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歌曲创作的繁荣景象。并借“歌颂祖国”这一主旋律进行排列梳理,使学生对歌曲的题材、体裁等分辨得更清楚,进而对——祖国颂歌,有更深刻的理解。
2教学目标
1、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及《祝酒歌》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内容。
2、认识歌曲的体裁,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3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普遍喜欢听流行音乐,对“红歌’没有太多了解。但他们知识面广,求知欲强,将不同时期的作品结合历史知识,还是能调动起学习的兴趣。
4重点难点
重点:1、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心情。
难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并积极参与音乐鉴赏活动。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图片结合音乐引入
一、《我和我的祖国》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首先,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见证祖国的辉煌。
二、展示课题——《祖国颂歌》
提问:刚才,同学们从视听上感受到一个什么样的祖国?
祖国——美丽吗?祖国——繁荣吗?祖国——富强吗?
让我们一起来歌颂祖国吧!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第十七单元 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节 祖国颂歌
活动2【讲授】作品赏析
一)《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引出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导入:爱家乡是爱祖国的一种表现。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的地方
2、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师:聊完家乡的特色,让我们一起带上好心情来欣赏一首赞美家乡的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听听歌曲是怎样描绘家乡的。
(1)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家乡?(美丽而又富饶的家乡)
(2)学生提问,师引导大家回答并小结
现在请同学们说说,欣赏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呢?
小结:这首歌曲创作于1961年,是电影《红日》中的插曲。歌曲吸收了山东民歌的音乐素材,曲调显得委婉、深情、优美。
3、乐段分析并范唱
(1)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第一乐段比较舒缓,诉说般的娓娓道来,描绘家乡的美丽、富饶;
第二乐段比较激情,把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尽情地抒发出来。
(2)衬字拖腔的运用
请同学们看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歌词有什么特点?
小结:由于音调富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加上衬字拖腔的运用,歌曲显得风味十足。
4、介绍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的乐段,并与《沂蒙山小调》对比。
(1)第一乐段可以分为几个乐句?每个乐段几小节?
小结: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采用了民间特有的一种音乐创作方法,叫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这种方法在民歌中比较常见。
(2)与《沂蒙山小调》对比
师唱《沂蒙山小调》,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种创作方法的歌曲有何特点?
(3)师生哼唱,感受依势下行的拖腔。
小结:采用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创作方法的歌曲,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
5、聆听并跟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起伏变化,并在谱例上画出旋律线。
师:了解完“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的创作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跟唱一段这首歌曲,感受它的旋律起伏变化,并请同学们在课本的谱例上画出歌曲的旋律线。
旋律线是指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的走向而形成的各种直线或曲线。可以分为:平行旋律、上行旋律、下行旋律和综合型旋律。
生答师小结:第一乐段,优美抒情,娓娓道来般地诉说,旋律线是比较舒缓的,没有太多的起伏变化接近于平行旋律。
第二乐段的开头,音域提高了,旋律线往上走,形成了上行旋律。这里也是歌曲的高潮部分。
6、填表格并小结。
7、拓展:例举其他赞美家乡的歌曲。
这首歌曲唤起了人们对家乡无限的眷恋之情。
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歌曲是赞美家乡的?
例:赞美永福《大陆阿里山》、赞美漳平《漳平美》等。
(二)《祝酒歌》
导入:了解完赞美家乡的歌曲,让我们继续带着愉悦的心情出发,来欣赏一首经典的歌曲《祝酒歌》
1、欣赏李光曦的演唱
师:首先我们欣赏的是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的演唱
(1)歌曲的音乐情绪怎样?
小结:这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歌曲,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群众欢欣、喜悦的心情。
(2)歌曲表达了什么主题内容?
小结:这首歌曲创作于中国人民摆脱十年浩劫后的1977年,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举国上下、亿万人民群众欢庆十月胜利的情景。
这首歌曲唱响了一个历史新纪元的来临。
2、欣赏关牧村的演唱
师:欣赏完男高音歌唱家李光曦的演唱,让我们一起感受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演唱的《祝酒歌》,听听两种不同音色演绎同一首歌曲效果有何不同。
师:男高音强劲有力,能更强烈的表达感情。
女中音柔美、厚实、热情,在表达情感方面显得比较含蓄。
两种音色演绎歌曲各具特色,和而不同。
小结:这首歌曲的音调糅和了多种民歌风格的素材,既有新疆、西藏的民歌调,又有江南民歌的风味;既有抒情歌曲、舞蹈音乐的风格,又有进行曲的特点。因此,歌曲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传遍全国,并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的群众歌曲。
3、曲作者——施光南简介。
这么优秀的歌曲是谁创作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作者。
歌曲的词作者是韩伟,曲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他的代表作有很多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月光下的凤尾竹》,《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等。他还创作了芭蕾舞剧音乐、京剧音乐等,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音乐家。
小结: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声。刚才我们欣赏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从不同角度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情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歌曲的体裁。
五、相关音乐知识:
歌曲体裁:就是歌曲的一种式样或类型。
1、群众歌曲:易学、易唱、易上口。
例如:《歌唱祖国》歌词—通俗易懂,曲调—雄壮豪迈,音域—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
按题材内容可细分为:
节庆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
学生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
工人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等。
士兵歌曲:《游击队歌》《打靶归来》等。
小结:我国的群众歌曲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宣传和鼓舞作用。
2、艺术歌曲:
歌词通常采用著名诗歌,词曲紧密配合,作曲技法比较复杂,感情细腻,优美感人,抒情性较强。例如《沁园春·雪》、《我爱你中国》、《玫瑰三愿》等。
活动3【活动】拓展与探究
标明以下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歌曲的体裁(艺术歌曲、群众歌曲、 颂歌、进行曲、抒情歌曲或其他)
小结:歌曲的体裁就歌曲本身而言并无截然不同的明确界限,一首歌曲常常结合两种以上的体裁。
活动4【活动】结束
1、唱响《歌唱祖国》,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
2、结束语:
在美妙的歌声中,我们度过了一节课愉快的时光。
新中国伴随着歌声成长,在歌声中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愿八班的同学在歌声中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