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4 19:0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洪武元年(1368年)的《大明令》规定:凡鳏寡孤独,每月官给粮米三斗,每岁给绵布一匹,务在存恤。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常加体察。1370年,明政府设立惠民药局,在各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同时,明政府还下令设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存之人。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的法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财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些措施旨在( )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B.加强基层社会管理
C.维持社会秩序稳定 D.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2.唐初推行的“籍帐”制度,包括“手实”、“计帐”和“户籍”三部分。“手实”是唐代民户以户主的名义按期向政府申报户口、土地等情况的文书;基层官员根据手实的内容汇总成计帐,将手实和计帐逐级上报,最后上报至户部。唐推行这一制度意在( )
A.保证政府的赋役征发 B.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
C.限制阶层之间的流动 D.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明洪武五年(1372年),“上以田野之民不知禁令,往往误犯刑宪,乃命有司于内外府州县及其乡之里社皆立申明亭。凡境内人民有犯,书其过名,榜于亭上,使人有所惩戒”。由此可知,申明亭的设立( )
A.健全了乡里机构 B.落实了基层教化
C.完善了司法程序 D.发扬了原始民主
4.“劝分”又称劝粜,指国家于灾荒年间劝谕有力之家无偿赈济贫乏,或减价出粜所积米谷以惠贫者的做法。两宋时期,各地一遇灾荒,往往行劝分之政,尤其是越到后面越依赖劝分;在具体执行中,自愿与强迫并存。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富民阶层主动参与国家治理 B.国家灾荒救济重心下移
C.理学影响民众价值取向 D.商品经济发展加速社会变革
5.据考古发现,汉代的户籍把每户户主的姓名、籍贯、住址、爵位、职业年龄、妻子、兄弟、姊妹以及牛马、田宅、奴婢、车辆的数量和价值都登记在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强化对民力的控制
C.根除王国势力威胁 D.抑制豪强地主势力
6.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上述举措的本质是
A.理学渗透民间 B.强化儒学的地位
C.宗法观念延续 D.对基层控制加强
7.(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这表明
A.保甲法完全禁止了人口流动 B.保甲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甲是明代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D.保甲兼具户口管理和治安功能
8.清代,国家在“州县级以下没有任何类型的正式政府存在”,国家意志却延伸于乡村社会,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这主要得益于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地方宗族乡约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中央政府对乡村社会直接管控
9.下图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这一保障制度建立的重要作用包括( )
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保障 ②促进了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③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④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具有多种功能。下图所列体现其某种功能,这一功能是( )
A.治安控制 B.经济控制 C.国防保障 D.士人政治保障
11.里耶秦简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其中有以秦隶书写的一段记载:“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为户主,士五是身份,指无爵或者免爵者,女子是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这反映了秦朝( )
A.对地方实行直接管理 B.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C.建立完备的户籍制度 D.男女经济地位平等
12.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太宗在位的23年间竟然发布了28次养老诏。不仅如此,《唐律疏议》记载,百姓一旦到了六十岁,就可以享受“养老福利”。年满六十岁的百姓就会被列入“老人”的行列,这时朝廷会免除他所有的赋税,再赐予40亩的田地。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 )
A.传统孝道受到重视 B.淡化四书五经的影响
C.儒家思想开始法律化 D.开明开放的统治政策
13.明清时期,宗族对于乡村公共事业的贡献举足轻重,除了兴办义学、捐赠学堂与书院,还会通过族产、族田等财产救济贫困乡民,或修建桥梁道路,或帮助乡民解早时之困、洪涝之灾。其做法( )
A.有助于基层社会治理 B.助推基层行政机构的调整
C.有利于巩固宗法制度 D.缘于优抚弱势群体的传统
14.下图为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富义仓,是杭州现存唯一的古粮仓。它与北京的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南新仓齐名,并称为“天下粮仓”,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作为史料其可用于研究( )
A.政府的官方储备 B.民间的社会救济
C.户籍制度的演变 D.宗族的内部救助
15.元代时义田设置大为普遍,元末时期,崔敬说:“常人有百金之产,尚置义田,宗族因扼者为之教养,不使失所。”这种现象( )
A.有利于和睦宗族关系 B.顺应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
C.反映了贫困问题加剧 D.说明儒学开始影响地方风俗
16.下列图文可以印证秦朝的户籍管理制度是( )
释文:“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A.分类登记 B.编户齐民 C.大索貌阅 D.诸色户计
17.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 “大家”“中家”“小家”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A.配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划分明确的阶级地位
C.提供赋税征收的依据 D.抑制地主阶级多吞多占
18.中国古代平民、奴婢的身份差异明确体现在户籍中。战国至汉初的“户下奴(婢)”被当作特定财产,不计入主人户籍家内人口和官府户口数。魏晋之际奴婢以“人”的身份著入户籍,与平民并列纳入官府的户口统计。这一变化( )
A.有利于中央政府的赋役征派 B.反映了律令儒家化的加强
C.推动了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D.阻碍了封建经济持续发展
19.清朝前期,由科举功名之士和退休官员为主构成的士绅是特殊的社会阶层。作为国家在乡村统治的辅助者,他们担负着代表乡村舆论的责任和作用,有时,也出面充当国家权力与乡村利益之间的调和者。这表明清代( )
A.士绅成为官府与百姓联结的纽带 B.地方基层行政组织日趋完善
C.政府对知识分子的羁縻成效显著 D.权力下移成为时代的新潮流
20.宋代救助的对象十分广泛,有救济“孤老贫病”的居养院(民办、官办或官民合办)、助葬机构漏泽园、婴儿局、救助幼儿的慈幼局等机构,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保障涵盖了婴幼儿和老人、游民和贫民、城市的乞丐、鳏寡孤独以及军人等。这些举措( )
A.源于社会服务观念的转变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是政府加强社会控制产物 D.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治天下,必治一国始;治一国,必自治一乡始”,中央直接任命的官吏一般虽止于县一级,但基层也建立了乡里行政组织。乡里依靠乡里代表性人物、宗族乡绅力量、乡规乡约协同国家治理。在乡村还树立道德人物形象,建立以年齿为中心的礼制秩序,听取并选拔乡村舆论所称颂的人物担任乡里官职。不晚于秦汉,政府在养老、救灾、济贫等方面都有相关制度措施。历史上曾有采取以年龄分层的政府养老救助制。政府大力提倡以孝为中心的家庭伦理,政府给予老人较高的社会地位,鼓励家庭养老。
——摘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材料二 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治理,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国家行政权力与民间自治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历史来看,中央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既非“皇权不下县”的“地方自治”,也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集权控制”。中央集权体制的下移,以及地方民间秩序的自我运行,两者相辅而行,相互为用,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官民合治的治理模式。
——摘编自杨国安《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古代的基层社会治理。
22.材料一 甘肃省放马滩出土了七幅战国时期的秦国地图,反映出统一的图例和基本的比例。其中,邹县行政区图是已知最早的行政图。湖南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描绘了长沙国南部的地理和政区状况。图中山脉坐落、山体轮廓和走向均用闭合曲线中填绘细平行线表示,是最早的科学的地貌表示方法。
——《皇舆全览图》。
材料二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建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括“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三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倶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材料四 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成功的变法在突破现有体制的时,出现了新生力量,就商鞅变法而言,新生力量就是平民和农民。……王安石各种各样的“新政”都是设计精巧的方案,但是在实践中全都碰了壁,不仅没有实现他当初的设想,反而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于是新法必定失败。
——摘自新浪网读书博文《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成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战国至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并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突破现有体制”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核心因素。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河西于汉武帝时始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其后四城城址虽间有改动,但最远不超过40里,可以说西汉中叶人士选择城市位置的知识和能力是相当高明的。自西汉初建四郡,历经隋唐而至于明代,河西在阻隔祁连山南和合黎山北游牧民族的交往,确如有关王朝所望,起过一定的作用。而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畅通,这几个城市也能绾毂其间,使往来无所阻碍。
——摘编自史念海《历史地理学十讲》第九讲“河西与敦煌”
材料二 在封建商品经济和对外弱势的双重冲击下,宋代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不抑兼并”的土地管理政策加剧贫富分化……在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宋代士大夫阶层“以天下为己任”,通过宗族建设、家风塑造、教化等主要手段,形成重德、至孝、诚信、修身的基层社会管理氛围,最终达到了巩固皇权、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目的。
——摘编自韦玉潇《宋代社会管理及其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材料三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变化。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方式演进。现在,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引自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对汉朝的影响。
(2)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的共同任务。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宋代士大夫为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所作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的主场外交实践。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B
6.D
7.D
8.B
9.B
10.A
11.A
12.A
13.A
14.A
15.A
16.A
17.C
18.A
19.A
20.B
21.(1)乡里纳入了国家行政治理体制;依靠乡规乡约强化基层治理;充分发挥民间道德人物的引领作用;注重规范基层礼制;政府救助和宗族与民间互助结合;提倡以孝为中心的家庭伦理;体现了儒家“大同”“仁政”思想和墨家的“兼爱”思想。
(2)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治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贯彻国家的意志;宗族乡绅成为国家力所不及的乡村事务的补充;古代基层治理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地方治理经验。
22.(1)演变: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置郡县;秦统一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构建起完善的政区体系;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2)变化: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建立。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3)问题: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表现: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授爵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因素:是否有新生力量的支持(或是否有支出或推动变法的社会基础)。
23.(1)影响:利于巩固汉朝的国家统一(巩固了汉朝的大一统局面);促进了中原与西域乃至中亚、欧洲等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朝与西域在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加强);开发了边疆地区,稳定了社会秩序;阻止了匈奴贵族的南下侵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方便条件;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任选3点)
(2)共同任务:保证赋役征发;维护社会稳定。
努力: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教化深入社会基层);以乡约的形式直接向百姓宣讲;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写具体措施义田、义学等亦可);倡导谱写家风家训。
(3)原因: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形成利益共同体)。
实践: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