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张PPT)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城市改革 全面展开 “九二共识” 香港 回归 澳门 回归 中国加入 世界贸易 组织
《反分裂 国家法》
1978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4年1989年1992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2年2005年2012年 5月: 12月 元旦
中共十二 届三中全 会召开
深圳、珠
、汕头、 厦门经济 特区设立
中共十六大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写入 党章并确立为 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三届四
中全会召开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 论写入党章 并确立为党 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八大 把科学发展 观确立为党 的指导思想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
《告台湾 同胞书》
时空坐标
中共十六 大召开
课程标准
1.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
3.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
4.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
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5.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学习要点
开辟 具体 实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转折
改革 开放
改革:农村→城市
开放:全方位对外
开放的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的概括提出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書鼓
道路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口号,作出把 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 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重新确立了党的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 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 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 是非问题
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路线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在北京召开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 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内 容
工作
中 心
思想
路线
历史 判断
背]
景
时间 地点
中 共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意义
2.拨乱反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
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
(2)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
工商业者区别开来,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 民 族 政 策 和宗教 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
(3)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和通过了《
》关 科 人来说的皮民要种南题的洪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
验,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
础。
认知升华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拨乱反正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为改 革开放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群众基础。
(4)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
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农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扩大企业自主权 为主要内容进行试点。
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国营企业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个体
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企业也发展起来
二、 改革开放进程
1.改革开放的初期(1978—1992年)
(1)对内改革
(3)理论贡献
①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重大命题。
②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确立了“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制定了 “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经济特区
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扩大开放 程度
我国还相继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建立海南经济
特区、上海浦东新区
(2)对外开放
理论 突破
①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计
划和市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产生深远影响
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化 改革
①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_是我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改革开放的深化(1992年后)
深化 开放
①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
程
②中央还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 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
发、“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重大战略,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3.积极推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
(1)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 奋斗目标,强调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 要战略机遇期。
(2)中共十六大以后,我国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 善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2007年,中共十七大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提出实
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的新要求。
(4)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以 改善民生 为重点的社会
建设,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1.提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2.首次概括提出:中共十七大首次概括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新的飞跃。
创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 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
发展社会主义 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影响 成功开创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地位 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
3.理论内容
(1)邓小平理论
创立 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_的认识,
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影响 开创 全面改革开放
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地位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 党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立
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
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影响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地位
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在2012年中共十八
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科学发展观
提示 意义: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评论员文章,在全党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 性大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 义思想路线,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 的思想理论准备。
情境再现 1. 《光明日报》发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评论员文章
材料中这篇文章的发表有什么
意义
一 标 , ,A48642*60.*ce*****. t.*7*2**6**** 8REF***. *+*-*.14. 4.7604*贩 准 .a==s81**
*
644680.*4.
RP#8**
-.F*
86.6***-.
… …
.
+**4****00*2*a**-60**-*a4-4d*
2.48888*8+*EA*2+40E6**-+-A**
*48267422e*FL* *** *
1.47eaeAE.
A4Ax* **AL+TT EKEaEE
、528486, 5,87 2A<*- * E-+ AAA
+A*A4 A4# (T
)40*20068010660874068486.*1*DA*s**
。
212446.464440.408436066060
9.088=aEe . *6*.L
+*t …
2040444*7- -0-. 00*.41478*040****=
-
-
r a+eLF**e 4*498*1684 * … ** -o-* 10A*xAA1616 614.*24+484 81*x=R *A.** 6,A4+@12 46A,**
实 践 是
848
A
080624844.6 *e **.
1*8*88,4461*4*E*78606.0614100.8 5468*e48*05.80400**--.*a.
.*** W*
12.60278*4*8t.40640*8a.A
" - ……-L*
88666,C744+9*00.608101010008408
848*0 2L C A* 10. 8 8 60 44
a
68
.
.
a
4
<@ -+66 .
8 4.8 B 8 *)
4
0
*。
*
R
=
A
R
最身真理的标准R 是社会实具
#8 t-A=A*.4t8E 1 *
* *** *. -+****
2 -.*mmmt=3+.**
**. …A…--.
*=2224Re4c2.4ewca*m*
*
4a
*
80
检 验 真 理 的 唯
8 *4 6*0 -8 6d88o88e16s
4
8*0
4
8*40
aa
0=80
6, *8.40 014*80
6022828**68L*C1E+88A4A#H.C
1.06418860414*40.1044 4*5*52*40**-*4=4=*-*
4#0666*1**A=***-14-E.-
4
:*1866*484*.A******.*4
A
8
.1*K0
1m
*1288
aR
5*18.
a
128
;- …A* * 12466**
.+
4*4
68,A**m*
L .
理 通 与 实 我 的 线 一 , 是 马 变 思 主 文 的 一 个 最 器 本 的 原 测
se*aws,=*x*x*etas*- aaa.
(8APR.+***10 . 8C*E+A8*-**
***80 4te.ei1- 4AEE AA28NFAE4AAE*A
* t
…**
*0.1* ** *
…14+
.tee***
015*4en=mt.4asm6a.
44.8.8.A=CE8A1***0EL0**-
*m-*
* *0d0a5.**ee
,
46.a*.
*- *.A**AA**A.
E*6 *t048 .+**
*
.
本极特约评论用
68c*a*t.-4et*a*
-++*
A
4.10080
48886*.RA8.
*a
A1 4-*4==**
,A-*#m.4=5****4A
1400*2*68680.-*0
…
意
106*.4.-
se
…
…*
*-
.
-
.
.
①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②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③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土地依然是 集体所有
农民没有 所有权
农民获得 使用权
农民获得 经营权
图解历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特色模式
解 放 农 村 生 产 力
目的
情境再现2 .
中共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 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摘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如何认识“三步走”发展战略
提示 认识:“三步走”发展战略使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第一
次有了清晰而切实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它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国情,找准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和现实基础;极大地凝聚了 全民族的精神和力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问题探究
视角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图1 《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 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图2 农民申请加入
农业生产合作社①
主题一 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
材料一
1) 工
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改革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反映了中
国农村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又从个体私有制再到集 体所有制的发展过程
②
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时间
产量
1980年
5.02亿千克
1981年
6.70亿千克
1982年
7.15亿千克
材料二 安徽凤阳县三年粮食产量变化②
教你读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到图2土地所有制发生的变化。简要分析这一变
化产生的原因。
提示 变化: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原因:土地改革后分到土地的农民是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这样的方式难以抵御自然灾害,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要求互助合作;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材料二中安徽凤阳县三年粮食产量有何变化 它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的
实行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该政策的作用。
提示 变化: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农民有
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
提示 出发点:维护农民利益;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视角2对外开放
材料 我国对外开放的时空发展①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带、
沿海经济开
提出 放区
改革 14个 上海
开放 沿海 浦东
政策 开放 海南经
四个经济城市 济特区 特区设立
一部分边境城 市、长江岸边 城市、内陆省 会城市
西部大开发、
澳门回归
振兴东北老 工业基地
19781980 1985 1990 1995 2000(年)
重庆市直辖、 香港回归
①
从图示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先从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然后
开放沿海开放城市,最后到内地等逐步进行的,从沿海到内地,体现了主 动性、渐进性的特点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提示 特点:具有主动性;由沿海到内地;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形成全方位格局。
教你读史
名称 时间
影响
土地改革 1950- 1952年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
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 除了障碍
农业社会主义改 ÷生 人已 1953— 1956年
1956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
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促进
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史论史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名称 时间
影响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 开始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扩
大公有化规模。在分配上追求绝对平均主义,严
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 1978年 至今
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改变经营方式,实行分
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做法,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
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农民致富和 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
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产权制度改革和产 权关系调整
多元主体联合创新
体制
体制增量调整与体 制存量调整并行
农村集体经济
农民获得使用权 农民获得经营权
增强企业活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农村家庭
联产承包 责任制
城市国
企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3.新时期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
局。
(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
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掀起开放的高潮。
(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
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
(4)全方位:指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
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 关系。
(5)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
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 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6)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
域对外开放。
问题探究
视角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材料—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 的思想———毛泽东思想①,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 或经验主义的偏向。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七大) 材料二 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 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 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②。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
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
主题二 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十六大)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十八大③)
教你读史
①②
说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
产物,都强调实事求是
③
强调党章在不断的发展,应该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
度去认识,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
论的共同点。
提示 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
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都讲求实事求是。
(2)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党章
修改的认识。
提示 变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明确写进党章。认识: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在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快
步推进,因此也需要在思想上进行不断的发展变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明确写进党章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好地指导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进步性。
史论史识
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以马克思主
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色。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果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3)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也是毛泽东思
想中群众路线的深化与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党理念。
(4)立足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深化的
内在源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事求是的基本特点。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它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成为拨乱反
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并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这 里的“它”是指( A )
A.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
解析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为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A 项正确。
2 3 4 5
A.农村走向富裕得益于粮食的丰收
B.制度创新是农村经济活跃之本源
C.工业化为农村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持
D.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得到了落实
2.下图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由图可知( B )
《承包拉富》
3 4 5
3.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的宣传标语。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
深圳时对这句标语表示了肯定。这表明(C)
A.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计划经济下的价值观被冲破
D.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得以改变
4 5
2
解析 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
大以后而非1984年,故A 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B
项错误;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被打破,故D项错
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对过去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冲击
与否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故C项正确。
4
2
5
4.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
为两类: 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 一类是特别行政 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B)
A.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D.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解析 经济特区是享有特殊的经济政策,特别行政区主要是施行“一国两制”
即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但两种特区都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 行使主权的,故B 项正确,排除A、C、D 三项。
2 3 5
5.邓小平指出: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
能结束,贫穷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他还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 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 活富裕的问题。上述言论意在(A )
A.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理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课后强化
A 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 ……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 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的总 评价,这段评价应该出自(C)
A.《论十大关系》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邓小平南方谈话
2 3 4 5 6 7 8 910 11
内容
出处
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 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制度,也是社会 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
A. 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保障
B.改革开放进程出现严重倒退
C.对单一的计划经济的局限性有所认识
D.改变了计划经济的总体格局
1234567891011
2.下表是有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史料。据此判断,当
时(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
用”,可知当时认识到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说明对单一的计划经济的局 限性有所认识,故选C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1992年才提 出,排除A 项;1982年宪法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计 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制度”,可知并没有改变计划经济的总体格 局,排除D 项。
3 4 5 7 8 910 11
3.1978年冬天,小岗村农民冒险签订了一份要求“分田”契约,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发布的文件中明确提出“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1983年 以后,包产到户在全国推广。这反映了(B)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
B.“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创新
C.小岗村的契约违背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决定
D.农民的经济诉求和特有方式的抗争
4 5 6 7 8 910 11
4.1978年,国务院允许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宁江机床厂、四
川化工厂等六家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
试行后,仅三个月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说明(A)
A.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尝试已经开始
B.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是改革的主要目的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改革逐步展开
3 5 7 10 11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978年国家允许在一些企业发放奖金,调动了职
工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属于企业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故A项正确;此时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还没有开始,排除B、D 两项;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才是目的,排除C 项。
5 6 7 8 910 11
5.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 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 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 进中的作用。”上述材料说明(C)
A.党的先进性的关键是文化问题
B.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调查研究是社会主义必由之路
6 8 91011
/
B 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6.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
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 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 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B)
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
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4 5
解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分开,
到今天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反映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的持久活力,B项正确;改革开放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农村生产关系并没 有从根本上改变,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 置”,得到了深化,并没有退出历史,C项错误;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2 4 5 7 11
年份 会议
会议决议对经济体制的表述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 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989年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7.下表是关于20世纪80年代历次中央会议对经济体制的表述。据此可知
( D )
A.计划经济体制尚未突破
B.政府强化对经济的管控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D.市场作用得到中央肯定
1 2 3 5 8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历次中央会议都主张发挥市场经
济的作用,这说明市场的作用得到中央的肯定,D 项正确;对市场经济的肯定,
说明对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有所突破,排除A 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 市场经济的肯定,非政府强化对经济的管控,排除B 项;C 项是在1992年中共 十四大提出的,排除。
3 4 5 8 910 11
年份
正式提法
1981年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992年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发生了以下变化,由此
可知( C )
A.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
B.民营企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思想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D.民营企业威胁社会主义制度
1 2 3 4 5 6 7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人们对
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步改变的过程,反映出思想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选 C 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体制的变化,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排除 A 项;公有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且题干材料没有反映民营企业的地位,排除 B项;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不会威胁社会主义制度,排 除D项。
1 2 3 4 5 9 10 11
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解析 材料中“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的信息说明
当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有利于生产和市 场的发展,A项正确,D项错误。这一改革有利于缩减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剪 刀差,B项错误。当时的改革有利于规范经济秩序,减少腐败,C项错误。
1 2 3 4 5 7 10 11
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价格改革(A
A.有利于促进生产和市场的发展
B.拉大了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剪刀差
C. 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和腐败产生
9.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了价格改革,从单一的国家定价改为国家定价、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979年11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谈道:“我们有些经济制度,特
别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组织这些方面,受苏联影响比较大。这些方面资 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社会主义 应该继承。”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鲜明指出:“把马克 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有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 务,并提出允许对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做计划,由市场来调节。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改革开放的严峻形
势,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在谈话中,邓小平同志以伟
1 2 3 4 5 6 7 8 1
大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非凡胆略,坚定地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基
本路线,有力地回击了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 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 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 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79年相比,邓小平在1992年对社会 主义经济体制的论述催生了什么新的经济理论,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建设的贡
献。
1 2 3 4 5 6 9 11
参考答案 (1)新理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时代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中国改革
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在理论界受到质疑;改革开放进程面临重重 阻碍。
(2)贡献:实现了经济建设领域中的拨乱反正,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推进了现代化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 2 3 4 5 6 7
序号
重大事件
①
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抗战
0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Q’ 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④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5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7` (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8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9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依赖于我们今天的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也与以
往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2 3 4 5 6 7 8 9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中华民族复兴的某个方面,选用两则材料,提炼一个主
题,并用所选材料对主题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主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序号:③⑤。
说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
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全 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 决策,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逐渐富强起来。
1 2 3 4 5 6 7 8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