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配套教学设计(46)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配套教学设计(4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5 10:35:5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正确审视通俗音乐文化,在音乐中感悟人生哲理,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以聆听、演唱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并运用探究、合作查阅资料等方法学习。
3.知识与技能:
在聆听、感受、体验、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 会价值。
2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一年学生的生理、心理逐步趋向成熟,凡事有自己的认识、看法,也有了更强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这三首歌曲对于他们说来,已是“老歌”,不属当前的流行音乐,较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共鸣。因此,如何达成有效教学就是老师要思考的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思考,感悟音乐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鉴赏不同类型的通俗歌曲。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课前播放《最炫民族风》《时间都去哪儿了》
师:这两首歌曲大家应该挺熟悉的,那么知道它们属于哪种风格的歌曲吗?
生:流行歌曲、通俗歌曲。
师:是的。《最炫民族风》主题积极、活泼,旋律朗朗上口,是流行加民族的音乐风格。《时间都去哪儿了》那朴实无华的歌词直达人心底,将父母之爱表达得震撼人心。那舒缓的旋律,如涓涓溪流;那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那不经意间流逝的时间里,流淌着的都是深情的父母之爱。
同学们,你思考过,自己为什么喜欢通俗音乐吗?
生:好听、易唱、易学
师:好的,既然同学们都喜欢通俗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行风这一课,一起感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通俗歌曲吧。
大屏幕展示课题《流行风》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播放视频、提问,既开门见山地揭示课题又让学生有更大的期待)
活动2【讲授】(二)新课教学
④请同学们说说,你听过的通俗歌曲中,有哪些也是与传统音乐相融合的?1.什么是通俗音乐?
通俗音乐泛指一些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而又传播较广的音乐。如轻音乐、爵士乐、迪斯科音乐、摇滚乐和通俗歌曲等。
2.
(1)请同学上台演示、介绍上节课老师预留作业。
(2)连线题:
《New York City》 迪斯科音乐
《 存 在》 爵士乐
《不 是 你 的 错》 摇滚乐
《 秋 日 私 语》 流行音乐
《Gimme Gimme Gimme》 轻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并形成课件以及到连线题,既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是对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
(3)音乐作品欣赏:
1).欣赏《好汉歌》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①《好汉歌》的旋律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哪首民歌相似?
师小结:《好汉歌》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这首歌曲旋律亲切、朴实、自然。曲谱取材于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音乐有浓郁的地方韵味,体现了通俗音乐与传统音乐的联系。
②歌曲的演唱风格?(粗犷 豪放)
③作品的内涵? (以“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恰如其分地演绎出梁山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侠义形象。)
生:《月亮之上》《青藏高原》《天路》······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补充几首较老的歌曲,比如《信天游》《心中的太阳》《我热恋的故乡》等都采取了陕北民间音乐的音调。当然,类似这种歌曲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回去后可以查阅更多资料。
2).阅读课本提示并欣赏歌曲《思念》。
①介绍作品:《思念》创作于1987年,由毛阿敏在1988年春节联欢会上首唱。
②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去欣赏《思念》
A、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B、歌曲的演唱风格?
教师总结: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之思念,思亲惆怅之情怀这一主题;演唱风格激动、哀怨。
C、歌曲中的“蝴蝶”比喻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歌中的蝴蝶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爱情,总的来说,是人们心中最宝贵最珍惜的东西。用蝴蝶比喻友情的美丽和稍纵即逝。
③请同学们举例出几首歌颂友情的歌曲,并试唱几句。
生:《友谊天长地久》《最好的朋友》《一生的朋友》······
④请同学们跟着伴奏音乐唱一唱。
3).欣赏歌曲《懂你》。
①介绍作品:《懂你》是电影《九香》的插曲。它表现了一位母亲为抚养子女含辛茹苦,甘于奉献的伟大情怀。
②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去欣赏《懂你》
A.歌中的“你”指的是谁?
B.歌曲表达怎样的情感?
C.歌曲的有怎样的演唱风格?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表达了对母亲的真挚美好的情感。
演唱风格:深情爱恋。
③歌颂母爱的歌曲你们还知道哪些?
生:《烛光里的妈妈》《妈妈的吻》《听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聆听三首内容有别,情怀有别,演唱风格有别的歌曲,既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更多的人生哲理,也在感悟中提升通俗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同时也为下一步教学活动做铺垫)
活动3【活动】三、拓展探究
师:现在的流行歌曲很多,在大家听过的流行歌曲中有没有让你感动的?
生:
师:有没有你觉得不好的歌曲?
生:
师:同学们认为什么样的歌曲是好的?
生:
师:作为学生的你们面对那么多的歌曲,我们该如何选择?
生:
师:优秀的歌曲必定是健康向上、发自内心的,表达的是人间的真、善、美。那些低俗的歌曲必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此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通过课堂探讨,让学生对通俗音乐有一个新的正确的认识,其实质是对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作研究,让学生在理性上对通俗音乐有更清醒的认识,最终突破难点)
活动4【练习】四、轻松一刻
请同学们表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演唱、跳舞等表演技能既表现自己对通俗音乐的喜爱,也活跃课堂气氛,把本节课推向最高潮)
活动5【作业】五、归纳与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一节音乐欣赏课中,我们了解了有关通俗音乐的相关知识,体验了通俗音乐的独特魅力,探讨了与通俗歌曲有关的现象和问题。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通俗音乐之所以深受大众欢迎,除了它朗朗上口、节奏轻快、亲切自然以外,还有它的表现形式。那些制作精良的MV,让大家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最好的放松。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分辨作品,选择健康的音乐,丰富课余生活。
同学们精彩的表现,让老师看到大家多才多艺的另一面!谢谢同学们!
活动6【活动】专家点评
执笔人: 福建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研修部 刘凤琴
林辉真老师的这节课在课前应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件制作比较精美。这节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闪光点:
第一:这节课的课程内容定位选取准确。
这节课林老师因三首歌曲离学生的生活年代较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三首歌曲的主题思想引申到学生在平时听到或是唱过的相同主题的歌曲,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人世间的情感,在感悟中提升通俗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并通过课堂讨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难点。
第二:林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独到,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林老师课堂上具有亲和力。通过歌曲《最炫民族风》《时间都去哪了》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作研究,让学生在理性上对通俗音乐有更清醒的认识,能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分辨作品。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领学生进行音乐体验、感悟。
从这节课中不难发现林老师通过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并形成课件,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引领学生体验音乐起到了恰到好处的作用。
林老师的这堂音乐鉴赏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整个教学流程流畅,教学仪态稳重大方,语言组织能力较强,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是一堂较为成功的示范课。同时我也提出几点小建议:本节课容量较大,很多问题的提问学生的回答还是有些拘谨;学生上台演示自制课件时,是由于学生不够熟练还是紧张,在这环节上显得有些凌乱,还好事先学生有预习,才得以后面连线题的顺利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