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配套教学设计(4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配套教学设计(4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5 10:35:2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①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通过鉴赏和比较了解和区分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征,
②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地进行演绎,形成自信的表现能力。
2学情分析
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但是他们的理解非常的狭隘,很多学生的喜欢只不过停留在歌者的长相服饰等方面,对于即使他们曾很喜欢的歌曲听过几遍后也会丢在一边,也会觉得厌烦。针对诸多情况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出发,让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陶冶情操。本课以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选择典型性、学生熟悉的歌曲为内容将新课标“过程与方法”中的“体验、比较、探究、合作”贯穿全课,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强调探究,鼓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在积极参与中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表现技能。
3重点难点
通过对三种类型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风格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流行风”。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设问导入
(情景创设:从学生熟知的音乐开始,由课前音乐《小苹果》做文章。)问:歌名?结合所学的音乐知识,思考一下这首歌属于艺术歌曲,民族歌曲,还是通俗歌曲?说:《小苹果》通俗歌曲。〔此时学生说的一定很浅薄且良莠不分,对此引出下文,“刮”起课堂“流行风”。〕
活动2【讲授】三首歌曲
①《思念》中让学生认识歌曲结构。通过分析歌曲结构(A+B),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通俗歌曲写法,即“开始低吟,继而高唱,在延长的高音上结束。”(深入浅出)②《懂你》侧重流行歌曲中的教育思想。借用余光中“乡愁是一座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该歌曲凄楚的韵味,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③《好汉歌》中让学生理解流行歌曲的特点。抓住大跳音程的运用在该歌曲中得到很充分的体现,让学生明白流行歌曲中的动感成因,请学生说出其演唱风格与前两首有何不同。
活动3【活动】表现参与
有的人喜欢流行的,有的同学喜欢民族的,也有人喜欢美声的,学生分组展示你所最喜欢的音乐?(如歌曲,舞蹈,笛子,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在课堂中的探讨,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作用,既可检验他们对课堂学习环节的掌握程度,又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体验和参与活动。
活动4【练习】质疑拓展
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分辨好歌。当今流行歌曲可谓异军突起,数量众多,良莠不全。学生提出问题:怎样的流行歌曲才算是一首好歌?【设计意图】这正对应了导课中学生对流行歌曲迷茫性的解释,学生听完本课,自然会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地听”正是我要告诉他们的。
活动5【测试】教师提问
有一个追星的甘肃女孩叫杨丽娟,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不上学不工作,满屋子贴的都是刘的照片,买刘的所有专辑,唱他的所有的歌,看刘的电影,花费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父母劝说不听,最后父亲跳海自尽,同学谈谈你对社会上追星现象的认识?(不盲目追星,不疯狂追星,善于从自己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来完善自己。)要求学生写在自己的本子上,每组拍代表至少写一条认识。
活动6【作业】课后讨论
课后查资料:衡量一首曲子是阳春白雪或是下里巴人、是健康或低俗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请同学们课后一起思考和探讨,我们下节课再做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