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辽宁卷02(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生物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辽宁卷02(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6-14 21:40: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生物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 试卷满分:3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分)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蜻蜓点水 B.梨树结出果实 C.大雁南飞 D.机器人踢足球
2.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 豆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水稻、小麦、大豆的种子中均有两片子叶
B.水稻与大豆的共同特征比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更多
C.表中所列植物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
D.三种作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3.导管、筛管贯穿植物体,都起运输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在筛管中,沿“叶→茎→根”运输 B.在筛管中,沿“根→茎→叶”运输
C.在导管中,沿“叶→茎→根”运输 D.在导管中,沿“根→茎→叶”运输
4.下面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与防止水分蒸发无关的是( )
A.蛇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 B.狮子的体表有毛
C.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 D.龟的体表有甲
5.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B.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C.社会行为往往有分工现象,可提高觅食、御敌的效率
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复杂的环境
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结构是细胞膜
C.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D.是否含有叶绿体是区分动植物细胞的重要标志
7.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阴雨连绵,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
A.下雨影响传粉 B.光照不足,缺少营养
C.下雨影响开花 D.阴雨天气病虫害多
8.运动场上的草坪在长时间被踩踏后,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甚至使其死亡。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板结导致植物无法运输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呼吸作用,对细胞生长供能不足
C.土壤板结导致根部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强度
D.气孔关闭,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影响光合作用进行
9.微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时刻都在接触微生物,那么你认为下面四个同学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小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B.王芳: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李明: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D.张磊:腐生性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10.莲藕“出淤泥而不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出淤泥”和“不染”都是受细胞核控制的
B.“出淤泥”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C.“不染”是细胞膜将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
D.“不染”的莲藕细胞和淤泥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11.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12.家庭种植得盆栽蕨类植物,应该摆放在(  )
A.阳台上,保持干燥B.阳台上,经常洒水C.室内,保持干燥 D.室内,经常洒水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8分)
本题共6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如图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分析回答。

(1)青少年要勤运动,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加深,气体到达肺泡后,甲图中的b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2)青少年要常喝水,多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正常情况下,丁图中的原尿经过 的重吸收作用后,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降为零。
(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mL+麦香面包150g+水果10%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乙图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 (用丙图中数字表示)。
(4)上述生理活动能够正常完成,离不开 的调节作用。
14.如图为一对夫妇体细胞中染色体排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 表示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部分排序图。
(2)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在生殖过程中,男性形成的精子中,决定后代为男孩的染色体组成是 。
(3)小涵同学的父母经过咨询后,准备再生育一个孩子.得知消息后,小涵很是高兴,希望爸妈生一个弟弟。理论上来讲,小涵的父母生一个男孩的概率是 。
(4)母亲怀孕期间,“弟弟”在母亲体内通过脐带和 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15.下图为菜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以下对组成甲图的①②③④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①将来发育成芽 B.②将来发育成茎 C.③将来发育成幼根 D.④将来发育成叶
(2)乙图叶片上有许多气孔,它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的张开和闭合受 的控制。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如含 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3)丙完成受精作用后,丙中的 和 分别发育成丁图中⑤和⑥。
(4)若该植株基因型为Ee,则该植株经自花传粉后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有 种。
(5)种植菜豆时,农民把土地整得较为疏松,从有利于种子萌发的角度分析,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A.保温 B.保湿 C.透光 D.透气
16.每年春秋季节,由于冷空气活跃、气温变化幅度大,人体的新陈代谢无法快速适应气温骤降带来的变化,导致免疫力降低,更易感染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1)下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流感病毒,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 和蛋白质构成。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流感病毒属于该病的 。
(2)流感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在流感季节,老师经常让打开教室的窗户通风,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打开窗户通风属于 。
(3)将流感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疫苗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从而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注射疫苗后一天内针孔处尽量不沾水,这是因为局部注射的针孔不能马上愈合,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人体第 道防线被破坏,容易造成感染。
(4)接种流感疫苗后,医生建议休息半个小时再离开,以便观察机体是否有过敏反应等不适症状。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功能 (填“过强”或“缺陷”)引起的,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应及时咨询医生。
17.某兴趣小组在30m2的温室内种植了草莓并开展一系列实验,图一表示温室中草莓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甲、乙表示细胞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图二是温室中草莓在24小时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表三示温室中草莓不同株距情况下测得每小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请分析作答:
草莓株距(cm) 5 10 15 20 25 30
相同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g/小时) 45 60 85 110 100 85
(1)图一中,甲表示的结构是 ,在乙上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2)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这个阶段草莓植株内有机物的量是 。
(3)图表中,分析数据可知,草莓苗的最佳株距为 左右,因此,草莓的种植要做到合理密植,试分析其原理 。
18.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人的关节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 和[3]中的滑液,滑液是由[ ] 分泌的。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2)图乙是屈肘动作模式图,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 ] 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动骨绕着[8]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生物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 试卷满分:3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分)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蜻蜓点水 B.梨树结出果实 C.大雁南飞 D.机器人踢足球
【答案】D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蜻蜓、梨树、大雁都属于生物,所以蜻蜓点水、梨树结出果实、大雁南飞,都属于生命现象,A、B、C不符合题意;
机器人不属于生物,所以机器人踢足球不属于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具有生命现象,非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
2.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 豆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水稻、小麦、大豆的种子中均有两片子叶
B.水稻与大豆的共同特征比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更多
C.表中所列植物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
D.三种作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答案】C
【分析】(1)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2)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详解】A.水稻和小麦是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一片子叶和胚乳;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中有两片子叶,无胚乳,A错误。
B.小麦和水稻同属于禾本科,大豆是豆科,因此水稻与小麦的共同特征比和大豆的共同特征更多,B错误。
C.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表中所列的“种”也是最小的分类单位,C正确。
D.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三种作物之间小麦和稻同科,因此,亲缘关系比较近的是小麦和稻,D错误。
故选C。
3.导管、筛管贯穿植物体,都起运输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在筛管中,沿“叶→茎→根”运输 B.在筛管中,沿“根→茎→叶”运输
C.在导管中,沿“叶→茎→根”运输 D.在导管中,沿“根→茎→叶”运输
【答案】D
【详解】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④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①根内的导管→⑤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②叶肉细胞→③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在导管中,沿“根一茎一叶”运输。故选D。
4.下面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与防止水分蒸发无关的是( )
A.蛇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 B.狮子的体表有毛
C.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 D.龟的体表有甲
【答案】B
【分析】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外骨骼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而狮子的体表有毛具有保温作用,维持恒定的体温。
【详解】A.蛇的体表有角质的细鳞,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故A不符合题意。
B.狮子的体表生有大量的毛,可以起到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与防止水分丢失无关,故B符合题意。
C.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撑体内柔软的器官的作用,还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故C不符合题意。
D.龟的体表有甲,可以起到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关键知道动物体表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的结构,如甲、外骨骼和细鳞等。
5.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B.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C.社会行为往往有分工现象,可提高觅食、御敌的效率
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复杂的环境
【答案】D
【分析】(1)动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面对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动物要维持个体的存活和种族的繁衍,一方面要靠发生在身体内部的各种生理活动;另一方面要靠运动、取食、交配等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即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可从两者的概念特点来分析解答。
【详解】A.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A正确。
B.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是群体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依靠的方式有动作、声音、气味等,B正确。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可提高觅食、御敌的效率,C正确。
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D错误。
故选D。
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结构是细胞膜
C.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D.是否含有叶绿体是区分动植物细胞的重要标志
【答案】D
【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详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新形成的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A正确;细胞膜能控制物质出入细胞,B正确;线粒体是呼吸的场所,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C正确;动物细胞里没有叶绿体,但是有的植物细胞,比如叶表皮细胞也没有叶绿体,D错误。
【点睛】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是解题的关键。
7.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阴雨连绵,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
A.下雨影响传粉 B.光照不足,缺少营养
C.下雨影响开花 D.阴雨天气病虫害多
【答案】A
【分析】果实是由显花植物的子房在开花、传粉和受精后发育而来的,主要的功能为保护种子及协助种子的传播。
【详解】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植物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而植物的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如果植物传粉不足,就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可见,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阴雨连绵,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其主要原因是下雨影响传粉。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运动场上的草坪在长时间被踩踏后,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甚至使其死亡。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板结导致植物无法运输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呼吸作用,对细胞生长供能不足
C.土壤板结导致根部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强度
D.气孔关闭,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影响光合作用进行
【答案】C
【分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详解】A.无机盐主要靠导管运输,土壤板结不会导致植物无法运输无机盐,A不符合题意。
BC.践踏草地会使草地中的土壤板结,板结的土壤其土壤颗粒间的间隙减小,其中氧气含量就减少,根的呼吸作用减弱,能量释放也减少,从而使其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影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土壤板结不会直接导致气孔关闭,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微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时刻都在接触微生物,那么你认为下面四个同学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小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B.王芳: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李明: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D.张磊:腐生性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只能进行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不符合题意;
B、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等,真菌进行孢子生殖,不符合题意;
C、细菌进行分裂生殖,不符合题意;
D、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病毒的特征,可以从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营养、生殖方面来切入。
10.莲藕“出淤泥而不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出淤泥”和“不染”都是受细胞核控制的
B.“出淤泥”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C.“不染”是细胞膜将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
D.“不染”的莲藕细胞和淤泥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D
【分析】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详解】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出淤泥”和“不染”都是受细胞核控制的,A正确。
B、“出淤泥”体现了莲藕能够生长,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B正确。
C、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不染”是细胞膜将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C正确。
D、“不染”的莲藕细胞和淤泥能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点睛】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1.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分析解答。
【详解】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说明生物种类很多,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2.家庭种植得盆栽蕨类植物,应该摆放在(  )
A.阳台上,保持干燥B.阳台上,经常洒水C.室内,保持干燥 D.室内,经常洒水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家庭种植得盆栽蕨类植物,应该摆放在室内,并经常洒水。
考点: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8分)
本题共6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如图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分析回答。

(1)青少年要勤运动,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加深,气体到达肺泡后,甲图中的b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2)青少年要常喝水,多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正常情况下,丁图中的原尿经过 的重吸收作用后,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降为零。
(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mL+麦香面包150g+水果10%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乙图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 (用丙图中数字表示)。
(4)上述生理活动能够正常完成,离不开 的调节作用。
【答案】(1)气体扩散
(2)肾小管
(3) 小肠 ①→③→②→④/①③②④
(4)神经系统和激素
【分析】图甲中a表示肺部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表示血液与肺泡的气体交换;图乙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图丙心脏的结构分别为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图丁为肾单位中的部分结构。
【详解】(1)b表示血液与肺泡的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液,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这样完成了在肺泡和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这个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2)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尿素等废物不会被重新吸收,剩下的尿素、多余的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丁图中的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降为零。
(3)小肠中有消化各种营养物质的酶,因此牛奶中的蛋白质在乙图中被清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的过程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的过程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静脉血先要通过体循环回到心脏右心房,再经过肺循环变为动脉血回到心脏左心房,动脉血再经过左心室、主动脉运往全身各处,最后到达脑部细胞,因此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殖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①→③→②→④。
(4)上述生理活动能够正常完成,离不开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神经系统起主要的支配作用,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调节。
14.如图为一对夫妇体细胞中染色体排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 表示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部分排序图。
(2)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在生殖过程中,男性形成的精子中,决定后代为男孩的染色体组成是 。
(3)小涵同学的父母经过咨询后,准备再生育一个孩子.得知消息后,小涵很是高兴,希望爸妈生一个弟弟。理论上来讲,小涵的父母生一个男孩的概率是 。
(4)母亲怀孕期间,“弟弟”在母亲体内通过脐带和 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1)甲
(2) 睾丸 22+Y
(3)50%
(4)胎盘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详解】(1)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在女性的体细胞中,两条性染色体是相同的,用XX表示。在男性的体细胞中,这对性染色体是不同的,用XY表示。图甲是男性染色体的组成,你判断的依据是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上差别很大,有明显区别(或第23对染色体由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组成)。
(2)男性睾丸产生的生殖细胞(精子)有两种,染色体组成分别是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卵细胞)只有一种,含22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的受精卵(22对+XX)发育成女性,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含22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的受精卵(22对+XY)发育成男性。
(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所以这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个男孩,那么他们生第二胎是男孩的概率是50%。
(4)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血液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因此母亲怀孕期间,“弟弟”在母亲体内通过脐带和胎盘获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15.下图为菜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以下对组成甲图的①②③④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①将来发育成芽 B.②将来发育成茎 C.③将来发育成幼根 D.④将来发育成叶
(2)乙图叶片上有许多气孔,它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的张开和闭合受 的控制。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如含 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3)丙完成受精作用后,丙中的 和 分别发育成丁图中⑤和⑥。
(4)若该植株基因型为Ee,则该植株经自花传粉后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有 种。
(5)种植菜豆时,农民把土地整得较为疏松,从有利于种子萌发的角度分析,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A.保温 B.保湿 C.透光 D.透气
【答案】(1)C
(2) 保卫细胞 磷
(3) 胚珠 子房
(4)3
(5)D
【分析】甲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图:①是胚芽,②是胚轴,③是胚根,④是子叶;乙图是种子萌发成的幼苗;丙是花,丁图中⑤是种子,⑥是果实,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由图可知: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种子萌发时,③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①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②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④子叶把胚乳里的营养物质传递给胚芽、胚轴、胚根,C正确。
(2)乙图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小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正是通过保卫细胞的开闭来调节的,也直接影响到蒸腾作用的强度。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3)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因此,丙开花以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图丁中⑤种子和⑥果实是丙中的胚珠、子房分别发育成的。
(4)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植株经自花传粉后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有3种,即EE、Ee、ee。
(5)植物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民经常给农作物松土,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较多,主要是提供充足的空气,利于呼吸。
16.每年春秋季节,由于冷空气活跃、气温变化幅度大,人体的新陈代谢无法快速适应气温骤降带来的变化,导致免疫力降低,更易感染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1)下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流感病毒,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 和蛋白质构成。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流感病毒属于该病的 。
(2)流感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在流感季节,老师经常让打开教室的窗户通风,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打开窗户通风属于 。
(3)将流感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疫苗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从而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注射疫苗后一天内针孔处尽量不沾水,这是因为局部注射的针孔不能马上愈合,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人体第 道防线被破坏,容易造成感染。
(4)接种流感疫苗后,医生建议休息半个小时再离开,以便观察机体是否有过敏反应等不适症状。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功能 (填“过强”或“缺陷”)引起的,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应及时咨询医生。
【答案】(1) 内部的遗传物质 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
(3) 抗体 特异性 一
(4)过强
【分析】(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详解】(1)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流行性感冒流行的季节,老师经常让打开教室的窗户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流感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发病,但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从而获得对流感的免疫力,流感疫苗对预防其他病没有效果,这说明流感疫苗不能使人产生抵抗其他病毒的抗体,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疫苗,抗体具有专一性,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阻挡、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因此,注射疫苗后一天内针孔处尽量不沾水,这是因为局部注射的针孔不能马上愈合,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人体第一道防线被破坏,容易造成感染。  
(4) 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药物)的刺激下,人体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接种流感疫苗后,医生建议休息半个小时再离开,以便观察机体是否有过敏反应等不适症状。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应及时咨询医生。
17.某兴趣小组在30m2的温室内种植了草莓并开展一系列实验,图一表示温室中草莓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甲、乙表示细胞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图二是温室中草莓在24小时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表三示温室中草莓不同株距情况下测得每小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请分析作答:
草莓株距(cm) 5 10 15 20 25 30
相同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g/小时) 45 60 85 110 100 85
(1)图一中,甲表示的结构是 ,在乙上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2)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这个阶段草莓植株内有机物的量是 。
(3)图表中,分析数据可知,草莓苗的最佳株距为 左右,因此,草莓的种植要做到合理密植,试分析其原理 。
【答案】(1) 叶绿体 呼吸作用
(2) 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积累有机物 增加的
(3) 20cm 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因此,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
【分析】图一中:①是氧气,②③是二氧化碳或水;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
图二中:当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表示植物释放出二氧化碳,此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分解有机物。当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表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此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积累有机物。
(1)
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把化学能转成热能和其它形式的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所以,结合图一可知,甲表示的结构是叶绿体,在乙上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2)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以,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这个阶段草莓植株内有机物的量是增加的。
(3)
分析图表中数据可知,草莓苗的最佳株距为20cm左右,此时相同光照下草莓植株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快。因此,草莓的种植要做到合理密植,其原理是: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因此,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
18.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人的关节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 和[3]中的滑液,滑液是由[ ] 分泌的。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2)图乙是屈肘动作模式图,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 ] 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动骨绕着[8]活动。
【答案】(1) 5关节软骨 2关节囊
(2)6肱二头肌
【分析】分析图片信息可知:1是关节头、2是关节囊、3是关节腔、4是关节窝、5是关节软骨、6是肱二头肌、7是肱三头肌、8是关节。
【详解】(1)5关节软骨和3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具有灵活性。关节腔内的滑液是由2关节囊分泌的。
(2)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屈肘时,6肱二头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8关节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