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通过鉴赏和比较了解和区分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征。2.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地进行演绎,形成自信的表现能力。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通俗歌曲有一定的了解,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喜欢的歌 手和歌曲, 但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方向、 标准去判断, 去选择好的流行音乐。 因此, 通过本课的学习探讨使大家都能够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去选取自己喜欢的通 俗音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风格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
建立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个性的发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流行风
音乐鉴赏: 流行风
邳州市八义集高中 徐敏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一年级学生 2、学科:音乐
3、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时间都去哪儿了》、《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通过鉴赏和比较了解和区分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征。2、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地进行演绎,形成自信的表现能力。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音乐(人音版);音乐鉴赏 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 流行风
内容分析:通俗歌曲因其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因此流行歌曲进课堂是现代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本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通俗歌曲。教材选取的三首通俗歌曲:《思念》、《懂你》、《好汉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我国不同类别通俗歌曲的风格。本课也渗透了相关的音乐知识——通俗音乐的概念和特点,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通俗音乐和古典传统音乐的区别,为学生欣赏通俗歌曲打下理论基础。三首教材歌曲流行时间比较久远,学生会有距离感,不过可以让学生体会越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才是真正流行的。
教学重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风格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四、教学方法:调查互动、聆听欣赏、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课前播放通俗歌曲《北京欢迎你》视频,学生在音乐声中步入多媒体教室。
(设计意图:调整学生心态、创设音乐情景、营造音乐氛围。)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歌手,并演唱喜欢的歌曲
3.师:从学生演唱中老师看出同学们最喜欢通俗歌曲,这节课老师带来了几首经典的通俗歌曲供同学们鉴赏,展示课题:流行风
(二)聆听、感受与体验
1.欣赏《时间都去哪了》
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这首歌曲深受大家的喜爱?
2.欣赏《懂你》
(1)多媒体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懂你》
(2)从视频中不难看出歌曲中的“你”指的是谁 (母亲)
(3)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听后感想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懂你》把目光和歌声投向自己的母亲,凭借朴实无华的旋律,以一种凄楚的韵味,真挚的表达出对母亲的美好情感。演唱风格深情爱恋。歌曲为两段体,一吟一顿——推向高潮——回到平静的吟唱。歌曲反映出整个社会对道德、亲情、文明的再度呼唤。歌词和旋律都很感人。
(4)小组创编:配乐诗朗诵《乡愁》音乐《懂你》(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感受、体验通俗音乐的不同风格)
接下来请欣赏《好汉歌》,听听又有什么不一样?
3.欣赏歌曲《好汉歌》
(1)多媒体播放歌曲《好汉歌》
(2)教师提问:同学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和前面两首歌曲风格一样吗?(不一样)演唱风格如何?(粗犷、豪放)它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水浒传》)歌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呢?(“梁山好汉们”)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
(3)教师讲授:不少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有着紧密联系,经常采用地方色彩的旋律和调式,因而更具有通俗性。《好汉歌》就采用了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民间音调,请同学们聆听《王大娘钉缸》片段。类似的歌曲还有《青藏高原》(西藏民歌音调)、《天堂》(蒙古民歌音调)等,课后同学们可以到百度MP3中搜索试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探讨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
(4)小组创编:表演唱《好汉歌》,体会歌曲的演唱风格。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感受、体验通俗音乐的不同风格)
(三)总结归纳
通过以上鉴赏、演唱等活动,请同学们总结通俗歌曲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学生发言,教师最后归纳,用幻灯展示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 1、通俗易懂、好唱好学2、传播较广、有时间性3、歌曲结构短小精练、音域通常比较窄小、口语化较强4、强调娱乐性和即兴性,表现手法和风格都很自由而富于变化5、节奏强烈、清晰、单纯而富有变化6、广泛使用舞蹈、舞美、灯光、服装、新的音响媒介7、演员常与听众交流、共歌共舞。
(设计意图:将音乐知识有机的渗入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
(四)拓展与探究活动
流行与古典
比较聆听:1、《不想长大》与莫扎特
2、苏轼与王菲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通俗音乐特点的把握和理解)
2.分组讨论(幻灯展示讨论题目)
(1)为什么说通俗音乐中的流行歌曲“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2) 高中学生选择什么样的通俗歌曲进行学习、模仿和演唱比较合适
(3)你对社会上所谓“追星现象” 怎样认识?
教师总结:通俗音乐大都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多数是未得公认的音乐创作。通俗音乐中有一些商业化的,格调低下的作品和表演。因此,其中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同学们应该学习和演唱格调高雅、健康向上、适合中学生嗓音条件的歌曲;给人以慰籍、关怀、启迪、鼓舞和美的享受的歌曲;对引导、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调节心境起积极作用的歌曲;讴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际交往、道德情操中的优秀部分的作品。不盲目追星,不疯狂追星,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树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地听与唱”的正确的审美观。)
(五)、流行音乐舞蹈:全班同学跳《小苹果》,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结束本课。
(六)教学反思:
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强调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这节音乐鉴赏课中 我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见解,使学生能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纠正了学生偏颇的音乐信仰,提高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能力。我发现本班学生在展现自我方面缺乏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多加鼓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