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配套教学设计(27)

文档属性

名称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配套教学设计(27)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5 09:23:5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 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
谈话:回忆蜗牛的生长变化——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和形状——讨论:如何饲养蚕,
如何观察记录蚕的成长——实践:准备饲养盒
活动2【导入】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多长呢?
2.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
3.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
命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来饲养蚕,观察了解蚕的生长变化。
活动3【讲授】二、观察蚕卵
二、观察蚕卵
1.蚕的生命从哪儿开始?(蚕卵)
你有观察过蚕卵吗?就让我们从观察蚕卵开始对蚕生命的了解。
2.观察蚕卵
(1)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
黑色的。)
(2)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3)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3.汇报交流。
三、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1.哪些同学饲养过蚕?请介绍一下你的饲养方法和经验。
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
2.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3.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为什么要洒水?
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为蚕的出生做准备。在盒盖上扎些小孔,为了空气的流通,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保持蚕卵的湿润。
4.PPT演示讲解“养蚕注意事项”
(1)蚕一出卵应及时用毛笔轻轻将它刷到桑叶上。
(2)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并切成碎片或条状。
(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环境清洁。
(4)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饲养,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四、指导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具体来说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活动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一定的温度。)
观察蚁蚕的外形,找食,挑食,吃食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活动4【讲授】五、小结
五、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希望这些蚕卵在同学们的精心呵护下,早日孵化成蚕宝宝。
活动5【活动】六、布置课外活动。
六、布置课外活动。
孵化蚕卵,观察并记录蚕的生长情况。
活动6【讲授】板书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色
观察蚕卵 大小
形状
活动7【活动】活动
1.观察蚕卵的变化。
2.做好孵化蚕卵的准备工作,孵化蚕卵饲养蚕。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