,在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其他民族也逐步迁徙到中原。在欧洲,日耳曼人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起国家,灭亡西罗马帝国。上述现象蕴含的历史信息( )
A.日耳曼人借鉴了匈奴人的经验和教训
B.匈奴人和日耳曼人之间相互学习推动
C.上述民族的迁徙属于早期印欧人迁徙
D.亚欧民族大迁徙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
14.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的“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对于这两种观点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是( )
A.“大熔炉”指美国已经没有民族差别
B.“大拼盘”反映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C.“大熔炉”表明美国民族政策的平等
D.“大拼盘”指移民来自欧洲不同地区
15.如图是1825年西属美洲和巴西的人口构成。这种人口构成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洲开发吸引了移民涌入 B.葡西两国最早开辟新航路
C.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D.交通运输领域取得了突破
16.雅利安人迁徙到印度河流域后,“由于他们(当地人)人数众多,文化又很先进,所以不能被灭绝、赶走或同化…相反,雅利安畜牧者定居下来、改营农业时,他们不得不与原先的居民靠的很近的生活。”据此可知,雅利安人的迁徙( )
A.把马和铁带到印度,改变了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推动了区域文化的形成
C.发展了以欧洲文化为主,融合多种文化的印度文化
D.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推动了南亚次大陆的文化多元
17.南宋绍兴初年,冬小麦成为稀缺粮食,一斛麦竟至万二千钱。为了满足百姓需求,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造成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长期战争和经济凋敝 B.北方移民的骤然增加
C.交纳岁币的现实需要 D.饮食结构的合理调整
18.1890年,海外华民开始对国内进行侨汇。其时,旅美华人每年从美国旧金山银行汇入中国之银,“约合八百万两内外”,新加坡一地的华人商佣十四五万人,“前后携寄回华者,当亦不下一二千万(两)”。侨汇用于兴办公益事业、工商企业等,影响金融业发展,也使闽、粤侨乡避免“化为沟中之瘠,而内乱且作”。据此可知( )
A.侨汇资金推动城乡社会发展 B.华侨投资推动社会转型
C.华工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地区 D.世界殖民体系趋于崩溃
19.19世纪中叶,白人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主要居民,其直接原因是( )
A.澳大利亚的原住民被屠杀 B.欧洲人的殖民式移民导致
C.工业革命开展产生的影响 D.澳大利亚采矿产业的发展
20.古代西亚、南亚、南欧在游牧民族印欧人到来之前只有零星的文明。在印欧人进入这些地区以后,出现了赫梯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等奴隶制大帝国。这说明( )
A.印欧人推动了奴隶制度的产生 B.亚欧文明发展逐渐趋于同步
C.民族迁徙推动了区域文明发展 D.游牧文明发展具有后发优势
21.在新加坡,除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兴都教、耆那教、锡克教等各大教派外,还有古老的犹太教、拜火教,也有华族新创的“儒、佛、道”三教合一和“儒、道、释、耶、回”五教合一的宗教。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新加坡政府鼓励发展宗教文化 B.宗教是新加坡发展的动力
C.华族是新加坡最具影响的族群 D.移民推动新加坡文化多元
22.在新加坡,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分别主要对应新加坡的四大移民族群:欧洲裔、华裔、马来裔、印度裔。这说明新加坡
A.各民族尊重彼此宗教信仰 B.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
C.实现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D.形成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文化
二、材料分析题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压迫下为富民强国采取的是倾斜的结构转换模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就业,导致就业结构的转换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正如张培刚先生所指出的“工业化的成败与否,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能否妥善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吸纳问题”。
——摘编自魏悦、魏忠《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决定建设大三线、小三线,大批工厂从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大三线在陕西南部秦岭那里,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家把建设重点或者是国防建设重点放在大三线。“文化大革命”,又出现了人口大规模流动,一方面(城市党政机关干部)继续精简下放,上海支援新疆;另一方面是上千万的知青,大城市甚至包括中等城市的知青都迁到农村,上山下乡,到边疆去,往黑龙江、云南、内蒙古各个地方迁移。各地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吸引流动人口了。深圳、广东先开放,建设特区吸引了几十万过去。因为当时开始办的产业都是“三来一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吸引了大批内地农村人口。还有一个潮流是移居海外。
——摘编自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劳动方在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影响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客家先民自中原河洛一带迁居南方,古有民谚“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罗香林教授认为除了其他零星的迁入或自各地以服官或经商而迁至的,历史上客家人曾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
第一次:受五胡乱华影响,自东晋始,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
第二次:唐末的黄巢之乱,迫使客家先民继续南下,到达闽粵赣接合部,成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第三次:金人南下入主中原,宋高宗南渡,更多的移民集聚于此,与当地的土著和先期迁入其地的畲族先民交流融合,最终形成客家民系。
第四次:明末清初,客家内部人口激增,因资源有限,大批闽、粤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向外迁移,最远内迁至川、桂等地区,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即发生在此时期。
第五次:清朝咸丰(1851-1864年)以后……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南部、海南乃至海外,客家人走向世界。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
材料二1978年至1983年,我国流动外出的农民总数不足200万人;而到1987年流动人口数量就猛增至1810万人。进入90年代后,流动人口的增长更是势不可挡,其中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5.86%。人口流动的方向大多由内地省份向沿海省份流动。
——摘编自徐德莉《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朝以前客家人南迁的主要原因,概括第五次迁徙中部分客家人迁往海外的历史背景。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各时期人口流动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并指出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与历史上客家迁徙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论述题
25.图1、图2是中国古代两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仔细观察地图,概括两次人口迁徙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C
2.A
3.A
4.A
5.A
6.B
7.B
8.B
9.A
10.D
11.B
12.C
13.D
14.B
15.C
16.B
17.B
18.A
19.B
20.C
21.D
22.B
23.(1)问题:劳动力在农村大量聚集,不能随工业的发展而适时转移。原因: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及观念浓厚;先发展重I业的战略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
(2)特点:20 世纪60年代:从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迁移到工业化程度低的地区(或从沿海发达地区迁到西部地区);从城市迁移到农村;由政府主导进行。改革开放后:从农村迁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中国迁移到国外;由市场主导,自由迁移。影响:20世纪60年代: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违背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若答出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改革开放后:劳动力流向现代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加快了城市经济发展;但增加了城市的管理成本和交通负担,滋生了新的人口问题等。(若答出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4.(1)原因:战乱;人地矛盾;经济重心南移;官职迁调或经商。
背景:鸦片战争后清朝闭关政策被打破;通商口岸的开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国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等动乱;列强贩卖华工出国。
(2)1978-1983年:人口流动较少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主要劳力集中在发展农业上(或城市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
1987年后:人口流动猛增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扩大,如设立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等。
90年代后: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剩余劳动力增多。
变化:由多发生于社会动荡时期到发生在和平时期;由被动流动到主动流动为主;原因由政治(战争)因素到经济因素为主;由大规模迁移到分散流动为主;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由举族迁移到以青壮年劳动力迁移为主。
25.不同点:除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外,图2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民继续向南迁徙。
原因:从宋代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迅速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角度作答;从珠江流域、海南岛相对地广人稀的角度作答;相同点:从方向看,都是向南移民。
原因:从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的角度作答。
从民族看,以汉族为主,包含多个民族。
原因:从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发展的角度作答。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