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同步分层作业
单选题:
1.“红烛”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下列各句中“红烛”所寄托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宋·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B.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C. 愁眼垂杨见,苦心红烛知。翻成怕见别离时。(宋·胡翼龙《南歌子》)
D. 红烛也随人惜别,当庭流泪不曾干。(明·王稚登《除夕袁令君斋中》)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像染过一样)
B. 太息一般的眼光(忧郁)
C. 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晴天的景象)
D.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阻止)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
(2)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3)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4)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5)和谐、炽热的激情/就会流出我的双唇
A. zhǐ jí shuò mǎo fǒu zhì
B. zhǐ jiè lì liǔ fǒu zhì
C. zhī jí shuò liǔ xià chì
D. zhī jiè lì mǎo xià chì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现代诗歌门类众多,但真正讲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________作品却寥寥无几。
(2)如果一个诗人的一生中能有三五首作品________下来,这个诗人就是幸福的。
(3)文学是情学,是人学。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________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4)鉴赏诗歌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章法、韵律,认真________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A. 品位 流传 灌注 揣摩 B. 品位 留传 贯注 揣摩
C. 品味 流传 贯注 揣测 D. 品味 留传 灌注 揣测
5.下列文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他的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B. 闻一多,是新月派的奠基者,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红烛》是他的第一部诗集。
C. 昌耀,原名王昌耀,现代诗人,代表作有《河床》《意绪》《划呀,划呀,父亲们!》等。
D. 雪莱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等。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的诗集《红烛》是中国新诗奠基之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中“火山爆发式”的激情是其浪漫主义风格的典型表现。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其代表作。
C. “建安风骨”指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等人的作品所具有的风骨遒劲、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曹操《短歌行》即体现了这一风格。
D.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思想家。他发展了儒家思想,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7.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某中学文学社团准备举办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以下是该展览的版块标题:
①家道中落国势危 ②别求新声于异邦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 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⑤万众同仰“民族魂”下列语句也可以作为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 )
A. 风凰涅槃,女神再生 B. 流亡南洋,坚持抗日
C. 我以我血荐轩辕 D. 当年海上惊雷雨
8.下列均是语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7月底高粱就开始秀穗了,粉白色的高粱花漫天飞舞,雪花一样覆盖了夏天。几天之后花谢了,翠绿的高粱穗子露出了头,逐渐地变成淡紫色、紫色,最后成熟的时候变得火一样红。到秋收的时候,成熟了的高粱火红火红的,几乎染红了半边天。每当这时,村庄里的人们就睁大了眼睛开始向田里张望了,熟透了的高粱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开始浸润人们的梦境。
A. 比喻 借代 比拟 B. 借代 夸张 比喻
C. 比喻 借代 通感 D. 夸张 比拟 通感
9.下面词语的字形和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慰 藉(jiè) 洪涛 白浪涛天
B. 罅隙(xià) 衷心 言不由衷
C. 荫蔽(yìn) 脂膏 病入膏肓
D. 着急(zhāo) 嚣鸣 远离尘嚣
10.下列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揳入”的“揳”,同“楔子”的“楔”。
B. “摈弃”的“摈”与“摒弃”的“摒”,读音不同,意思相近。
C. 云蒸霞蔚,也说“云兴霞蔚”,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D. “律吕”和“黄钟大吕”都代指音律。
二、现代文阅读:
11.下列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群巨人的形象。他们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
B.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C. 这首诗虽是自由体,但节奏感很强,随着人的感情的层层推进,句式、节奏也同时变化,显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
D. 这首诗以铺陈排比的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正好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弱国愚民”状况的强烈愿望。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与张秀才第二书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日去后,复取前所贶古今杂文十数篇,反复读之,言尤高而志极大。寻足下之意,岂非闵世病俗,究古明道,欲拔今以复之古,而翦剥齐整凡今之纷淆驳冗者欤?然后益知足下之好学,甚有志者也。然而述三皇太古之道,舍近取远,务高言而鲜事实,此少过也。
君子之于学也务为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而发之,以信后世。其道,周公、孔子、孟轲之徒常履而行之者是也;其文章,则六经所载,至今而取信者是也。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及诞者言之,乃以混蒙虚无为道,洪荒广略为古,其道难法,其言难行。孔子曰:“道不远人。”所谓道者,乃圣人之道也,此履之于身、施之于事而可得者也,岂如诞者之言者耶!仲尼曰:“吾好古,敏以求之者。”所谓古者,其事乃君臣、上下、礼乐、刑法之事,又岂如诞者之言者邪!此君子之所学也。
夫所谓舍近而取远云者,孔子昔生周之世,孰与今去尧、舜远也?孔子删《书》,断自《尧典》,而弗道其前,其所谓学,则曰“祖述尧、舜”。如孔子之圣且勤,而弗道其前者,岂不能邪?盖以其渐远而难彰,不可以信后世也。
今生于孔子之绝后,而反欲求尧、舜之已前,世所谓务高言而鲜事实者也。唐、虞之道为百王首,仲尼之叹曰“荡荡乎”,谓高深闳大而不可名也。及夫二《典》[注],述之炳然,使后世尊崇仰望不可及。其言岂不高邪?然其事不过于亲九族,平百姓,忧水患,见诸侯,谨权衡而已。孔子之后,惟孟轲最知道,然其言不过于教人树桑麻,畜鸡豚,以谓养生送死为王道之本。夫二《典》之文,岂不为文?孟轲之言道,岂不为道?而其事乃世人之甚易知而近者,盖切于事实而已。
今学者不深本之乃乐诞者之言思混沌于古初以无形为至道者无有高下远近使贤者能之愚者可勉而至无过不及,而一本乎大中,故能亘万世,可行而不变也。今以谓不足为,而务高远之为胜,以广诞者无用之说,是非学者之所尽心也。宜少下其高而近其远,以及乎中,则庶乎至矣。
凡仆之所论者,皆陈言浅语,如足下之多闻博学,不宜为足下道之也。然某之所以云者,本欲损足下高远而俯就之,则安敢务为奇言以自高邪 幸足下少思焉。
(有删改)
【注】二《典》:《尚书》中《尧典》和《舜典》的合称。
12.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岂非闵世病俗 病:对……感到为难
B.而又见于文章而发之 发:阐发
C.盖以其渐远而难彰 彰:清楚
D.故能亘万世 亘:绵延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言尤高而志极大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以信后世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C.然其事不过于亲九族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庶乎至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直言不讳地指出张秀才在治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遵循三皇太古时期的学说,舍近求远,追求高深玄奥的言论,脱离现实。
B.欧阳修指出君子治学的目的是践行“道”,这种“道”应是易知可法的,对“道”的阐述应是易明可行的。
C.欧阳修用孔子删《书》的例子说明君子所追寻的“道”越久远越好,然后以二《典》和孟轲的言论为例,说明“道”体现在贴近现实的人与事中。
D.本文虽是与友人的书信,同时也是一篇极好的议论文章,作者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治学思想,笔调委曲婉转,风格从容舒缓。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学者不深本之乃乐诞者之言思混沌于古初以无形为至道者无有高下远近使贤者能之愚者可勉而至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所谓舍近而取远云者,孔子昔生周之世,孰与今去尧、舜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其言不过于教人树桑麻,畜鸡豚,以谓养生送死为王道之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表达:
17.依照下面的示例,根据语境,仍以“年”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小时候,年是一碗香气四溢的肉,是一件崭新漂亮的衣裳,是一挂噼啪震响的鞭炮;长大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港珠澳大桥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5个字)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护栏采用四横梁结构的金属梁柱式护栏,防护能力达到SS级(即国内公路桥梁防撞墙等级的最高标准),可做到车辆以15度、80千米/小时速度撞向护栏后不会冲破护栏坠海。隧道内每隔135米设有一处安全门,连通紧急逃生通道;发生火灾并产生烟雾时,监控感应系统就会通过电脑指令打开就近的电动排烟阀,通过人工岛上的大型轴流风机将烟火抽出。隔震支座的承载力约3000吨,若地震发生,隔震支座竖向通过加劲钢板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有效支撑建筑物;水平方向利用橡股黏性大、可吸收震动能量、变形能力强等特点,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一定变形,吸收地震的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社会公信力”。(不超过45个字)
“民无信不立”,国家机关或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也应如此。国家机关或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在处理公务时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问题,考虑其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与公益性,考虑公民的心理因素和利益需求,以及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自己的一切行为必须让民众认同,让民众信任,让民众满意。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增强政府公信力作为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公信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鉴赏和把握能力。
A项,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寄托离别之情。
B项,作者以“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
C项,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垂杨见“愁眼”,红烛知“苦心”,写离别之苦。
D项,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红烛流泪,随人惜别,寄托离别之情。
故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中词语含义的能力。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词语的含义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语境义的等,注意区分。
ACD.正确。
B.太息:叹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1)“脂膏”中的“脂”应读作“zhī”。
(2)“慰藉”中的“藉”应读作“jiè”。
(3)“石砾”中的“砾”应读作“lì”。
(4)“铆钉”中的“铆”应读作“mǎo”,“罅隙”中的“罅”应读作“xià”。
(5)“炽热”中的“炽”应读作“chì”。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字音易读错的情况:
(1)形声字的误读,如“酵母”的“酵”读“jiào”不读“xiào”,“恪守”的“恪”读“kè”不读“gè”,“缕”读“lǚ”不读“lǒu”,“咯血”的“咯”读“kǎ”不读“kè”等。
(2)形近字的误读,如“饮鸩止渴”的“鸩”与“鸠占鹊巢”的“鸠”,前者读“zhèn”,后者读“jiū”,两者容易混淆。
(3)多音多义字的误读。如“发卡”“关卡”中的“卡”读“qiǎ”不读“kǎ”。“角色”中“角”读“jué”不读“jiǎo”。
(4)成语中某些带有通假现象的文字和读音。
4.【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品味:品尝,感觉,感受的意思。品位:指格调,对事物的理解或欣赏水平。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灌注:浇进;注入。贯注:1.(精神、精力)集中;2.(语意、语气)连贯;贯穿。揣摩:反复思考推求。揣测:指推想,估计,是对事物的发展及结局的判断和猜想。依据语境和词义,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的词语为:品位、流传、灌注、揣摩。故A正确。
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涉及作家作品及文体知识,重点是作家风格,作品内容、手法、主题及文体特征与常用手法。大多与教材选文有关,学生在学习中对相关重点要有意识记,同时可以结合古诗文、成语、典故的学习予以积累。
A.《女神》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浪漫主义风格,不是现实主义。故A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6.【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
A.《红烛》是闻一多的诗集。故A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7.【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重在平时的积累和整理归纳。在识记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作者所处的朝代,可按作者所处朝代的先后顺序对作者排列识记。另外应特别注意文学常识中的专有术语和并称,弄清楚其内容。
本题中,五个版块标题都与鲁迅有关。
A“凤凰涅槃,女神再生”与郭沫若有关。
B“流亡南洋”的是郁达夫。
C“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诗作《自题小像》中最后一句,与鲁迅相关。故C符合题意。
D“当年海上惊雷雨”是曹禺。
故选C。
8.【答案】D
【解析】由第一段可知,“雪花一样”“变得火一样红”是比喻,前一句把高粱花比作雪花,后一句把成熟的高粱穗子比作火;“成熟了的高粱火红火红的,几乎染红了半边天”是夸张;“翠绿的高粱穗子露出了头”是比拟;“熟透了的高粱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开始浸润人们的梦境”是通感,“清香”是嗅觉,而“浸润”是触觉,此处是用触觉来写嗅觉。故选D。
9.【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和字形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平常所掌握的常用词语的音形义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书写和注音。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A.“白浪涛天”应该是“白浪滔天”。故A错误。
B.正确。
C.“荫蔽”的“荫”读yīn。故C错误。
D.“着急”的“着”读zháo。故D错误。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和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理解词语时,要特别注意联系语境理解;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主要从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语意等几个方面考虑。文化常识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律吕:从黄钟律标准音起,按照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十二律又简称“律吕”。黄钟大吕——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故D错误。
ABC正确。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是一群巨人的形象。他们……响彻寰宇的号角”错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号”字作动词解,表示“呼喊和喊叫”的意思。读二声。而非号角的意思。
12~16.【答案】A、B、C、今学者不深本之/乃乐诞者之言/思混沌于古初/以无形为至道者/无有高下远近/使贤者能之/愚者可勉而至/、①所说的舍弃近的求取远的这个问题,(是说)孔子当初生于周朝,和今人相比哪一个距离尧、舜更远呢?
②可是他谈论的没有超过教人种植桑麻,饲养鸡和猪,来说明(百姓能对父母)生前奉养与死后安葬是王道的根本。
【解析】1. 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文言词语的意义,一般要联系语境推断,将各个选项的解释代入原文,看是否合理。再者还可通过其在文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
A病:忧虑。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A并列/转折;B都是连词表目的;C用于引出对象/表被动;D表顺承/表转折。故选B。
3.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C.“作者用孔子删《书》的例子说明君子所追寻的道“越久远越好”错。根据原文“孔子删《书》......盖以其渐远而难彰不可以信后世也”分析可知,作者用孔子删《书》的例子说明君子所追寻的“道”并非越久远越好,因为太久远后世就难以理解和效仿了。故选C。
4.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
“不深本”作主语“学者”的谓语,“乃”是转折连词,一般置于句首,故应在“乃”之前断开。“诞者之言”作“乐”的宾语,“混沌”作“思”的宾语,故应在“言”与“思”之间断开。“以无形为至道者”是“把虚无当作最好的学说”的意思,句意、结构完整,故“以无形为至道者”前后都应断开。“高下远近”作“无有”的宾语,故应在“远近”后断开。“愚者可勉而至”是“愚者能努力做到正确地治学”的意思,“愚者”作主语,“可勉而至”为谓语,句意、结构完整,故应在“愚者可勉而至”的前后断开。
5.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关键点:“昔”,从前,当初;“生周之世”,生于周朝;“孰与”,和……相比,哪一个更……;“去”,距离。
②关键点:“然”,连词,表转折,可是;“不过”,没有超过;“树”,种植。
【参考译文】
欧阳修顿首禀告秀才足下:我前几天离开后,又拿之前您赐予的十几篇谈论古今的杂文,重复阅读它们,(发现)您的言论尤其高深并且志向非常远大。我探究您的用意,难道不是忧虑时俗,研究古代学说、阐明圣贤之道,想要改变现今的状况,把它恢复到古代的样子,而剪除修整现今的混乱繁杂的现象吗?这之后我更加了解到您的好学,您是很有远大志向的人啊。但是您遵循三皇太古的学说,舍弃近的求取远的,追求高深的言论而脱离现实,这样是略微错误的。
君子在治学上一定要践行道,之后亲身实践它,把它施行在处理事务上,并且呈现在文章中阐发它,来让后世人信服它。这种道,就是周公、孔子、孟轲这类人经常践行从事的;这种文章,就是六经中记载的,至今都为人相信的。这种道容易懂得并且能够效法,这种学说容易明白并且能够践行。至于虚妄的人谈论道,却把混沌蒙昧虚假乌有的说法当作道,把洪荒虚无的远古当作(要效法的)古代,这种道难以效法,这种学说难以践行。孔子说:“道不远离人。”所谓道,是圣人之道,这道是亲身实践它、把它施行在处理事务上就能够掌握的,怎么像虚妄的人说的那样呢!孔子说:“我爱好古文化,努力去探索它。”所谓的古文化,它包括的事是君臣、上下、礼乐、刑法的事,又怎么像虚妄的人说的那样呢!这是君子追求的学问。
所说的舍弃近的求取远的这个问题,(是说)孔子当初生于周朝,和今人相比哪一个距离尧、舜更远呢?孔子删《尚书》,从《尧典》开始截取记述,不论及尧、舜之前的事,他谈论的治学,就称为“效法尧、舜”。像孔子这样圣明又勤奋,却不探讨尧、舜之前的事,难道是做不到吗 大概是因为那些事太遥远难以说清楚,不能让后世人信服它。
现在的学者生在距孔子很远的后世,却反过来想要探求尧、舜之前的事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追求高深的言论而脱离现实。尧、舜之道是诸王思想的源头,孔子的赞叹“广博啊”,是说它深远广博难以形容。至于那《尧典》《舜典》,记述尧、舜之道明白清楚,让后世尊重崇敬、仰望难以企及。《尧典》《舜典》的言论难道不高深吗 但它论及的事情没有超出亲近家族,安定百姓,忧虑水患,会见诸侯,严谨法度罢了。孔子之后,只有孟轲最懂得道,可是他谈论的没有超过教人种植桑麻,饲养鸡和猪,来说明(百姓能对父母)生前奉养与死后安葬是王道的根本。那《尧典》《舜典》的文字,难道不是深奥广博的文字?孟轲谈论的道,难道不是(真正的)道?但《尧典》《舜典》记述的文字和孟轲谈论的那些事却是世人特别容易了解而接近的,大概因为他们的论述切合现实的事情罢了。
现在的学者不严格按照这种治学方式,却喜欢虚妄的人的言论,思慕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太古之时,把虚无当作最好的学说,没有辨别高下远近。假如贤者能做到正确地治学,愚者能努力做到正确地治学,没有过分的和达不到的,完全按照真正的中正之道,必定能延绵万世,可以践行不变了。现在的学者认为正确的治学之道不值得学习,却以追求高远为本领,去推广虚妄的人没有用处的言论,这不是治学的人应该竭尽心力追求的。应该稍微降低高度,拉近距离,来达到中正之道,那么差不多就符合治学之道了。
我所说的这些,都是些陈旧浅显的言辞,像您这样见闻丰富学识广博,本不应该对您说这些。但我说这些的原因,是想让您降低高度拉近距离,屈身接近真正的道,然而我怎敢追求用新奇的言辞来抬高自己呢?愿您稍微考虑一下我所说的。
17.【答案】【示例】年是一张分量沉重的车票 是一杯味道醇厚的美酒 是一份尊老爱幼的责任 年是一缕悠远绵长的回忆 是一种翘首以盼的渴望 是一场儿孙绕膝的欢聚
【解析】仿写句形式上是由三个“是”构成的排比句,内容上扣住“长大”“年老”两个时间段不同年龄的人对“年”的不同理解来写。
18.【答案】①防撞性强 ②防火性好 ③抗震性强
【解析】该段文字用的是总分结构,第一句是总括句,后边一个句号一层意思,三个句子之间为并列关系。由“可做到……不会冲破护栏坠海”可看出“防撞性强”,由“发生火灾并产生烟雾时,监控感应系统……将烟火抽出”可总结出“防火性好”,由“隔震支座的承载力……吸收地震的能量”可看出“抗震性强”。
19.【答案】国家机关或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在处理公务中所具备的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和信任的能力。
【解析】首先确定句子主干:社会公信力是能力。然后找修饰成分,注意它们的排列顺序:“国家机关或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在处理公务时”“让民众认同,让民众信任”。最后整理成一句话:社会公信力是国家机关或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在处理公务中所具备的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和信任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