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
2、过程与方法: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3、情感与价值:体会中国古代山水诗歌的高妙旨趣。
2教材分析
所选材料属于苏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诵读欣赏内容。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是初中学生必备技能之一。本诗是山水诗派代表作之一,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3学情分析
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懂得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通过苏轼《浣溪沙》的学习,初一学生基本掌握了古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特色。这位本诗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诗意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5教学方法
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解决本课重点难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一承不变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把“接受型教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
6教学任务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诗歌内涵,音乐、语言、意境之美,熟读成诵。并能初步掌握山水诗歌鉴赏方法。
7重点难点
1、营造诗意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2、了解诗歌的语言、意境、音乐之美。
8教学过程
8.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诗意导入
教师活动:提示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一些描绘名山大川、精微景观、亭台楼阁的诗词,总结其共同点
学生活动:背诵、抢答老师提示的诗歌并体会诗歌美感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调动多种感官;创设诗意情境;激发学习欲望,揭示本节课题。
网络资源与PowerPoint相结合
活动2【讲授】一读诗歌,勾勒轮廓。
教师活动:作山水诗歌总结,作者介绍,范读。
学生活动:跟读,描绘轮廓,有序地在脑海中展现诗人所呈现的景物。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初步感知作者描绘景象,绘山水之景。
学生利用查找的数字资源,教师利用ppt总结
活动3【活动】二读,给景物着色
教师活动:肯定学生初读取得的成果,再次深入范读,另学生给景物着色。
学生活动:再次朗读,给古寺,初日,高林,禅房,花木,山光,潭水设色。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着山水之色,体会明快与凝重相结合的景物特点。
活动4【活动】多次朗读,品绘画之境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多次阅读,注意语言、细节、旨趣之美。
学生活动:将诗歌内容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出来,以景推情,知人论情。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体会作者将游览名胜的喜悦与对高远境界的追求融合在一起、悠游愉悦中有所感悟(忘却世俗)的内心。
PPT课件
活动5【练习】聆音乐之美
教师活动:介绍近体诗格律知识
学生活动:能基本了解押韵、平仄用法。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了解近体诗格律规则体会诗歌韵律美。
PPT课件。
活动6【测试】诗歌之美
教师活动:曲径通幽,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中间四句不仅写出环境的极美极静,而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
学生活动:聆听、体会、总结。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PPT课件
活动7【作业】异同探究
教师活动:出示作业:阅读王维的《鸟鸣涧》任选一方面谈谈这首诗给你带来的美感。
学生活动:从音乐、绘画、意境美任意一方面分析,若能结合作者经历谈更佳。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总结山水诗一般鉴赏方法。
PPT课件。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