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体验流行歌曲,了解流行音乐的基本特征,并鼓励学生大胆的演唱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
2.过程与方法:
以多媒体欣赏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合作等方法积极参与体验流行音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欣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以健康、开放、积极向上的心态,辩证地审视流行音乐文化,在感受流行音乐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欢乐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通俗流行歌曲有一定的了解,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手与歌曲,但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方向、标准去判断、去选择好的流行音乐。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探讨,使大家可以用健康、向上、积极的审美标准去选取自己喜欢的通俗音乐。
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人数
二、导语
在本学期最初的时候,同学们一起欣赏了我国古代的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之后又欣赏了一些近代音乐家的作品,一步一步,我们从古代走到了近代,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现代流行音乐的魅力。
活动2【讲授】新课教授
(一)、流行音乐基本特征
1.受众面广
2.题材丰富(亲朋好友、思念故乡、人生理论、生活理想等等)
3.通俗易懂(易记易唱)
4.娱乐性强(表演时多与肢体动作相结合)
5.自然音色(以人的自然音色为主)
教学设计:通过教师引导,与学生共同摸索流行音乐特征
(二)、歌曲欣赏
1.介绍经典流行歌曲《思念》词曲作者并欣赏歌曲,同时提出问题:
1).这首歌属于前面分类里的哪一类歌曲?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属亲朋有爱类型,表达了人生离合带来的稍纵即逝的失落与无可奈何的哀怨,以及对朋友的思念。
2).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此类型的歌曲?
学生列举同时鼓励其大胆演唱歌曲,展示自己。
2.欣赏歌曲《懂你》,并指出部分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取材于道德、亲情、文明等正能量事物,与大众易产生共鸣。
1).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从歌曲意境中延伸至学生自身,引导学生及时行孝。
2).提问学生关于亲情、感恩的歌曲,并鼓励学生大胆演唱。
3.欣赏歌曲《好汉歌》,介绍曲作者,概括此曲表达了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兄弟之情。
教学设计: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课本上歌曲内容。
最后指出流行歌曲形式千变万化,这首歌曲属于典型的民歌与流行相结合的典型制作,它取材于河南民歌,并列举具有民歌范儿的流行歌曲。
活动3【练习】拓展与研究
课后第4题:关于流行音乐的“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现象,以及“追星现象”展开讨论。
总结:关于“追星现象”,才貌双全是大部分明星的标签,也是大众喜欢的重要因素,应理性追星,有目标有动力,努力向自己的偶像看齐。
关于“流行音乐鱼龙混杂现象”,量多,并不一定代表质好,俗话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音乐界同样受用,只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住历时的淘汰,符合整体人类审美的作品才称得上是好的音乐,才能称之为精神食粮,同学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辩证地角度,有选择性的去欣赏音乐,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正能量,享受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活动4【练习】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对课本及拓展歌曲的欣赏,了解了流行音乐特征(受众面广、题材丰富、通俗易懂、娱乐性强、自然音色),希望同学们在以后欣赏流行音乐的时候以辩证地角度审视流行音乐,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感受流行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223页2、3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