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6 18:1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 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 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家秩序的演变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
弗兰茨·斐迪南大公的遇刺,成 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一个大国的皇储的地位固然显要, 但怎么会由于一个人的死亡就引 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性的 大战呢 这说明大战的发生不是 偶然的,它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 根源和长远的历史渊源。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
(上册)》
斐迪南大公夫妇
萨拉热窝事件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工厂制度
(中小企业为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大企业
(垄断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前)
项目 英 德 法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4
2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870—1913年工业增速 (倍数) 1.3 4.6 1.9
8.1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一、英、德、法、美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
国别
位次

1

4

2

5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象 这一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
倒挂现象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重新分割殖民地
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经济实力和殖民地占有情况之间存在什么现
材料二: 英德法美四国殖民地所占位次
德国啃食世界(图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基本矛盾 形成与表现 实质
地位或影响
英德 矛盾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实力对 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后起而强大 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 家”,开始寻求在欧洲的乃至在世 界的领导地位。 争夺欧洲和 世界霸权
帝国主义
之间最主
要的矛盾
法德 矛盾 ①普法战争后,因阿尔萨斯一洛林 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②对北非殖 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争夺欧洲大 陆霸权和北 非殖民地
欧洲大陆
的主要矛

德俄 矛盾 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俄奥 矛盾 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 争夺巴尔干 地区
欧洲“火
药桶 ”
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突尼斯问题
非殖民地
普法战争积怨和北
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贸易磨擦
巴尔干问题
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882

1879

1904

1907
3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协 约 国
同 盟 国

1882
1892
三 国 同 盟

黑 壑




团 集 奥 德
意 加 年
2
8
8
1


西
已 班 牙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2、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三 国 协 约
三 国 同 盟 和 三 国 协 约
19074


X
德国 法国 俄国
英国
1913年军备总支出 21亿马克 13亿马克 20亿马克
15亿马克
1913年军备人均负担 31.27马克 33.5马克 11.5马克
32.9马克
1905年战列舰 16艘 12艘
44艘
1914年大小军舰 391艘
688艘
3、军备竞赛
时 .
T
lB
L,
*A 9/8
A
Vp+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4、 巴尔干问题
(1)成为焦点的原因:
巴尔干民族主义的发展和列强的干涉
(2)后果:
两次巴尔干战争虽然是局部性战争,但集 中反映了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波衡尼亚 1* 年 倒含国在力 池,思) 萨材最实 黑率好 (贝尔格菜德 O ① 罗 离 马 ① 尼 ◎布加勒斯特


索指 顿 洛尼卡 萨紧断高 理 44
期量 资检斯 河 : 维 重 巴
量得里可体
伊斯坦有外 色 箭 斯
a 养岛 输 半 腊 向
科明诺新岛
莱斯沃斯岛 耳 欧岸亚路 希假斯品
尼 亚 淘
瓜分塞尔维亚,甚至全部吞并塞
尔维亚,粉碎“大塞尔维亚主义
”是奥匈帝国的既定国策。
九百万分之 一

1912年用的国界
1912年10万至1913年5月第一太 巴家子城单度土茸直两屋国家
1913年户月第二次巴尔干故学 医常面市亚取卫因案
1913年后的新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巴尔干半岛
定里特品

世 樊
罗得岛

伊盐密尔
雅奥
勇 意


00
奥匈拒绝和平解决和所有调停,于7月26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于8月1日中午向俄国宣战。8月3日下午6时1刻才向 法国宣战。
于7月30日开始总动员。
8月1日下午4时3刻,法国宣布实行总动员。
从8月4日夜11时起,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1、爆发
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法国
奥匈
德国
俄国
英国
2、 性质: 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材料: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
断权, 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 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 打败最大 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 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 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 力 ,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波罗的海南岸至 罗马尼亚
俄←→德奥

基 辅
罗斯托
3、 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比利时、法国北 和德法边境
英法一→德
巴尔于半岛
俄、塞一→奥匈
罗马



日德兰大海成

伦 数
1916.8.27
保加利亚

黑 耳
海 其
维也纳
撒丁品
1914.8.3


施利芬,德帝国 陆军前总参谋长。于 1905年主持制定了该 计划。目标是:
避免两线作战,
要先发制人,迅速决 战,各个击破(6个月 内击败法国。随后调 头去打败俄国)。力 争3—4个月结束战争。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3、进程
(1)第 一 阶段: 1914年
“速决战”破产
施利芬计划制定
马恩河战役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3、进程
(1)第一阶段: 1914年
日 本 8月23日,日本正式对德宣战。
9月2日至9月7日,日军完成 了在龙口地区的登陆。
10日到平度,12日抵即墨,
13日达胶州。
至10月6日,日军进占济南车 站,占领了胶济铁路全线。
11月10日,占领青岛。
中立国
穆州
腰州溜
黄海
威海衡
“二十一条”
腌I
山東半島
青岛
照州租燃地
渤海
1914年8月27日至11月10日
崂山
(明山泻)
平度

1915年,德军把主攻方向转向东 线,企图首先打败俄国,以摆脱 两线作战的困境。
1915年,意大利在英法拉拢下, 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纵观1915年战局,德奥军队在东
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 两线作战的困境。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3、进程
(2)第二阶段: 1915年——1916年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
3、进程
(2)第二阶段: 1915年——1916年
— — 整个1916 年战局再次有利于协约国方面,特别是德军在
凡尔登进攻的失败,标志战略主动权已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成之年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 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 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 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 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 为"凡尔登绞肉机"。
凡尔登战役
为了减轻凡尔登方面的压力,突破德军 防线,英法联军发起了强大的索姆河攻势战 役(6月24日至11月中)。索姆河战役双 方先后投入兵力超过150个师,是大战中规 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最大的一次消耗战,
英军损失42万,法军20万,德军50万,
联军只夺回了240平方公里的土地,没有达
到突破敌军防线的目标,但牵制了德军在凡 尔登的攻势。
3*
(
*30*|
索姆河战役
河 进 攻 战 役
6集
1集(德)
2集
/2%
5集 拖动
9期-10月
4厘英
索 姆
3 雙 黄
10集
第尔
预14年
6 集
日德兰海战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
日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 的一次海战——日德兰海战(又 称斯卡格拉克海战)。英国出动 了约150艘军舰,德国出动了约 100艘军舰。战斗结果,英国损 失14艘,德国损失11艘,英国 损失的吨位数几乎是德国的2倍。 英国的损失虽然大于德国,但仍 掌握着制海权。 英国大舰队继续 控制北海水面,德国公海舰队仍 被封锁在港内。此后,双方的活 动更加小心,北海水域内的战斗 基本停止,双方开始把注意力集 中转向潜艇战和反潜艇战。
日期: 1916年5月31日-6月1日 地点: 北 海 ,靠近丹麦 56°42'N 5°52'E 结果: 战略上未分胜负;英国继续保有大部 分的北海制海权
参战方
英国 澳大利亚[:] 加章大[a]
德国
指挥官和领导者
叫-约翰·杰利科爵士 叫 一戴维·贝蒂爵士
一赖因哈德·舍尔
司一弗朗茨·希佩尔


总计:151艘战斗舰船 28般战列舰 9 艘 战 巡 洋 般 8艘装甲巡洋服 26艘轻道洋般 78艘驱逐舰 1艘布雷艇 1艘水上飞机母般
总计:9艘战斗般船
16艘战列般
5艘战列巡洋服
6艘前无畏服
11艘轻巡洋般
61艘鱼需艇
伤亡
与损失
6,094人阵亡 674人受伤 77人被俘 3艘战列巡洋服 3鞍装甲巡洋般 8鞍驱逐脱 113.300吨m )(2
2,551人阵亡
507人受伤
1艘战列巡洋般
1艘前无畏服
4艘轻巡洋般
5艘鱼雷艇
(62,3000屯沉没)[2]
日德兰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
日德兰海战中德国海军
日德兰海战,1916年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3、进程
(2)第二阶段:
美国对德宣战
1917年
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俄国退出一战
材料三、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 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 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 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 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 这个世界。”。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 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一家芝 加哥报纸说: “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 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所谓"无限制潜艇战"、是德国海军部于1917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 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 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
美国对德宣战
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 政策
“中立”政策。 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
(2)美国对战争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中立——参战
(3 )美国参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 你怎么看
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实际上是为了捞 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4)美国参战有何影响
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在军事上、财政上对协约 国直接援助, 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众弟兄,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 放雕翎。人人有父母弟兄、夫妻与子女,天性恩情,亲与故、 乡党与宾朋,却如何外国做工…… ”
——一战期间流传于威海卫的一首华工出洋歌
“每一位华工都是顶呱呱的多面手,能忍难忍之苦,工作风雨 无阻、冷热不惧。他们善于学习,对英国远征军的各种工作需 求,都能应付自如。”
——英国记者韦克菲尔德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工人!”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军元帅福熙
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五习

DE4TT
FNTHFE
使每日电道
《 一 战 化 工 以 血 肉 之 躯 想 起 从 出 争 通 往 和
平的“桥梁”,他们为欧洲的自由和重建作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他 们 的 历 史 功 绩 值 得 永 远 铭 计
一比利时波普林格市长克里斯托弗德雅盖
生循死雖
THDHGE DEAB HE STII
华工纪念雕像
山 真
揭 十
!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
俄国退出一战
俄国退出一战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4、 结束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 终。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法代表签订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
福煦车厢
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
赛一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
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 殖民地的体系。
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
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 和国际组织等。
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Versailles-Washington System)
华盛顿会议
国际秩序
巴 黎 和 会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召开时间:1919年,巴黎和会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
对德《凡尔赛和约》
巴黎和会:
对奥、保、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2)缔结条约 《四国条约》
华盛顿会议: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
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 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体系内容:
凡尔体系赛 华盛体系顿
五国海军条约 关英平分霜权
军事被削弱 九国公约 共同支配中回
国际联盟 华盛顿体系
不公平、矛盾、
战后国际秩序
领导权
五国海军比例
英美日法意
领土被缩减 5:5:3:1.75:1.75
德 国
凡尔赛和约
其它战败国的条约
凡尔赛体系
四国条约
请 民
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北非的秩序 确立了列强在亚洲 太平洋地区的秩序
焦 点
亚太地区
中 国
英 法
巴黎和会
1919年
欧洲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捏蔡英日同盟
均衡政策
独霸欲陆



基 光
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体系特征:
①将世界战争的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 ②对战败国过度惩处和掠夺;
③无视弱小民族的利益;
④英法操纵国际联盟。
(5)体系实质: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帝国主
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基础 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五四运动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 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 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 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 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 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 一 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 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 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五四运动之《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九国公约》
1922年2月6日,与会国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
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 约》。条约主要内容有:
缔约各国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
的完整;
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
各国不得在中国谋取特殊权利而损害友邦人民 的权利,不得鼓励有害友邦安全的举动;
除中国外,各国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
求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专利或优越权。
是确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实行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它结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中国占有的优势地位,使中国再次成为列 强共同宰割的对象。
练习题: 这是一幅讽刺华盛顿会议的 漫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被绑的人 是 ( )
A、 美国人 B、 日本人
C、德国人 D 、中国人
实质: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国际联盟:
①首倡者及意图 : 美国,企图利用国联,领导世界(称霸世界)
②国联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
③“全体一致”原则:
④评价:
性质: 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
。· 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积极: 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为后来的国
际组织提供了经验教训。
局限: 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
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
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7)作用: 构成一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 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8)不稳定性: 没有消除大国矛盾,反而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
N L N
它无法长久地维持世界和平,主要是由于它仅仅暂时地缓和了旧有的各种 矛盾,实现了暂时的平衡。而它未能根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
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只不过是在新的情况下重新开始。随着新的斗争逐渐激烈, 原有的平衡逐渐被打破,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国际秩序将会被颠覆,
和平将不复存在。
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
敌视社会主义
《凡尔赛和约》中,德国受到了
报复性的惩罚——德国军队受到极大
削弱与限制,失去了全部海外殖民地, 丧失了大片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有 划给了法国),还有一笔直到2010年 才支付完的赔款。法国的福煦元帅,
看到了和约文本后,认为对德国的惩 罚太过分了,断言: “这不是和平,
而是二十年的休战。”看来法国元帅 并非小粉红,而是位能理性的洞察世 界的智者。而他的这次断言,也成为 了二十世纪人类最大的“乌鸦嘴”。
战败后的德意志民族,深深咒怨着世 界对德国的不公,更仇恨着主导惩罚 和约的法国。后来,希特勒利用这种 复仇情绪上台,并迅速完成了军事化。
如图:这幅漫画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
上, 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 吞食殆尽。这幅漫画表达了德国人对某一条 约的愤慨。 “某一条约”指的是( )
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 五国条约》
D. 《九国公约》
《凡尔赛和约》签字 后二十年后的1939年,德 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 大战爆发。第二年,法国 沦陷。德军将停放在博物 馆的福煦车厢拉了出来,
又停在了贡比涅森林当年 德国投降的地方。法德的 停战协定再次在福煦车厢 内签署,只是这次胜负双 方易主,历史上演了轮回。
福煦车厢
2、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1)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
欧洲的衰落 欧洲相对衰落,世界中心地位动摇
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 朝统治的奥匈帝国灭亡了。 ……代之而兴的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共 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等一系列资 产阶级共和国。 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从表面上看,英帝 国的疆域更加扩大,但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英帝国终于改组为英联邦……英
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 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战后,法国一度 是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国家。但它想长远压制德国的企图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反对与破 坏。
一一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的 欧 洲
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国的国外投资从 1913 年的大约20亿美元增加到1930年150亿美元,其中30%投放在欧洲。到1919 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 ……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 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 年再 增加到45 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 年 的 2 亿美元到1921 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 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 常的畸形发展。它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
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 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2、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1)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
美日崛起
2、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2)引发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终于取得成功
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匈牙利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英、法、美等国无产阶级支持苏俄的政治罢工
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2、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3)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 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 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 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帝国主义国家还从殖民地大量征兵,这就促 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他们返转过来又利用学到的本 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列宁说: “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 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 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 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历时四年零三个月又十天, 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大约15亿人口卷入这场战争,战争动员的总人数达到 7351万。
战争造成的灾难也是空前的。有大约900万人战死,2000 万人受伤, 另有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1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交战国直接 用于战争的费用为1805亿美元,间接战争费用为1516亿美元。
一般百姓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巨大伤亡和破坏记忆犹新, 人心厌战。
朝野上下弥漫着和平主义和畏战情绪……
一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四、 战争与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
引经据典诠释“中国方案”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 —《北史·吐谷浑传》 习近平强调,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
世界。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 一国的安全
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
为国的装萃,名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
引经据典诠释“中国方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民族英雄林则徐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
“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该由各 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 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 同分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