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综合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综合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4 21:2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选择题
1.唐中期出现了“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实行了(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募役法
D.方田均税法
2.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唐朝时期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讲述了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  )
A.佛教思想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
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的主要内容
C.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
D.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传统文化
3.据《明皇杂录》记载,每年唐玄宗生日时,朝廷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在《倾杯乐》的乐曲中,舞马翩翩起舞,“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安史之乱后,舞马衔杯祝寿这种宫廷娱乐形式便销声匿迹了。1970年,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在西安市何家村出土,该银壶上的舞马形象(见上图)表现的正是舞马曲终衔杯祝寿的生动情景。由此可见,该银壶(  )
A.见证了唐朝历史的盛衰
B.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C.体现了唐朝尚武的风气
D.证实了相关史书记载的真实性
4.(2020山东卷,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5.(2023广东茂名二模)唐高宗时规定,“采章服饰,本明贵贱,升降有殊,用崇劝奖”,遂以“还淳返朴”“务遵节俭”为名,规定服饰不能突破传统规范样式。这一做法旨在 (  )
A.维护等级贵贱的伦常秩序
B.缓解经济困难的压力
C.推行理学的伦理道德规范
D.进一步强化专制皇权
6.太和九年(485年),北魏颁布了均田制。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官。官吏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转卖。这有利于(  )
A.缓和阶级矛盾     B.促进民族交融
C.加剧土地兼并 D.提高妇女地位
7.韩愈认为,佛道教人超凡脱俗,使人心没有国家、没有君主、没有父亲。他主张拆毁寺观,僧道还俗,烧毁佛道典籍,勿使传习。这一认识(  )
A.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B.离散了三教之间的关系
C.反映了当时儒学的现状
D.导致佛道思想走向衰落
8.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据此可知(  )
A.中国古代医学重道德轻技术
B.理学精神影响古代医生的实践
C.仁德之心是医生的重要品质
D.平等的思想是从医的重要资格
9.盛唐的边塞诗有丰富的意象,较为常见的有大漠、霜雪、天山、玉门关、阴山、黄河、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雁飞鹰扬、马鸣风萧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 B.藩镇割据的负面影响
C.中外文化交流较频繁 D.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10.唐代画家张彦远曾说:“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 ”这表明他尤其注重(  )
A.描绘人物形象 B.表达意境神韵
C.渲染环境色彩 D.勾画布局构图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发展时期。政治上确立了以王为核心的王权统治。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以宗法制度为主体,按照血缘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政权机构,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把持着各级政权,世代相袭垄断着各种官职。王朝的官由王任命,诸侯由王册命,诸侯国的官由诸侯任命。实行的是阶级性、等级性非常分明的世官制。两汉时期,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的科目,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吏按科目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应举者按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考试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九卿等策试;根据对策成绩高、低分别授官。这种选官方式尽管很不完善,易出弊端,但相比世官制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摘编自姜国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发展变化浅谈》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并分析它“相比世官制应该说是一大进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发展 简要概述科举制推行的积极意义。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隋文帝时,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选官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合材料主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选择题
1.唐中期出现了“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实行了(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募役法
D.方田均税法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期,随着均田制的破坏,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为此,在杨炎的主持下,政府推行两税法,故选B项;租庸调制是配合均田制而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唐朝中期以后,租庸调制已很难再维持下去,排除A项;募役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排除C项;方田均税法也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排除D项。
2.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唐朝时期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讲述了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  )
A.佛教思想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
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的主要内容
C.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
D.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传统文化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唐朝的佛经中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说明其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仅反映了《父母恩重经》注重孝道,不能据此得出宣扬“孝道”成为佛经的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渐趋本土化,没有体现二者的合流,故C项错误,D项正确。
3.据《明皇杂录》记载,每年唐玄宗生日时,朝廷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在《倾杯乐》的乐曲中,舞马翩翩起舞,“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安史之乱后,舞马衔杯祝寿这种宫廷娱乐形式便销声匿迹了。1970年,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在西安市何家村出土,该银壶上的舞马形象(见上图)表现的正是舞马曲终衔杯祝寿的生动情景。由此可见,该银壶(  )
A.见证了唐朝历史的盛衰
B.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C.体现了唐朝尚武的风气
D.证实了相关史书记载的真实性
解析:根据材料“据《明皇杂录》记载……舞马翩翩起舞……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在西安市何家村出土,该银壶上的舞马形象”,可知史料记载与出土文物相互印证,符合史学研究的二重证据法,该银壶证实了相关史书记载的真实性,故选D项;该银壶反映的是舞马活动,无法说明其见证了唐朝的盛衰,排除A项;该银壶反映的是舞马活动,与北方游牧民族无关,排除B项;根据材料“舞马衔杯祝寿这种宫廷娱乐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舞马是一种娱乐活动,不能说明唐朝尚武,排除C项。
4.(2020山东卷,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解析:根据材料“备君主顾问”“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可知唐朝翰林学士在草拟诏制、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反映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故选D项;根据材料“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可知唐朝翰林学士参与朝政决策,并非“逐渐控制了决策权”,排除A项;宋朝重文轻武,文官地位日益提高,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B项;三省是指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总称,与材料“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不符,排除C项。
5.(2023广东茂名二模)唐高宗时规定,“采章服饰,本明贵贱,升降有殊,用崇劝奖”,遂以“还淳返朴”“务遵节俭”为名,规定服饰不能突破传统规范样式。这一做法旨在 (  )
A.维护等级贵贱的伦常秩序
B.缓解经济困难的压力
C.推行理学的伦理道德规范
D.进一步强化专制皇权
解析:根据材料“采章服饰,本明贵贱”“规定服饰不能突破传统规范样式”,可知唐高宗希望借“务遵节俭”之名,赋予服饰等级贵贱以达到维护封建伦理秩序的目的,故选A项;“缓解经济困难”与史实不符,“贞观之治”后,唐高宗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排除B项;理学产生于北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单纯规定“服饰不能突破传统规范样式”无法强化皇权,排除D项。
6.太和九年(485年),北魏颁布了均田制。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官。官吏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转卖。这有利于(  )
A.缓和阶级矛盾     B.促进民族交融
C.加剧土地兼并 D.提高妇女地位
解析:材料反映的均田制是国家把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限制土地买卖,能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降低农民对政府的不满,缓和阶级矛盾,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没有涉及民族关系,排除B项;从材料“不准买卖”“不得转卖”,可知均田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排除C项;均田制虽然授田给妇女,但其用意是保障农业生产,对妇女地位的提高作用不大,排除D项。
7.韩愈认为,佛道教人超凡脱俗,使人心没有国家、没有君主、没有父亲。他主张拆毁寺观,僧道还俗,烧毁佛道典籍,勿使传习。这一认识(  )
A.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B.离散了三教之间的关系
C.反映了当时儒学的现状
D.导致佛道思想走向衰落
解析:据材料“主张拆毁寺观,僧道还俗,烧毁佛道典籍,勿使传习”,可知唐代儒学受到佛道的挑战,故选C项;唐代佛道的发展是由于统治者的重视,而且韩愈的主张无法体现统治者的意志,排除A项;唐代呈现出三教合一的趋势,排除B项;韩愈的个人主张无法使佛道思想走向衰落,排除D项。
8.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据此可知(  )
A.中国古代医学重道德轻技术
B.理学精神影响古代医生的实践
C.仁德之心是医生的重要品质
D.平等的思想是从医的重要资格
解析:根据材料“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可知,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倡导不论患者的贫富贵贱等个人身份、不计医者的个人得失等精神,反映了仁德之心是医生的重要品质,故选C项;题干只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重视道德品质,没有反映医学的技术水平,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医学轻技术,排除A项;理学形成于宋代,理学精神不会影响唐朝医生的实践,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医生要对患者一视同仁,而不是平等的思想是从医的重要资格,排除D项。
9.盛唐的边塞诗有丰富的意象,较为常见的有大漠、霜雪、天山、玉门关、阴山、黄河、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雁飞鹰扬、马鸣风萧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 B.藩镇割据的负面影响
C.中外文化交流较频繁 D.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解析:据材料“盛唐”“丰富的意象”并结合所学唐诗的知识可知,边塞诗多是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反映了当时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故选A项;盛唐时期尚未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B项;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并未体现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排除C项;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外来文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0.唐代画家张彦远曾说:“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 ”这表明他尤其注重(  )
A.描绘人物形象 B.表达意境神韵
C.渲染环境色彩 D.勾画布局构图
解析:题干提及绘画要具有气韵,即意境神韵,故选B项;题干提及的是画人物要超越形似,而要求神韵,排除A项;题干提及画人物不只是注重色彩,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布局构图,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发展时期。政治上确立了以王为核心的王权统治。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以宗法制度为主体,按照血缘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政权机构,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把持着各级政权,世代相袭垄断着各种官职。王朝的官由王任命,诸侯由王册命,诸侯国的官由诸侯任命。实行的是阶级性、等级性非常分明的世官制。两汉时期,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的科目,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吏按科目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应举者按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考试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九卿等策试;根据对策成绩高、低分别授官。这种选官方式尽管很不完善,易出弊端,但相比世官制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摘编自姜国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发展变化浅谈》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并分析它“相比世官制应该说是一大进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发展 简要概述科举制推行的积极意义。
答案 (1)选官制度:察举制。原因:打破了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世官制;官员选拔的范围扩大,为有才能的士人提供了晋升的机会;推举与策问相结合,为被举荐者提供了相对公平的舞台;增强了政府的执政能力,有利于维护统治。
(2)发展: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拔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分科考试选拔为主;选拔范围扩大。积极意义: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形成重视文化教育的社会氛围。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隋文帝时,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选官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合材料主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1)由重门第到重才学。
(2)观点:制度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论述: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对科举制加以完善,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与政治,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秦朝吸取分封制的历史教训,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