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2)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14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青春不是彷徨,不是懈怠。它是历史(fù yǔ)我们的使命,它是民族危亡时(bào fēng zhòu yǔ)中的抗争;它也是和平岁月里对理想虔诚的瞭望。青春属于谁呢?青春,属于赛场上全力以赴的运动健儿;青春,属于勤学不辍的莘莘学子;青春,属于每一个志不变,心不老的人;青春,属于每一个乐观进取的人!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fù yǔ) ②(bào fēng zhòu yǔ)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彷徨 ②瞭望
(3)文段中的“赴”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部,再查 画。(2分)
2.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完成问题。 (4分)
汉字是保留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汉字是一面镜子,其独特的造字方式,映射出古人认识世界、表达意愿的途径和方法。
(1).图1中的文字字体与图2中的 (填序号)相同,被称为 (2分)
(2).从字形看“夺”(奪)的造字之义:奎”表示鸟展翅欲飞,寸”就是右手,整体表示手里抓着的一只大鸟—下子飞走了。其蕴含的特征义是“失落,离开”,“夺”的所有词义都由此展开。“泪水夺眶而出”,指 ;“光彩夺目”指 。(2分)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现在西柏坡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家住沧州的小明一家要自驾去西柏坡旅游,小明搜到了一张“交通路线图”,请根据右面这张图,以小明的口吻就出行路线向爸爸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3-18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共6分)
4.小豫准备在宣传册中加入精美的文物图片,并配以相关诗句丰富文物内涵,请你结合所学古诗文知识,帮他补写。(共6分)
文物图片 名称 有关诗句
唐三彩骑马吹排箫俑 马有时是情感符号,可以展现出作者微妙的内心世界。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通过“① ,小桥流水人家,② ”传递出漂泊天涯的旅人愁思。
夏代青铜爵,一种酒器 酒有时是催化剂,可以激发出作者丰富的思绪情怀。如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通过“③ ,④ ”写出了边塞将士们思念家乡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通过“⑤ ,⑥ ”写出了自己醉意山水的心境。
(二)古诗文阅读 (共6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1).“庐山烟雨浙江潮”在诗中出现两次,作者的观景心态是否完全相同?(3分)
(2).某校刊正在为《诗中理趣》栏目组稿,请你从以下两首诗歌中选一首与《庐山烟雨浙江潮》一起组稿并阐释理由。(3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共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题目。
【语段一】
苏轼,字子瞻,眉州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语段二】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②,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③常平米,多作饘④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注释】①范滂:东汉人,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②度僧牒:唐宋时官府发给出家僧尼的凭证。凡有牒的僧尼得免地税、徭役。③粜:卖粮食。④饘[zhān]:浓稠的粥。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7.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
辄能语其要 成语推断:浅尝辄止 ①辄:
比冠,博通经史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①并列;②接连地;③等到;④比较;⑤靠近;⑥比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②比:
易米以救饥者 课内迁移: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唐雎不辱使命》) ③易: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②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9.你从以上两个语段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为气象应急增添“安全盾”
①作为近年来的高频科技词汇,“人工智能”已深深融入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从音乐软件的推荐播放列表,到即时互动的聊天机器人,这些都是人工智能融入生活的典型案例。那么,在阴晴冷暖的天气变化预报、预测,和气象灾害的预警、预防领域,人工智能又是如何大显身手的呢?
②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灾害性天气广发、频发,影响着城市的方方面面。气象部门提早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可以防范灾害的发生。其中,对天气形势的预先判断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
③如今,人工智能凭借其日新月异、应用广泛的模型算法脱颖而出,站在了气象预报舞台的中央。它就好比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匣子,监测数据从一边输入,预报结果便从另一边快速输出。通过对几十年历史气象数据的学习,人工智能摸索出了数据背后隐藏的科学规律,使模型具备预测能力。这个过程省去了传统预报中大量的人工干预步骤。模型可以自动更新,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快速预测出常规天气现象以及台风路径、极端天气等关键信息。
④人工智能不仅能提高预报效率,还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预报结果。
⑤自动气象站是气象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重要设备,它们零散地分布在全球不同区域,想要了解气候变化规律的全貌,就需要把所有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联系起来。例如,清华大学的科研人员发明的全球自动气象站预报大模型 Corrformer,便是采用了人工智能方法,实现了全球范围内数万个自动气象站的协同预报。在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时,该模型为比赛场馆提供了每分钟更新一次的高精度温度和大风预报,有效保障了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多个项目的赛程安排。
⑥人工智能还可以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帮助我们敏锐察觉危险。例如,通过地表附近的温度、湿度、风和降水等数据,可以提前一周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概率;通过气候条件、灌木丛分布、地形、雷击等因素,可以评估火灾风险;通过水下地震引发的海洋声波,可以预测发生海啸的可能性以及发生的时间……
⑦除了灾前监测以外,灾后救援也处处体现着“智能”。通过分析大量灾害数据,综合灾害变化、资源分布等情况,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识别关键信息,生成最优救援和逃生路线,为救援行动提供实时指导和决策支持。不仅如此,在遇到危险情景或不利地形时,例如道路堵塞或较狭窄、环境黑暗、大型救援装备无法进入灾害现场等情况,无人机等设备可以保证救援的顺利开展。而这些无人化设备的自动控制、运行,更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
⑧此外,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动了气象与多行业、多领域的深度融合。
⑨一场突然而来的冰雹灾害,很可能会造成物流公司上百万元的损失。通过基于雷达资料和人工智能的信息系统,可以提供物流车辆移动位置在半径1千米内的道路空间信息、未来1小时内每6分钟间隔一次的冰雹灾害风险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物流行业的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使物流车辆尽早采取应急方案,躲开冰雹。
⑩人工智能技术和交通气象预报也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安徽省气象部门通过构建大雾短期预报模型,实现了提前12小时预报高速公路大雾情况,大大降低了因恶劣天气条件引起的交通事故和伤亡人数。
人工智能依靠人类积累的宝贵经验,将人类的智慧和经验相结合,为气象预报预警作出巨大贡献。它为我们“遮风挡雨”,守护着我们的安全。未来,人工智能或许会成为城市坚不可摧的“安全盾”。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气象部门预先对天气形势进行判断,进而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可以有效防范气象灾害的发生。
B.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将全球不同区域的自动气象站数据联系起来,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预报结果。
C.灾后救援工作中,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快速生成最优救援和逃生路线,为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D.人工智能技术和交通气象预报的深度融合,为降低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作出巨大贡献。
11.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3分)
12.请结合选文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分析人工智能在台风灾害中有哪些应用表现。(3分)
【链接材料】 2023年第9号台风“苏拉”已于9月2日凌晨3时30分前后在广东省珠海市南部沿海登陆,预计对粤影响持续至9月4日。此前,中央气象部门运用风云系统卫星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等技术,观测台风实时数据,绘制台风路径图,及时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借助云系统召开视频调度会,预先制定救援方案,跨区域调动各市救援力量;南方电网公司启用智能能源监控中心,大大提高极端天气设备异常发现效率;各市蓝天救援队的水下机器人、声呐、热成像无人机等物资也准备到位,随时可以赶赴受灾现场。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14分)
推独轮车的少年
徐 鲁
①漆黑的夜晚,队伍打着火把往前赶路。车轮滚滚,一路向前,向前,向前……前方部队打到哪里,支前队伍就把弹药、米粮、油盐、蔬菜送到哪里。
②爷爷弓着背,把车带子套在脖颈和双肩上,在后面奋力推着独轮车。13岁的柱子和妈妈一起,把粗大的拉绳勒在肩膀上,在前面用力拉着车子。车架子两边的口袋里,装满了米面。从家乡出发,他们跟着支前队伍已经走了一个多月,沿路经受过多次敌机轰炸。敌机一阵轰炸过后,送往前方的米粮和油盐保住了,有的乡亲却再也没有站起来。柱子清晰地记得,去年这时候,秋庄稼刚收割完,爸爸就和村里青壮年一起,胸前戴着大红花,扛着担架,跟着过路的解放军走了。柱子和妈妈一直把爸爸送到远处的山脚下……到了冬天,爸爸就给家里捎回了参军入伍的喜报。“你爹是好样的!从咱水沟头走出去的后生们,个个是好样的!”爷爷奶奶捧着喜报,笑得合不拢嘴。
③今年秋天,刚收完秋庄稼,爷爷就不顾年迈,推起独轮车,带上柱子和柱子他妈,报名参加了区里的支前大队。
④这天晚上,月亮又大又圆,照得田地、小桥、村庄和小树林明晃晃的。支前队伍经过小树林时,遇到了一支过路和宿营的解放军队伍。亲人相见,分外高兴。支前队长对爷爷说:“老叔,您累坏了吧?今晚,咱们支前大队也在这里歇歇脚吧。”一堆篝火点起来,映照着一张张闪着汗珠的脸庞。战士们和乡亲们拉着家常。妈妈取下围在脖子上的毛巾,给柱子擦着额头上的汗珠。爷爷的身后,总是别着一根“打狗棍”。它跟着爷爷走南闯北,磨得锃亮。歇息时,爷爷又用小刀在上面刻下一道记号。
⑤“爷爷,‘打狗棍’上的小杠杠快要刻满了。”“哦,一道杠杠就是咱们走过的一个村庄,现在有80多道杠杠咯。”
⑥柱子看见,有一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小战士,头上缠着绷带,靠在树下,借着月光专心地看起书来。
⑦柱子好奇地跑过去,和他攀谈起来:“哥,你们队伍上的人,都这么用功?”
⑧“ ”小战士的口气,听上去真不含糊。
⑨“小兄弟,你认识字吗?”小战士问道。
⑩“斗大的字,能认上两箩筐的!”
“今年几岁啦?”
“13岁。”
“了不起呀,13岁就出来做支前、干革命啦!”
“还是你了不起,这么小就当上解放军了。”
“还小吗?从沂蒙山打到长江边,咱也是‘老战士’喽!”
“哥,我能抱一抱你的枪吗?”柱子很是眼馋小战士怀中的那支小马枪。
“怎么,看着手痒痒了?”小战士大方地把小马枪递给柱子。
柱子学着解放军的样子,端起枪瞄向远方。“哥,我……也能参加你们的队伍吗?”柱子忽然说出一直藏在心中的一个心愿。小战士用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了一下柱子,然后摇了摇头说:“恐怕不行呀,你年纪还小,等我们胜利了,你就该回到老家去上学念书,为将来做准备喽!”“为将来做准备……”柱子喃喃自语,似懂非懂地回味着小战士的话。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不好!敌机来了……大家快隐蔽!”战士们掩护着支前乡亲,纷纷卧倒在附近的沟壑里。凶残的敌人,往小树林里扔下了一颗颗炸弹。炮火硝烟后,爷爷和几位在检查车子、驮子的乡亲,都躺在殷红的血泊里……柱子俯在爷爷身上大哭着,使劲地呼唤着爷爷。
天亮了。附近村子的老乡送来白布,包裹起牺牲的爷爷和乡亲,把他们掩埋在还冒着烟火的小树林里。爷爷不在了,但独轮车还在,米粮还在,“打狗棍”还在。柱子眼里噙着泪水,咬紧牙关,把“打狗棍”插在粮袋间,学着爷爷的样子,把车带子套在小小的脖颈和双肩上,奋力推起了独轮车。擦干眼泪,继续向前,向前,向前……车轮滚滚,炮火阻挡不了我们的支前队伍!
第二年春天,在开满金色油菜花的长江边,柱子找到了已经成为排长的爸爸。爸爸正在和战友们做着渡江前的准备。渡江战役打响前,少年柱子如愿以偿,穿上军装,背上小马枪,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柱子紧跟着爸爸,冒着敌人的炮火,向着胜利,向着美好的“将来”,奋勇奔去。
(有删改)
13.学校戏剧社计划将选文改编为三幕舞台剧,旨在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请基于选文内容,构思并补写三幕剧本。(4分)
14.在剧本围读过程中,同学们对第④段画线句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下面对话。(3分)
15.在排练时,扮演小战士的成员想加几句台词。文章第⑧段中横线处填入哪个句子更符合小战士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A那可不!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同志领导的队伍,不用功学习,咋能进步呢?
B当然了。我们这支队伍,不用功学习,就不能进步。
16.节目主持人的报幕词有这样一句话:“车轮滚滚,脚步不止,生生不息,独轮车见证着蜕变与传承”,请联系选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 整本书阅读
结合整本书阅读,回答17—18题(共8分)
17.关于祥子悲剧结局的原因有这样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祥子个人性格造成了他的悲剧;另一种认为是万恶的旧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名著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18.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生的意义就蕴含在这两个词里——希望和等待。”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简·爱(《简·爱》)
第三部分(19题 共50分)
19.按要求作文。(50分)
给材料作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虽有嘉肴》
人们有时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要是我们受制于人,亲爱的勃鲁托斯,那错处并不在我们的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
最近,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遭受美国大面积技术封锁。面对记者采访,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我们能做的事做好,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新华网
这三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强大自己;只有强大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人最应战胜的对手是自己。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
1.(1) 赋予 暴风骤雨
(2) pánɡ huánɡ liào wànɡ
(3) 走 二
2.(1)A 甲骨文
(2)泪水离开眼眶 目光被光彩吸引,离开原来所视之物,即目光转移
3.示例:爸爸,咱们应该沿石黄高速一直向西,走到石黄高速与西柏坡高速交汇处再转西柏坡高速向西北方向直行,然后再向西行就到了西柏坡。(意思对即可)
4.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5.(1)不相同。第一次出现表达的是对美丽壮观景物的向往,是期盼而激动的心态;第二次则是见到美丽壮观景物后淡定、从容的心态。
(2).示例:选择《登飞来峰》。因为它和《庐山烟雨浙江潮》都是哲理诗 (或主旨都给人启示)。《庐山烟雨浙江潮》反映出人生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追求,人生路上要积极追求、豁达放下;《登飞来峰》则传达更广视野会有更大作为的道理,告诉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6.C
7.①就 ②等到 ③交换
8.①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②(苏轼)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9.苏轼十岁时听古今成败的故事就能说出其中要害,可见其自幼聪慧,有思想;与母亲关于范滂的对话,可见其少有大志:青年时广博阅读又勤于写作,可见其勤奋好学;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为民请命减少赋税,用牒文换米、做稠粥和药剂救济百姓,派医生给百姓治病,可见其关心民生疾苦。
【点睛】参考译文:
语段一: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就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语段二:苏轼到了杭州,杭州大旱,饥荒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卖常平米,做了很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
10.D
11.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千米内”和“未来1小时内每6分钟间隔一次”分别具体说明了信息系统提供的关于物流车辆移动位置的道路空间信息范围和冰雹灾害风险信息的更新频率,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动了气象与物流行业的深度融合,为物流行业的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2.气象部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及时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人工智能辅助分析灾情数据,预先制定救援方案,优化救援资源配置,提高救援效率;智能能源监控中心确保电力供应稳定,提高极端天气设备异常发现效率;先进设备配合人工智能算法提高搜救效率。
13.(1)柱子和家人跟着支前队伍赶路 (2)爷爷和几位乡亲在敌人的轰炸中牺牲(3)长江边 (4)军装、小马枪
14.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营造了宁静美好的氛围,与战争背景形成对比,凸显和平的珍贵;也为下文支前队伍和解放军队伍在小树林里被敌机轰炸埋下了伏笔。
15.A句。分析:A句更符合小战士的形象。“那可不”表达了一种肯定且带有自豪的语气,这符合小战士对自己所属队伍的认同和骄傲;“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同志领导的队伍”进一步强调了队伍的政治属性和领导力量,体现出小战士对党的忠诚和信仰;“不用功学习,咋能进步呢”,这种反问的语气凸显出小战士对学习的重视和对进步的渴望,这也符合解放军战士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
16.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支前队伍在革命征程中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强调了这种精神在一代代人之间的传承与发扬。“独轮车”作为革命岁月的见证者,不仅见证了人们为革命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更见证了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的成长与蜕变。
17.示例一:我认为是祥子个人性格造成了他的悲剧。祥子身上有勤劳诚实、正直本分的美德,但他思想狭隘、目光短浅,只想着自己的成功,比如为了多赚几个钱就答应拉车去大学,导致他连人带车被大兵带走。如此,个人奋斗的幻想一旦破灭,他就从一次次的失望中走向了绝望。
示例二:我认为是万恶的旧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战乱的时代和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仅凭祥子个人的努力不可能改变其悲剧结局。他被大兵抓走,被孙侦探敲诈完准备买车的钱,面对这些不公遭遇他无处申诉。因此,祥子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示例三:我认为祥子的悲剧结局是由祥子个人性格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共同造成的。祥子具有思想上的局限性,无法认清造成个人灾难的社会根源,看不清现实。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导致他过于保守,只懂得将钱攥在手里才舒坦,不懂得变通,将自己的命运和车联系在一起,因为买车的希望破灭,便走向堕落和颓废。黑暗旧社会的压迫和阶级剥削,导致民众冷漠,社会动荡,所以无论是身边的人还是社会,都在对祥子进行无情的压迫和剥削。这也是他的悲剧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18.示例一: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并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情感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难,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坚强勇敢,他之所以能忍受痛苦,是因为他心中有希望,在希望中蓄势等待,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
示例二:简·爱出身贫寒却坚持独立,地位卑微却不自我轻贱,渴望爱情但是不丧失自强自立的品格,她在等待中主动出击。她在报纸上刊登求职广告,应聘家庭教师的职位,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在与罗切斯特一波三折的爱情经历中,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这都是因为她心中有希望。
1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