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自2023年3月份以来,由美国硅谷银行倒闭所引发的银行危机在不断发酵。2023年5月1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被关闭,由银行业监管机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据《今日美国》报道,美国近190家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在金融发达的美国,银行掀起倒闭风潮( )
①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一定程度上反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绝对过剩
③不仅会重创美国经济,还会引发世界经济动荡
④意味着国家的干预政策并不能彻底缓和阶级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这样叙述20世纪70—90年代的世界:建立在领土主权之上的民族国家,对其事务控制掌握的范围日渐缩小;反之,其行动运作不为领土疆界所局限的另一类组织,如跨国公司、国际货币市场,以及卫星时代的全球媒体传播事业,却开始高奏凯歌。作者认为
A.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的手段越来越隐秘 B.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影响深远
C.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治理提出新的挑战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损害他国主权
3.2017年2月1日(当地时间),英国议会下议: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2017年3月29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
A.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矛盾激化 B.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中断
C.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4.2017年以来,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美国政府多次利用加征关税、极限施压等手段将自身利益诉求强加他国。据此可知
A.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逆全球化”暗流不断涌动
C.经济全球化违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 D.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5.西方学者阿兰·伯努瓦认为全球化包含四个特征(如下图)。下列组织中最符合全球化进程中第三个特征的是( )
【1】资本的垄断 【2】大众的苦难 【3】国家的消融(削弱了国家的主权) 【4】现代主义的结束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不结盟运动
C.欧洲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6.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的大企业以实行行业内的合并达成“世界第一的全球规模经营范围”作为一种战略优势,如1995年,日本三菱银行和东京银行合并,成为东京三菱银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同年,英国的葛兰素公司成功并购英国另一大医药公司——韦尔康姆公司,跃居世界第一大医药公司。这说明( )
A.逆全球化暗流涌动 B.跨国公司垄断市场
C.产业结构快速变革 D.国际经济竞争激烈
7.下图为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主题图片。据此判断,其研究主题是 ( )
A.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快 B.一超多强国际格局形成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D.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8.漫画常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时事,如图漫画标题《地毯式扩张》,其反映的是
A.迅速兴起的不结盟运动 B.不断扩大中的欧洲联盟
C.日益发展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不断东扩的北约组织
9.有学者指出,北约成立时,“除了美国以外都是欧洲国家,现在也没有多大的改变,仍然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但该组织已与其成立之初大相径庭,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现在欧洲国家虽然占比高,但是已经丧失了主导权”。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北约成为美国霸权政策的工具 B.欧洲政治分裂的趋势加剧
C.欧洲国家独立自主的要求增强 D.北约扩张削弱了欧洲地位
10.下表为《主要西方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进出口占全球比重变化》。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出口(占全球出口的%) 进口(占全球进口的%)
国家年份 1963年 1995年 国家年份 1963年 1995年
美国 17.4 12.4 美国 8.6 16.0
联邦德国/德国 15.6 12.3 联邦德国/德国 6.2 8.5
日本 6.1 11.6 日本 4.6 5.6
法国 7.0 6.0 法国 4.7 5.5
意大利 4.7 5.6 意大利 1.9 4.7
英国 11.4 5.4 英国 4.1 3.5
加拿大 2.6 3.3 加拿大 5.0 3.6
合计 64.8 56.6 合计 35.0 47.4
A.西方七国集团的工业优势不复存在
B.全球工业化的格局发生了一定变化
C.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D.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11.下列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石油输出国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12.1990年,第一次专门讨论经济发展的中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召开。1991年不结盟国家第十次部长会议决定将不结盟运动的侧重点从政治转向经济上的南南合作;同年伊斯兰会议组织首脑会议呼吁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逐步建立一个共同市场。这些会议的召开是为了应对该时期( )
A.美苏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B.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
C.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3.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指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框架,谋求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这一宣言
A.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B.冲击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C.说明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完全解决 D.标志全球治理体系的建立
14.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结束后日本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B.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谋求成为军事大国 D.有向海外派兵的可能
15.新时代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个性特征日趋显现和成熟,而成长的烦恼也相伴而生,唯有不断继续创新,丰富话语,实现超越,才能规避各种风险,迈向更高的阶段。文中的“个性特征”和“成长烦恼”的含义指
A.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和全球化话语权有待提高
B.政府履行市场经营权和世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C.我国公民不断国际化和南北经济差异日益明显
D.经济全球化主导地位和中美贸易之间矛盾不断
16.英国正面临的危险是,欧陆六国可能会取代英国成为“北大西洋联盟的第二号成员”,这一集团的影响注定会削弱英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英国继续待在共同市场之外并继续同六国竞争,英国将在政治上处于美、苏、西欧大陆以次的地位,在政治和外交上将有被孤立的危险。同时,未来世界的外交渠道有可能会绕过英国而从欧共体通过,从而给英国的大国地位及其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造成严重的威胁。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处境是( )
A.第三世界的领袖 B.欧共体的创始国
C.国际地位受到削弱 D.与美国结盟对抗整个世界
17.“二战后”,法国意识到‘不仅要把敌人打倒,还要把它扶起来',惟有放弃报复心态,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仇恨才能化解。”材料现象
A.促使法国加入了北约组织 B.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建立
C.缓和了法国和苏联的矛盾 D.冲击了“冷战”对抗意识
18.如图所示为1960年至2007年间欧共体(欧盟)15国GDP年均增长率(%)的变化。据此可知,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脱欧的正式实现 B.国际经济环境变化
C.经济全球化趋势逆转 D.美国援欧计划受阻
19.特朗普上台后绕开世界贸易组织对多个国家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并以此为筹码要求有关国家与美国重新谈判贸易协议。如2018年对来自欧盟的钢铁和铝开征25%的关税,对500亿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反映出当前
A.中国崛起消解了美国霸权主义
B.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亟待调整
C.经济全球化加剧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D.经济区域集团化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20.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其表现包括( )
①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独特作用 ②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③中国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并成为重要政治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表明欧洲的联合
A.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实力 B.巩固和发展了两极格局
C.加速了西欧和美国的决裂 D.建立了国际政治新秩序
22.彭树智等人编写的《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指出:“中东产油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石油价格疲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多样化仍将是产油国经济发展的任务。”这反映出西亚产油国
A.仍致力于收回石油主权 B.原油出口遇到巨大障碍
C.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石油 D.石油价格受到大国控制
23.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例如规定发达国家的缔约方应当努力实现全经济范围内的绝对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的缔约方应当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转向全经济范围减排或限排的目标。《巴黎协定》的这一原则( )
①体现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②关注了缔约国经济的差异
③尊重了缔约国发展的历史 ④消除了缔约国存在的分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4.“中亚”一般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内陆国家构成的地理空间,大致位于中国新疆与东欧、西亚之间。请阅读材料,并完成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以来,中亚地区面临重重挑战。这不仅表现在其于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也表现在各政治体组织松散,民众多依附于部落或土地,因此,随着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初沙俄军队以及上百万俄罗斯移民的到来,中亚地区同样迎来“千年未有之变局”:游牧生活转为定居或半定居,以血缘为基础的传统权威逐渐瓦解,依附于沙俄的群体成为新的权力中心。
——摘编自丁笃本《中亚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亚五国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五国主体民族均存在跨境居住的情形,需要解决大量俄裔人口及俄语的政治地位,而乌、吉、塔三国则长期受扰于恐怖主义问题,美国又借反恐旗号输出意识形态并策划“郁金香革命”等“颜色革命”,且费尔干纳盆地领土划分、里海油气资源分配、跨境水资源分配等在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不是问题”而成为“问题”,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能源和矿产出口等问题层层纽结,中亚五国步步维艰。幸运的是,中国为中亚走出泥潭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摘编自许涛《当前中亚地区安全面临的新挑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亚地区面临重重挑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亚地区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并指出中国为中亚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机遇”?
25.20世纪以来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摘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叙述》
材料二 美苏冷战对抗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立的意识形态是美苏各自在竞争中运用的旗号。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构成了冷战的一个重要方面。冷战的另一个方面是它的自我控制机制,它们使得美苏无论怎样对抗和争斗,都不至于使地区冲突升级,不至于在彼此间爆发热战。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三 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乔治·布什遵循具有帝国特征的单极秩序逻辑,体现了美国大战略的转轨。鉴于多边国际制度作为建构未来秩序的基本原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美国当前的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
——门洪华《美国霸权与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四例美苏冷战的重大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当前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的原因。
三、论述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大变局,是指一个长时期的跨度,发生重要的影响巨大的变化。因此,对于百年大变局,要有历史的眼光,有大视野,有谋略。“大变局”从范畴方面说,可分为全球之变与中国之变;从领域方面说,可分为政治之变、经济之变与社会之变。20世纪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看,大变局都是前所未有的。总的特点是:在世界秩序方面,世界建立了基本的国际关系秩序规则;在经济发展方面,世界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20世纪的变局中,最应记取的教训是什么、经验是什么?
——摘编自张蕴岭主编《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世界巨变中的教训或经验”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C
6.D
7.D
8.B
9.A
10.B
11.A
12.D
13.A
14.B
15.A
16.C
17.B
18.B
19.B
20.A
21.A
22.C
23.A
24.(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国内各政治体组织松散;经济落后,民众多依附于部落或土地; 俄军队以及上百万俄罗斯移民的到来。
(2)新的挑战:大量俄裔人口及俄语的政治地位;受扰于恐怖主义问题;美国对其地区的霸权主义;领土划分、油气资源分配、跨境水资源分配等问题;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能源和矿产出口等问题。
机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项目,给中亚的对外降低贸易成本,有很多船舶运输的货物将能够转到陆路上来。中亚、中东欧地区的很多国家没有港口,经济比较滞后,没有享受到上一轮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在这过程中将会有非常大的收获。
25.(1)变化:一战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局面出现;美国实力和国际地位提升;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斗争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2)特点: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军备竞赛贯穿始终;具有自我控制机制。
事件:杜鲁门主义出台;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德国的分裂;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3)原因:建构多边国际制度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霸权主义的衰落;国际上反霸权主义力量的增长。
26.示例一:霸权主义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与动荡。
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了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北约”,苏联主导建立“华约”,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世界处于“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中;“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独霸全球,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进攻主权国家南联盟,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
示例二: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的趋势。
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欧共体(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推动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世界各地的交流合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加速世界经济发展,也加剧了全球竞争。我们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示例三: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取得重大成就,为二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战后苏联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赫鲁晓夫等系列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超越传统的做法,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社会主义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其它参考论题如:世界政治格局格局影响国家间的关系、影响国家决策;经济政策要与时俱进;政治格局变化影响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利弊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