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学业水平评价卷
一、填空题
1.(2018三上·沾益期末) 、摸、闻、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2018三上·沾益期末)人们通常将水、牛奶分为一类,称他们为 ;将石头、木头分为一类,称为 ;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 。
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第三课《大树和小草》)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 。
4.(2018三上·沾益期末)常见的水生植物有: 、 、 等;常见的陆生植物有: 、 、 等。
5.(2018三上·沾益期末)植物叶一般由 、 组成。
6.(2018三上·沾益期末)蜗牛的身体分为 、 、尾三部分,头上长有触角、 ,触角上长有 。
7.(2018三上·沾益期末)蚯蚓的身上长有 、 、 ;它用呼吸 。
8.(2018三上·沾益期末)常见的材料有: 、 、 等。
9.(2018三上·沾益期末)我们使用的材料中 、 是天然; 、 是加工材料。
10.(2018三上·沾益期末) 发明了制造价格最低的造纸技术,让纸迅速地被推广应用。
二、判断题
11.(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 期中学情调查卷(A) 35)蚂蚁和蝗虫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12.(2018三上·沾益期末)蜗牛会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
13.(2018三上·沾益期末)蚂蚁在行进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
14.(2018三上·沾益期末)观察任何一种液体都可以用嘴去尝。( )
15.(2018三上·沾益期末)液体都会形成滴状。( )
16.(2018三上·沾益期末)金属饮料罐的加工成型过程利用了金属的柔韧性。( )
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与测试)有时空气会占据空间,有时又不占据空间。
18.(2018三上·沾益期末)树木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树木。( )
19.(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第四课《水生植物》)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叶柄膨大有气囊。
20.(2018三上·沾益期末)观察大树的图片比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有更多的发现。( )
三、选择题
21.(2018三上·沾益期末)下列几种纸按其吸水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书写纸→卫生纸→牛皮纸
B.牛皮纸→书写纸→卫生纸
C.卫生纸→书写纸→牛皮纸
22.(2018三上·沾益期末)黏土烧制成砖或陶瓷后,其性质( )。
A.发生了变化
B.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黏土变得很干很干
23.(2018三上·沾益期末)要比较两杯体积非常接近的水的多少,比较好的方法是( )。
A.用同一个小杯分别量两杯水
B.用自己画上刻度的小杯分别量两杯水
C.用量筒分别量两杯水
24.(2018三上·沾益期末)蚂蚁是用( )来交流信息的。
A.语言 B.舞蹈 C.触角
25.(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校园里的小动物同步练习)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它的腹部就是它的足。蜗牛的足叫( )。
A.腹足 B.软足 C.脚
26.(2018三上·沾益期末)下列三种植物中,到冬天树上还有绿叶的树是( )。
A.桃树 B.桂花 C.柳树
27.(2018三上·沾益期末)观察大树的时候,我们应该按照( )顺序进行。
A.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
B.从局部到整体,由远到近
C.从整体到局部,由近到远
28.(2019三上·新会月考)金鱼在水里不停地张嘴,是因为( )。
A.它在和其他金鱼交流
B.它在呼吸水中的氧气
C.它要不停地喝水
29.(2018三上·沾益期末)下列材料中韧性最好的是( )。
A.金属 B.塑料 C.木头
30.(2018三上·沾益期末)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我们要( )。
A.视线与液面保持水平
B.仰看液面
C.俯看液面
四、实验研究:
31.(2018三上·沾益期末)空气有重量吗
(1)实验方法:
(2)实验结论:
32.(2018三上·沾益期末)用气泡图记录塑料的特性。
33.(2018三上·沾益期末)食用油和水的观察记录表
34.(2018三上·沾益期末)观察研究小动物记录表
五、简答
35.(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一单元第七课植物的共同特点同步训练)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36.(2018三上·沾益期末)请描述造一张纸的方法和步骤
37.(2018三上·沾益期末)描述一棵你熟悉的大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看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感觉器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看、摸、闻、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答案】液体;固体;气体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液体、固体和气体,将石头、木头分为一类,称为固体,人们通常将水、牛奶分为一类,称他们为液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3.【答案】木质茎;草质茎
【知识点】茎的形态
【解析】【解答】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分析】本题考的是木质茎和草质茎的形态区别。
4.【答案】莲;浮萍;水葫芦;桃树;杏树;杨树
【知识点】水生植物
【解析】【分析】根据植物的生活环境分类可以将植物分成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莲、浮萍、水葫芦等;常见的陆生植物有:桃树、杏树、杨树等。
5.【答案】叶柄;叶片
【知识点】叶的特征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片是叶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叶柄一边连接着叶片一边连接着茎。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它支撑着整个叶片。
6.【答案】头;腹;口;眼睛
【知识点】蜗牛的形态特征
【解析】【分析】蜗牛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蜗牛科。它的壳一般呈低圆锥形,可以是右旋或左旋。蜗牛的头部显著,具有触角2对,其中大的1对顶端有眼。头部腹面有口,口内具有齿舌,可用以刮取食物。蜗牛身上有甲壳,形状像小螺,颜色多样化,头有四个触角,走动时头伸出,受惊时则头尾一起缩进甲壳中;蜗牛身上有唾涎,能制约蜈蚣、蝎子,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六、七月热时会自悬在叶下,往上升高,直到唾涎完了后自己死亡。
7.【答案】口;环带;肛门;皮肤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腐烂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蚯蚓有体节,刚毛,背孔, 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在11节体节后,各节背部背线处有背孔,有利于呼吸,保持身体湿润。
8.【答案】金属;木材;塑料
【知识点】材料的种类
【解析】【分析】材料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制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常见的材料有:金属、玻璃、塑料、木材等。
9.【答案】羊毛;木材;纸;玻璃
【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解析】【分析】在常见的材料中,有的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和石料等,属于天然材料;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铁、玻璃、塑料等,属于人造材料。
10.【答案】蔡伦
【知识点】造纸术
【解析】【分析】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的蔡伦通过总结前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生产出了大量轻便、便宜的纸。让更多的人可以用上纸,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昆虫;蚂蚁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错误的。蚂蚁和蝗虫都属于节肢动物。
【分析】蚂蚁和蝗虫都有头节、胸节和腹节,胸节上有六条腿。都是不完全变态昆虫。都是冬季都蛰伏,春季开始活动。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蜗牛的生活习性
【解析】【分析】 蜗牛是波状移动,使身体前进,如果它脚底下的地方是干的,它们就无法行动,所以,腹足就分泌十分丰富的黏液,帮助它爬行,这种黏液一遇到空气就迅速干燥,并且闪闪发亮。以至蜗牛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闪亮的足迹。 题目说法正确。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蚂蚁
【解析】【分析】蚂蚁是社会性很强的昆虫,彼此通过身体发出的信息素来进行交流沟通,当蚂蚁找到食物时,会在食物上撒布信息素,别的蚂蚁就会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东西拖回洞里去。 当蚂蚁死掉后,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当有别的蚂蚁路过时,会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蚂蚁不会像活的蚂蚁那样跟对方交流信息(互相触碰触角),于是它带有信息素的尸体就会被同伴当成食物搬运回去。 通常情况下,那样的尸体不会被当成食物吃掉,因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窝的蚂蚁都有自己特定的识别气味,有相同气味的东西不会受到攻击,这就是同窝的蚂蚁可以很好协作的基础。 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干扰它们。 题目说法正确。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在观察液体时,不能直接用嘴去尝,因为这些液体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会危害我们的健康。题目说法错误。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使得液体尽可能的减小表面积,而球体正好满足这一要求,所以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液体成球体状,如果把液体盛在容器里,容器的形状决定了液体的形状,如果让液体分散开来,各部分的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就会收缩成滴状。题目说法正确。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金属
【解析】【分析】金属材料具有柔韧性,不同金属的柔韧性不同,金属饮料罐的加工成型过程利用了金属的柔韧性。题目说法正确。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着空间。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植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的多样性。多样的植物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对人类的用途广泛,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丰富的物质原料。树木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树木。题目说法正确。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生植物
【解析】【解答】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分析】植物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它的形态。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感觉器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看、摸、闻、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会比观察大树的图片有更多的发现。题目说法错误。
21.【答案】C
【知识点】纸的吸水性
【解析】【分析】纸张的吸水性取决于纤维的性质、浆料的打浆度和纸张的结构,纸的纤维越粗吸水性越强。下列几种纸按其吸水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卫生纸→书写纸→牛皮纸。故选C。
22.【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黏土烧制成砖或陶瓷后,其本身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其性质发生了变化。故选A。
23.【答案】C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要比较两杯体积非常接近的水的多少,比较好的方法是用量筒分别量两杯水。故选C。
24.【答案】C
【知识点】蚂蚁
【解析】【分析】蚂蚁是社会性很强的昆虫,彼此通过身体发出的信息素来进行交流沟通,当蚂蚁找到食物时,会在食物上撒布信息素,别的蚂蚁就会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东西拖回洞里去。 当蚂蚁死掉后,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当有别的蚂蚁路过时,会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蚂蚁不会像活的蚂蚁那样跟对方交流信息(互相触碰触角),于是它带有信息素的尸体就会被同伴当成食物搬运回去。 通常情况下,那样的尸体不会被当成食物吃掉,因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窝的蚂蚁都有自己特定的识别气味,有相同气味的东西不会受到攻击,这就是同窝的蚂蚁可以很好协作的基础。 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干扰它们。故选C。
25.【答案】A
【知识点】蜗牛的形态特征
【解析】【分析】蜗牛的肚子下的扁平的足实际上是一条条横纹,这些横纹像水波一样向后波动,蜗牛靠着横纹的波动,一伸一缩地向前推进。也就是蜗牛靠腹足爬行。故选A。
26.【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随着季节的变化,动物有迁徙、冬眠、换毛、存储粮食等行为,植物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落叶等行为。桃树、柳树到冬天会落叶,桂花属于常绿植物,到冬天树上还有绿叶。故选B。
27.【答案】A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观察,在教学中只有运用观察,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抽象概括达到理性认识。观察大树的时候,我们应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顺序进行。故选A。
28.【答案】B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解答】金鱼在水中不时张开嘴,在下雨天甚至伸出头部,这是金鱼在呼吸水中的氧气。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鱼类呼吸依靠的器官是鳃部。
29.【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韧性,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越好,则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韧性可在材料科学及冶金学上,韧性是指材料受到使其发生形变的力时对折断的抵抗能力,其定义为材料在破裂前所能吸收的能量与体积的比值。金属材料比塑料和木头的韧性好。故选A。
30.【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积时,要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A。
31.【答案】(1)在自制小天平的左右两侧拴上相同的气球调整到横梁平衡的状态后,把其中一个气球吹起,天平会打破平衡,往有空气的那一端倾斜
(2)空气具有质量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根据空气的性质验证实验,可以通过天平来证明空气有质量,在自制小天平的左右两侧拴上相同的气球调整到横梁平衡的状态后,把其中一个气球吹起,天平会打破平衡,往有空气的那一端倾斜,证明空气具有质量。
32.【答案】1、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性稳定,不会锈蚀;2、耐冲击性好;3、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4、绝缘性好,导热性低;5、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6、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7、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
【知识点】塑料
【解析】【分析】塑料的特性有:1、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性稳定,不会锈蚀;2、耐冲击性好;3、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4、绝缘性好,导热性低;5、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6、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7、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
33.【答案】1、颜色:水无色透明,食用油通常泛淡黄色透明。
2、透明度:水和油都是透明的。
3、气味:水无味,食用油通常有油脂的香味。
4、黏性:水无黏性,油有黏性,易附着在物体上。
5、轻重:油比水轻,混合后油在上面,水在下面,不会融合。
6、流动快慢: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易干,油相反,食用油主要用于食品饭菜中,水的存在很普遍,用途也特别广泛。水和食用油都属于液体,但又不同,水和食用油的异同点:
1、颜色:水无色透明,食用油通常泛淡黄色透明。
2、透明度:水和油都是透明的。
3、气味:水无味,食用油通常有油脂的香味。
4、黏性:水无黏性,油有黏性,易附着在物体上。
5、轻重:油比水轻,混合后油在上面,水在下面,不会融合。
6、流动快慢: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
34.【答案】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
35.【答案】植物的一生经历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过程。
【解析】【解答】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但一生都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过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植物一生经历的生长过程的识记。
36.【答案】造一张纸的方法和步骤:
斩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渔网等植物原料捣碎。
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图中可见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
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
【知识点】造纸术
【解析】【分析】造纸用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原料,可以笼统包括为树类、草类、废纸类等。也有用矿物纤维原料的。造一张纸的方法和步骤:
斩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渔网等植物原料捣碎。
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图中可见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
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
37.【答案】我们观察到柳树高高的,叶片细长,春天发芽、冬天落叶,柳枝下垂等。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观察,在教学中只有运用观察,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抽象概括达到理性认识。看、摸、闻、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我们观察到柳树高高的,叶片细长,春天发芽、冬天落叶,柳枝下垂等。
1 / 1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学业水平评价卷
一、填空题
1.(2018三上·沾益期末) 、摸、闻、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答案】看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感觉器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看、摸、闻、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2018三上·沾益期末)人们通常将水、牛奶分为一类,称他们为 ;将石头、木头分为一类,称为 ;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 。
【答案】液体;固体;气体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液体、固体和气体,将石头、木头分为一类,称为固体,人们通常将水、牛奶分为一类,称他们为液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第三课《大树和小草》)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 。
【答案】木质茎;草质茎
【知识点】茎的形态
【解析】【解答】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分析】本题考的是木质茎和草质茎的形态区别。
4.(2018三上·沾益期末)常见的水生植物有: 、 、 等;常见的陆生植物有: 、 、 等。
【答案】莲;浮萍;水葫芦;桃树;杏树;杨树
【知识点】水生植物
【解析】【分析】根据植物的生活环境分类可以将植物分成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莲、浮萍、水葫芦等;常见的陆生植物有:桃树、杏树、杨树等。
5.(2018三上·沾益期末)植物叶一般由 、 组成。
【答案】叶柄;叶片
【知识点】叶的特征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片是叶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叶柄一边连接着叶片一边连接着茎。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它支撑着整个叶片。
6.(2018三上·沾益期末)蜗牛的身体分为 、 、尾三部分,头上长有触角、 ,触角上长有 。
【答案】头;腹;口;眼睛
【知识点】蜗牛的形态特征
【解析】【分析】蜗牛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蜗牛科。它的壳一般呈低圆锥形,可以是右旋或左旋。蜗牛的头部显著,具有触角2对,其中大的1对顶端有眼。头部腹面有口,口内具有齿舌,可用以刮取食物。蜗牛身上有甲壳,形状像小螺,颜色多样化,头有四个触角,走动时头伸出,受惊时则头尾一起缩进甲壳中;蜗牛身上有唾涎,能制约蜈蚣、蝎子,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六、七月热时会自悬在叶下,往上升高,直到唾涎完了后自己死亡。
7.(2018三上·沾益期末)蚯蚓的身上长有 、 、 ;它用呼吸 。
【答案】口;环带;肛门;皮肤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腐烂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蚯蚓有体节,刚毛,背孔, 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在11节体节后,各节背部背线处有背孔,有利于呼吸,保持身体湿润。
8.(2018三上·沾益期末)常见的材料有: 、 、 等。
【答案】金属;木材;塑料
【知识点】材料的种类
【解析】【分析】材料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制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常见的材料有:金属、玻璃、塑料、木材等。
9.(2018三上·沾益期末)我们使用的材料中 、 是天然; 、 是加工材料。
【答案】羊毛;木材;纸;玻璃
【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解析】【分析】在常见的材料中,有的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和石料等,属于天然材料;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铁、玻璃、塑料等,属于人造材料。
10.(2018三上·沾益期末) 发明了制造价格最低的造纸技术,让纸迅速地被推广应用。
【答案】蔡伦
【知识点】造纸术
【解析】【分析】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的蔡伦通过总结前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生产出了大量轻便、便宜的纸。让更多的人可以用上纸,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二、判断题
11.(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 期中学情调查卷(A) 35)蚂蚁和蝗虫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昆虫;蚂蚁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错误的。蚂蚁和蝗虫都属于节肢动物。
【分析】蚂蚁和蝗虫都有头节、胸节和腹节,胸节上有六条腿。都是不完全变态昆虫。都是冬季都蛰伏,春季开始活动。
12.(2018三上·沾益期末)蜗牛会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蜗牛的生活习性
【解析】【分析】 蜗牛是波状移动,使身体前进,如果它脚底下的地方是干的,它们就无法行动,所以,腹足就分泌十分丰富的黏液,帮助它爬行,这种黏液一遇到空气就迅速干燥,并且闪闪发亮。以至蜗牛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闪亮的足迹。 题目说法正确。
13.(2018三上·沾益期末)蚂蚁在行进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蚂蚁
【解析】【分析】蚂蚁是社会性很强的昆虫,彼此通过身体发出的信息素来进行交流沟通,当蚂蚁找到食物时,会在食物上撒布信息素,别的蚂蚁就会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东西拖回洞里去。 当蚂蚁死掉后,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当有别的蚂蚁路过时,会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蚂蚁不会像活的蚂蚁那样跟对方交流信息(互相触碰触角),于是它带有信息素的尸体就会被同伴当成食物搬运回去。 通常情况下,那样的尸体不会被当成食物吃掉,因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窝的蚂蚁都有自己特定的识别气味,有相同气味的东西不会受到攻击,这就是同窝的蚂蚁可以很好协作的基础。 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干扰它们。 题目说法正确。
14.(2018三上·沾益期末)观察任何一种液体都可以用嘴去尝。(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在观察液体时,不能直接用嘴去尝,因为这些液体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会危害我们的健康。题目说法错误。
15.(2018三上·沾益期末)液体都会形成滴状。(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使得液体尽可能的减小表面积,而球体正好满足这一要求,所以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液体成球体状,如果把液体盛在容器里,容器的形状决定了液体的形状,如果让液体分散开来,各部分的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就会收缩成滴状。题目说法正确。
16.(2018三上·沾益期末)金属饮料罐的加工成型过程利用了金属的柔韧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金属
【解析】【分析】金属材料具有柔韧性,不同金属的柔韧性不同,金属饮料罐的加工成型过程利用了金属的柔韧性。题目说法正确。
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与测试)有时空气会占据空间,有时又不占据空间。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着空间。
18.(2018三上·沾益期末)树木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树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植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的多样性。多样的植物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对人类的用途广泛,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丰富的物质原料。树木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树木。题目说法正确。
19.(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第四课《水生植物》)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叶柄膨大有气囊。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生植物
【解析】【解答】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分析】植物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它的形态。
20.(2018三上·沾益期末)观察大树的图片比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有更多的发现。(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感觉器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看、摸、闻、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会比观察大树的图片有更多的发现。题目说法错误。
三、选择题
21.(2018三上·沾益期末)下列几种纸按其吸水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书写纸→卫生纸→牛皮纸
B.牛皮纸→书写纸→卫生纸
C.卫生纸→书写纸→牛皮纸
【答案】C
【知识点】纸的吸水性
【解析】【分析】纸张的吸水性取决于纤维的性质、浆料的打浆度和纸张的结构,纸的纤维越粗吸水性越强。下列几种纸按其吸水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卫生纸→书写纸→牛皮纸。故选C。
22.(2018三上·沾益期末)黏土烧制成砖或陶瓷后,其性质( )。
A.发生了变化
B.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黏土变得很干很干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黏土烧制成砖或陶瓷后,其本身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其性质发生了变化。故选A。
23.(2018三上·沾益期末)要比较两杯体积非常接近的水的多少,比较好的方法是( )。
A.用同一个小杯分别量两杯水
B.用自己画上刻度的小杯分别量两杯水
C.用量筒分别量两杯水
【答案】C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要比较两杯体积非常接近的水的多少,比较好的方法是用量筒分别量两杯水。故选C。
24.(2018三上·沾益期末)蚂蚁是用( )来交流信息的。
A.语言 B.舞蹈 C.触角
【答案】C
【知识点】蚂蚁
【解析】【分析】蚂蚁是社会性很强的昆虫,彼此通过身体发出的信息素来进行交流沟通,当蚂蚁找到食物时,会在食物上撒布信息素,别的蚂蚁就会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东西拖回洞里去。 当蚂蚁死掉后,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当有别的蚂蚁路过时,会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蚂蚁不会像活的蚂蚁那样跟对方交流信息(互相触碰触角),于是它带有信息素的尸体就会被同伴当成食物搬运回去。 通常情况下,那样的尸体不会被当成食物吃掉,因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窝的蚂蚁都有自己特定的识别气味,有相同气味的东西不会受到攻击,这就是同窝的蚂蚁可以很好协作的基础。 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干扰它们。故选C。
25.(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校园里的小动物同步练习)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它的腹部就是它的足。蜗牛的足叫( )。
A.腹足 B.软足 C.脚
【答案】A
【知识点】蜗牛的形态特征
【解析】【分析】蜗牛的肚子下的扁平的足实际上是一条条横纹,这些横纹像水波一样向后波动,蜗牛靠着横纹的波动,一伸一缩地向前推进。也就是蜗牛靠腹足爬行。故选A。
26.(2018三上·沾益期末)下列三种植物中,到冬天树上还有绿叶的树是( )。
A.桃树 B.桂花 C.柳树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随着季节的变化,动物有迁徙、冬眠、换毛、存储粮食等行为,植物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落叶等行为。桃树、柳树到冬天会落叶,桂花属于常绿植物,到冬天树上还有绿叶。故选B。
27.(2018三上·沾益期末)观察大树的时候,我们应该按照( )顺序进行。
A.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
B.从局部到整体,由远到近
C.从整体到局部,由近到远
【答案】A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观察,在教学中只有运用观察,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抽象概括达到理性认识。观察大树的时候,我们应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顺序进行。故选A。
28.(2019三上·新会月考)金鱼在水里不停地张嘴,是因为( )。
A.它在和其他金鱼交流
B.它在呼吸水中的氧气
C.它要不停地喝水
【答案】B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解答】金鱼在水中不时张开嘴,在下雨天甚至伸出头部,这是金鱼在呼吸水中的氧气。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鱼类呼吸依靠的器官是鳃部。
29.(2018三上·沾益期末)下列材料中韧性最好的是( )。
A.金属 B.塑料 C.木头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韧性,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越好,则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韧性可在材料科学及冶金学上,韧性是指材料受到使其发生形变的力时对折断的抵抗能力,其定义为材料在破裂前所能吸收的能量与体积的比值。金属材料比塑料和木头的韧性好。故选A。
30.(2018三上·沾益期末)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我们要( )。
A.视线与液面保持水平
B.仰看液面
C.俯看液面
【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积时,要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A。
四、实验研究:
31.(2018三上·沾益期末)空气有重量吗
(1)实验方法:
(2)实验结论:
【答案】(1)在自制小天平的左右两侧拴上相同的气球调整到横梁平衡的状态后,把其中一个气球吹起,天平会打破平衡,往有空气的那一端倾斜
(2)空气具有质量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根据空气的性质验证实验,可以通过天平来证明空气有质量,在自制小天平的左右两侧拴上相同的气球调整到横梁平衡的状态后,把其中一个气球吹起,天平会打破平衡,往有空气的那一端倾斜,证明空气具有质量。
32.(2018三上·沾益期末)用气泡图记录塑料的特性。
【答案】1、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性稳定,不会锈蚀;2、耐冲击性好;3、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4、绝缘性好,导热性低;5、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6、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7、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
【知识点】塑料
【解析】【分析】塑料的特性有:1、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性稳定,不会锈蚀;2、耐冲击性好;3、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4、绝缘性好,导热性低;5、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6、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7、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
33.(2018三上·沾益期末)食用油和水的观察记录表
【答案】1、颜色:水无色透明,食用油通常泛淡黄色透明。
2、透明度:水和油都是透明的。
3、气味:水无味,食用油通常有油脂的香味。
4、黏性:水无黏性,油有黏性,易附着在物体上。
5、轻重:油比水轻,混合后油在上面,水在下面,不会融合。
6、流动快慢: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易干,油相反,食用油主要用于食品饭菜中,水的存在很普遍,用途也特别广泛。水和食用油都属于液体,但又不同,水和食用油的异同点:
1、颜色:水无色透明,食用油通常泛淡黄色透明。
2、透明度:水和油都是透明的。
3、气味:水无味,食用油通常有油脂的香味。
4、黏性:水无黏性,油有黏性,易附着在物体上。
5、轻重:油比水轻,混合后油在上面,水在下面,不会融合。
6、流动快慢: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
34.(2018三上·沾益期末)观察研究小动物记录表
【答案】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
五、简答
35.(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一单元第七课植物的共同特点同步训练)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答案】植物的一生经历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过程。
【解析】【解答】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但一生都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过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植物一生经历的生长过程的识记。
36.(2018三上·沾益期末)请描述造一张纸的方法和步骤
【答案】造一张纸的方法和步骤:
斩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渔网等植物原料捣碎。
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图中可见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
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
【知识点】造纸术
【解析】【分析】造纸用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原料,可以笼统包括为树类、草类、废纸类等。也有用矿物纤维原料的。造一张纸的方法和步骤:
斩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渔网等植物原料捣碎。
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图中可见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
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
37.(2018三上·沾益期末)描述一棵你熟悉的大树。
【答案】我们观察到柳树高高的,叶片细长,春天发芽、冬天落叶,柳枝下垂等。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观察,在教学中只有运用观察,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抽象概括达到理性认识。看、摸、闻、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我们观察到柳树高高的,叶片细长,春天发芽、冬天落叶,柳枝下垂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