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4 23:1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2.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3.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4.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5.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7.(2023河北三模)唐朝前期诗人陈子昂在《答洛阳主人》一诗中,抒发了不凡的气概:“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这折射出唐朝前期(  )
A.士人建功立业的情怀
B.科举考试提升了儒生文学修养
C.文学主题世俗化明显
D.诗歌成为主流的文学艺术形式
8.(2023山东滨州高三上期末)下图所示的打马球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运动。唐时,从贵族到平民,从宫廷到军队,从男人到女人,从接待外客到集会庆贺,该运动风靡全社会。这主要是因为(  )
A.社会局势长期稳定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D.马球运动与时代相契合
9.中国古代的农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农业耕作的民歌和谚语,如北朝农书《齐民要术》中便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以时及泽,为上策”“欲得谷,马耳镞”等记载。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农耕文明(  )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10.(2023湖南永州三模)白居易、元稹等中唐士人发扬了杜甫“即事名篇”的创作方式,大力提倡“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的新乐府创作,写下了《秦中吟》《新乐府》等辞质、言直、事核、体顺的作品,希冀以此实现“见之者易谕”“闻之者深诚”“采之者传信”的微讽之效。这一做法(  )
A.说明经世致用思想深入人心
B.批判理学空谈并开创了朴实学风先河
C.满足了彰显皇家气象的现实需要
D.将儒学复兴与诗文载道功能有机结合
11.(2023福建三明三模)公元263年,魏灭蜀。司马昭命有司撰访吴地图,为灭吴做准备。针对汉代地图不设比例尺、方位不准的缺点,司空裴秀使用比例尺绘制《禹贡地域图》。据此可知(  )
A.印刷技术落后制约了科技进步
B.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
C.科技发展与国家需求相辅相成
D.国家统一促进科技的创新
12.(2023重庆调研)唐时波斯商人云集长安、广州、扬州和泉州等地,在中国南方素有“舶主”之称。唐代高僧鉴真发现,仅海南的波斯村寨,“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关于唐朝的对外关系,由此可以得出(  )
A.海路交通促进中外交往
B.与阿拉伯帝国关系密切
C.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D.波斯人是欧亚贸易中间商
二、综合题
13.(2023北京卷,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学与北学
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
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
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
(1)指出南北朝时期南学与北学分立的时代背景。
(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与谏官反对皇帝废后,跪求奏对,导致御史中丞遭贬黜,而后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说明宋代御史的监察权和谏官的谏议职能出现混通现象,呈现出台谏合一的趋势,C项正确;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废后即是皇帝的家事,同时也是国家大事,A项“不容置疑”说法错误,排除A项;孔道辅等遭贬黜,说明皇帝的权威并未降低,排除B项;宰相在设置之初就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且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解析] 据材料“宋朝在州府设通判……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可知,通判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武官专权,规范地方行政,故选A项;据材料“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可知,武人可以参政,但是不能专政,因此通判设置是为了规范地方行政,防止武人干政只是材料信息的一部分,排除B项;据材料“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可知,通判只是战时负责筹集钱粮,不是平常之主责,且不负责行军打仗,不能体现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据材料“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可知,州府权力的总量未变,通判只是分割了知州的权力,并不是削弱了州府的权力,排除D项。
3.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解析] 根据材料“募饥民修水利”“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一措施既可以救济受灾农户,又可以修建水利设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给农户创造就业机会,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故选C项;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项;“募饥民修水利”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都有利于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并非是其与其他赈灾方式相比的不同点,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募饥民修水利”,未涉及其他抗灾救荒措施,无法得出“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项。
4.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解析] 宋朝初年科举考试中,省试主考官李昉徇私一案被告发后,皇帝主持的殿试成为常制,这体现出宋朝科举制的考试录取程序渐趋完善,C项正确;在隋朝创立科举制时已经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A项错误;确立“省试考试权威”与“皇帝出题”的“殿试成为常制”不符,B项错误;“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与材料主题不符,D项错误。
5.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解析] 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中兵士参加的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排除B项;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军事力量,排除C项;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无关,排除D项。
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 由“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史官对帝王的日常行为秉笔直书,他害怕自己偶尔的行为失误也会被史官如实记录,所以说重史传统会影响到君主个人的行为选择,A项正确;“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部真实可信”明显过于绝对,B项错误;宋太祖主要是担心史官如实记录自己不好的言行,并没有反映出史官与君主之间的尖锐矛盾,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确实对史官如实记录的做法不开心,不愿意其记录,但这是表面现象的描述,不是对此事本质问题的反映,D项不符合题意。
7.(2023河北三模)唐朝前期诗人陈子昂在《答洛阳主人》一诗中,抒发了不凡的气概:“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这折射出唐朝前期(  )
A.士人建功立业的情怀
B.科举考试提升了儒生文学修养
C.文学主题世俗化明显
D.诗歌成为主流的文学艺术形式
[解析] 据材料可知,陈子昂盼望面见圣上,为君主献良策,以实现自己的官场抱负,这折射出唐朝前期士人建功立业的情怀,故选A项;材料中陈子昂通过诗句表达个人的抱负,没有涉及科举考试这一信息,排除B项;唐朝前期陈子昂的诗歌是表达文人的抱负,无“世俗化”特征,排除C项;材料没有跟其他文学艺术进行对比,无法得出诗歌的“主流”地位,排除D项。
8.(2023山东滨州高三上期末)下图所示的打马球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运动。唐时,从贵族到平民,从宫廷到军队,从男人到女人,从接待外客到集会庆贺,该运动风靡全社会。这主要是因为(  )
A.社会局势长期稳定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D.马球运动与时代相契合
[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尚武之风盛行,使得打马球运动风靡全社会,即马球运动与时代相契合,故选D项;“长期”说法错误,排除A项;宋代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而非唐代,排除B项;“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说法过于夸大,且经济只是马球运动风靡的一个原因,排除C项。
9.中国古代的农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农业耕作的民歌和谚语,如北朝农书《齐民要术》中便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以时及泽,为上策”“欲得谷,马耳镞”等记载。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农耕文明(  )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古代农业生产要求农夫注重农时,强调遵循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等,故选C项;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且天人感应理论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南方、北方及其生产情况,排除B项;谚语和民歌是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而非统治者重视科技发展,排除D项。
10.(2023湖南永州三模)白居易、元稹等中唐士人发扬了杜甫“即事名篇”的创作方式,大力提倡“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的新乐府创作,写下了《秦中吟》《新乐府》等辞质、言直、事核、体顺的作品,希冀以此实现“见之者易谕”“闻之者深诚”“采之者传信”的微讽之效。这一做法(  )
A.说明经世致用思想深入人心
B.批判理学空谈并开创了朴实学风先河
C.满足了彰显皇家气象的现实需要
D.将儒学复兴与诗文载道功能有机结合
[解析] 材料说明了唐朝诗人的创作手法和诗歌的主要内容,其中“大力提倡‘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的新乐府创作”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内涵,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三教并行,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因此材料中的做法将儒学复兴和诗文载道有机结合,故选D项;经世致用的思想在唐朝并未形成,排除A项;唐朝未形成理学思想,排除B项;中唐诗歌也有讽刺社会的内容,因此并不都能彰显皇室气象,排除C项。
11.(2023福建三明三模)公元263年,魏灭蜀。司马昭命有司撰访吴地图,为灭吴做准备。针对汉代地图不设比例尺、方位不准的缺点,司空裴秀使用比例尺绘制《禹贡地域图》。据此可知(  )
A.印刷技术落后制约了科技进步
B.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
C.科技发展与国家需求相辅相成
D.国家统一促进科技的创新
[解析] 司空裴秀绘制更详细的地图是为了满足国家战争的需要,而国家的需要也促进了地图绘制的发展,体现出科技发展与国家需求相辅相成,故选C项;三国时期还没有印刷术,不存在这项技术落后的说法,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禹贡地域图》服务于战争的需要,而不是社会生产,排除B项;当时是三国时期,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项。
12.(2023重庆调研)唐时波斯商人云集长安、广州、扬州和泉州等地,在中国南方素有“舶主”之称。唐代高僧鉴真发现,仅海南的波斯村寨,“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关于唐朝的对外关系,由此可以得出(  )
A.海路交通促进中外交往
B.与阿拉伯帝国关系密切
C.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D.波斯人是欧亚贸易中间商
[解析] 据材料“广州、扬州和泉州等地”波斯商人云集,“海南的波斯村寨”规模大,可知唐朝海路交通发达,对外交往频繁,故选A项;阿拉伯帝国在唐被称为“大食”,材料反映的是唐与波斯的交往,排除B项;市舶司设置于北宋,唐在广州设市舶使,是市舶司的前身,排除C项;阿拉伯商人是欧亚贸易的中间商,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3.(2023北京卷,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学与北学
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
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
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
(1)指出南北朝时期南学与北学分立的时代背景。
(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
答案 (1)政治上:南北分裂对峙;经济上: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江南经济开发;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之间交融;文化上:佛教盛行;学术传统上:南方儒士受玄学影响,北方儒士严守汉儒传统。
(2)过程:南北朝时期互派使节,借机相互考校儒学;隋朝时,大量士人迁至北方,南学与北学汇集洛阳;唐朝时逐渐走向统一。
意义:有利于学术文化上的统一,推动儒学的发展,巩固儒学正统地位;推动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统一;有利于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