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选择题
1.[2022·河南六市联考]夏商西周时期,礼与刑一起有效维护宗法等级秩序;春秋战国时期,由刑到法,由法到律,适应了统一的需要;到唐朝时期,出现律、令、格、式的严格区分,构成此后中国封建社会完整的法典体系。这反映了( )
A.礼主刑辅是古代法律存在的形式
B.法律是强化社会治理的工具
C.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法律发展历程
D.法律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2.秦朝崇尚法治,法律对侵害不同身份者会进行不同的惩处;即使卖身为奴的男子,对身为自由民的妻子依然拥有“夫权”和家长权。这体现秦律( )
A.蕴含礼制精神
B.违背“刑不避大夫”理念
C.奉行严刑峻法
D.注重维护民众的宗法权力
3.万历《黄岩县志》中大致勾勒出明前期社会风貌:“自是以来,士皆激昂奋励,以礼义廉耻为先,以行俭名节为贵;婚嫁之择,必先门第,吊死庆生,敦尚礼节,修风淳俗,彬彬然矣。”这一追忆( )
A.真实再现明前期风俗淳厚
B.表明察举制仍有相当影响
C.期盼建立理想的人间秩序
D.说明心学深入到基层社会
4.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
法律条文 出处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斗讼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 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
5.《后汉书·应劭传》记载,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以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这表明西汉时期( )
A.从“以法治国”变为“以礼治国”
B.继承秦以来“以法为教”的主张
C.开创以儒家思想解释律令的先河
D.儒法之间存在着德治与法治之争
6.康熙帝颁布“十六条圣谕”,强调“重人伦”“重农桑”“端士习”“厚风俗”,要求在乡村每半月进行一次宣讲,以教化百姓。这说明清朝( )
A.以道德准则稳定乡村社会秩序
B.以“十六条圣谕”为乡村律法
C.儒家思想开始在乡村得到普及
D.中央集权统治在乡村得到强化
7.《大明律》中规定,权势家族犯罪,官吏只得奏闻,不得擅自过问;同时又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 这体现出明代法律( )
A.对平民的保护形同虚设 B.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威
C.权势家族享有种种特权 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8.清朝初期,地方官员亲自撰写教化指导材料,官府衙门成为主要宣教机构,很多地方在县衙前还建有褒德亭,以便将民众聚集起来宣读圣谕、旌表文告或者当地官员所写的教化诗歌文章。此外,还在交通便捷的地方设置讲堂,进行圣谕宣讲。这些举措旨在( )
A.稳定社会秩序 B.落实理学观念
C.转变官府职能 D.保证政令畅通
9.汉代的《九章律》把封建国家的大政方针分篇编纂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典体系模式,其后的封建律典便以它为蓝本,《唐律疏议》《大清律例》就是由典、篇、卷(门)、条(附议或令、例)这样几个框架支撑的。这表明( )
A.中国古代已进入法治社会
B.中国古代立法保持着共同的规范
C.中华法系具有稳定性特征
D.外来文化影响中国古代法典编修
10.有史学家指出,儒家是出于司徒之官的,司徒是主教之官,所以儒家也最重教化。儒家之言教化,养必先于教,认为如果生活问题没有解决,教化两字,简直无从谈起。这主要说明儒家思想( )
A.产生于古代的某种官职 B.提倡教化以现实为基础
C.认为礼义教化最为重要 D.倡导物质享受忽略道德
11.下表为明清时期部分地区制定的乡约条款。由此可知,明清时期的乡约( )
[明]《文堂陈氏乡约》 本都远近山场,栽植松杉竹木,毋许盗砍盗卖,诸凡樵采人止取杂木。如违,鸣众惩治
[清]《公议茶规》 凡买松萝茶客入村,任客投主入祠校秤,一字平称。货价高低公品公卖,务要前后如一
A.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 B.提高了乡村社会自治能力
C.维护了个体经济稳定发展 D.有利于维护乡村公序良俗
12.周人认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主张“敬德保民”“以德配天”。这表明( )
A.周人的天命观中含有理性成分
B.天神崇拜在周代居于统治地位
C.周人对鬼神世界保持排斥态度
D.周人的世界观具有迷信的色彩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创造了与各部族均无血缘关系的“天”,并赋予“天”这一至上神伦理道德特征。周王以“明德”的方式承天命,祭天是周王的特权。周王根据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亲疏进行分封,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建立异姓宗盟与宗法秩序。周王在封土授民时,也把“明德”这一宗法伦理观念分给诸侯。杨向奎先生指出,“以德、礼为主的周公之道,世代相传,春秋末期遂有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儒家思想”。《诗经》曰:“有孝有德……四方
为则。”侯外庐先生明确指出:“周人才把德孝并称,德以对天,孝以对祖。”
——摘编自巴新生《西周“有孝有德”宗法伦理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材料二 在两汉历史文献中,有密集的关于家族“祠堂”的记录。如《东观汉记》载:“(邓晨)与上(刘秀)起兵,新野吏乃烧晨先祖祠堂,汗池室宅,焚其冢墓。”益州太守文齐稳定地方有功,刘秀即位,“封成义侯”,然而途中去世。“诏为起祠堂,郡人立庙祀之。”益州太守张翕“政化清平,得夷人和”。当地少数民族“二百余人,赍牛羊送丧”,直抵张翕家乡安汉,“起坟祭祀”。这一情形得到汉王朝执政集团的表扬,“诏书嘉美,为立祠堂”。
——摘编自玉子今《汉代“祠堂”的宗法权威与文化位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周政治统治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汉代祠堂在社会治理中的主要功能。(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宗法伦理观念的影响。(4分)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选择题
1.[2022·河南六市联考]夏商西周时期,礼与刑一起有效维护宗法等级秩序;春秋战国时期,由刑到法,由法到律,适应了统一的需要;到唐朝时期,出现律、令、格、式的严格区分,构成此后中国封建社会完整的法典体系。这反映了( )
A.礼主刑辅是古代法律存在的形式
B.法律是强化社会治理的工具
C.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法律发展历程
D.法律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解析:据材料“礼与刑……有效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由刑到法,由法到律,适应了统一的需要……构成此后中国封建社会完整的法典体系”可知法律体系发展完善,有利于社会治理,故选B项;礼主刑辅未体现,古代法律存在的形式有律、令、格、式等,排除A项;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出现,无法涵盖题目中夏商西周时期,排除C项;据材料“宗法等级秩序……统一的需要……封建社会”可知材料主语是社会治理,不是统治阶级利益,排除D项。
2.秦朝崇尚法治,法律对侵害不同身份者会进行不同的惩处;即使卖身为奴的男子,对身为自由民的妻子依然拥有“夫权”和家长权。这体现秦律( )
A.蕴含礼制精神
B.违背“刑不避大夫”理念
C.奉行严刑峻法
D.注重维护民众的宗法权力
解析:据材料“即使卖身为奴的男子,对身为自由民的妻子依然拥有‘夫权’和家长权”可知,秦代男子的法律地位高于女子,这是一种等级制,体现出儒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的礼制精神,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刑不避大夫”是指刑罚不避开士大夫,体现的是法律不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这与材料主旨男女地位不平等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秦律中男女地位不平等,而不是法律的严苛,排除C项;据所学,宗法权力是一种依托血缘的权力,材料没有涉及民众的宗法权力,排除D项。
3.万历《黄岩县志》中大致勾勒出明前期社会风貌:“自是以来,士皆激昂奋励,以礼义廉耻为先,以行俭名节为贵;婚嫁之择,必先门第,吊死庆生,敦尚礼节,修风淳俗,彬彬然矣。”这一追忆( )
A.真实再现明前期风俗淳厚
B.表明察举制仍有相当影响
C.期盼建立理想的人间秩序
D.说明心学深入到基层社会
解析:据材料“万历《黄岩县志》中大致勾勒出明前期社会风貌:‘自是以来,士皆激昂奋励,以礼义廉耻为先,以行俭名节为贵;婚嫁之择,必先门第,吊死庆生,敦尚礼节,修风淳俗,彬彬然矣’”,结合所学可知万历年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缺少了对道德的追求,所以才会追忆明前期的社会风貌,期盼建立理想的人间秩序,故选C项;材料只是追忆,并不是真实再现,排除A项;察举制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取消了,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对美好社会的期盼,说明心学并未深入到基层,排除D项。
4.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
法律条文 出处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斗讼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 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
解析:古代的法律条文禁止亲属之间的检举揭发,相互告状,并处以重刑,这种做法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故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体现法律与儒家伦理道德的融合,不是法律与公德的融合,故B项错误;血缘亲情逐渐强化与表格的内容体现儒家伦理的法律化不符,故C项错误;等级秩序日趋固化与表格的内容体现儒家伦理的法律化不符,故D项错误。
5.《后汉书·应劭传》记载,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以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这表明西汉时期( )
A.从“以法治国”变为“以礼治国”
B.继承秦以来“以法为教”的主张
C.开创以儒家思想解释律令的先河
D.儒法之间存在着德治与法治之争
解析:据材料“董仲舒”“以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可知,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引用《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依据审理案件的司法活动,使法律儒家化,故选C项;汉代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排除A项;“以法为教”指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而材料主要强调儒家对法律建设的影响,排除B项;汉代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后,出现了儒法结合、外儒内法的现象,排除D项。
6.康熙帝颁布“十六条圣谕”,强调“重人伦”“重农桑”“端士习”“厚风俗”,要求在乡村每半月进行一次宣讲,以教化百姓。这说明清朝( )
A.以道德准则稳定乡村社会秩序
B.以“十六条圣谕”为乡村律法
C.儒家思想开始在乡村得到普及
D.中央集权统治在乡村得到强化
解析:“重人伦”等圣谕内容都属于道德准则,具有教化百姓以稳定乡村社会秩序的作用,故选A项;皇帝的圣谕属于道德准则,并不是律法,排除B项;“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圣谕在清代之前即已出现,并非清代才用于教化百姓,无法作出对比,排除D项。
7.《大明律》中规定,权势家族犯罪,官吏只得奏闻,不得擅自过问;同时又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 这体现出明代法律( )
A.对平民的保护形同虚设 B.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威
C.权势家族享有种种特权 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解析】材料中对权势家族的各种规定主要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权势家族的法律规定,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加强君主权威,故B项错误;材料中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说明权势家族并不享有种种特权,故C项错误。
8.清朝初期,地方官员亲自撰写教化指导材料,官府衙门成为主要宣教机构,很多地方在县衙前还建有褒德亭,以便将民众聚集起来宣读圣谕、旌表文告或者当地官员所写的教化诗歌文章。此外,还在交通便捷的地方设置讲堂,进行圣谕宣讲。这些举措旨在( )
A.稳定社会秩序 B.落实理学观念
C.转变官府职能 D.保证政令畅通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朝非常重视社会教化,政府采用多种方式在地方基层广施教化,其根本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故选A项。
9.汉代的《九章律》把封建国家的大政方针分篇编纂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典体系模式,其后的封建律典便以它为蓝本,《唐律疏议》《大清律例》就是由典、篇、卷(门)、条(附议或令、例)这样几个框架支撑的。这表明( )
A.中国古代已进入法治社会
B.中国古代立法保持着共同的规范
C.中华法系具有稳定性特征
D.外来文化影响中国古代法典编修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的《九章律》把封建国家的大政方针分篇编纂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典体系模式,其后的封建律典便以它为蓝本进行编纂,《唐律疏议》《大清律例》按照典、篇、卷(门)、条(附议或令、例)等模式编纂,继承了《九章律》的体系模式,说明中华法系具有稳定性特征,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法律是维护皇权统治的工具,排除A项;中国古代立法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非保持共同的规范,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外来文化对古代立法的影响,排除D项。
10.有史学家指出,儒家是出于司徒之官的,司徒是主教之官,所以儒家也最重教化。儒家之言教化,养必先于教,认为如果生活问题没有解决,教化两字,简直无从谈起。这主要说明儒家思想( )
A.产生于古代的某种官职 B.提倡教化以现实为基础
C.认为礼义教化最为重要 D.倡导物质享受忽略道德
【解析】“儒家也最重教化”说明儒家思想重视教化,“如果生活问题没有解决,教化两字,简直无从谈起”表明儒家思想提倡教化以现实为基础,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礼义”,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倡导物质享受忽略道德”,排除D项。
11.下表为明清时期部分地区制定的乡约条款。由此可知,明清时期的乡约( )
[明]《文堂陈氏乡约》 本都远近山场,栽植松杉竹木,毋许盗砍盗卖,诸凡樵采人止取杂木。如违,鸣众惩治
[清]《公议茶规》 凡买松萝茶客入村,任客投主入祠校秤,一字平称。货价高低公品公卖,务要前后如一
A.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 B.提高了乡村社会自治能力
C.维护了个体经济稳定发展 D.有利于维护乡村公序良俗
【解析】材料“本都远近山场,栽植松杉竹木,毋许盗砍盗卖,诸凡樵采人止取杂木”“货价高低公品公卖,务要前后如一”反映的是地方乡约对生态环境及诚信经营的维护,这说明当时的乡约有利于维护乡村公序良俗,故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明清时期的两地乡约,且内容跟生态环境和诚信经营有关,不能反映乡约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乡约中关于生态环境和诚信经营的条款,不能体现乡村社会自治能力的提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乡约维护乡村公序良俗,与个体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
12.周人认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主张“敬德保民”“以德配天”。这表明( )
A.周人的天命观中含有理性成分
B.天神崇拜在周代居于统治地位
C.周人对鬼神世界保持排斥态度
D.周人的世界观具有迷信的色彩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事鬼敬神而远之”“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等信息可知,周人更加关注人的世界,对待鬼神更加理性,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周代居于统治地位的不是“天神崇拜”,排除B项;材料中对鬼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并非排斥,排除C项;迷信色彩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创造了与各部族均无血缘关系的“天”,并赋予“天”这一至上神伦理道德特征。周王以“明德”的方式承天命,祭天是周王的特权。周王根据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亲疏进行分封,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建立异姓宗盟与宗法秩序。周王在封土授民时,也把“明德”这一宗法伦理观念分给诸侯。杨向奎先生指出,“以德、礼为主的周公之道,世代相传,春秋末期遂有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儒家思想”。《诗经》曰:“有孝有德……四方
为则。”侯外庐先生明确指出:“周人才把德孝并称,德以对天,孝以对祖。”
——摘编自巴新生《西周“有孝有德”宗法伦理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材料二 在两汉历史文献中,有密集的关于家族“祠堂”的记录。如《东观汉记》载:“(邓晨)与上(刘秀)起兵,新野吏乃烧晨先祖祠堂,汗池室宅,焚其冢墓。”益州太守文齐稳定地方有功,刘秀即位,“封成义侯”,然而途中去世。“诏为起祠堂,郡人立庙祀之。”益州太守张翕“政化清平,得夷人和”。当地少数民族“二百余人,赍牛羊送丧”,直抵张翕家乡安汉,“起坟祭祀”。这一情形得到汉王朝执政集团的表扬,“诏书嘉美,为立祠堂”。
——摘编自玉子今《汉代“祠堂”的宗法权威与文化位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周政治统治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汉代祠堂在社会治理中的主要功能。(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宗法伦理观念的影响。(4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周王以‘明德’的方式承天命,祭天是周王的特权”结合所学得出宣传君权神授;据材料一“周王根据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亲疏进行分封,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建立异姓宗盟与宗法秩序”结合所学得出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据材料一“有孝有德……四方为则”“周人才把德孝并称,德以对天,孝以对祖”结合所学得出强化以德、孝为核心的宗法伦理观念。第(2)问据材料二“诏为起祠堂,郡人立庙祀之”“诏书嘉美,为立祠堂”结合所学得出倡导忠孝思想,维护了封建统治,强化了传统的宗法伦理观念;据材料二“这一情形得到汉王朝执政集团的表扬,‘诏书嘉美,为立祠堂’”结合所学得出成为统治者的政治工具,说明汉代祠堂在社会治理中的主要功能。第(3)问据材料一“周王在封土授民时,也把‘明德’这一宗法伦理观念分给诸侯”结合所学得出加强了周天子对广阔疆域的控制;据材料一“以德、礼为主的周公之道,世代相传,春秋末期遂有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儒家思想”得出为儒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据材料二“诏为祠堂,郡人立庙祀之”“诏书嘉美,为立祠堂”结合所学得出为后世忠孝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答案:(1)特点:宣传君权神授;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强化以德、孝为核心的宗法伦理观念。(答出两点即可)
(2)功能:倡导忠孝思想,维护了封建统治;强化了传统的宗法伦理观念;成为统治者的政治工具。
(3)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广阔疆域的控制;为儒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忠孝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