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聂耳 配套教学设计(6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八节:聂耳 配套教学设计(6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5 09:47:0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赏析《金蛇狂舞》,学唱《毕业歌》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意识,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而知道其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贡献,赏析《金蛇狂舞》,学唱《毕业歌》,了解“螺蛳结顶”这种民族器乐创作手法;重新认识聂耳音乐的艺术性与革命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去感受体验作品的内涵。
2学情分析
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高中学生,学习接受能力还比较强,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金蛇狂舞》感受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艺术魅力。
2、学唱《毕业歌》并体会歌曲表达的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 1、体验作品的情感,挖掘深刻的思想内涵
2、了解“螺蛳结顶”这种民族旋律写作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一)导入
首先播放一首歌,同学们跟着唱,唱时要立正、严肃、脱帽、行注目礼,每周一早上我们都唱,大家说是什么歌?生:国歌。师:全体起立,听国歌伴奏歌唱。
播放《国歌》唱完提问:这首歌曲的曲名、创作年代、作者
师: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我们想起祖国过去受侵略受压迫的苦难,想起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我们就会心潮澎湃,爱国主义热情更加高涨。
这首歌曲名叫------《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年代是---1935年,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今年是抗日胜利70周年,这首歌在民族危亡年代,给民众以希望,给中国以力量;它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每一代人的成长------这伟大的作品,它的作者是聂耳。
点出课题——人民音乐家——聂耳
活动2【测试】新授课:介绍作曲家及其作品。
(二)介绍作曲家及其作品。
课前叫大家分组预习聂耳,现提问同学们对聂耳了解的情况。(事先分配好查找资料不重复)
一组学生: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音乐,他有极高的音乐天赋------
二组学生:聂耳是现代作曲家、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奠基者------
三组学生:聂耳的主要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毕业歌》、《金蛇狂舞》《铁蹄下的歌女》、《码头工人歌》------
四组学生:聂耳的音乐启蒙教师其实是他的母亲。聂耳的童年是在喜爱民歌的母亲的影响下------
师:大家预习功课做的很好,知道了聂耳的生平,为什么叫聂耳,外号“耳朵先生”,聂耳是现代作曲家,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奠基者,以及他的作品,表现了时代最强音。
活动3【活动】赏析作品
(三)赏析作品
《金蛇狂舞》:
1、导语:同学们还讲到聂耳在喜爱民歌的母亲影响下,很多音乐作品中都有民间音乐曲调的运用。那接下来我们欣赏他创作的优秀作品民乐合奏《金蛇狂舞》……
2、欣赏《金蛇狂舞》思考回答:聆听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什么场面?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情绪?“金蛇”“狂舞”各指什么?生------。师:联想到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面和欢腾的情绪。“金蛇”指龙舟, “狂舞”指龙舟比赛时的情景。
3、作品简介:《金蛇狂舞》是聂耳在1934年根据民间器乐曲牌《倒八板》整理改编并亲自指挥录成唱片的。乐曲以活泼跳动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以鲜明的民族色彩、简练的笔墨勾画了一幅生动的民间生活风俗画面。聂耳将乐曲曲名定为《金蛇狂舞》,反应了他对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运用探究式学习法找到“螺蛳结顶”这种民族器乐创作手法的特点。
最有鲜明特色的第三段采用“螺蛳结顶”的旋律写作手法,它将歌曲中的某几个乐句采用逐渐删减、收缩的方式形成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的效果。
全体学生体验:(1)演唱第三乐段主旋律、老师带唱两遍;(2)节奏练习锣和鼓对击表演两遍。
(3)锣和鼓对击对答呼应演唱一遍。
5、播放《金蛇狂舞》另一种是由王力宏、李云迪演奏的双钢琴合奏。让学生体会音乐的不同艺术效果,做出分析,说说哪一种更适合表现民间器乐曲《金蛇狂舞》,为什么?生--------。
师:民族合奏的《金蛇狂舞》更适合。它要表现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这里锣鼓等打击乐器的运用,节奏更加铿锵有力,旋律更加昂扬,热情洋溢,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传统的乐曲就要用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民族乐器演奏,使乐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毕业歌》:
1、导语:聆听了聂耳优秀的民族管弦乐曲,接着聆听他的歌曲《毕业歌》。同学们以前小学初中毕业时候有唱过毕业歌吗?生:------2、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欣赏一下这首《毕业歌》。
思考问题:(1)、歌曲的风格是怎样的?生-----。师:进行曲风格,雄壮、有力、激昂、有气势。(2)、歌曲的结束句给你怎样的感受?A、低沉悲凉 B、高亢有力C、欢快愉悦D、热情洋溢
3、作品简介:《毕业歌》作于1934年,是影片《桃李劫》的主题歌,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毕业歌》就是影片中一群青年学生毕业前欢聚一堂时唱的。影片结束时又再次响起,起了揭示影片主旨、号召有为青年走上救亡战场的作用,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爱,在我国革命斗争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学生探究:抗日时期青年学生的理想是保家为国、走上战场。那现在青年学生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生------。
4、根据节奏师生配合朗诵《毕业歌》歌词,请同学们找出能够表达号召性的典型节奏,了解切分音和附点音符、三连音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对歌曲进行分段。
5、教唱《毕业歌》,采用钢琴教唱法。
6、在教师指导下有感情的演唱,适时把握住教育学生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4【作业】拓展与延伸
(四)拓展与延伸
1、指导:书本194页拓展与探究第3题。聂耳的创作生涯只有几年,却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音乐作品。按表格要求,列举几首曲目名称。(检测学生了解聂耳创作歌曲的情况。)
2、聂耳歌曲大家唱。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卖报歌》同样出自聂耳之手。创作背景:1933年,聂耳在上海工作期间,与一位十岁左右的卖报姑娘——小毛头交上了朋友。小毛头每天不等天明就要去排队等派报,晚上卖报卖到深夜,卖不完报纸就会影响全家的生计。小毛头的遭遇,给聂耳深刻的印象,就以她做模特,写成的作品;(1)、同学们听赏完思考歌曲《卖报歌》描绘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卖报歌》生动地勾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卖报童的形象和她生活的艰辛。(2)、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A、低沉悲凉 B、高亢有力C、欢快活泼 D、热情洋溢 ;击掌歌唱。
3、课后延伸要求:聂耳是左翼音乐运动的音乐家代表,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革命音乐运动。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举出一到两位左翼音乐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探究这一时期作品所产生的巨大社会价值及学习这些歌曲的现实意义。)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五)课堂小结
聂耳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他不幸早逝,是我国音乐界的一大损失,然而他的创作对人民革命斗争作出的巨大贡献是我国音乐界的骄傲,在当时以至整个民主革命斗争中具有广泛、巨大的国内和国际影响,鼓舞着、教育着无数青年走上革命之路,而且直到今天还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他是中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活动6【活动】复习《毕业歌》
最后以饱满的情绪,铿锵有力的节奏歌唱《毕业歌》结束本课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