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_中外历史纲要(下)(部编版)_《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参考课件6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必修_中外历史纲要(下)(部编版)_《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参考课件6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6 17:5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PARTO1.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PARTO2.
第一次世界大战
PARTO3。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
半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秩序的变动。
目 录
CONTENTS
①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他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
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②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他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 EnglandUK
■ Frarce
■ RussiaUSSR
■OHoman Empira/Tukey
Nerartaeds
Unted Stes
18eyum
■Geman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示意图(1914年)
世界各国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比例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制作)
14
1.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
(1)原因: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4.3
71.7
1914年
其它
13.2
1870年
英 国 ■德国
31.8
PACNFIC oCE
NORTN
uly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
(2)表现:帝国主义列强矛盾重重
阿尔萨斯一洛林等领土争端
北非殖民地的争夺
争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一战前欧洲地图(漫画)


争夺巴尔干半岛

贸易摩擦导致关系恶化
NORTI PACFICoCH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
(3)结果: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
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
世界霸权,寻求同盟者
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
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形势日益紧张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示意图
同 盟 国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协 约 国
(英国、法国、俄国)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2.一战爆发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PACHFIC ocr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
枪杀。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刺客是波斯尼亚的一个塞尔维亚族青
年学生,名叫加弗里洛·普林西普。他行
刺决不是孤身一人。在他的背后是塞尔维
亚秘密组织“不统一毋宁死”,即众所周
知的“黑手社”。“黑手社”于1911年成
立于贝尔格莱德,其公开宣称的目的是实
现“民族理想:团结所有的塞尔维亚人”
塞尔维亚政府并不支持这一组织。
斯 《全球通史》
拉热窝事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
世界的争斗不断,矛盾
重重
②主要原因:
“同盟国”与“协
约国”的对立,致使世 界局势紧张
③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知识梳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英国
伦敦@ 德 国 两次 13年,
19世纪中期,伦救成为世界全融中心 法 奥匈商

巴尔干战争
1912年。19
印 度
德 国 及 其 殖 民 地
( 日 占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形势图
20程规糊,
日本工业总产省
年均增长率仅改
于美国

英国及其殖民地
法 国 及 其 殖 民 地
1898年美西战争 后,茔律宾和古巴成 为关国的殖民地
1914年6月
28日 . 萨拉热窗 刺杀事件
太 美 国
1906年.1911年. 两次摩洛哥危机
20世纪初,美国的 工业产量居世界首位
北 冰
国、

美 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一战的开始
Tr PActFic ocr
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
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皇威廉二世表示,德国全力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如果俄国干
涉,德国将以对“同盟的忠诚”与奥匈共同对俄作战。他叫嚷:“这是千载一时的机 会”!俄、法也在积极行动。7月20日,法国总统普恩加莱访问俄国,保证履行同盟义务。 英国采取了狡猾态度,给德国造成一种错觉,似乎他不愿意立即卷入战争。德国则认为, 只要英国能暂时中立,德军便可以用闪击战迅速打败俄、法。
——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这场战争是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
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战争方式,
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迅
速取胜极为困难。
西线:英法军队-德军(决定性战场)
东线:德奥联军→俄军
南线:奥军一俄军、塞尔维亚军队
2.一战的进程(1914-1918)
(1)三条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战场形势图(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协约国及后来加入协约国作战的国家和地区
PACEIC OC
NORTN
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一战的进程(1914-1918)
NORTN PACFIC oCF
(2)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14年,德国进攻法国,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国失败,“速决战”计划
破产;日本对德国宣战,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并于次年提出了企图灭
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双方诸民族都满怀信
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又胜利的战争。但是,他们 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 磨之中,在这场战中损失的财富和上网的人数是前 所未有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叶落之前你们 就能返回故
德 皇 威 廉 二 世
> 东线和南线:意大利在英、法拉拢下,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德奥军队在东线和 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大战爆发以后,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希腊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讨价
还价。意大利在协约国集团满足其领土要求后,于1915年5月对奥匈帝国宣战,在欧洲战 场上增加了第四条战线。保加利亚则在德国满足其对塞尔维亚的领土要求后,于同年9月 参加中欧同盟国方面作战。
—— 斯德主编 界通
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一战的进程(1914-1918)
(2)三个阶段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NORTN. PACNFIC oCE
2.一战的进程(1914-1918)
(2)三个阶段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西线: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
役,两次战役分别被称为“绞肉机”和“地狱”,双
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
1916 伤 约85万 英法约
伤95万人。然而,任何一方向前的推进都未超过7英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对于在人力和物力资源都十分有限的同盟国军队来说,
久拖不决的战事无异于慢性自杀。而对于地广人众的协约国 来说,战局拖得越久,就越能显示出其综合国力的优势,因 而无战果的战争恰恰成为整个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纪录片《世界通史100集》解说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登战役一场战斗后德军户体
◎索姆河战役中的包扎所
CrFiC oCI
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一战的进程(1914-1918)
(2)三个阶段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海上: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之间爆发
了日德兰海战。这是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英国出动约150艘军舰,德国出动约100艘军舰。
交战结果,英国的军舰损失数大于德国,但仍
掌握着制海权。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NORTN PACNFIC oCE
◎日德兰海战(绘画)
年退出了战争。
大战开始时,美国宣布中立。 ……美国利用
“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大做生意,仅向协约国就 提供了约200亿美元的物资和贷款。 ……当时交战 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为参与战后分赃和争夺霸权,
此时参战正是好时机。于是便利用德国无限制潜艇
战攻击了美国商船为理由,在维护公海航行自由的 旗帜下,于2月3日宣布对德断交,4月6日对德宣战。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一战中
挖战壕的华工
③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后于1918
2.一战的进程(1914-1918)
(2)三个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征
兵海报
PAciFiC oC
NoRT".
第 次世界规模的大战
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达 个
造成1000万人死亡, 2000万人受伤
战火影响的人口达 之多,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
直接经济损失达 2700亿美元 以上数据均源自纪录片《世
界通史100集》解说词
3.一战的结束(1918.11.11)
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战大数据
第一次世界大战
PACIFIC oCE
NORTN,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课堂探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的影响。
NORTN. PACIFIC oCH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
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
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P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②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③一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灾难。
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标志: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
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 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② 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
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③ 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
国的海军军备;
④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
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⑤ 列强同意将“门户开
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 的共同原则。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各国形势图。战后欧洲因德意志、
奥匈等大帝国的瓦解,出现许多新兴国家(此图源自中国台湾 省2017年翰林版高中历史教材)
①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洲形势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欧洲形势
抑成 莎 脯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主要内容:



法 圆

百班牙

一感界
蘇 聯
图 波 聊
线 息
具地剂句开
耀属尼亚
率斯技夫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遮意志帝团 俄 强 斯 市
典 向 市
西班牙
圆 例

土审其

课士



PACNFIC oC
法 圆
英 园
xoRr”
- 界
①基本特点是仍以欧洲,尤其以英法为优势。
②不牢固性和脆弱性。由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是丕可避免的,
这一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和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基础上,稳定只是相对的、暂时的。
同时由于这一体系中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的矛盾、帝国主 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等诸多矛盾的存在,使这一体系必然不能持久。
③反动性。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转让德国在中国山东的
权益给日本等,维持了殖民主义的统治秩序。
④不全面性。出于社会制度的区别,把苏俄排斥在外;出于分赃的目的,排斥了德
国。
TN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课堂探究】根据所学知识,试分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特点。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PACNFIC oC
NORTN.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2.国际联盟
(1)地位: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战后国际政治秩序。是第一个
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爵士布莱斯就提出在战
后成立国际组织,进而阻止战争发生。这个理论在美国非常流行, 威尔逊总统也深受影响。于是在巴黎和会上,他委托欧洲事务顾 问爱德华 豪斯草拟了一份计划书,以威尔逊式的和平主义精神 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组织方案。这份计划书被称作威尔逊的十 四点和平原则。
——《国际联盟:人类首次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失败》
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
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美国总统威尔逊
+#15
LFACUE DF NATiONS
BRIDCE
WAS DFS1GNED B
t PRES!DENT
U·S·A ·
2.国际联盟
(2)宗旨:促进国家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国联大会现场(1920年) ◎讽刺漫画:美国的缺席
(3)决议原则: “全体一致”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THE GAP IN THE BHIDGE.
PACNFIC oC
NORTN.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2.国际联盟
NORTN. PACNFIC oC
(4)评价:
【课堂探究】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试评价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具有两大任务, 一是维护世界和平,制盅侵略行为,二是关心和处理国际
范围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它在完成后一个任务方面,取得较大成绩,显示 了存在价值。
从1920年到1939年,国联理事会共受理了66件国际争端,其中有些争端得到了迅速
而顺利的处理。 ……但是对30年代涉及大国的侵略行为,国际联盟却束手无策。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①“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
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作。
②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结果: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
一战爆发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的开始
一战的进程(1914-1918):三条战线、三个阶段 一战的结束(1918.11.11)
【一战的影响】
标志: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条约》为代表
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 阶段;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表现:帝国主义列强矛盾重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后的国际秩序
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的缔结 主要内容
(【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堂总结
国际联盟:地位、宗旨、决议原则、评价
CrFiC oC
根本
主要
直接
帝国主义与世 界大战的酝酿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