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摸底诊断卷
一、根据拼音,写字词。
1.我家门前yǒu( )一条cháng cháng( )的小河。
2.明明wèn( )妈妈,雨点从哪儿lái( ),又qù( )哪儿了?
3.种葫芦的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葫芦的生长主要是靠yè zi ( )制造养料,叶子与葫芦联系密切,叶子长了虫却bù jí shí zhì ( ),小葫芦就会biàn huáng luò guāng ( ),所以他就得不到葫芦。
二、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繁星 集中 潇洒 朝霞
B.屋檐 甜密 闪烁 复杂
C.搞纸 讨厌 啼叫 敏捷
D.佣有 膨大 具备 拂拭
三、下列关于破折号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卖——扇子啦!”(声音的延长)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解释说明)
C.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语意的转折)
D.“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补充说明)
四、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人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又名紫禁城,________。故宫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________,外国是一条护城河,四周是3400米的城墙。城墙上开有4座城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________。
1.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2.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3.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水势广阔浩大或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
2.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也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等艺术,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
3.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所有的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们。(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真安静啊!(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填空。
1.卧薪尝胆——( )填人物
2.入木三分——( )填人物
3.韦编三绝——( )填人物
4.投笔从戎——( )填人物
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鲁迅称它为“ , 。”
6. 是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 ”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 的风格。
7.出师一表真名世,
8. ,阴阳割昏晓。
9. ,独钓寒江雪。
10.儿童散学归来早,
八、快乐读书吧。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先阅读梗概,再浏览精彩片段,这种阅读方法适合阅读( )
A.文言文 B.绘本故事 C.短篇小说 D.长篇作品
2.下列名著中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手法的是( );“被罚刷墙”“鬼屋寻宝”这两个故事出自( );( )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作品;( )中的主人公为了追逐一只兔子而不慎掉入兔子洞。从而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经历了一系列奇幻的冒险。
A.《骑鹅旅行记》 B.《汤姆·索亚历险记》
C.《鲁滨逊漂流记》 D.《爱丽丝漫游奇境》
九、课内阅读。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 )多忙,对我的问题( )很感兴趣,( )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籍”的音序是( ),音节是( )。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凶恶( ) 清楚( )
成熟( ) 轻松(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从这组关联词中我深深地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段,“局势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提示:共有三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画“ ---”的句子,填空。
“轻易”在课文中是________的意思。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___________。这段话运用____________描写,父亲对母亲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李大钊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6.我能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来概括选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你来到李大钊的塑像前,你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说“勤”
①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②勤,对于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说的“勤”,就是要人们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古今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③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数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④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不气馁,不灰心。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他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数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姓陈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⑤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知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⑥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造诣( ) 变拙( )为巧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请概括第④段中的两个具体事例。
4.你能够再举出一个或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论点是正确的吗?
5.写出八个有关勤奋学习的四字词语。
十一、作文。
题目:我和XX
要求:①题目中的XX可写人物,如妈妈、老师、同学,也可写其他,如猫、花、邮 票、足球等。②请注意“和”字的含义,要写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有真情实感。③字数在6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