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2、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学生手里的小蚕开始慢慢长大,孩子们每天认真观察小蚕如何吃叶子,坚持给小蚕清理粪便,坚持观察记录小蚕的运动,外形变化(小蚕身体逐渐由黑变灰,变白,脚丫数量越来越数得清了,蚕粪便越来越有形状了,脚丫的力量越来越强了),还发现了小蚕有睡眠、蜕皮现象,但是还不是很清楚这叫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教师经常和孩子一起交流,鼓励孩子深入细致观察,坚持记录,鼓励孩子思考探究小蚕的生活习性,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让孩子对幼蚕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积累。
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蚕的生长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饲养了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你的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学生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交流时,让学生出示自己的记录表,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
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也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和交流的重点。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一生要蜕好几次皮。蚕蜕皮前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停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
学生在养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不能完全的观察到蚕蜕皮的过程,因此交流后,教师出示蚕的一些生长变化的图片,特别是关于蜕皮的图片,使学生了解的更为深刻和直观,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1)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蚕的外形,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交流一下,你在养蚕的过程中,观察到的蚕的日常行为活动,行为活动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 蚕是怎样吃桑叶的,蚕是怎样排便的等等。蚕的形态是圆筒形,分头、胸、腹3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各具1对胸足。进食时,胸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4、5、6节各生1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第10节有1对尾足,可用来挟持他物,并固着身体。第8节背面,生有一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在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每节两侧各生有1个黑点是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在观察和交流中,出示蚕的外形的图示,便于讲解和交流。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我们的蚕宝宝现在已经长的很大了,那么它还会将如何成长呢?同学们来预测一下,你的蚕将会怎样变化。鼓励学生大胆预测,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主要注意的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