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时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时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4 08:3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练习: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单选题
1.至15世纪中叶,欧洲前往东方的通道被控制整个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势力封锁。因此,除了作为中间人牟利的威尼斯商人外,欧洲人渴望找到一条“通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是( )
A.商业贸易 B.宗教传播 C.殖民扩张 D.探索新知
2.1498年,达 伽马率领的船队抵达印度的卡利卡特港,这也正是郑和下西洋时,展示天国德威的地方。当印度人问他们到来的目的时,达 伽马很简练地回答说“基督徒、香料”。导致东西方航海目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航海家与支持者的关系不同 B.支撑航海的经济形态不同
C.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差异 D.对于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不同
3.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动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B.根本原因是“传播上帝福音”
C.葡萄牙和西班牙充当急先锋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
4.1474 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保罗·托斯加纳里认为:“从加那利群岛(非洲西北海域)往西5500 公里就能抵达日本,9200 公里就能抵达杭州。” 他还送给哥伦布一幅加纳利群岛以西海域的海图。由此可知,托斯加纳里( )
A.精准测算出到东方的距离 B.间接助推了美洲的发现
C.支持葡萄牙殖民扩张政策 D.促成了东西方贸易往来
5.十五、十六世纪以前的历史学家撰写历史,区域范围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地区等等。这主要是受限于( )
A.地理知识 B.史学观念
C.宗教信仰 D.民族偏见
6.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国家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追求财富,个人的发财愿望和国家的致富目标结合在一起,造就了重商主义时代的特色。”该观点强调地理大发现( )
A.促成了商业革命的兴起 B.是王权集中和经济发展的结果
C.推动了自由竞争的发展 D.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事件
7.15世纪70年代,旅居里斯本的哥伦布有一种“学习的狂热”,他说“我了解并开始研究各种各样的宇宙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以及编年史和其他著作……充分地研究了天文学以及几何学和算术,我能全神贯注、得心应手地画出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城市、河流、山脉、岛屿和港湾。”由此可知,哥伦布航海事业的开拓得益于( )
A.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 B.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C.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D.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
8.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船队在航行中意外绕过非洲西南端的一个尖角,到达非洲东海岸,此尖角后来被葡萄牙国王命名为“好望角”。与这一命名直接相关的是( )
A.殖民体系形成 B.新航路的开辟 C.世界市场开拓 D.全球联系加强
9.至15世纪中叶,欧洲前往东方的通道被控制整个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势力封锁。因此,除了作为中间人牟利的威尼斯商人外,欧洲人渴望找到一条“通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是( )
A.宗教传播 B.商业利益 C.殖民扩张 D.探索新知
10.有史学家提出:鉴于印度与东南亚、中国、日本等早就有了海上的联系与交往,印度与波斯、阿拉伯、东非等也早就有了海上的联系与交往……这条新航路便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的文明中心和大的文明区域通过海上联系起来。这条“新航路”的开辟者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11.某学者将“地理发现”定义为,“任意文明民族的代表第一次到达了或最早了解了各文明民族 均前所未知的地表的某一部分,或率先确定了地表已知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强调不能将“地理发现”和“地理大发现”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地理发现”呈现出欧洲中心色彩
B.“地理大发现”是特定的历史事件
C.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属于“地理发现”
D.“地理大发现”结束于登陆南极洲
12.当时的欧洲,大量肉类需用香料进行保存,而香料的贵重只有黄金可以比拟。在印度价格不到3杜卡的胡椒,在开罗涨到68杜卡,而到了威尼斯,已经是印度的50倍。此现象可用于说明( )
A.东西方贸易往来频繁 B.西欧发生了价格革命
C.新航路开辟的迫切性 D.欧洲人饮食丰富多元
13.“8月3日出发,到西印度群岛后,10月12日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华特林岛)登陆,到了岸上,探险队员在岸边升起旗子。”宣布该岛归西班牙所有。这次远航( )
A.开辟了绕道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 B.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C.建立起西欧对亚非拉地区的全面统治 D.推动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向外传播
14.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解释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C.俾斯麦主张“铁血政策”,决心通过武力统一德意志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15.1496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向卡波特与他的三个儿子签发许可证,批准他们“向一切地方和地区,向东海、西海和北海所有的海岸进行航驶……以便寻找、发现和考察一切海岛、陆地、国家,以及至今为基督教世界所未知的地区”。这反映出当时( )
A.殖民扩张中蕴含宗教因素 B.全球航行完成刺激了航海探险
C.东西方文化交流得以开启 D.英国已经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材料一 1518年3月21日(麦哲伦航行前),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
材料二 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出发时有5条船,在穿越南美洲最南端的海峡时损失了两条船,横渡太平洋用了80天,这期间船上的淡水和给养都严重不足,许多船员因此得了坏血病,航行期间,共有19人死于此病。到达菲律宾后,麦哲伦在与当地人血腥厮杀中死去。剩余的两条船在收购香料后返回时,一条被葡萄牙人捕获,最后仅有破损严重的“维多利亚号”经印度洋和非洲返回西班牙。
材料三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的身亡地,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
铜碑正面文字: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特点。
(2)对同一历史事物,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谈谈你对麦哲伦远洋航行的看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6世纪的西欧社会在“寻金热”和传教热的鼓动下,具有强烈的海外扩张欲望,航海探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是中国航海所无法相比的。当时西欧社会无论是国王、教皇、僧俗贵族、庶民商贾或资产阶级,“个个着了财迷”。其中专制君主“对于权势和财富的追求”,新兴资产者扩大原始积累的愿望,更为强烈。……对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为专制君主与私人航行相结合提供了社会前提。这些决定了西方航海社会基础的广泛性,使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摘编自李隆庆《十五至十六世纪中西航海不同结局的原因初探》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大航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欧、西欧国家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活动。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 热心于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贸易之外,使是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
——吴于崖、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在15世纪以前的三四个世纪里,欧洲与近东、印度以及中国有着相当多的经济贸易联系。由于西欧农业生产量及高档手工业品和奢侈品难以满足本地区的需要,因此它必须得到来自东方的产品,这样,与东方的贸易线往往就是西欧的生命线……1453年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阻断了西欧城市与地中海东部的来往。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材料四 从1415年起历次重大探险活动,都是在国王或政府有关部门的委派、支持下进行的……只要条件允许,国王们都会支持一切有利可图的海外事业……国君的支持对西欧的海外扩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使扩张分子拥有军权、政权和财权。
——王加丰《“地理大发现”的文化历史背景》
材料五 当我发现印度群岛时,我曾说这些岛屿是全世界最富有的贵族领地……在刚抵达委拉瓜(委内瑞拉)的头两天,我曾见到比我在小西班牙(海地岛)四年中所见到的黄金还多得多……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材料六 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目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
(2)结合材料二至材料五、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3)如何解释“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条件也已具备。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的大事业。西人来中国者多半为个人的好奇心、利禄心所驱使……他们的事业……与欧洲任何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大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和权贵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欧人眼里,国家的富强都靠海外事业的成败。个人冒险而到海外去奋斗的,不但可以发大财,而且成为国王的忠臣、民族的志士和上帝的忠实信徒。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人对海外贸易态度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名英国海军将领和伊丽莎白时代最著名的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是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的船长。德雷克大约于1541年出生在英格兰德文郡的塔维斯托克附近,出身于一个贫穷的虔诚新教徒农民家庭。德雷克的早年时代鲜为人知,但他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坚定的新教观念,这使他与天主教西班牙的终身斗争成了事关宗教信仰的事业,当然也与物质回报有关。1566年,德雷克参加了一次前往佛得角群岛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远航,遭到西班牙人袭击,五艘船损失了三艘,许多英国船员被杀,这起事件进一步加深了德雷克本已很深的对西班牙人的仇恨。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材料二 进入16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的海盗活动更扩大到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这种私掠巡航一旦成功,会使参加者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为此吸引了各阶层行行色色的分子加入,包括国王在内,使私掠巡航成为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海盗劫掠的方式是专业性的,有的海军将领、海员、大小货船渔船的船主、船长、船员专以海上掠夺为主。伊丽莎白女王一贯纵容和支持海盗活动,甚至公开投资于这种具有极大冒险性的私掠巡航。女王的参加,使活动带有半官方性质。德雷克在1577—1580年、1585年、1589年的出航,是以女王的海军将领的身份来指挥船队的,有时航行并有官方的指令。
——摘自陈曦文《英国16世纪经济变革与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雷克探寻新环球航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后期德雷克等私掠活动的特点及其原因。
答案:
一、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势力控制东地中海商路后,亚欧商路受阻,于是欧洲人就开始寻找经大西洋到达印度洋的航路,以发展亚洲商业贸易,所以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是商业贸易,A项正确;传播宗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一个因素,但材料没有强调这一因素,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殖民扩张,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不是为了探索新知,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1498 年可知准确时空是:15 世纪末(全球)。据题干达·伽马说“基督徒、香料”,以及与郑和下西洋目的的对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航海主要是追求经济利益和宗教传播,东方航海更多是宣扬国威等政治目的,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东西方支撑航海的经济形态不同,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更注重商业利益,而中国是封建自然经济,更强调政治意义,B 项正确;航海家与支持者的关系不同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A 项;思想文化差异是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C 项;对于经济效益重视程度不同只是表现,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思想动力,但不是根本原因,B项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葡萄牙和西班牙充当了新航路开辟的急先锋,麦哲伦及其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ACD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74年(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前,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存在偏差,促进了哥伦布向西航行寻求前往东方的商路,因此间接助推了美洲的发现,B项正确;根据材料“从加那利群岛(非洲西北海域)往西5500公里就能抵达日本,9200公里就能抵达杭州”可知,材料描述与实际偏差较大,说明并未精准测算出到东方的距离,排除A项;材料只是托斯加纳里地理知识的内容,并未涉及其对葡萄牙殖民扩张的态度,且哥伦布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排除C项;托斯加纳里促进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东西方贸易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十五、十六世纪以前(世界)。根据材料“十五、十六世纪以前的历史学家撰写历史,区域范围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地区等等”可知,新航路开辟前,当时世界各地处于相互隔绝状态,人们对世界的了解限于某个局部,而不能从整体上了解世界,处于隔绝闭塞状态,地理知识相对有限,A项正确;材料强调历史学家撰写历史区域范围,与史学观念无关,排除B项;宗教信仰强调宗教的作用,而材料强调研究的区域范围受限,排除C项;世界各地存在民族偏见,但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国家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追求财富”可知,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国家”主要指的是当时的封建民族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等,强调地理大发现是国家支持的结果,B项正确;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排除A项;重商主义和经济自由相悖,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的作用,并未说明地理大发现对时代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70年代(世界)。根据材料“我了解并开始研究各种各样的宇宙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以及编年史和其他著作……充分地研究了天文学以及几何学和算术,我能全神贯注、得心应手地画出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城市、河流、山脉、岛屿和港湾。”可知哥伦布之所以能够学习到这些知识,得益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C项正确;海外殖民是新航路开辟后兴起的,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王室支持,排除B项;近代科学兴起是16到17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末(非洲、欧洲)。据题干“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船队在航行中意外绕过非洲西南端的一个尖角,到达非洲东海岸,此尖角后来被葡萄牙国王命名为‘好望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迪亚士的这次航行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其目的就是为了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和寻找东方财富,而“好望角”的命名也与新航路开辟这一背景密切相关,B 项正确;当时殖民体系尚未形成,排除A 项;世界市场的开拓和全球联系的加强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命名的直接原因,排除C、D 项。故选 B 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中叶(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商人控制东地中海商路后,亚欧商路受阻,于是欧洲人就开始寻找经大西洋到达印度洋的航路,以发展亚洲商业贸易获得更多利润,B项正确;传播宗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一个因素,但材料没有强调这一因素,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殖民扩张,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不是为了探索新知,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这条新航路便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的文明中心和大的文明区域通过海上联系起来。”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中的达 伽马开辟了到印度的新航线,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的文明中心和大的文明区域通过海上联系起来,从东非到日本的各文明国家都面临着西方文明的挑战,B项正确;迪亚士到达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发现好望角,排除A项;麦哲伦船队首次作环球航行,是这条“新航线”的“完成者”,而不是“开辟者”,排除C项;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没有到达旧大陆,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地理大发现,特指15—19世纪欧洲人主导的商路探索、环球航行等一系列活动,B项正确;由材料中的定义可知,“地理发现”是“任意文明民族,都可能作出的壮举,可能发生在古代,也可能发生在近代,没有体现欧洲中心色彩;排除A项;甘英出使大秦之前,人们已经对汉朝和罗马的位置有了大体的了解,甘英也没能真正到达大秦,不满足“最早了解”和“率先确定”的要求,排除C项;由于对“地表已知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的确定属于地理发现的范畴,"地理发现,并非止步于南极洲的发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洲)。据材料可知,欧洲香料需求量旺盛、价格却暴涨,这主要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传统商路,导致流入欧洲的商品成本大增价格上涨,故新航路的开辟具有迫切性,C项正确。材料与东西方贸易往来频繁不构成逻辑关联,排除A项;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题干反映的是新航路的背景,排除B项;饮食丰富多元从题干中看不出,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末(欧洲)。据材料“西印度群岛”“到了岸上,探险队员在岸边升起旗子”“该岛归西班牙”可知此次航行是1492年哥伦布的美洲发现之旅,推动了美洲的农作物向外传播,D项正确;开辟了绕道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是达·伽马,排除A项;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是麦哲伦船队,排除B项,哥伦布的远航尚未建立起西欧对亚非拉地区的全面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近现代世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历史事实是客观事实,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改变了之前的隔绝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体现了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A项正确;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属于历史事实,排除B项;俾斯麦主张“铁血政策”,决心通过武力统一德意志,这是历史事实,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是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因此材料“1496年”“发现和考察一切海岛、陆地、国家,以及至今为基督教世界所未知的地区”说明当时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中蕴含着宗教因素,A项正确;1522年,麦哲伦船队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前,中西方就已经在各领域开启交流之路,排除C项;17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一系列战争成功击败了荷兰,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的国家。此时,英国海上霸权的轮廓已逐渐显现。19世纪初期,英国确立了无可匹敌的海上霸权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二、
1.(1)麦哲伦船队远洋探险的殖民性、侵略性、契约性;远洋航行生活艰苦性以及追求冒险的人文精神;航行技术的先进性与局限性;远洋航行地理科学意义(证明地球是圆球型的)。
(2)铜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麦哲伦远洋航行的不同价值评价。
碑文的正面站在拉普拉普领导反侵略的斗争的角度评判麦哲伦远洋航行,突出麦哲伦远洋航行的殖民性,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也是掠夺奴役当地人民的过程。碑文的背面站在麦哲伦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角度评判麦哲伦远洋航行,新航路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联系。
对于麦哲伦远洋航行,既要看到其航海探险带来的深远影响,但他的血腥暴行,却不能因此而博得人们的同情和谅解。
2.(1)特点:以物质利益为主要动力;专制君主与私人航海相结合;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社会财富的需求,以及受到伊比利亚国家新航路开辟活动的刺激,英法荷等国家也纷纷展开新航路的寻找活动;早期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路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也为英法荷等国寻找新航路提供了条件。由于西班牙、葡萄牙已把控了大西洋贸易新航线,故英法荷等国只能转向北冰洋、南半球等地区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发现了一些新岛屿,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1)新航路的开辟
(2)原因:传播基督教的需要;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葡萄牙等国家中央集权的建立以及对航海的支持等;获取土地和实物资源,获取金银财富。
(3)意义:世界由长期孤立、分散、隔绝开始走向联系,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市场的雏形逐步形成,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4.(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黄金的渴求(欧洲兴起寻金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原有东西方商路;传播天主教的狂热;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开辟新航路的条件也已具备,如造船航海技术进步、地圆学说的传播、葡西的支持等等。
(2)变化:新航路开辟前,海外贸易是个人行为,没有国家或民族做后盾;新航路开辟后国家提倡海外贸易,鼓励个人到海外冒险。
原因:文艺复兴使欧洲人思想解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政府的鼓励。
5.(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的航海要道;宗教改革后,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矛盾尖锐;英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黑奴贸易兴起。(任三点)
(2)特点:范围广;参与阶层广泛;组织性强;专业性强;半官方性质。(任四点)
原因:巨额财富的诱惑;政府的默许或支持;地理位置的优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