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4 07: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入仕通道趋于多元
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 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2.[2023·山东滨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唐代科举考试中,应试者通过考试仅是得到了做官的资格,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通过吏部的“释褐试”或曰“关试”,合格者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科目分为博学宏同和拔萃。《新唐书》记载:“试文三篇谓之宏同,试判三条谓之拔萃。”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
A.选官的标准趋向严苛
B.保障了吏治清明与高效
C.重视官员的实际才能
D.冲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3.[2023·江苏南京高二期中]北宋宋仁宗统治的四十二年中,先后出现了二十多名宰相,其中不乏吕夷简、文彦博、韩琦、富弼这些历史名臣。在唐宋八大家里,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都是这时走上仕途、入朝为官的。大臣中还有范仲淹和包拯这类一流人物。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
A.政治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B.社会控制相对宽松
C.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
D.文化成就臻于顶峰
4.元朝中央设置御史台。御史台又在地方上建立了两个行台机构,即监临东南诸省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和西南地区的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北部和中原地区不另置行台。在路以上设置肃政廉访司,定期检查各种案件账目,监督纠劾各级官吏。这可以用来说明元代(  )
A.地方官员职权削弱 B.御史台行政权力的加强
C.监察体系系统严密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
5.唐代科举考试试卷不密封,主考官决定是否录取时,既看考生的答卷水平,也可以参考考生平时的作品和声誉,如举子平时所作诗文卷轴向礼部交纳的“纳省卷”,在社会、政治、文坛上都有地位的人向主考官推荐的“通榜”等。唐代科举的这一录取原则(  )
A.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
B.加强了士族对政权的控制
C.体现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
D.利于对参考考生全面考察
6.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比例分别为55%、35%和10%。由此可见(  )
A.明朝的科举制走向衰落
B.明朝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C.分卷制度相对公平合理
D.录取比例反映经济水平
7.下图为明代巡按御史机制运行要件示意图,该图反映出明代巡按制度(  )
A.巡按御史获得独立监察权
B.确保了对官员的有效监督
C.以服务于皇权为主要目的
D.确立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8.唐代考课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具体要求,偏重对行政才能的考察。由此可知,唐代官员考核制度(  )
A.奖惩结合配合科举制度的发展
B.德、才、勤、绩综合考察
C.加强专制集权维护大一统国家
D.儒法思想结合占主导地位
9.据《明史》等资料统计,明代209名监察御史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出身者29人。而非进士出身者中,举人又占了多数。这反映出明代监察官员(  )
A.文化素养较高  B.选拔标准降低
C.出身分布失衡  D.道德水平提升
10.两晋南朝时期,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入仕者的半数;由考核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官府属员入仕的,占1.2%。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察举选官占据主流 B.选官权由中央主导
C.门阀政治逐渐衰落 D.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11.据《唐语林·企羡》记载,当时著名的士族河北范阳的卢氏,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到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的92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而唐朝每年取士不过30名。这一现象说明,唐代科举制(  )
A.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B.促进了古代廉政建设
C.消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D.受到士族政治的影响
12.都察院是明代中央监察核心机构,地方十三道监察御史“出则巡视方岳,入则弹压百僚,虽与都御史相涉,而非其属官。直名某道,不系之都察院,事得专达,都御史不得预知也”。这说明,明代的监察体系(  )
A.有意降低了都察院的作用 B.有力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提高了地方行政运行效率 D.造成了中央监察力度不足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期,中央设御史大夫,下设两丞,御史丞和中丞。御史大夫“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其“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御史大夫每朝会则“举不如仪者”,并与侍御史、监察御史察举非法,分别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吏,对官吏的所有违法案件均有权直接进行案问。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编自林泰《汉代行政监察制度初探》
材料二 唐代行政监察范围广泛,既察事又察人。既察事前事中又察事后。在中央,有监察御史专察尚书省六部。《唐六典》规定:“监察御史,若在京都,则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御史台还可对尚书省的会议进行监察,监察尚书省的会议是否有过错。监察御史有权监察地方的考课、户口、籍帐、赋役、农桑、仓库、屯田、铸钱、财政收支和判决囚徒等方面。还加强了对礼仪、军队、治安、馆驿、选举等方面的监察。
——摘编自钟贞茂、钟骏树《唐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历史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唐时期行政监察制度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行政监察的作用。(6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
唐代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 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 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入仕通道趋于多元
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 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秦朝选官的标准是军功,即武力,汉朝选官的标准是品德和学识,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治国的主导思想是法家,而汉朝治国的主导思想是儒家,据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反映出秦汉时期治国理念发生了变化,故选D项;中央集权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题干所述内容属于选官方式,排除A项;秦朝选官主要依靠军功,汉朝选官主要依靠察举,这是选官标准的变化,而不是入仕渠道多元化,排除B项;秦朝选官主要依靠军功,汉朝选官主要依靠察举,反映出选官标准的主观性增强,排除C项。
2.[2023·山东滨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唐代科举考试中,应试者通过考试仅是得到了做官的资格,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通过吏部的“释褐试”或曰“关试”,合格者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科目分为博学宏同和拔萃。《新唐书》记载:“试文三篇谓之宏同,试判三条谓之拔萃。”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
A.选官的标准趋向严苛
B.保障了吏治清明与高效
C.重视官员的实际才能
D.冲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虽然采取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是却不仅仅以科举作为任用人才的标准,而是重视人才的实际才能,通过“博学宏同和拔萃”才能真正进入仕途,故选C项;材料中不涉及选官标准的变化,标准就是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排除A项;“保障”的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所述的内容是在强调对科举人才能力的考察,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不限制出身,世家大族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所以材料所述内容并不会对世家大族造成冲击,排除D项。
3.[2023·江苏南京高二期中]北宋宋仁宗统治的四十二年中,先后出现了二十多名宰相,其中不乏吕夷简、文彦博、韩琦、富弼这些历史名臣。在唐宋八大家里,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都是这时走上仕途、入朝为官的。大臣中还有范仲淹和包拯这类一流人物。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
A.政治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B.社会控制相对宽松
C.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
D.文化成就臻于顶峰
解析:据材料“其中不乏吕夷简、文彦博、韩琦、富弼这些历史名臣。在唐宋八大家里,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都是这时走上仕途、入朝为官的”可知,宋代科举制的发展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故选C项;据所学,北宋处于政权对峙时期,并没有实现统一,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宋代人才辈出,这与社会控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是宋代部分文臣的数据,不能说明文化成就处于顶峰,排除D项。
4.元朝中央设置御史台。御史台又在地方上建立了两个行台机构,即监临东南诸省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和西南地区的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北部和中原地区不另置行台。在路以上设置肃政廉访司,定期检查各种案件账目,监督纠劾各级官吏。这可以用来说明元代(  )
A.地方官员职权削弱 B.御史台行政权力的加强
C.监察体系系统严密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
解析:据材料“中央设置……”“又在地方上……”“在路以上设置……”可知,元朝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监察机构且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严密的监察体系,故选C项;A项是通过地方官员的职责权限体现的,材料信息与之无关,排除A项;御史台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并不掌握行政权力,故不存在行政权力的加强一说,排除B项;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机制,排除D项。
5.唐代科举考试试卷不密封,主考官决定是否录取时,既看考生的答卷水平,也可以参考考生平时的作品和声誉,如举子平时所作诗文卷轴向礼部交纳的“纳省卷”,在社会、政治、文坛上都有地位的人向主考官推荐的“通榜”等。唐代科举的这一录取原则(  )
A.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
B.加强了士族对政权的控制
C.体现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
D.利于对参考考生全面考察
解析:据材料“既看考生的答卷水平,也可以参考考生平时的作品和声誉”,可知唐朝科举考试并不是完全依据答卷水平,还参考声誉,克服了完全凭考试录取的弊端,有利于考察考生的综合水平,故选D项;唐朝科举考试试卷不密封,说明科举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排除A项;科举考试减弱了士族对政权的控制,排除B项;主考官可以看到考生的答卷,说明科举考试并不是公平公正,排除C项。
6.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比例分别为55%、35%和10%。由此可见(  )
A.明朝的科举制走向衰落
B.明朝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C.分卷制度相对公平合理
D.录取比例反映经济水平
解析:由材料“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可知分卷制度可以选拔不同地区的人才,避免教育发达地区人才过于集中的现象,体现出科举制的公平合理性,故选C项;八股取士体现出科举制的僵化和衰落,材料并未提及,排除A项;古代选官制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取,体现出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录取比例体现出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但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排除D项。
7.下图为明代巡按御史机制运行要件示意图,该图反映出明代巡按制度(  )
A.巡按御史获得独立监察权
B.确保了对官员的有效监督
C.以服务于皇权为主要目的
D.确立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解析:根据明代巡按御史机制运行要件反映的信息可知,巡按御史受皇帝委托,可以汇报巡查、监督、惩处和举荐中央各部与地方各级官员的情况,反映出明代的巡按制度以服务于皇权为主要目的,是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故选C项;该图反映出巡按御史的监察权来自于皇帝,要对皇帝负责,没有独立性,排除A项;封建专制体制下的监察以皇权为中心,难以确保对官员的有效监督,排除B项;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没有真正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排除D项。
8.唐代考课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具体要求,偏重对行政才能的考察。由此可知,唐代官员考核制度(  )
A.奖惩结合配合科举制度的发展
B.德、才、勤、绩综合考察
C.加强专制集权维护大一统国家
D.儒法思想结合占主导地位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考核官员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标准,注重对官员品德、才能、工作成绩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奖惩结合,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儒法结合,排除D项。
9.据《明史》等资料统计,明代209名监察御史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出身者29人。而非进士出身者中,举人又占了多数。这反映出明代监察官员(  )
A.文化素养较高  B.选拔标准降低
C.出身分布失衡  D.道德水平提升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监察官员中绝大多数出身于科举,这说明官员的文化素养较高,故A项正确。
10.两晋南朝时期,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入仕者的半数;由考核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官府属员入仕的,占1.2%。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察举选官占据主流 B.选官权由中央主导
C.门阀政治逐渐衰落 D.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晋南朝时期,由中央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半数,而经由其他途径入仕者较少,这表明当时的选官权由中央主导,故B项正确。
11.据《唐语林·企羡》记载,当时著名的士族河北范阳的卢氏,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到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的92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而唐朝每年取士不过30名。这一现象说明,唐代科举制(  )
A.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B.促进了古代廉政建设
C.消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D.受到士族政治的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著名的士族河北范阳的卢氏“92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可见士族在科举录取中所占比例很大,故D项正确;A、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科举制只是隋唐以来的官员选拔方式,不能保证官员廉政,排除B项。
12.都察院是明代中央监察核心机构,地方十三道监察御史“出则巡视方岳,入则弹压百僚,虽与都御史相涉,而非其属官。直名某道,不系之都察院,事得专达,都御史不得预知也”。这说明,明代的监察体系(  )
A.有意降低了都察院的作用 B.有力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提高了地方行政运行效率 D.造成了中央监察力度不足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明代形成中央与地方相互配合,系统内部互不统属、相互监督的监察系统,这种监察体系的设置,有力地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故B项正确;明代通过都察院监察其他机构以强化皇权,并不会有意降低都察院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行政运行效率”问题,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央监察力度不足”,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期,中央设御史大夫,下设两丞,御史丞和中丞。御史大夫“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其“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御史大夫每朝会则“举不如仪者”,并与侍御史、监察御史察举非法,分别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吏,对官吏的所有违法案件均有权直接进行案问。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编自林泰《汉代行政监察制度初探》
材料二 唐代行政监察范围广泛,既察事又察人。既察事前事中又察事后。在中央,有监察御史专察尚书省六部。《唐六典》规定:“监察御史,若在京都,则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御史台还可对尚书省的会议进行监察,监察尚书省的会议是否有过错。监察御史有权监察地方的考课、户口、籍帐、赋役、农桑、仓库、屯田、铸钱、财政收支和判决囚徒等方面。还加强了对礼仪、军队、治安、馆驿、选举等方面的监察。
——摘编自钟贞茂、钟骏树《唐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历史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唐时期行政监察制度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行政监察的作用。(6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二“唐代行政监察范围广泛,既察事又察人”可知,行政监察范围更加广泛;从材料二“监察御史有权监察地方的考课、户口、籍帐、赋役、农桑、仓库、屯田、铸钱、财政收支和判决囚徒等方面”可知,增加了对官员政务的监察;由材料二“若在京都,则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可知,增加了对行政部门的监察。第(2)问,据材料一“对官吏的所有违法案件均有权直接进行案问”可知,有利于促使官吏廉政清明;从材料二“监察御史有权监察地方的考课、户口、籍帐、赋役、农桑、仓库、屯田、铸钱、财政收支和判决囚徒等方面”可知,有利于保障政务的有序运行;由材料二“御史台还可对尚书省的会议进行监察,监察尚书省的会议是否有过错”可知,有利于减少国家决策的失误;从材料一“监察御史有权监察地方的考课、户口、籍帐”可知,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1)变化:行政监察范围更加广泛;增加了对官员政务的监察;增加了对行政部门的监察。
(2)作用:有利于促使官吏廉政清明;有利于保障政务的有序运行(或有利于规范政务部门的行政运作);有利于减少国家决策的失误(或有利于提高国家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言之成理即可)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
唐代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 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 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材料主要展示了唐代、宋代和明代科举制的录取方式、考试内容和考试程序,论述应注意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选取史实进行论述。
答案:(示例1)论题: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
阐述: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
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示例2)论题: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
阐述: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
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僵化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