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件(79页)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件(79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14 15:2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9张PPT)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of earth movement
第一章第2节
地球的运动
课标解读
结合实际,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呈现】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4.知道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5.运用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原理,解释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变化、五带的形成等自然现象。
【课标解读】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能够利用地球运动规律和原理,分析一些自然现象、演变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通过学习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形成原因,建立客观联系、辨证的地理思维观。
【人地协调观】能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CONTENTS
01
02
03
04
Alternation of day and night and time difference
昼夜交替和时差
The deflection of a horizontal moving object along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Changes in the length of day and night and the height of the sun at noon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Seasonal alternation and division of five zones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昼夜交替和时差
Alternation of day and night and time difference
地理意义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昼夜交替
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昼半球
夜半球
昼弧
夜弧
晨昏线(圈)
Morning-Dusk Line(circle)
晨昏线
昏线
晨昏线(圈)
Morning-Dusk Line(circle)
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即将进入夜半球的界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即将进入昼半球的界线
晨昏线判断
Judgment of morning and dusk line
0o
90o W
180o
90o E
A
C
北极俯视图
N
B
弧线AB为晨线
弧线BC为昏线
晨昏线(圈)的特点
是一个过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夜半球。
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与赤道有两个交点,且与赤道始终互相平分。
晨昏线在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晨昏线以15°/h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地理意义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时差
由于地球的自转,同纬度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
不同经线的地方有不同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地理意义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时差
同一经线上的点地方时相同。
12:00
10:00
6:00
4:00
2:00
0:00
8:00
8:00
8:00
2:00
2:00
不同经线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特殊经线的地方时
Local time of special meridians
傍晚18:00
早晨6:00
午夜
0:00
正午
12:00
看图回答
A
B
B
B
A
同一经度,地方时________
晨线与赤道相交处(B),地方时为________?
昏线与赤道相交处(A),地方时为________
请在右图中找到这两个交点,并用A、B表示。
相同
6时
18时
看图回答
昼弧的中点(A)上,地方时为________?
夜弧的中点(B)上,地方时为____________?
12时
24时或0时
A
B
A
B
地方时相关计算
Local time correlation calculation
地球自转一周
为360°,需24h
经度每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度,时间相隔4分钟;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时间早。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h,每自转一度需要4分钟。
地方时相关计算
Local time correlation calculation
地球自西向东转,不同的经度有不同的时刻。
地方时
已知两地经度,求地方时差:
地方时差=经度距离×4分钟(同减异加)
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地方时差(东加西减)
地方时计算练习
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9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回答下题。
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地方时计算练习
图解思路
图表信息
文字信息
恩克斯堡岛位于165°E,属于东十一区
恩克斯堡岛正值2月7日正午
当地地方时为12时
由此计算出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月7日9时
尝试解答
A
时区划分
Time zone division
中时区
12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180

7.5°E
7.5°W
15°E
零时区
22.5°E
30°E
东一区
东二区
37.5°E
45°E
60°E
52.5°E
75°E
90°E
105°E
120°E
135°E
150°E
165°E
180°
67.5°E
82.5°E
97.5°E
112.5°E
127.5°E
142.5°E
157.5°E
172.5°E
东三区
东四区
东五区
东六区
东七区
东八区
东九区
东十区
东十一区
15°W
30°W
45°W
60°W
75°W
90°W
105°W
120°W
135°W
150°W
165°W
180°
52.5°W
37.5°W
22.5°W
67.5°W
112.5°W
97.5°W
82.5°W
172.5°W
157.5°W
142.5°W
127.5°W
西一区
西二区
西三区
西四区
西五区
西六区
西七区
西八区
西九区
西十区
西十一区
东西十二区
东西十二区
时区
时区计算
Time zone calculation
时区:
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区时: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中央经线经度=时区号×15°
时区计算练习
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尝试计算 151 E、98 W 的时区
经度 ÷ 15
余数>7.5,商+1 即为所在时区
余数<7.5,商 即为所在时区
日界线
Diurnal line
0
90 E
90 W
自然日界线
(0时日界线)
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
0:00
3月2日(新1天)
3月1日(旧1天)
180
0
90 E
90 W
人为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0:00
+1
-1
-1
+1
日界线与日期变更
Date line and date change
国际日界线应用
东12区越过日界线到西12区,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
西12区越过日界线到东12区,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
法定时
Legal hour
标准时或法定时:一个国家的标准(或法定)时间。
中国:北京时间(全国统一东八区)(钟表时间)
美国:东部、中部、山地、太平洋时间
计算不同地区的时差,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活动
第一,要根据区时划分的原则确定各地点所在的时区。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为15°的倍数,通常其东西各7.5 °范围为同一时区。
计算不同地区的时差,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活动
第二,可用数轴的方法(下图)计算两地间的时差:两地间相隔几个时区,相差就是几小时;越在东边的地方,时间越早。
例如,北京在东八区,价敦在0时区,两者相差8个时区,即北京比伦敦早8小时。
计算不同地区的时差,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活动
第三,如果涉及国际日界线,则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时间不变,日期减少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时间不变,日期增加一天。
日界线练习题
1. 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2018年6月14日17:30在莫斯科(东三区)开幕,我国观众观看开幕式的时间是北京时间何时
2. 一艘邮轮航行在太平洋上,船上有一位怀了双胞胎的孕妇临产。航行到180°经线附近海域时,老大出生了,当时是2018年1月1日。接着,老二出生了,出生日期是2017年12月31日。这是怎么回事
日界线练习题
题解
1. 莫斯科位于东三区
北京位于东八区
两地之间相差5个时区=相差5个小时
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北京位于莫斯科以东
当莫斯科为6月14日18点时
北京应为6月14日18+5=23点
日界线练习题
题解
2. 本题主要考查对日界线两侧日期相差一天的了解掌握。
180°经线为日期变更的界线
180°
东面(晚一天)
(早一天)西面
日界线以东比西面晚了一天。如果孕妇乘坐飞机自东向西越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就要加一天,如果姐姐是在日界线东侧出生,妹妹在日界线西侧出生,那么妹妹的出生日期就比姐姐早一天了。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
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The deflection of a horizontal moving object along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地理意义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原运动方向
偏转的方向
赤 道
N
S
S
偏转规律
南半球向左偏
北半球向右偏
赤道无偏转
纬度越大偏转越明显
小窍门
Tips
判断地转偏向力方向的方法
初始运动方向
偏转后的运动方向
南半球 北半球
地转偏向力的地理意义
地转偏向力对气流(风向)、铁路轨道磨损、河流的流动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北岸
南岸
沙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小结
地球自转的意义
昼夜交替
产生时差
水平运动物体偏移
晨昏线
地方时和区时
地转偏向力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hanges in the length of day and night and the height of the sun at noon
地理意义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弧
夜弧
晨昏线
纬线被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长短比例”来表示
A
B
C
D
E
F
G
H
I
表示
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的关系,可以这个地方所在纬线上的昼弧和夜弧的关系来表示。
昼夜长短的三种情况
昼长夜短,如图北回归线上的昼夜情况。
昼夜等长,如图赤道上的昼夜情况。
昼短夜长,如图南回归线上的昼夜情况。
N
S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太阳直射点移动
昼夜长短变化的示意图
N
S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66°34 ′
90°
23°26 ′
66°34 ′
23°26 ′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N
S
S
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昼夜都为12小时。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N
S
24时00分
18时29分
14时51分
13时13分
12时00分
10时47分
09时09分
05时31 分
00时00分
43°08 ′
66°34 ′
90°
46°52 ′
23°26 ′


夏至日:北半球达到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00时00分
05时31分
09时09分
10时47分
12时00分
13时13分
14时51分
18时29 分
24时00分
43°08 ′
66°34 ′
90°
46°52 ′
23°26 ′


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达到昼最长、夜最短。
N
S
昼短 夜长
昼长 夜短
春分日
全球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秋分日
夏至日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内极昼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以内极夜
冬至日
昼渐长、夜渐短
直射点北移
昼渐短、夜渐长
直射点南移
昼渐长、夜渐短
直射点北移
昼渐短、夜渐长
直射点南移
以北半球为例
南半球反之
N
S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时间 变化特点 重要节气
北半球 夏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 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分日 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补充知识:昼长与夜长的计算
地球自转方向
120°
8小时
夜长
小时16
昼长
240°
20时日落
4时日出
昼夜时长
=昼夜弧度/15°
俯视图
夜长=120°/15°=8小时
昼长=240°/15°=16小时
日出、日落时刻
昼长16小时,即上午8小时,可算出4时日出;日落算法一样
1
2
3
4
5
6
2h
2h
2h
2h
2h
2h
16 小时
昼长
N
S
补充知识:昼长与夜长的计算
侧视图
昼长=2小时×4×2=16小时
夜长=24-昼长=8小时
或 夜长=2小时×2×2=8小时
日出、日落时刻
日出时刻=夜长÷2=12-昼长的一半
日落时刻=24–夜长÷2=12+昼长的一半
地理意义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N
S
O
h
地平面
概念: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某地的夹角,用字母h表示。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过程
地 面
东 E
西 W
日出
正午
日落
h(太阳高度)
t (地方时)
H1
0 6 12 18 24
最大
日出 正午 日落
S
全球的昼夜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66°34 ′
90°
23°26 ′
66°34 ′
23°26 ′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N
S
春、秋分日
24时00分
18时29分
14时51分
13时13分
12时00分
10时47分
09时09分
05时31 分
00时00分
43°08 ′
66°34 ′
90°
46°52 ′
23°26 ′


全球的昼夜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日
00时00分
05时31分
09时09分
10时47分
12时00分
13时13分
14时51分
18时29 分
24时00分
43°08 ′
66°34 ′
90°
46°52 ′
23°26 ′


全球的昼夜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小结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半球各纬度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春、秋分日 赤道 南北两极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从此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N
S
60°
60°
30°
30°
30°
30°
60°
60°
90°
90°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小结
纬度相同的地点,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离直射点纬度越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离直射点纬度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减小1°。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H = 90°- 纬度差
纬度差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练习
如果太阳直射在赤道0°,求30°N和30 °S的正午太阳高度?
如果太阳直射在10°N,求30°N和30°S的正午太阳高度?
纬度差:30°- 0°= 30°
90°-纬度差===90°- 30°= 60°
30°N: 90°- 纬度差(30°- 10°= 20°)= 70°
30°S: 90°- 纬度差(30°+ 10°= 40°)= 50°
活动
判断图示四个地点的纬度。
绘制学校所在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
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简图。
查阅当地的纬度。
计算当地夏至日和冬至目的正午
太阳高度,并指出正午太阳的方向。
按图a的方式在图b中绘制当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
描述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方向的年内变化规律。
图a示意地球上四个特殊纬度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示意图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Alternation of day and night and time difference
地理意义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四季更替
1
2
3
4
5
6
12
11
10
9
8
7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随时间变化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随时间不同
地表表面的季节更替
季节更替产生的原因
季节变化的纬度差异
季节变化的纬度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地区: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
昼夜长短变化不大,正午太阳高度终年较大,全年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
全年皆夏




昼夜长短变化很大,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很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最大,昼夜长短变化也较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同时达到极值,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变化最大






地理意义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五带划分
地球公转轨道面
(黄道平面)
23 26’
黄赤交角
地轴
北极星
北极
南极
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也称为太阳赤纬角或黄赤大距。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赤交角约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
23°26′N
23°26′S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夏至
6月22日前后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春分
次年3月21日前后
N
S
以北半球为例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
想一想: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北寒带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 终年寒冷
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
四季分明
有太阳直射
终年炎热
北纬66°34′
北纬23°26′
南纬23°26′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有极昼极夜 终年寒冷
南纬66°34′
北极
北极圈
南极圈

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
四季分明
南极
N
S
N
S
思考: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的影响
黄赤交角增大
热带、寒带面积增大;温带面积减少
黄赤交角减小
热带、寒带面积减小;温带面积增大
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呢?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黄赤交角变大(小) 黄赤交角等于0°
太阳直射点的范围   扩大(缩小) 直射赤道
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范围 扩大(缩小) 无极昼、极夜现象
五带的范围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 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无五带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无变化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赤道与寒带除外) 始终昼夜平分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小结
昼夜长短的变化
特征
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公转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四季更替
五带划分
黄赤交角
规律: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
板书设计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和时差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
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
和五带划分
随堂巩固
当地时间2018年8月24日23时,中国海军174舰艇编队在合肥舰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即同时跨越赤道和格林尼治天文台经线。据此回答第1题
1.174舰艇编队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时( )
A.亚洲大部分地区白昼变长
B.舰挺跨越了东南西北四个半球
C.处于24日的地区小于一半
D.太阳直射北纬7.8°、西经165°
随堂巩固
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 km。据此回答2~3题。
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A.3:20 B.8:40
C.15:20 D.20:40
3.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
A.8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随堂巩固
下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年内昼长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4~5题。
4.①②③④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5.有关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
B.②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
C.③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不变
D.④地一年中无太阳直射
随堂巩固
下图为我国某地2019 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
A.由南向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北向南 D.由东北向西南
7.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在( )
A.2019 年 2 月 B.2019 年 7 月
C.2019 年 12 月 D.2020 年 1 月
随堂巩固
8.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及P点的纬度。
(2)比较A、B、C三点白昼长短。
(3)说出这一天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
(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点20分,判断B点所属时区。
(5)若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请说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及北半球白昼的变化情况。
(20°N,45°W) 70°N
C>A=B
70°S及其以南地区
西十区
南,北半球白昼将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