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后训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后训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4 07:4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
1.史学家翦伯赞诗云:“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作者盛赞的历史事件是(  )
A.汉武帝大破匈奴 B.汉朝和亲匈奴
C.窦宪出击北匈奴 D.张骞凿空西域
2.[2023·辽宁营口高二期中]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长城和大运河都(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了诸侯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3.[2023·山东临沂期中考试]下图是唐章怀太子(655~684年)墓道中的东壁《客使图》。该壁画(  )
A.体现了尊卑等级的秩序
B.创作源于艺术的想象
C.可佐证唐朝的开放政策
D.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
4.据记载,清廷在绥服蒙古各部过程中,根据八旗制度组织原则,结合蒙古原有社会制度,逐步建立起盟旗制度。盟旗的重大军政事宜由朝廷的理藩院裁决,地方性重大事件则报有关地区将军、都统和办事大臣会办。可见,盟旗制度(  )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扩大了地方上的行政权力
C.使民族平等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D.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5.“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度……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  )
A.朝贡贸易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B.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
C.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D.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平等
6.“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环羁”,“(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大秦国贡花蹄牛”;“(汉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安息王满屈复献师(狮)子及条支大鸟(鸵鸟)”;“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这些记载表明汉朝(  )
A.朝贡外交已经存在 B.采用羁縻外交手段
C.海陆丝绸之路繁荣 D.马市榷场贸易频繁
7.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隋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8.《杨贵妃教鹦鹉图》是出土于内蒙古的一幅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它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绘制的。画面描绘的是杨贵妃喂养一只白色鹦鹉的场景,杨贵妃的发饰有明显的契丹风格。由此可以推知(  )
A.风俗画在契丹盛行 B.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
C.辽宋关系趋于缓和 D.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
9.据记载,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大食蕃客啰辛贩卖乳香达30万缗,纲首蔡景芳招诱船货,收息钱达98万缗,都各补授从九品“承信郎”官衔,赐予“公服履笏”。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  )
A.海外贸易满足了贵族的物欲追求 B.招徕外国货船可以增加官员政绩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民众崇尚洋货 D.政策调整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0.康熙帝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理藩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二是处理与俄国的关系。这反映当时(  )
A.清朝统治者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
B.清朝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
C.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
D.清朝统治者的“天朝上国”观念浓厚
11.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迁去开垦土地,汉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徙民实边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这反映了秦汉时期(  )
A.边疆管理制度成熟 B.民族政策开明开放
C.边疆开发方式多样 D.民族交融日益加深
12.在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般对边疆地区采取怀柔笼络的政策,主要表现为通婚、册封、委以要职等。同时,各朝代在一些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地区都有驻军,如汉朝在西域的驻军、明朝在西藏的驻军、清朝在新疆的驻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
A.积极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
C.实行开明包容的民族自治政策
D.民族政策具有“恩威并施”的特点
二、综合题
13.历代中央王朝都重视边地的管理与开发,边疆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西汉中央政府派出管理西域的地方机构。西域都护府的最高军政长官是西域都护,西域都护代表西汉中央政府管辖西
域,……负责监督乌孙、康居等政权,“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汉正式将西域收归中央政府。——摘编自孟辽阔《西汉中期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及其重要意义》
材料二 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之政的特殊机构,凡是有关藏族地区的军民钱谷、官吏任免、驿站交通的事务宣政院都需过问,从这个意义来说,宣政院的职能与一个行省机构类似,只是这个行省机构设在大都而不在藏族地区。由于藏族地区情况特殊,交通不便,宣政院在藏族地区还要行使或参与枢密院和御史台行使的职责,这又是宣政院与行省不同的地方。
——摘编自陈庆英《元代宣政院对藏族地区的管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元两朝边疆治理机构的主要职责。(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边疆治理的重大意义。(6分)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
1.史学家翦伯赞诗云:“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作者盛赞的历史事件是(  )
A.汉武帝大破匈奴 B.汉朝和亲匈奴
C.窦宪出击北匈奴 D.张骞凿空西域
解析:“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说明昭君出塞有利于汉匈之间的长期和平交往,昭君出塞属于汉匈之间的和亲,故选B项;汉武帝大破匈奴使得“长城万里遍烽烟”,作者对此并不赞同,排除A项;翦伯赞的诗只涉及汉武帝与王昭君两人,与窦宪无关,排除C项;翦伯赞的诗只涉及汉武帝与王昭君两人,与张骞无关,排除D项。
2.[2023·辽宁营口高二期中]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长城和大运河都(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了诸侯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解析: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侵扰,是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选D项;A项只是长城的作用,可排除;秦朝和隋朝没有诸侯割据的现象,排除B项;C项只是大运河的作用,可排除。
3.[2023·山东临沂期中考试]下图是唐章怀太子(655~684年)墓道中的东壁《客使图》。该壁画(  )
A.体现了尊卑等级的秩序
B.创作源于艺术的想象
C.可佐证唐朝的开放政策
D.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
解析:如图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客使图》描绘的是唐朝的外交机构——鸿胪寺官员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景,可佐证唐朝的开放政策,故选C项;图中人物均呈站立姿态,未体现尊卑等级,排除A项;艺术创作源于现实生活,排除B项;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之表达,排除D项。
4.据记载,清廷在绥服蒙古各部过程中,根据八旗制度组织原则,结合蒙古原有社会制度,逐步建立起盟旗制度。盟旗的重大军政事宜由朝廷的理藩院裁决,地方性重大事件则报有关地区将军、都统和办事大臣会办。可见,盟旗制度(  )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扩大了地方上的行政权力
C.使民族平等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D.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解析:据材料“重大军政事宜由朝廷……裁决,地方性重大事件则报有关地区……”可知,盟旗制度将蒙古各部纳入清朝版图,并将其置于中央的统一管辖之下,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故选A项;盟旗制度仅针对蒙古各部,而材料中“地方性重大事件则报有关地区……”的目的是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管理,而非扩大地方的行政权力,排除B项;民族平等指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任何民族不能享有特权,而满族人建立清朝后,努力提高本民族地位,并未贯彻民族平等原则,排除C项;据材料“重大军政事宜由朝廷……,地方性重大事件则报有关地区……”可知,盟旗制度较妥善地处理了蒙古各部与清政府的关系,缓和了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而非激化,排除D项。
5.“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度……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  )
A.朝贡贸易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B.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
C.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D.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平等
解析:“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说明明代对外关系是通过朝贡贸易进行的,故选B项;政治意义是朝贡制度的核心,排除A项;“空前繁荣”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朝贡体系下双方地位并不平等,排除D项。
6.“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环羁”,“(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大秦国贡花蹄牛”;“(汉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安息王满屈复献师(狮)子及条支大鸟(鸵鸟)”;“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这些记载表明汉朝(  )
A.朝贡外交已经存在 B.采用羁縻外交手段
C.海陆丝绸之路繁荣 D.马市榷场贸易频繁
【解析】根据材料“身毒国献连环羁”“大秦国贡花蹄牛”“安息王满屈复献师(狮)子及条支大鸟(鸵鸟)”“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可知,汉朝中外交流中,外邦向汉朝政府进贡本地盛产的珍贵物种,说明当时朝贡外交已经存在,故选A项。
7.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隋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解析】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品上出现体现外国文化的图案,这是为了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故A项正确。
8.《杨贵妃教鹦鹉图》是出土于内蒙古的一幅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它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绘制的。画面描绘的是杨贵妃喂养一只白色鹦鹉的场景,杨贵妃的发饰有明显的契丹风格。由此可以推知(  )
A.风俗画在契丹盛行 B.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
C.辽宋关系趋于缓和 D.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
【解析】根据材料“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杨贵妃的发饰有明显的契丹风格”可知,绘画体现了辽宋民族交融的特点,即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故B项正确;此画以杨贵妃为绘画对象,而非市井民众,所以不是世俗画,排除A项;辽宋关系是在11世纪澶渊之盟后逐步缓和的,而材料中的时间是10世纪,排除C项;辽的疆域在东北和北方,与“西域”不符,排除D项。
9.据记载,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大食蕃客啰辛贩卖乳香达30万缗,纲首蔡景芳招诱船货,收息钱达98万缗,都各补授从九品“承信郎”官衔,赐予“公服履笏”。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  )
A.海外贸易满足了贵族的物欲追求 B.招徕外国货船可以增加官员政绩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民众崇尚洋货 D.政策调整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
10.康熙帝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理藩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二是处理与俄国的关系。这反映当时(  )
A.清朝统治者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
B.清朝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
C.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
D.清朝统治者的“天朝上国”观念浓厚
【解析】由机构名称“理藩院”及其处理与俄国的关系可知,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观念比较浓厚,故D项正确。
11.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迁去开垦土地,汉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徙民实边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这反映了秦汉时期(  )
A.边疆管理制度成熟 B.民族政策开明开放
C.边疆开发方式多样 D.民族交融日益加深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政府积极鼓励移民实边,加速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中原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交融,故选D项。
12.在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般对边疆地区采取怀柔笼络的政策,主要表现为通婚、册封、委以要职等。同时,各朝代在一些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地区都有驻军,如汉朝在西域的驻军、明朝在西藏的驻军、清朝在新疆的驻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
A.积极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
C.实行开明包容的民族自治政策
D.民族政策具有“恩威并施”的特点
【解析】材料“一般对边疆地区采取怀柔笼络的政策……同时,各朝代在一些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地区都有驻军”说明我国古代对边疆民族地区采用怀柔拉拢和军事震慑并用的手段,体现民族政策“恩威并施”的特点,故D项正确。
二、综合题
13.历代中央王朝都重视边地的管理与开发,边疆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西汉中央政府派出管理西域的地方机构。西域都护府的最高军政长官是西域都护,西域都护代表西汉中央政府管辖西
域,……负责监督乌孙、康居等政权,“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汉正式将西域收归中央政府。——摘编自孟辽阔《西汉中期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及其重要意义》
材料二 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之政的特殊机构,凡是有关藏族地区的军民钱谷、官吏任免、驿站交通的事务宣政院都需过问,从这个意义来说,宣政院的职能与一个行省机构类似,只是这个行省机构设在大都而不在藏族地区。由于藏族地区情况特殊,交通不便,宣政院在藏族地区还要行使或参与枢密院和御史台行使的职责,这又是宣政院与行省不同的地方。
——摘编自陈庆英《元代宣政院对藏族地区的管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元两朝边疆治理机构的主要职责。(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边疆治理的重大意义。(6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最高军政长官是西域都护,……代表西汉中央政府管辖西域,……负责监督乌孙、康居等政权”可知,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的一切军政事务,并对周边政权予以监督;据材料二“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之政的特殊机构,凡是有关藏族地区的军民钱谷、官吏任免、驿站交通的事务宣政院都需过问”可知,元代在中央政府设立宣政院,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又管理藏族地区的军政、选官和交通等。第(2)问,首先,边疆治理指的是封建中央政府对边远地区的管理,而这些地区因为多处于中国与外国的交界处,因此其管理对于国家主权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其次,据材料一“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汉正式将西域收归中央政府”和材料二“宣政院的职能与一个行省机构类似,只是……设在大都而不在藏族地区”可知,边疆治理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对于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边疆地区而言,边疆治理加强了落后的边疆地区与先进的中原地区的联系,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因为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管辖,也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从民族融合的方面来看,首先,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央对边疆的治理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交流交往;其次,边疆治理强化了民族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构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
答案:(1)职责: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的一切军政事务,并对周边政权予以监督;元代在中央政府设立宣政院,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又管理藏族地区的军政、选官和交通等。
(2)意义:边疆治理对于国家主权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对于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交流交往;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构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