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3)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14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毕业季,如歌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回首三年的学习之旅, 内容丰富多彩:我们曾热情洋yì地漫步古诗苑,感受君子取义成仁的激情豪迈;我们曾徜徉小说丰富多彩的天地,感受主人公隐匿心底的悲欢离合;我们曾装腔作势地吟咏新诗,唱响海燕勇敢自信的高ào之歌;我们还踊跃地响应时代的号召,志存高远,勇立潮头,争做时代的舵手。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① 徜 ( ) 徉 ② 号召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 洋 yì ( ) ② 高ào ( )
(3)语段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转瞬即逝 B.悲欢离合 C.装腔作势 D.志存高远
2. 在“家乡的名片”写作实践活动中,小唐同学为大家搜集了下面的文字。阅读之后,完成问题。(5分)
唐山所在的这一块土地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它北枕燕山,南临渤海,土地肥美,物产丰富,文化昌明,教育发达,在这里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家、学者,更有众多中国著名作家、学者、政治家留下了足迹,也留下了优美的篇章,这种文化积累成为唐山作为城市诞生的血脉,唐山就像从幽远的天海之际喷薄而出的一轮朝阳,辉耀于世人眼前。
唐山,在为中国近现代工业被荆斩棘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这里产生了李大钊精神、特别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沙石峪精神、抗震精神,这些精神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巨大影响,已经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因,可以说,唐山不仅是 甲 的摇篮,更是 乙 的重要苗圃。
(1)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填写文段中甲乙两处空缺的内容,使句子完整。(2分)
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材料一: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只要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
材料二:
端午包粽子,中秋观圆月,重阳赏菊花……在中国古老绵长的文化书卷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却拥有一种相同的文化情怀。但与此同时,外来的文化和风俗在中华大地上席卷开来。雍容的西方情人节——巧克力和玫瑰的吸引力让人们忘却了七夕“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狂欢的圣诞节——圣诞树和震撼的音乐让人们丢弃了火红的灯笼……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
第二部分(4-18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共6分)
4.古诗文中有很多表现古人胸襟和抱负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古诗文积累卡。(6分)
古诗文积累卡
志气 “志气”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① ”的乐观豪迈,是周敦 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 ”的洁身自好。
底气 “底气”是宋濂“以中有足乐者,③ ”的刻苦自励,是刘禹锡 “斯是陋室 ,④ ”的安贫乐道,是辛弃疾眼中 “⑤ ,坐断东南战未休”的雄才大略。
义气 “义气”是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⑥ ”的临危受命。
(二)古诗文阅读 (共6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陈风 泽陂①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②如之何?寤寐无为③,涕泗④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莲。有美一人,硕大⑤且卷⑥。寤寐无为,中心悁悁⑦。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⑧。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注】①泽:池塘。陂(bēi):堤岸。②伤:因思念而忧伤。③无为:没有办法。④涕:眼泪。泗(sì):鼻涕。⑤硕大:高大,修长。⑥卷(quán):头发卷曲而美好的样子。⑦悁悁(yuān yuān):忧伤愁闷的样子。⑧俨:庄重威严,端庄矜持。
(1)请解释“寤寐”的意思。(1分)
(2)诗歌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心情?(2分)
(3)发挥联想与想象,描述画线句的景色。(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3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度岭南行里许,渐觉竹树丛杂,四山环绕,径满绿茵,已无人迹,竹逸①徘徊四顾曰:“似在斯,而径不可辨,奈何?”余乃蹲身细瞩,于千竿竹中隐隐见乱石墙舍,径拨丛竹间,横穿入觅之,始得一门,曰“无隐禅院,某年月日南园老人彭某重修”。众喜曰:“若非君,则武陵源矣!”
(节选自沈复《浮生六记》)
【丙】
泊刘官矶,旁②蕲州界也。儿辈③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④茅舍,宛⑤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⑥,疑有虎狼,遂不敢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①竹逸:僧人的名字。②旁:同“傍”,靠近。③儿辈:子侄等晚辈。④芦藩:用芦苇编的篱笆。⑤宛:逼真,相似。⑥机:捕兽的工具。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2)竹逸徘徊四顾曰 顾:
(3)更欲穷之 穷:
7.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乃”与例句中的“乃”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余乃蹲身细瞩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C.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
9.[甲]文中的桃花源美在什么地方?(2分)
10.分别用[甲]、[乙]两文中的一个字概括渔人发现桃花源、沈复一行人发现无隐禅院的心情。(2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共9分)
交友之道,择友为先
许海兵
①朋友是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因志趣相投而结下的友情会给人们带来共鸣与激情,因志同道合而产生的友谊会给人们带来前进的动力。正因如此,真挚的友情、深厚的友谊,历来被人们所推崇和传颂。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朋友,也不可能不结交朋友,结朋交友本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事情。
②交友之道,择友为先。“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只有选择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志向高远的朋友,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互相帮助、相互砥砺,共同提升、共同进步。倘若选择了品行不端之人做朋友,就等于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从此意志开始消沉,生活开始堕落,最终大好人生也会葬送在这样的“朋友”手中。
③在择友方面,古代先贤早有良训,明代著名理学家苏浚在其《鸡鸣偶记》一文中提出了“四友”之说,颇值得借鉴。所谓“四友”,即“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朋友。他说:“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④由此可见,“畏友”就是要在思想品行上互相促进,有优点互相学习,有缺点互相批评,以求共同提高,从而有利于双方的品德修养不断提升。“密友”就是要在各方面互相帮助,连生死之事都可以互相托付,以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昵友”就是只知道互相说好话,一起吃喝玩乐,在思想行为上虽然没有过分之处,但往往是非不分,更谈不上互相批评了,表面上看似你我不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真情实意。“贼友”就是为了一个“利”字而互相利用,没有明显冲突时可以为“友”,一旦出现利益冲突就是你死我活了。
⑤“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身处什么样的朋友圈,往往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因此,交朋友必交“畏友”和“密友”,绝对不可以交“昵友”和“贼友”。交友要择善而交、择义而交,这绝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关系个人命运乃至国家事业前途的大事。
⑥交友作为一种双向选择,我们必须擦亮眼睛,分良莠、辨忠奸,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的关系,让交朋结友真正成为成就人生的助力。
(选自《月读》,有改动)
11.通读全文,你得到了怎样的“交友之道”?(3分)
12.下面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论据?为什么?(3分)
战国时,孙膑与庞涓本是一对同窗好友。孙膑的才能略高一点,让庞涓心生妒忌。庞涓就利用自己先到魏国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机会,密招孙膑入魏,施借刀杀人之计,使孙膑被施以膑刑(古代剔除膝盖骨的酷刑)。
13.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个交友对象,并说说理由。(3分)
双喜(《社戏》)
张乡绅(《范进中举》)
元方(《陈太丘与友期行》)
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8题。(14分)
沉默的守望
①边防连建在河谷,推开窗户就是雪山。环顾四周,山叠着山,峰连着峰,满目荒凉。
②我们每次巡逻都会经过那块墓碑,都会祭拜4名多年前为救藏族老乡而牺牲的战士。他们的墓碑简易朴实,红色基台上嵌着一块水泥做的石碑。石碑时间久了,早已变得灰暗不光亮。但墓前摆着果品,墓碑周围也十分整洁。墓碑上面的字,战士们每年都会用红笔重新描一遍。
③碑文是一首诗,标题是《沉默的守望》。诗中写道:“你/你是谁/你是永远屹立的钢铁脊梁/今天,我想你/把你们的名字刻在英雄的纪念碑上/让坚硬的磐石,重现你无悔的目光/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把人间的安详点亮/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沉默的守望。”落款是“无悔敬书,谨以纪念……”后面是牺牲战士的名字。
④我们连队组织几个即将退伍的战士去扫墓,结果发现墓前摆着几盘新鲜的橘子和苹果。大家心里不禁纳闷起来,封山几个月了,谁还舍得把这么多水果摆在这里
⑤下山时会路过山脚下那家茶馆。茶馆是一个跛脚的汉族老大爷开的,大家都习惯叫他老赵,唯独指导员喊他赵哥。
⑥老赵头戴一顶捎掉帽徽的军帽,上衣是藏族传统的黑色服饰,下身是一条旧军裤。赤黑色的脸被岁月犁出了道道深沟,微微一笑时,就会露出褶皱里藏着的几道伤疤。虽然走路一颠一颠的,但他的脊背依然笔挺,脚步也很扎实。
⑦茶馆不大,石砌的土房里四处漏风,没有一点藏区茶馆的特色,倒是有几分军营的味道。几把破旧的桌椅擦得光亮,摆得整整齐齐,所有物品都整齐有序。坐在那个靠窗的位置上,天气好时,能看到一条薄薄的云带像哈达一样围在山尖。天再晴些,还能看到当年为救藏族老乡牺牲的战士们乘坐的那辆跌下悬崖的军车残骸。
⑧一个晴天,我们乘车出山。正好老赵也要到县上看病,所以指导员就把老赵也一块捎上。
⑨早上出发的时候无风无雪,还有阳光照耀,但阿里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越往山上走,风越大,不一会儿竟飘起了雪。老赵摇下车窗,往山顶一看,雾蒙蒙一片,又唤了嗅冷飕飕的空气,他说,估计达坂翻不过去了。
⑩达坂上漫天风雪,地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老赵对驾驶员说,这路不能走了,等装载机推雪吧。尽管心里着急,担心会滞留在达坂上,指导员还是非常听话地让驾驶员找了个避风处,把车停下。
寂静的山顶只有我们一辆车。坐在车里,我们就跟老赵闲聊起来。驾驶员忽然问:“当年牺牲的那几名战士您认不认识 ”老赵听后,忽然变得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老赵开口说,认识。随后跟我们讲起了当年那场雪。
那天的雪比今天大多了。连队接到电话,说有一辆藏族老乡进山的车陷进雪里了,请求救援。连长带上4名战士走了很久,终于在达坂上找到了被困车辆。当时,山上的雪已经没过了小腿,连队的车无法靠近。危急关头,连长带着战士们拿起铁锹,一步一步走过去。战士们扑下身子,用铁锹把轮胎周围和汽车底盘下的雪一锹一锹铲出来。后来连长带头推车,猛地大喝一声,几人一齐发力,车辆终于从雪坑里冲了出去。但是前面还有几百米积雪路段,连长就带着4名战士用铁锹轮流铲雪开路。鹅毛大雪飘落在他们的头上,瞬间就化了……
两个小时后,连队的车在前带路,脱困的藏族老乡的车跟在后面,沿着军车的车辙前进。
车行驶至一处连续下坡路段的弯道,山上忽然滚下几块巨石,前面的军车躲闪不及,车子瞬时失控滑下了山崖……
4名年轻的战士就这样牺牲了。老赵越说越悲伤……
远处传来了装载机的轰鸣声。救援的装载机迅速在雪野里推出来一条路。风雪把视线遮得严严实实,四周白茫茫一片。我们只能听着声音,跟在装载机后面,慢慢翻越达坂。
行至一处搓板路,车子颠簸得厉害,老赵怀里的包被颠了出去,东西散落一车。我们帮他捡东西的时候,无意间瞥见了他的病历本,原来老赵叫赵无悔。
想到老赵刚才讲的故事的那些细节,我们问老赵,那个连长姓啥,后来咋样了 老赵收拾好包,淡淡地说,那个连长姓赵,受伤后就退伍了。
忽然又联想到墓碑上的落款,还有诗里面那句“无悔的目光”,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们和老赵坐在车上,回望着那山屋,一起沉默了……
(选自《解放军报》,2024年3月15日,作者: 梅世雄、郑茂琦,有删改)
14.选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请依照故事的发展,补写三处悬念。(3分)
是谁在墓前摆的菜品?还把墓碑周围打扫得十分整洁?→① ?→② ?→③ ?→老赵为什么说起4名年轻战士牺牲的往事越说越悲伤,说起连长那么淡然?
15.校报编辑小文想转载选文,因版面字数限制,他想删去第③段。你认为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
16.第⑦段画线句子写茶馆布局的用意是什么?(3分)
17.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危急关头,连长带着战士们拿起铁锹,一步一步走过去。战士们扑下身子,用铁锹把轮胎周围和汽车底盘下的雪一锹一锹铲出来。
18.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后,想给老赵送一面锦旗来赞扬他的精神。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运用对偶,为锦旗设计两句话。(2分)
三 整本书阅读
结合整本书阅读,回答19-20题(共8分)
19.在和平时代,我们依然需要“红岩精神”,但每个人对“红岩精神”的理解不一样。请从下面《红岩》的主要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相关事迹,阐述你对“红岩精神”的理解。
A.许云峰 B.江雪琴 C.成岗 D.华子良
20.“好书不厌百回读”,对于经典名著,不同时期的阅读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谈谈你在不同时期阅读时的心得体会。
《西游记》 《朝花夕拾》 《格列佛游记》
第三部分(19题 共50分)
19.按要求作文。(50分)
对于迅哥儿来说,阿长拿来的《山海经》是一缕芬芳;对于刘禹锡来说,陋室前的素琴声是一缕芬芳;对于艾青来说,对土地深沉的热爱是一缕芬芳;对于莫怀戚来说,和家人散步时的幸福是一缕芬芳……对于你来说,藏在记忆里的芬芳是什么?
请以“一缕芬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1) cháng zhào
(2) 溢 傲
(3)C
2.(1)将唐山比作朝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唐山这个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2)近代中国的工业(中国近现代工业)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3.传统节日失去应有的文化韵味,在商家的炒作下,“吃”成了主要内容;传统节日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4. 直挂云帆济沧海 濯清涟而不妖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惟吾德馨 年少万兜鍪 奉命于危难之间
5.(1)“寤寐”的意思是醒和睡,指日夜。
(2)诗歌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心爱之人的思念、爱慕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忧伤、痛苦、愁闷等复杂心情。
(3)示例:在一片宁静的池塘边,堤岸蜿蜒曲折,岸边生长着茂密的菖蒲,它们翠绿挺拔。水面上,荷花盛开,或含苞待放,或娇艳绽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菖蒲相互映衬。
6. 类 看 尽
7.A
8.(1)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
(2)湖中有人在小船上采菱角,呼喊他们也不回答。
9.资源丰富,风景秀丽,人人平等,生活安宁,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10.[甲]异;[乙]喜
参考译文:
【甲】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自得其乐。
【乙】向南行一里多路,渐渐觉得竹林树林杂乱丛生,四围大山环绕,小路长满荒草,杳无人烟。竹逸和尚左右徘徊四下里张望说:“好像就在此地,然而道路认不得了,怎么办 ”我于是蹲下身子细细打量,发现干竿修竹中隐隐有乱石屋墙,径直拨开竹丛,横穿竹林往里寻找,发现一扇门,上写着“无隐禅院,某年月日南园老人彭某重修”。众人高兴地说:“若不是你,这里就成了无人问津的桃花源啦!”
【丙】船在刘官矶停泊,旁边就是古代斯州边界。子等辈上岸,回来后说:“发现一条小路,(从小路)到山后面,有一小湖面积很大,莲子菱角很多,沿湖有很多木芙蓉,几户人家在夕阳中,芦苇篱笆、茅屋房舍,仿佛一个幽雅的地方,而且寂静得没有人声。有很大的梨,想买它,但没法买到。湖中有轻快的小船采菱角,叫他们也没有人答应。更想要再看个究竟,恰好看见路旁设有捕捉野兽的工具,怀疑有虎狼,于是不敢再向前走了。”
11.择友为先;要选择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志向高远的朋友;向古代先贤学习,交“畏友”和“密友”,绝对不可以交“昵友”和“贼友”;交友要择善而交、择义而交。
12.可以。庞涓嫉妒贤能,借刀杀人,对孙膑来说是“贼友”。因此,该材料可作为文章的一条反面论据,以突出文章的论点。
13.示例一:双喜。《社戏》中的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思维敏捷、考虑周全、办事果断、自信心强、有组织能力和号召力,与他为友,能在人生道路上互相帮助、相互砥砺,共同提升、共同进步。
示例二:元方。《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元方诚实守信、聪明机智、能言善辩,与他为友,能在人生道路上互相帮助、相互砥砺,共同提升、共同进步。
示例三: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头脑冷静、善于反思、有自知之明、心怀国事、敢于进谏、善于进谏,与他为友,能在思想品行上互相促进,有优点互相学习,有缺点互相批评,以求共同提高,从而有利于双方的品德修养不断提升。
14. 示例一:碑文的落款中的“无悔”是谁 封山几个月了,是谁舍得把这么多水果摆在墓碑前 为什么指导员喊老赵“赵哥”,还非常听老赵的话让驾驶员停下车辆
示例二:①老赵为什么对达坂上的天气和路况那么熟悉 ②老赵听到驾驶员询问当年牺牲战士的事情后为何沉默 ③老赵为什么对当年救援故事的细节那么清楚
15.不恰当。①碑文上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对战士们的敬意和怀念;②碑文表达了对战士们无私奉献、默默守护祖国边疆及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之情,突出了主题;③该段运用诗歌的形式,为文章增添了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④本段内容与文章的题目“沉默的守望”相呼应;为下文情节发展设置悬念等。
16.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了茶馆的简陋、整齐;暗示了老赵退伍军人的身份;衬托了老赵在这里默默守望牺牲战友多年的执着品质。
17.“一步一步”形象地描绘出连长和战士们在救援藏族老乡的危急关头艰难而坚定地前进的情景,“一锹一锹”形象地写出了战士们铲雪的辛苦与努力,这两个词语突出了连长与战士们救援藏族老乡时的勇敢坚毅、不畏艰难、不辞辛苦的精神。
18.示例一:默默守望显大义 无私奉献鉴忠诚
示例二:守望岁月 传承精神
示例三:忠诚守望,精神不朽 执着奉献,风范永存
19.示例:成岗。成岗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并坚持出版《挺进报》,被注射“诚实药剂”依然坚守党的秘密,可见“红岩精神”是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执着追求,是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气节,是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20.示例:小时候读《西游记》,羡慕孙悟空降妖除魔、上天入地的本领;长大了读《西游记》,更惊叹于唐僧对于信仰的坚持,孙悟空不断战胜自己、修炼自己的勇气和定力。(言之成理即可)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