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第2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课标要点
核心素养
1.分析实验现象,认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常见的钠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基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
的化合物类别。
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探究物质性质;能说明钠
2.学会用钠原子结构分析钠的化学性质的思维方式、用实验
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的关系。
方法探究物质性质。结合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实例,了解过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实验探究等一系列
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活动,增强安全意识和培养严谨求实
3.了解焰色反应及其应用。
的科学精神。
一、活泼的金属单质一钠
1.存在: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
NaCl、Na2CO3、Na2SO4等。
2.钠的原子结构: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8
1,最外
层只有1个电子,易失去,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很
强的还原性。
3.钠的物理性质
(1)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比H2O的小、比煤油
的大,质软、易切割,熔点低的金属
(2)保存: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大量的钠保存在固
体石蜡中。
4.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的反应
①常温下:新切开的钠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反应方程
式为4Na+O,夕2Na2O。
②加热时:钠先熔化,然后与O2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
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反应方程式为:2Na+O,
l1l Na2 O2 o
(2)钠与水的反应
2Na+2H2O夕2NaOH+H2个
5.钠的氧化物
(1)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方程式:Na2O+
H2O92NaOH。
(2)过氧化钠:
①与H2O反应:2Na2O2+2H2O夕4NaOH+O2个;
②与CO2反应:2Na2O2+2CO2夕2NaCO3+O2。
钠着火燃烧不能用水或CO,灭火,应用
温馨提示
大量干燥的沙土来灭火。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组成与物理性质、用途
物质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 CO2
NaHCOa
组成离子
Na+、CO
Na+、HCO3
色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溶解性
水中易溶,溶解放热
水中易溶,溶解吸热
用途
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
制药、焙制糕点(共61张PPT)
第2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钠和氯
第三节 物质的量
第1课时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课标要点
核心素养
1.了解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1.变化观念:认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在化
的含义和应用,并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定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
2.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一摩尔
1.物质的量
(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是国际单
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符号及单位:符号为,单位为摩尔。
2.摩尔
(1)意义: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2)标准: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6.02
X1023
(3)计量对象: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
子等所有微观粒子。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A,通常用
6.02×1023m0l-1表示。
(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
系:n
NA
4.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
M,单位为g/mol(或g·mol1)。
(2)数值:摩尔质量以g/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
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3)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n
n三
M
用物质的量来描述粒子时,应用相应的
温馨提示
化学式或汉字指明粒子种类。
二、气体摩尔体积:
1.物质体积大小的决定因素:粒子的数目、粒子的大小、
粒子之间的距离。
2.探究讨论
(1)固体或液体的体积:1ol不同的固体或液体所含
粒子数目相同,而粒子之间的距离很小,故固体或液体
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的大小。
(2)气体的体积:对气体来说,通常情况下粒子之间的
距离要比粒子本身的直径大很多倍,因此,当粒子数相
同时,气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①影响气体分子间距离的因素:压强一定,升高温度,
粒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气体体积增大;反之,气体体积
缩小;温度一定,增大压强,粒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气体
体积缩小;反之,气体体积增大。(共53张PPT)
第2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钠和氯
第三节 物质的量
第2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课标要点
核心素养
1.变化观念:认识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
重要作用。
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建立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其化学变化,并运
基于物质的量浓度定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物质的
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化学变化。
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3.科学探究:选择常见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配制一
3.能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一、物质的量浓度
1.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
含义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液质
B的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
CB
单位
mol/L或mol·L1
表达式
B
>CB
其中的“V”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非溶剂
的体积。
温馨提示
2.简单计算
(1)已知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求其他离子的浓度:
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化学组成中
的离子个数之比。
(2)已知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浓度:
m
n
n
M
V(溶液)
m
C
(3)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体溶于水形成VL溶液
计算浓度:
V(气体)
n
n=
C
22.4L·mol
V(溶液)
V(气体)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容量瓶:用于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溶液。
刻度线
(1)构造特点: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
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标有温度和
100mL
20℃
容积。
(2)常用规格:50mL、100mL、250mL、500mL、1
000mL。
容量瓶瓶口处是否漏水,检漏流程为:加
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
温馨提示
旋转180°→倒立→查漏。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以固体试剂配制(配制100mL1.00mol·L1NaCl
溶液为例):
①主要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
滴管、100mL容量瓶。
②实验步骤:
计算
试写出计算结果:n(NaCl)=0.1mol,
m(NaCl)=5.85 g
①仪器:托盘天平、药匙
称量
②准确称取NaC1固体5.9g
①仪器:玻璃棒、烧杯
溶解
②冷却至室温
①仪器A的名称:100mL容量瓶
移液
②需用玻璃棒引流
①用蒸馏水洗涤玻璃棒、烧杯内壁2~3次
洗涤
②将洗涤液都注人容量瓶中
③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将蒸馏水注人容量瓶,至液面离容量瓶
定容
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
100mL
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
摇匀
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
液混合均匀
装瓶
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共19张PPT)
第2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钠和氯
本章整合提升
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用符号n表示
与水的反应
氯气的性质
与碱的反应
阿伏加德
1摩尔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物质的量
罗常数
符号是Na,单位:mol
B
浓盐酸
氯及其化合物
计算公式:n=心
N
MnO,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单位:g mol-1或g/mol
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摩尔质量
装置
计算公式:n=
氯离子的检验
M
以g·mo1为单位时,数值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
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低、密度小于水
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还原性很强,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钠,加热条件生成过氧化钠
质
气体摩
钠
水中的重要元素
符号:Vn,单位:L.mo(或L/mol)
与滴加了酚酞的水反应现象:浮、熔、
尔体积
游、响、红
计算公式:V=名
白色固体
0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氧化钠
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及其
氯
表达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淡黄色固体
氧化物
过氧
符号:c,常用单位:mol.L-(或mol/L)
化钠
复杂氧化物,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二氧化碳
物
物质的
量浓度
表达式:c=受
白色粉末、俗名纯碱,溶液中通入二氧化
碳酸钠
碳,生成碳酸氢钠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白色晶体,俗名小苏打,受热分解成碳
碳酸氢钠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酸钠
焰色试验
操作、常见金属焰色
一、理清元素化合物中的学科核心素养:
微观
证据
宏观
变化观念与
探析
推理
辨识
科学探究
NaO
Na原子决定
金属Na
易失1e
具有强
还原性
体现N→Na0H亡NaCO,字NaHC0,
Na202
[CuCl2
LFeCl3
C1原子决定C12具有
体现
易得1e
强氧化性
-HcI=a+F00+L800
1.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物质
日常应用
原因分析
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
2Na2 O2+2CO22Na2 CO3+02
过氧化钠
作为氧气来源
2Na2 O2+2H2 O 4NaOH+O2
NaCl+H,O+NH2+CO,NaH-
CO+NH CI
氯
氨碱法制纯碱
2NaHCO i Na,CO3+H2 O+
钠
CO2个
调味剂
具有咸味
配制生理盐水(0.9%)
体液替代物
2NaHCO i Na,CO+H,O+
发酵粉、膨松剂
碳酸氢钠
CO2个
胃酸中和剂
HCO3+H+夕H2O+CO2个(共69张PPT)
第2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钠和氯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课标要点
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基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基
1.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
本程序,探究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对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等
2.能根据反应原理选取实验装置制备氯气;了解
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增强安全意识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
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精神。
3.通过含氯物质及其转化关系的认识过程,建立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根据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设计简
物质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联。
单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观察并客观记录物质及其变化
的现象。
一、氯气的性质
1.氯的原子结构及氯元素的存在
(1)原子结构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87,在化学反应中很
容易得到1个电子,因此,氯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表现出强氧化性
(2)存在形式
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NaCI等形式
存在。
2.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
空气大,能溶于水。
闻气体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
仅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温馨提示
3.氯气的化学性质
(1)能与大多数金属单质发生化合反应:
①与钠反应:2Na+Cl2ll2NaCl
②与铁反应:2Fe十3Cl2I川2 FeCl,
③与铜反应:Cu+Cl2川CuCl2
(2)能与部分非金属单质(如H,)反应
在空气中点燃H2,然后把导管缓慢伸
实验操作
入盛满C12的集气瓶中
H2在C1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
实验现象
焰,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化学方程式
H,+
燃烧不一定需要O,参加,凡是发热、发
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
温馨提示
(3)与水反应
①在25℃时,1体积水溶解约2体积氯气,氯气的水溶
液称为氯水,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②溶于水的C12部分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
+H,O夕HC1+HClO.
③次氯酸
弱酸性
酸性很弱,比碳酸还弱
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
不稳定性
2HCIO〨2HCI+O,N
强氧化性
用于漂白、杀菌消毒
用途
用作棉、麻、纸张漂白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